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看加拿大 了无希望
YouTube 大选后的经济引擎,加拿大唯一的出路!大伟探秘加拿大 2025年5月8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5hmaYI83g
18评论
@hongdeli6148
1分钟前
简单几句话搞得这么长,没时间看啊,一般情况下,这种不知重点的话痨我不理。
看过下面留言,您的好点子是增加移民,大错特错。
正是过多低素质的移民搞垮加拿大。非洲,中东,尤其是是印度神牛,都不能人事儿,享受社会福利,扰乱社会治安,摧毁加拿大。
应该减少低素质移民,精选高素质移民才对,可惜,时过境迁,二傻子才来。高素质的人都在外流。
中国崛起,带领世界国家拒绝被奴役掠夺,欧洲禽兽子孙建立的国家,都完犊子了。
近代,西方继续帝国掠夺,美国的富裕生活主要是来自美元掠夺。1944年确立了布列敦森林制度,规定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从此,美国通过美元进行掠夺,波动利率能刮走小国的储蓄。在美国失信毁掉布列敦森林制度以后,基辛格又推出石油美元,以美元结算石油贸易,继续美元搜刮全球财富。
2023年9月26日,文章《法国被迫从尼日尔撤军撤大使,外媒:一句话,法国非洲结束了》说,有人把非洲称为法国人的非洲奶牛。1945年,法国在非洲建立法国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用法属非洲殖民地法郎对非洲殖民地的经济进行掠夺。2020年,非洲的总GDP不过是2.6万亿美元,而法国每年从非洲直接和间接掠夺高达5000亿美元。如今,中国帮助的非洲人大声说不,法国人和欧洲人乌龟缩头。
2021年3月30日,Jason Hickel博士联手发文Plunder in the Post-Colonial Era: Quantifying Drain from the Global South Through Unequal Exchange, 1960–2018《后殖民时代的掠夺:量化1960-2018年不平等交换造成的全球南方流失》说,自从1960年,全球北方国家从南方掠夺了152万亿美元。研究证实,后殖民时代;靠掠夺发财的富裕国家继续依靠帝国形式掠夺来维持其高收入高消费。
@KevinWei-h9r
5小时前
来加拿大9年了 见证了这个国家 一年不如一年 我同意移民给这个国家带来了经济利益 但是疫情后带来的社会问题已经让很多人思考要不要离开也让想来的人却步 包括我自己也考虑今年离开 我也是从学签到公民一路走过来 以加拿大现在的就业市场 本地人大学毕业 一年找不到工作 连最低工资工作都要找半年 这些问题即使特朗普没上台 已经存在 我个人乐观估计 没有3-5年 很难疫情前生活质量和对前景的信心 这还是在自由党不继续激进移民政策前提下
对比加拿大和澳洲 起码澳洲的移民政策是对本地人和移民都负责的 加拿大现在最大城市多伦多 应该是提供最多就业机会和最有经济活力的城市 失业率8.7% 是悉尼的两倍 身边大学同学很多在tech 行业 已经是非常高薪的行业 大多工资 在150K-200K 都怨声载道 一是税收年年涨 二是到处裁员 保住工作都是万岁 生活质量越来越差 一年交5-7万刀的税 家庭医生一两年都排不到 你觉得这些人作何感想 大部分行业 哪怕是专业人士 会计工程师 7-8万 年收入 一个月扣完所有到手4000左右 基本就是比澳洲最低工资的好一点 专业人士都入不敷住每个月 谈何组建家庭和下一代 这样的社会 期望大部分高质量高净值移民涌入 且全款买房 可以3-5年甚至更久不工作 我觉得是一厢情愿 加上特鲁多时期引入的大部分移民 来源地单一 连限制学签打工小时数都要抗议 他们可以给加拿大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我觉得需要打个问号
加拿大现在就业 医疗很多社会问题 不解决 我觉得已定居的移民不走继续用海外的资金消费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还希望持续的高质量高消费移民为经济提供支持 我觉得太乐观 不用说每年50万永久居民 我觉得加拿大现在的情况吸收30万一年都够呛 加拿大有很多优秀的地方 但是近几年真的让人痛心
分享不同视角 欢迎理性讨论
42
@jackholffman125
6小时前
很少评论的,实在忍不住了:你的基本观点完全本末倒置,人口下降的基本因素就是生活水平比十年前严重下降,住房价格更是翻了三倍,你让年轻人如何settle down,生娃?!你看看中国的现状就知道,工作没了,房价还在高位,如何去生娃?这是最基本的logical thinking。还有,移民虽然重要,绝对不是首要任务,国家富强了,人民有钱了,你好怕吸引不了移民,特别是高素质的移民?!看看为嘛人人都要去美国就知道了!
116
1
@lily-hn9cz
5小时前
去年我家的utility 从一季度400左右涨到了600左右,前几天看到今年一季度的bill 竟然涨到了700左右。有房一族生活压力太大了。
13
@Ryan-zn8hd
7分钟前
非常同意
@PhyChina
5小时前
加拿大移民体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人尽其用。 招人的时候要求你有技术专业,等你进来了之后就不管了,也没有就业帮助和资质认证,结果医生去超市搬货,教师去给人打扫,工程师去工地搬木头。最终就导致移民质量越来越差。
12
@Delberg-Hunt
5小时前
加拿大萬稅之國,房價居高不下,你讓新來的移民怎麼留?就說我自己,近乎一半的工資收入是繳稅,幸而早點買房,要不現在連房子都買不起,租房成本也將成一大負擔。
現在接納移民是沒錯,但問題在於應當實行移民配額制度,按申請國家配額。理論上說華人和印度人的學簽拒簽率是一樣的,但是印度申請數量是中國的10倍,還幾乎都是學簽、配偶工作簽、父母團聚簽的組合拳,現在街頭全是印度人。外加難民不限額度,來了一堆穆斯林,除了吃福利救助就是遊行,他們有經濟貢獻?
