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为什么要以维护加拿大法制为底线?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民主政治,就是政见多元化,允许不同政见。政见可以不同,但不能以践踏加拿大法制来攻击政敌,这是维护民主政治和民主社会的基本底线。没有了法制,则人权不能受到保护。人权不能受到保护,则种族歧视可以横行,华裔生命与财产就受到威胁。

近年来,加拿大政坛越来越多地被卷入中国内政议题之中。从港台分离主义势力在国会的活跃表现,到新疆问题上以谣言作为国家对外政策依据,加拿大的政治空气正被严重腐蚀。加拿大国会政治资源用于他国事务,而非服务本国人民的利益。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加拿大华族群体成为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和替罪羊,遭遇了不公指控、污名化和系统性种族歧视。

华族是加拿大的合法公民,是定居国的少数民族群体,不是“移民”,更不是任何外国政府的代理人。只因为政见不同就以“忠诚”来质疑华裔涉华言论本身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倘若真要讨论“不忠诚”,近来阿尔伯塔省省长在国家最困难时刻“背刺”联邦政府,明显挑战联邦制度,甚至里通外国,却并未遭到主流舆论“忠诚”层面的审视。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正是加拿大法治体系中种族歧视的真实写照。

在民主社会,法律应一视同仁,忠诚应以公民义务衡量,而非种族血统评判。可惜的是,种族主义在现实中却往往披着“国家安全”或“民主价值”的外衣。将华裔对中国事务的合理关注,污蔑为“效忠北京”,等同于否定华裔的独立思考与公民理性,这不仅构成严重的人格侮辱,更是对言论自由的侵犯。

华裔积极参政议政,最大的政治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维护基本公民权利与宪法保障。新冠疫情期间,针对华人的仇恨犯罪激增,便是警示。如果一个国家无法保障其少数民族基本安全,那么“民主”、“法治”将只是一层虚伪的包装。

守护法治的根本之道,是尊重事实、捍卫真相。今天,对中国新疆问题上的所谓“种族灭绝”指控就是一个以谎言为基础的政策例证。这类动议并非基于加拿大驻华使领馆的报告,也不是加拿大情报部门的报告,而是由境外政治组织资助的中国分裂势力团体的诬陷,随后成为加拿大议会中的政治操弄工具。如果加拿大的对外政策可以建立在无证据的谎言之上,那么明天也可能会有更多族群被谣言所害。回顾历史,《排华法案》不正是建立在“黄祸”谣言之上的吗?那时中国尚无共产党,加拿大依然能基于种族偏见立法排斥华人,二战中犹太人在欧洲的遭遇,可为前车之鉴。

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将中国国内政治议题带入加拿大政坛。支持加中友好的华裔是他们的政见,是出于对加拿大国家利益的判断,而不是出于祖籍国立场。反之,一些台独、港独势力却长期利用加拿大议会资源炒作中国议题,耗费加拿大纳税人的金钱与政治资本,反倒是真正的用加拿大政治来实现他们立场的祖籍国政治。

我们不应因为涉华言论而被标签为“效忠他国”,这种种族化的指控剥夺了我们作为公民的表达权,是对自由的侵犯,是对民主的嘲讽。

我们参政议政,不是为了站队谁,而是为了确保华裔的合法权益在国家制度中得到尊重和保护。为了华裔的安全,就必须维护加拿大的法治。为了维护法治,就必须反对谎言在政界和社会上大行其道,左右加拿大国家政策制定。唯有真相、公正与平等,才能捍卫加拿大民主政治和民主社会,才能保障所有族群平等的宪法权利。

值此国际局势动荡之际,一些外国势力不惜损坏加拿大法制来妖魔化中国,而妖魔化中国的途径,往往是没有正当程序地迫害华裔。如蒙特利尔合法的华人社团被诬陷为北京警察局,资金被冻结,民选的华裔议员被停止议会工作。又如所谓“中国干涉”炒作,把所有大陆背景的国会及省议会的华裔民选议员踢出政党,以致这届选举华裔议员远远低于华裔人口比例,使得华裔缺乏国会代表。谣言可以中伤国会议员,就是法制不健全,就是加拿大法制不追究谣言制造者的社会和法律责任,就是实质撤销华裔议员身份时没有经过正当程序。犹太人遭受大屠杀,就是因为希特勒的犹太人布尔什维克阴谋论谣言制造的种族大屠杀。张伯伦以绥靖政策鼓励希特勒德国反对苏俄,是地缘政治导致种族大屠杀喝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加拿大国内法制遭受破坏,就是地缘政治引发的。无论政见如何,无论站在国际政治那一方,都不应该被剥夺应有的公民权利。美国越战反战运动,就没有导致种族迫害,就是法制还在。反战运动当然是在国际上站在中国和北越立场反对美国对外政策,是合法的民主运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值得积极参政议政的华裔借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