
离开西西里岛,邮轮一路向东,游过爱琴海,前往土耳其的海港城市 Kusadasi,中文为库萨达斯。对爱琴海所知甚少,没有想到这片海域有着那么多的小岛,窗外在漆黑的海面上时不时有暗暗的灯光,看来岛屿很小,是渔民家里的灯而非城市灯光。
说起土耳其,我只知道两个土耳其人,其中之一还是我仅仅当了一年的历史老师时记住的,那就是近代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他也是我心中的一个英雄般的伟大人物,带领一个非常古老的文明,而且是伊斯兰教占大多数人口的国家进入了现代世俗主义国家,他比蒋介石大六岁,他们都有机会改造国民和国家,他的仁慈独裁比蒋介石做的好,他废除了这片土地一直都信奉的伊斯兰教法取而代之欧式大陆法,废除一夫多妻,确立离婚制度,强制禁止戴土耳其帽而该穿西装,立法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人家现在是民主选举的国家,是北约成员国,经济排名第11。申请加入欧盟已有五十多年,由于其黑历史太多,也因为近几十年做事越来越不符合欧盟标准,如今仍然被欧盟排除在外。我知道的第二个土耳其人就是当今的强人埃尔多安,当今世界政治舞台出强人,就是说,我最好,只要我上了台,就别想让我下来。
库萨达斯,小小的爱琴海岸城市,我们几个也就在这里拍拍照片,游人的目的地是圣母玛利亚故居,以佛所遗址和阿尔忒弥斯神庙,这些景点都在二十英里之外,大巴车将带我们前往。沿路确实不像意大利那样有看头,有点荒突,主要是植被覆盖面积少。


海水干净清澈,看来这里人口不很多。我们的船看起来一点都不豪华,欧洲人拥有的东西就是不张扬,要是美国人拥有的,那叫一个豪横,做了几次豪船,这个船像个小孩子!远处小山坡上写着城市的英文名字,房子也不是很奢侈,一定是很平常的社区。



大家都知道,玛利亚是耶稣基督的妈妈。基督徒认定《新约圣经》对玛利亚还是童贞女时受圣神感孕生下耶稣,降生成人的天主之子。玛利亚是基督宗教中最重要的女性人物,这才有“圣母”之尊称。
来到美国的很多中国人都信了基督教,也有好朋友曾经极力劝说,我依然还是教外之人,最主要我不喜欢集体活动,但是我很认真地听已经移居加拿大的任不寐牧师的讲道,无论怎么听,对《圣经》的理解就停留在仅仅不陌生。我决心多花费一些时间学习《圣经》,也许这样,离上天堂近一些,但我坚信不信的人肯定上不了基督徒所说的天堂,至于这个宇宙有几个天堂,我不知道。
既然已经来了圣母玛利亚居住过的小房子,那我们就多说一点圣母。天主教和东正教特别信奉圣母,认定她为“天主之母”赋予玛利亚神性,而新教基本只认可玛利亚为耶稣在地上的生母。
前往房子的路上,先经过一个洗礼池,据说,早期基督徒在此洗礼,也藏在这个高坡上以躲避罗马人。房子很小,可以说是一座简朴的小教堂,当时发现这个地方时,是一座没有屋顶只有四面墙的废墟,存留下来的石头和建筑物追溯到使徒时代。进入教堂后可以看到一个祭坛和一尊圣母玛利亚雕像。由于不能照相,我只能让大家看看外部环境。外墙是一面许愿墙,朝圣者们会将自己的愿望写在补条上。
耶稣受刑之时,嘱托约翰奉养母亲,就在那天,他把玛利亚接到自己家中,而后四处传道。如果玛利亚最后的岁月是在这个地点,从以色列走到最西部的土耳其,他们也是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的。







我们重点参观了以佛所遗址,因为这里保留下来的建筑比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多。可以见证当年的这里有多么辉煌多么繁荣。希腊人建造了这座城市,后来被罗马人控制。幸运的是罗马人是那个时代的最闻名的人群,要是碰到张献忠,全玩儿完了。
以佛所是《启示录》提到的亚洲七个教会之一,在基督教历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这里本是港口,但被库楚科曼河流的淤泥慢慢塞满,做为商业中心和港口的地位就消失了,再经过几次地震,城市被摧毁。
以佛所城的宏伟入口,大理石路,宽敞典雅。

阿尔忒弥斯神庙,公元前550年已经建成,如今这里除了我们能看见的这个柱子和一推石头,一片空白的,坑坑洼陷的草地。这个神庙被指定为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塞尔苏斯图书馆,罗马执政官为纪念他父亲而建,罗马人爱父亲这样爱哦!真是有文化有教养!
华丽的壁龛内有巨雕,分别代表智慧,知识,才智和美德。虽然已经是废墟,你依然可以感觉到当年罗马的学者们在此聚集,长袍,谢顶,蓝眼睛,卷头发。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剧院遗址,就能体会到那个年代的文化生活有多么丰富和受欢迎。








导游还领我们参观了一个制作手工地毯的工厂,不让拍照,但是送上了土耳其咖啡和他们的小吃,我记得好像是炸面包?我们几个人真的买不起这手工绝活的地毯啊,有10万美元的,8万的,6万的 ······· ······· ······,就连个鼠标垫也$140. 我如果是泰勒丝或者是小扎的媳妇嘛!我和文说:快走!不看这些。





还是回到邮轮上,喝我的热茶,吃着甜点,姐妹们坐在一起聊天。等待夕阳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