也許我是種族歧視了,但是放眼望去,印/穆給最近的生活質量究竟是負擔還是助力,一看便知
20
@bobgu1579
3小时前
特鲁多再多,也就做了10年总理,要知道这10年对加拿大的伤害,可能用20年都补不回来
21
@tbzhao7152
5小时前
现在失业率这么高,本地人都找不到工作,移民来了能有工作吗?
27
@sonicsnail71
2小时前
正经交税的根本拿不到牛奶金
6
@jeantakw444
6小时前
您有些乐观了。移民问题只是特鲁多政府办的错事之一,在过去几年里加拿大政府赤字率疯狂飙涨,而且到卡尼这里是停不下来的。而且引入这么多难民吃福利,叠加老龄化逐渐严重,中产跑路,极有可能在中期内就出现政府债务破产,真要是那样,加元直接变成废纸,整个国家会朝着阿根廷和希腊的情况发展。而且希腊还算好,至少有欧盟的欧元兜底,加拿大旁边只有一个强势的美帝虎视眈眈...
24
@zhqano1
1小时前
你说的是旧的社会经济原理,,在AI成为生产力的主力后,所有的社会经济结构都会变化的!
2
@georgezhang667
2小时前
谢谢您
@jingwang2014
1小时前
千万别指望政客救社会,政客都是想给自己捞政治资本,这天底下,有几个是想着老百姓的
2
@gordonlin407
2小时前
主持人談問題 歸納整理使內容很容易瞭解 感謝!
@GlobeThreeSixty
2小时前
現在加拿大需要的是要減少人口才對
5
@agnesyang-t8w
1小时前
本末倒置,主要还是要加拿大政府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尤其是医疗福利制度的浪费低效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税率,不能指望新移民带着大量资金来这里消费,下一代的希望在哪里,没有工作,纯消费?政府不作为是最大的问题。
2
@forgotten6263
3小时前
个人认为加拿大其实还算好的。债务比日本和美国低,移民问题比欧洲和美国相对不那么严重。本人曾到美国工作过几年,切身了解美国的金融科技行业一枝独秀掩盖了其他行业的长期萧条。普通人生活也很困顿,论心理感觉甚至更差。个人认为全球和平和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无论谁上台、做何种政策调整都无法改变,不过是衰落的路径不同、受伤害的群体不同罢了。
2
@lincenjiang
25分钟前
说的挺好。政策缺乏长远眼光,可以学学日本对外国劳工的政策。
@DE-hy3cd
4小时前
这期不能苟同。全球化时代的移民观念过期了,社会基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下降动荡增加。中等收入工作的全球外包后,高福利很难维持,移民的门槛要提高了。
7
@GTR3535
3小时前
如果加拿大经济都烂成这样 工作都找不到 生活不不下去 还有几个人愿意移民过来的。
@JC-do7zu 15分钟前
如果一个国家靠移民才能发展下去,那还有未来吗?
@AlanBond9999 2小时前
房价高 -> 成家难 生育率低 -> 人口增长不够 -> 大举引进移民 -> 房价更高
3
@rich9213
3小时前
你的想法太理想化了,是象牙塔里的呢喃,根本不接地气。
16
@lyshen4291
6小时前
房价跌,说明房子多了,为什么卡尼还要建那么多的房子呢?政府财政用来作公共基础建设不好吗?
5
5 条
@Ventus_S
6小时前
我覺得卡尼要做的就是給阿省更多好處/補貼平息一下民怨防止獨立就好
其他什麼的都是次要
4
@weiwei2587
1小时前
80年后还有多少工作需要劳驾肉身人的?
@jasonabc8397
3小时前
看了怎么些评论,我觉得不太了解现在的就业情况。最困难的时期还是开始的那一段时间,当然最重要还是长期的积累和一定的运气吧。同意移民是加拿大的长期国策。不太懂移民政策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过听大伟讲得挺有道理的。
2
@coffee_matcha29
19分钟前
应对人口出生率下降,首要任务是想办法让自己国民多生,不然新移民进来,变成“本地人” 之后还是不生,还会把父母也接过来
@ylangylang6198
6小时前(修改过)
恐怕只有大偉先生,只有這個頻道,為移民的作用說了公道話。在加拿大出生率那麼低,老齡化成為定勢的情況下企圖用減少移民來解決當前社會資源緊張等等社會問題,是飲鴆止渴,是要斷送加拿大的未來的。在我看來,移民帶來的和在這裡出生的孩子,甚至比移民帶來的經濟利益更重要。
移民的第一代,無論是否有了加拿大國籍,都不是完全的加拿大人。心繫母國是一代移民無可否認的事實。無論膚色,無論父母來自哪裡,只有在這裡出生,在這裡長大的下一代才是與加拿大有血肉聯係的加拿大人,才是真正的完全的加拿大人。他們才是加拿大的未來,加拿大的希望。他們的人越多加拿大的希望就越大,前途就越光明。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僅僅是引進了移民,而是引進了更加光明的加拿大的未來。
加拿大為什麼多年來依附於美國而沒有自己相對獨立的工業體係?因為沒有足夠的國內市場。就拿汽車行業說,一個汽車品牌要想有盈利,年產不能低於300萬輛。加拿大過去長期人口只有不到3000萬,連一個品牌都支持不了。
一個國家要建立相對獨立的工業體系,人口不能低於6000萬,最好超過8000萬。達不到那個數字就沒有相對獨立工業體系所必須依賴的國內市場。黑莓倒了,北電倒了,這些年不知有多少加拿大企業倒閉了。沒有國內市場的依托,在川普關稅下加拿大企業的倒閉會更多。
沒有國內市場的依託,加拿大的獨角獸企業就無法立足,不是倒閉,被美資收購,就是遠走他鄉尋找更大更穩固的市場。加拿大的高科技產業就沒有發展的希望。
不要說獨立的工業體係,加拿大現在連自己品牌的大型商業公司都養不了了。Zellers倒閉了,Henderson Bay的倒閉又給了我們一個重擊。
沒有國內市場的依託,加拿大的經濟即使不再過度依賴美國市場,也擺脫不了對於外貿的過度依賴。
7
@samyu3483
2小时前
有钱才能生 没钱自己都养不起 还生什么生啊 表面上看起来是 人口老龄化问题 主要还是钱的问题
2
@charlesli5147
3小时前
加拿大可以改善的地方多了去了,不相信移民是最主要而且唯一的出路
2
@doublewinwin
4小时前
大伟
1
@lyshen4291
6小时前
有什么方法可以吸引高端移民呢?
1
@jonnylin8585
2小时前
不不 你错了 印度人肯定会填补上去的
2
@CouleeShawn
3小时前
看到大选结果,大伟几天都没缓过来
1
@zhengqitian1796
4小时前
对这个视频观点的反对态度很大
5
@jimzhang2465
5小时前
我认识的年轻的人才中有几十对去了美国。新移民中剩下的都是些低级劳动力,现在失业率那么高,失业了拿EI。
3
@zhangong4931
2小时前
加拿大就是吃福利人太多了!
4
@b76891
6小时前
卡尼画的大饼比特鲁多画的饼大的不是一个级别,如果说川普奉行的是胡佛关税政策,那么卡尼走的是罗斯福新政之路。
5
@Dongjian-vp6eu
5小时前
所以不否认移民的重要,但是强调移民是唯一的必要,是没有道理的进来,如果能让现有的没工作的人变得更没工作,那这条出路就是自杀的,如果现在停止移民集中力量解决现有年轻人的工作,让他们的收入变得比美国还高你看他们生不生孩子就不需要新的移民过来了,自己就养了,中间差一些高品质的移民是没问题的,但是强调移民的重要性变成一种出路,忽略了现有公民的职业所起的作用,这真的是本末倒置的一种宣传不认同
3
@williammahappylife9860
3小时前
我倒乐观的认为:将来机器人可以填补劳动力的短缺,马斯克说2050年全球的机器人将会超过人口出生力,说不定将来一个机器人可以养活一到两个地球人,所以全球人口减少也是必然现象
1
@陈焕祺
5小时前
加拿大坐拥世界第二大领土(虽然很对土地不宜居住)坐拥世界最丰富的任意单一资源的最多的国家之一,毫无疑问加拿大的未来潜力是巨大的,就经济而言加拿大最大问题就是里美国太近,在未来就看能不能顶住美国的压力并且走自己的道路,其实这地贸易战不是什么坏事,痛苦肯定是会有的但是就目前这点问题都让加拿大人不团结还谈什么未来(想走的赶紧走)
2
@owenspider1788
3小时前
说的真好!
1
@tonychen5360
6小时前
所以赚钱的省独立,让伸手要钱的魁瓜,海洋省找毒鲁多,碳税卡尼要钱去。
6
@freefun3277
5小时前
首先,是人口能支撑房价还是资本能支撑房价,其次,大温和大多的房价在全球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三是,为什么以前的移民能撑起房价,四是,到底什么样的移民才能来支撑房价,全球还有多少这样的移民,这样的移民是不是只有加拿大一条路可选。五是,疫情后移民数量迅速增长,还有很多临时居民,为什么大多和大温房价反而跌了不少。
加拿大刚刚结束了万众瞩目的 2025联邦大选 这次大选
充满了戏剧性和各种反转 更是引发了加拿大人空前的投票热情
但是无论如何 大选的结果出炉后 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人为保守党感到惋惜
也有人为自由党而感到庆幸 但是你要问我对大选后的一个感受
我的答案是没有太多的感受 更不会寄希望于联邦政府 能够真正的改变加拿大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是联邦政府对于加拿大的作用 实际是比较有限的
由于加拿大采取的是这个联邦制 比较亚洲和欧洲的绝大多数国家
加拿大的联邦政府作用和权力 都相对比较小 而即使对比美国
也不像美国有50个州 地方权力非常的分散 那么加拿大的省和地区只有13个
各省的自治权和话语权相对都更大 而加拿大又并非像美国
是一个超级大国 国家层面拥有更多的资源 从而在军事外交以及国内投资上
拥有更大的主导权 加拿大的联邦政府 能够掌握的资源非常的有限
2024-2025财年的财政预算 只有5,380亿加元
其中的63% 也就是2,800亿左右是用于转移支付
也就是用于福利的财富平均化 平衡加拿大各个地区 和群体之间的差异
所以啊仅剩的2,500亿加元 那么除去政府开支 和这个债务利息的一个偿还
不光是没有结余 还会产生几百亿美元的一个债务 所以您看加拿大联邦的政府
其实最大的职能 就是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实现财富再分配
另外就是在军事外交税收 财政货币政策 以及少数的国有企业的运营
比如说加拿大邮政 加拿大广播公司 原子能公司等等 而由于盘子小可动用的资源少
所以联邦政府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当然联邦政府还有一个 非常非常重要的职能
就是移民 那么这也是今天的主题 我们一会再聊 回到大选和联邦政府
加拿大的联邦政府除了在立法层面 也就是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掌控之外
其实在经济上能做的事情也并不多 无论是工业农业第三产业
以及日常的这个物价房价 联邦政府其实能够掌控的程度 非常的有限
而且经济的发展是相当复杂的一门科学 受到历史沿革 国民性格 国际环境
地缘政治等太多的因素的影响 我们并不能说联邦政府不重要
而是说在整个经济学的 这个极为复杂的体系中 联邦政府的作用只是因素之一
尤其是像民生房价方面 其作用有可能还不如省政府和市政府大
那么我无感大选的第二个原因是 加拿大的自由党跟保守党之间
除了移民政策 和意识形态上稍有差别之外 对待经济上的态度没有太大的区别
对于经济来说 谁上台都差不了太多 而且我说句悲观的话
谁上台都很难在短时间之内 给加拿大带来本质的改变 想让加拿大在短时间之内腾飞
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您可能就是让凯撒大帝 就是让秦皇汉武来管理加拿大
也是没有可能的 还是回到经济学的复杂话题 经济学为什么争议如此之大
甚至几乎没有两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完全一致 就是在于它有太多太多的变量
根本没有一定之规 所以我们无法指望任何一任总理 或者一届政府
能够给加拿大带来经济腾飞 无论是卡尼还是博励治都是不行的
那么您可能会说了 大伟你怎么这么消极和悲观 加拿大难道就没有希望了吗
并不是的 其实我对加拿大这个国家充满了信心 我始终坚信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国家 没有之一 这里的自然资源 经济结构基础社会包容性
以及人口素质等因素 都是这个国家极大的优势 而且无论是自由党还是保守党
都将会对加拿大社会做出一些改变 比如说打破省际贸易壁垒
鼓励资源开采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多元的国际贸易等等
那么这些政策 无疑也会给加拿大经济带来促进 但是同样没有人能够否认
加拿大的经济结构太过依赖于美国 而美国现行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
对加拿大的伤害是最严重的 而即使加拿大能够跟美国达成协议
减少伤害 但是美国的经济在贸易战中 也会遭受巨大的压力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啊 2025年一季度 美国的GDP是倒退了0.3%
而经济衰退的一个标志 就是连续两个季度GDP倒退 甚至很多经济学家都预估
美国2025年全年GDP将倒退1%以上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
加拿大的经济似乎是看不到任何希望 与美国一样 出现衰退是大概率的一个事件
所以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 加拿大很难再靠政府和行政手段
就带领这个国家走出困顿 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 加拿大真的不行了
加拿大连邦政府也将碌碌无为无所适从 在我看来加拿大联邦政府
还有一个力所能及的绝招 那么这也将会是 长期改变加拿大命运的一个功能
那么就是移民 为什么移民是加拿大唯一的救命稻草 移民又将会给加拿大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我来给您详细的分析 虽然我们前面说了 加拿大有这么多的问题
尤其是美国贸易战呢对加拿大的影响 但是无论如何 那都只是阶段性的问题
特朗普最多也只能再做4年 疯狂的事情也不会一直疯狂下去
总有回归正常的一天 要说加拿大这个国家最关键的长期问题
在我看来呢 是人口老龄化和低出生率的一个问题
您是不是觉得我有点危言耸听了 放着贸易民生物价房价 这么多的问题你不说
非说什么出生率 这跟我们现在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的确出生率的问题
在各个国家都不是一个热门话题 虽然有很多学者和媒体都很关注啊
但偏偏公众对此没有兴趣 毕竟它影响的是看不到的未来
而不是现在 但是您先别下结论 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来看看
加拿大的人口问题有多么的严重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官方数据
加拿大的总和生育率为1.26 总和生育率的英文
叫做total fertility rate 也就是说 一个女性在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数量
这个数字是判断一个社会 人口是否可以延续的 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如果想要人口达到更替水平 也就是说维持人口不减少
那么总和生育率 至少要达到2.1 这就意味着 一对夫妇至少要生养2.1个子女
因为未来父母去世 走的是两个人 那么至少也要生养两个孩子
才能够维持人口平衡 至于那0.1 就是生病夭折的一个意外概率
其实总和生育率这个概念 大家已经逐渐开始熟悉了 那么在韩国日本
中国等东亚国家 总和生育率屡创新低 那么这三个国家分别于2020年
21年和22年开始人口下降 韩国在2023年的总和生育率
仅有0.72 为世界最低 日本和中国的总和生育率
也都是在1.2左右 也是世界范围内 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为什么东亚国家的生育率这么低 我们马上就能够想到一些答案
比如说社会竞争压力大 生活成本高 子女的教育成本高
青少年的社会福利少等等原因 而反观加拿大 从各方面来讲
那么在鼓励生育方面 都要比东亚国家要好上太多了 加拿大的教育一点都不卷
12年的免费教育 考大学也非常的容易 而且学费极低
加拿大的生活方式 也比较温和 节奏非常的慢 再加上各种充足的自然资源和公共资源
生养孩子在加拿大 恐怕是世界上最容易的国家了 而且全民免费的医疗
生孩子一分钱都不用花 还有18个月的带薪产假 而且更加关键的是
加拿大的儿童福利也是世界一流的 免费的教育自然不用说
加拿大的未成年人 更是可以领取实打实的儿童福利金 也就是牛奶金
6岁以下的儿童 每年最高可以领取 将近8,000加元的现金
6岁到18岁 则可以最高领取到6,570加元 您想想如果是一个三个孩子的低收入家庭
那么每年牛奶金就可以领到2万多加元 也就是十几万人民币的现金
虽然这笔钱 没办法覆盖一个家庭 在加拿大所有的生活成本 但至少用来支付一日三餐
交通和日常娱乐是足够的 能大大缓解一个家庭的压力 而这样的牛奶金数量
别说是美国就是欧洲 也几乎没有国家能够超过加拿大
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来了 教育资源充沛 儿童福利世界顶级
父母产假也是世界最长 但偏偏为什么加拿大的总和生育率是1.26
那么这个数字 已经跟中国和日本的生育率大体相当了 让我们来看其他的欧美发达国家
美国法国英国 新西兰2023年的总和生育率 大概都是在1.6左右
澳大利亚和瑞典是1.5 德国挪威俄罗斯是1.4
瑞士芬兰是1.3 而在主流的欧美发达国家中 只有西班牙的总和生育率是在1.1左右
比加拿大略低 我们几乎可以说 加拿大是西方发达经济体中
生育率倒数第二低的国家 1.2的总和生育率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50年后 也就是现在 初为人父母的一代人去世之后
后面再每隔30年 加拿大的总人口就要减少几乎一半
按照最近的加拿大统计局的预估 目前加拿大呢大概有4,100万的总人口
其中临时居民大概有300多万 也就是说 公民和永久居民大概是3,800万人
如果按照现有的1.2的总和生育率 到2100年 也就是本世纪末
加拿大的人口 将直接减少到不到2,000万人 而且这仅仅是一个非常粗略和保守的预估
因为二战后50年代的婴儿潮出生的老人 已经逐步开始步入70岁
那么在今后的20年中 加拿大人的死亡率将会大大的提升
那么死亡率不断提高的同时 出生率却在快速的下降 我们再来看一张图
早在2008年 加拿大的总和生育率 还高达1.7
仅仅是在最近的十几年中 生育率就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下跌
而另外一方面 女性的生育孩子的年龄 却在不断的增加 从1990年的27.8岁推迟到了2023年的31.6岁
女性生育年龄几乎是推迟了4岁 这也是限制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为原来每27年就有一代新的孩子诞生 那么但是现在周期延长到了31年
2023年加拿大总共诞生了351,878名婴儿
而去世的人数则是336,812人 也就是说
如果单看自然人口增长 加拿大一年只增加了1万多人
但别忘了 加拿大的人口在快速的老龄化 而新出生的婴儿 则在快速的减少
有可能在未来的3-5年当中 我们就可以看到 加拿大的自然人口增长出现倒退
人口减少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我们先不说工业农业房地产 科技文化这些大话题
在加拿大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 这个国家的养老体系将面临崩溃
目前加拿大人的平均年龄呢是41.6岁 65岁以上的老人 也就是领退休金的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8.9%
而加拿大劳动力与退休人口之间的一个比例呢 为3.3:1 也就是说
3.3个工作人口 供养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 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
那么这个比例还是7:1 很有可能仅仅是十几二十年之后
这个比例就有可能会达到2:1 那么最终是来到1:1
对于加拿大这样一个福利国家来说 3:1的供养比例已经是到达了极限
如果情况再恶化下去 那么则真的是难以为继 面临国家破产
所以从最基础的原理上来说 加拿大无论如何都需要移民的补充
先不谈发展的问题 如果没有移民的补充 如果没有新鲜劳动力的加入
加拿大这个国家将会在死气沉沉中逐渐老去 并慢慢的消失
很多人开玩笑说 韩国将会是因为出生率低 在地球上消失的第一个国家
而如果没有移民的话 很可能加拿大就会是第二个了
当然了您要问为什么加拿大的出生率这么低 而且在最近十几年中下降的这么严重
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因为这又是一个 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问题
但是我可以抛砖引玉的 先说3个最有可能的原因 第一个是女性受教育的程度高
人口学家中有一个公认的现象就是 在当今社会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
出生率就越低 我们不去追求这其中的道理 您只需要知道 这个经过大量的数据调查证实的现象即可
而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一个数据 加拿大25岁到64岁的女性当中
有70.1%的人拥有大学学历 那么这一个比例 在47个经合组织国家中排名第一
经合组织的成员 几乎都是发达经济体 所以即使放眼全世界我们也可以说
加拿大的女性受教育程度 是全世界最高的 加拿大出生率低的第二个原因是
生活成本高 我曾经做过两期节目 来对比加拿大和美国 两国之间的生活成本
结论是两国的成本几乎是不相上下 但是加拿大的收入却比美国低了一截
尤其是在高等级工作上 至于第三个原因 就是加拿大的城市化率高
有81.86%的人居住在城市当中 而且啊城市人口还在快速的增长
这同样是一个公认的人口现象 在几乎任何一个国家 城市的出生率要远远
低于乡村地区的出生率 加拿大您别看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二
但是真正可以大规模进行农业种植的区域 只有萨省曼省和一半的阿尔伯塔省
所以啊业人口以及乡村人口 相对都比较少 城市人口是超过了4/5
我们不去深究 加拿大的出生率低的具体的原因 但是这里还要引申出一个关键问题
出生率只要开始走低 就很难再恢复增长 目前无论是东亚还是欧洲国家
都开始从国家层面鼓励生育 出台了一系列的生育福利 那么尤其是加拿大
育儿福利更是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 但是还是挡不住出生率的快速下滑
那么这似乎已经是成了 发达经济体当中的一个魔咒 或许您会认为我是危言耸听
那么未来80年后 这个国家的人口真的会减半 又有几个人能够看到80年之后的影像呢
我们为什么要为自己看不到的未来而担心呢 的确其实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那么这也就是为什么 人口问题在世界各地 都没有引起大范围关注的一个原因
而对比经济民生物价 犯罪率等等的社会问题 人口问题真的是无人问津
但是我说另外一个话题 您可能会感兴趣 移民不但能够解决长期的人口问题
更是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 而这也是加拿大最近30年来
一直在探索的出路 并且移民已经给这个国家 带来了无法计量的好处
当然了在最近几年 移民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我们随后再说
前文我曾经提到过 加拿大目前的经济增长乏力 尤其是在人均GDP上
已经是连续两年下滑 2023年是下滑了1.7% 24年是下滑了1%
是G7国家中呢表现最差的国家 而国内物价和房价也同时飙升
失业率高涨 百姓是怨声载道 而加拿大眼前最致命的问题
是美国特朗普政府 对加拿大实施的关税打击 钢铝木材汽车以及零部件
以及非美加墨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所有商品 都会被加征20%以上的关税
那么这对于依赖美国出口的 加拿大经济来说 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虽然加拿大新一届政府 也提出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 你比如说打破省级贸易壁垒
打通国内贸易 但是这不过就是个低配版的内循环而已 无法带来真正的改变
而增加对亚洲和欧洲的石油出口 也只是停留在计划阶段
因为加拿大阿省的石油运力有限 石油产量只有1/6
可以通过横山输油管线 运到西部的太平洋的一个出海口 而东部则没有一条输油管线
能够通往大西洋的出海口 而新建一条输油管线 则至少需要5年的周期
投资将达到数百亿加元 而在新管道建成之后 加拿大的油砂的开采成本本来就高
再加上管道运输也是商业运作 也有成本 而且加拿大重油的提炼
也相对比较困难 能够大规模采购重油的国家本来就不多
所以加拿大的石油产业 能否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其实在商业上
完全都是未知数 而加拿大的工业支柱 汽车制造业 由于川普的这个关税
以及鼓励制造业的回归 美国三大车企在加拿大的制造工厂
都在准备减产或者搬迁 甚至日本的本田 在加拿大的工厂也在做着同样的规划
那么加拿大的汽车制造业 其实就是在给国外品牌 进行生产加工
而它存在唯一的价值 就是供应巨大的美国市场 随着美国消费市场的关门
加拿大的汽车工业 甚至都有清零的风险 而其他的大型基础设施
投资建设方面 无论是联邦还是省政府 都面临着巨额的财政紧张
尤其是本次大选之后 自由党跟保守党都比着减税 从碳税到资本利得税
再到新房购置税 那么一系列的减税 更将进一步的 加剧联邦财政的一个压力
要到哪里去找大规模的投资 去建高铁建高速路
去建保障住房 所以纵观加拿大的经济 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环境
都没有任何一个 能让加拿大重新崛起的有效方案 尤其是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有可能全世界都在经历一场经济衰退 那么加拿大这个相对脆弱和单薄的经济体
又如何能够独善其身呢 我相信出路只有一个
还是移民 以前我们在探讨移民 能够给一个国家带来的经济价值时
往往会更多的关注其劳动力价值 其实就是利用移民
来填补劳动力的一个空白 那么加拿大多年奉行的 也是这样的理念
缺护士就招护士移民 缺幼教就招幼教 it交通运输农业
建筑行业等等岗位都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在其中人们往往忽视了
移民对于加拿大更大的价值 就是资本的输入和消费
我们都知道 移民喜欢买房子 那么加拿大宽敞舒适的独立屋 连排屋和公寓
都非常的吸引人 那么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也是移民后最大的安全感的一个来源
而且不光是中国移民喜欢买房 那么印度移民 伊朗移民菲律宾移民
全是把原来毕生的积蓄 拿到加拿大来买房 一个家庭就是几十万
上百万的资金从国外流入加拿大 加拿大2025年
计划是接收近40万的新移民 那么这40万人当中 在未来的五年或者十年当中
绝大多数我相信都会购买自己的住房 那么一个家庭 甚至不止一套
那么因为孩子也会长大也会繁衍 所以我们就保守的估计 那么40万的移民当中
长期会带来10万套的住房的一个消费 那么这就是将近数百亿
上千亿加元的一个价值 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从境外流入的资本
而且这只是一年的移民 在未来买房的一个价值 每年新增的移民
都会给加拿大的经济持续做着贡献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加拿大的房价
其实移民拉高房价的言论 已经是存在了几十年了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香港移民大量来到加拿大之后 就被某些当地人批评是抬高了房价
但现实情况是 加拿大的房价 尤其是在经过疫情所导致的通胀过后
之后呢确实是增长的比较多 但房价的上涨 并不能够完全归咎于移民
毕竟每年的永久居民只占总人口的1% 而新移民买房
又可能会拉长到5-10年 很难是直接拉动房价 而更加关键的是
加拿大拥有自住房的比例 大概是66% 您说这2/3的国民
也就是有房一族 会希望房价下跌财富缩水吗 而且凡是经历过房价上升时代的人都知道
房价的有序上升 那么给相关的建筑建材 生活服务商业配套等产业
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是经济向上发展的一个象征 而且都说加拿大的房价高
但是如果您了解全世界情况的话 看看美国澳大利亚 新西兰以及西欧的主要发达国家
那么房价无一不在疫情后经历了快速的上扬 我相信没有人会把这种全世界范围内的
普遍的房价上涨归咎在移民身上 那么目前加拿大的房地产
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其实啊我跟您说是极为的惨淡 尤其是多伦多和温哥华的公寓市场
很多年前买了楼花的人 现在都在亏本出售 甚至首付都不要了
只要能够接贷款房子就白送 这说明什么呢 公寓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快速的下跌
而下跌的根本原因无非就是供应量激增 大量的高层公寓集中建设
而由于在2024年开始的 加拿大移民政策的缩紧 又导致临时居民开始减少
房屋购买和租赁的需求不足 当然房地产市场 又是一个说不清楚的复杂话题
我们还是回到移民的价值 买房只是移民 能够给加拿大带来的好处的冰山一角
移民在加拿大的日常消费 车辆交通食品服装 娱乐甚至孩子的教育
都极大的拉动了 加拿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一个三口人四口人的移民之家
每年的生活支出至少要在4-5万加元 而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
几十万的移民来到加拿大 加入到这个消费大军 您想要给加拿大的经济
带来多少的贡献 您可能会说 新移民过来之后 很多人是找不到工作的
或者干脆就不工作 甚至只拿福利 他们能给加拿大做什么样的贡献呢
但是您要知道 加拿大的福利 真的能够供养一个家庭的全部生活吗
当然是不行的 不然加拿大岂不就成了天堂 而且我们假设一个完全不工作的人
无论如何都要消费 而只要消费 那么就有消费税
加拿大的消费税呢 普遍是要在百分之十几 那么这些钱都是直接进了政府财政
那么然后再用于转移支付 和人民的福利税 就是最直接的政府收入
而消费所带动的相关产业 对经济的贡献更是没办法精准衡量
所以哪怕是没有工作的移民 哪怕是拿着低收入福利
还是能够给加拿大这个社会 带来正面的经济价值 更不用说我们华人群体
华人没有人不重视教育的 那么虽然中小学免费 但是我相信每一个华人的青少年
在课外教育上的投入 平均可以达到每年1万加元以上 那么有哪个孩子不学习音乐
没有几门体育运动 不参加个演讲辩论 中文英文数学
AP SAT的一个课外班 不参加比赛不请老师教练
不购买乐器装备 那么这些全都是经济贡献 而且不光是华人
其实中产阶级的印度移民 韩国移民菲律宾移民 伊朗移民都是同样的情况
加拿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国家 对比很多欧洲或者南美国家的移民
那些国家非常的简单直接 往往只需要花钱投资 就能够买到永居或者公民的身份
但是长期来讲 很少有移民会在那些地方长期的生活 也很难真正的融入当地社会
那么移民对于那些国家来说 就是一个卖身份的短期利益
但是加拿大作为一个真正由移民组成的国家 有着最强的包容性
移民的融入程度也是最高的 而每年新增的移民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投资消费
再加上给劳动力市场做的贡献 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引擎
甚至我都怀疑 加拿大的GDP 到现在依然保持一个小幅的增长
全部都是来自于移民的贡献 也就是人的资本 这点上加拿大其实是占尽了便宜的
立国之初就是要平衡英裔 法裔和原住民三个主要族裔的关系
从而形成了全世界独树一帜 独一无二的多元文化 的这样的一个基本国策
这也让加拿大有着天然吸引移民的一个基础 这时候您可能又会有疑问了
那加拿大不是一直都在 大范围的接收移民吗 尤其是在疫情后的几年
大量移民涌入加拿大 那么怎么没有看到对这个国家的经济 做出更大的贡献
反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是的这个问题就说到了关键
加拿大的移民政策 在上一届的小特鲁多政府期间 是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正所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那么失败的移民政策 也成了特鲁多政府
倒台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特鲁多的移民政策失败在哪呢
简单来说就是两点 第一是引入了过多的临时居民 第二是失败的移民选拔体系
导致移民素质整体降低 我们先来说临时居民 疫情后呢由于加拿大经济急需一个恢复的引擎
另外呢迅速恢复的生产 也让很多工作岗位产生空缺 但是呢加拿大的永久居民数量
确实有着严格的限制 每年最高峰呢也就是50万左右
要大范围的增加 这个永久居民的数量呢 必将会遭到反对党和公众的一个挑战
于是特鲁多政府开始利用临时居民 也就是学签和工签的持有者
那么这部分群体呢 往往不会受到过多的关注 但是又能够在短期之内有效的给加拿大的
教育体系和劳动力市场 带来非常大的利益 同时呢还能极大的劳动消费
所以啊在2021年开始的两三年之中 加拿大是国门敞开
一下子涌入了几百万的临时居民 这几百万人带着梦想来到加拿大
帮助这个国家解决了教育经费短缺 企业用人紧张 消费市场不振以及房屋空置的问题
但是特鲁多政府却给不了他们移民的身份 那么每年50万的移民配额
其中近乎一半是要分给亲属团聚 和各种难民 留给经济类移民呢也就是20多万
您想想几百万人去竞争 这区区20多万的永久居民的配额
那么竞争会是有多么的惨烈 在绝望之中 各种乱象丛生
移民市场是怎一个乱字了得 而不分青红皂白 引入的几百万临时居民
也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房屋紧张医疗紧张学校紧张
所有的公共资源 似乎一下子变得供不应求 那么再发达的经济体也承受不起
在短短两三年时间之中 人口增加10%以上 而且人多自然就鱼龙混杂
那么各类的社会治安现象 也开始频发 所有的这些 都直接导致加拿大人开始反感移民
认为是移民抢占了本地人的工作 房子和课桌 再加上反对党的批评
那么让整个社会愤怒的目标 对准了移民 而在移民已经是难比登天的时候
特鲁多政府 更将移民是当成了一个政治工具 成了讨好选民的一个筹码
想拉法裔的选票 就大肆招收法语移民 哪怕是这类移民 没有技能没有资金
单凭法语 就能够获得一支珍贵的PR身份 那么大家都说 加拿大的房子不够住
那么就大肆的招收这个建筑工人 说幼儿园紧张 那么就招收幼教老师啊
说卡车司机紧张 就招收交通运输行业的移民 那么典型的就是缺什么补什么
但是这样定向的招收的移民 不但是缓解不了用工的短缺 因为移民审理的速度极慢
一两年之后移民办成了 更是很少有人能够继续从事目标工作
尤其是定向邀请的移民呢 往往综合素质上 是有所欠缺的 那么这就使得加拿大的移民的选拔体系
失去了一个公平性和科学性 那些高学历高职业背景 高家庭财产的移民
是苦苦等不到选拔 在加拿大硕士毕业的留学生 最终也很难留下
反而是某些领域的幸运儿 在无意间被金蛋砸中 那么这也使得疫情后的加拿大永久居民
群体素质 开始明显的降低 无法达到移民资本流入 和拉动消费的目的
更多的人 是在消耗加拿大的公共资源和福利 对于外界的批评啊
特鲁多是居然厚颜无耻的 把锅全部都抛在了移民学校
用人企业和移民中介上 那么却把联邦政府的责任呢 是抛的一干二净
而为了挽回选票 在2024年底 特鲁多的发小也就是同学
时任移民部长的马克米勒 更是开始大规模的缩减移民 尤其是将2025年的省提名移民配额直接砍半
这就让本来就困难重重的移民之路 更加是雪上加霜
其实关于加拿大移民体系的问题 我曾经做过很多期节目 每次说到这个话题
都忍不住要骂娘 一个原本好端端的 健康发展了几十年的移民体系
一个全世界都视为标杆的移民国家 那么在特鲁多的手中
被彻底的玩坏了 移民难还只是小事 更大的问题是加拿大民众
开始对移民产生抵触的负面情绪 民粹思潮开始泛滥
在这次大选之前 提倡移民甚至被某些人视为一种卖国行为
似乎在德国法国英国的反移民浪潮 将会在加拿大上演
但是时间是来到了现在 在特朗普的威胁下 很多加拿大人开始醒悟过来
那么真正威胁加拿大这个国家的 并不是移民 而是常年泡在美国那一锅温水之中的
加拿大人逐渐养成的倦怠自大和懒惰 二战后的80年中
加拿大依靠着美国这棵大树 从来没有想象过会遭遇背叛 而移民常年趋之若鹜的涌入
更是让加拿大把移民当成了招之即来 挥之即去的摇钱树
但现在这个加拿大最困难的时期啊 人们又开始想起了移民
各省省长一再发声诉苦 企业用工荒 大专院校留学生骤减
纷纷开始裁员 甚至某些学校开始倒闭 而教育局也是因为留学生的学费的减少
出现大量的财政亏空 不得不大幅提高本地人 公立学校的学费
而一片萧条的楼市 更是哀鸿遍野 房东的租金一降再降
还是很难招到租客 公寓的售价在短时间之内 跌掉了一成到两成
现在你再也听不到加拿大人 有人喊住房危机了 因为住房紧张
一下子就变成了空置率飙升 或许2025年的今天
大选后的加拿大 应该是清醒过来 重新认知移民对于加拿大的意义
我很难说移民会解决加拿大的所有问题 移民给加拿大带来的利益呢 更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
5年 10年甚至20年之后 才能够开始显现 但是我始终坚信的是
加拿大这个国家 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人 在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多元的
高素质的移民 那么如果这个国家 包容和善待每一个
真正想投身于此的人才 而来到这里的人们 也毫无保留的将这里当做自己的家园
去建设和爱护 再加上加拿大丰富的自然资源 有什么理由建设不好这个国家呢
其实我在这里并非是想要呼吁什么 呼吁也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我想说的是 移民对于加拿大的价值是一个常识 是人们在动荡愤怒和失落之后
一定会反思的一个现实 唯有坚守多元的文化改革
可持续的一个移民选拔体系 敞开怀抱欢迎移民 才能够给加拿大
带来一个真正光明的未来 好 感谢您收看本期的大伟探秘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