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之战:对比印巴和中越战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毛主席曾说过:“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通印度为什么要打我们。”1962年那一次,中国实在想不通,但真实的历史,是印度先动的手,但那一仗,让印度丢脸之极。到了2025年的今天,相信大家再想十天十夜,肯定也想不通为什么印度会打巴基斯坦。但是,现在的形势是,印度打巴基斯坦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一般人想不通的事,印度可能再来一遍。

印巴形势越来越危险,现在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信号显示,印度正在准备对巴基斯坦的战争:

第一大信号:印度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条件,也没有释放任何缓和冲突的信号,并一直指责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主义制造了针对印度人的恐袭事件。如果印度不想把事情搞大,顶多表现得虚张声势一些,并且会讨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像中印边境的对话拉扯了好几年,但对话的状态表明,中印都没有扩大矛盾的意愿。然而,在印巴之间,现在情况完全不同,印度现在没有向巴基斯坦提任何可谈的条件,也没有释放大家降温局势的信号,而是一直往巴基斯坦身上泼脏水,说其支持恐怖主义······这一切的形势都表明,印度现在的倾向一直是对巴基斯坦采取军事行动。

第二大信号:印度断了河水,这是把巴基斯坦往死里逼的节奏。一般如果不想真打,不会走极端。印度处于上游,一旦断水,下游的巴基斯坦就陷入了生存危机,不得不打了!

第三大信号:交火持续,印度一直在想办法保持冲突热度。克什米尔的冲突一直在持续,印巴一直在交火,虽然没有扩大范围打,但克什米尔的冲突没有间断,印度之所以选择持续冲突,根本上是想保持印巴冲突热度,吸引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注意力,从而为自己的军事行动寻找依据和机会。

我们如果对比一下1979年的中越战争,就可以找出印度为什么要打一仗的理由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追求美国人。虽然中共属于反对美国的冷战阵营,但毛个人对美国还是情有独钟的。据毛的医生回忆,毛私下里特别讨厌苏联人,连医生也喜欢美国训练出来的。他本人也只学英语,不学俄语。毛在整个六十年代,要做的是就是摆脱苏联阵营,加入到美国的阵营中去。文革的最重要使命,就是反修防修,修就是苏联,要清洗掉亲苏派,和苏联的影响。

但这场追求并不容易!尼克松访华并不轻松,他在国内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毛见面就像现在川普和金正恩见面一样,还要到北京。尼克松的动机也并不纯洁,二月份访华,五月份就访苏,签订了有利于美国的美苏协定,明摆着中国被利用了。毛大怒,怪罪于周恩来,让周作了几周的检查,但这是冤枉了周!追求美国,就像追求美人一样,并不容易。金家三代都没追上,毛虽然至死也没等到中美关系正常化。

美国对中国很不满的一个理由,是越南。当年尼克松访华,最大的目的是实现越南停火,他认为中国能制约北越。中国和美国达成了交易,想不到北越不买账,他还有另外一个共产党老大哥苏联,而且苏联正和中国不对付。北越在苏联支持下,不顾北京的劝阻,统一了越南。美国当然对中国不满啦,没用嘛!中国丢尽了脸,不但在高层,普通民众也对越南充满愤怒,就像前男友对投奔高枝的前女友的愤怒一样,而且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是节衣缩食在支持这个白眼狼的。

邓小平有句名言,“为什么跟着美国跑的国家地区,都富起来? 反之,都又穷又破?”。但作为一个共产党,要入美国的伙并不容易。邓对此可谓费尽心机,但他明白,如果不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有用,美国是不会给他好脸的。对此,邓有个讲话, “为什么国际上愿意拿钱、设备,帮助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强大了可以牵制苏修,假如你软弱,帮助你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

对和强大的苏联签有互助军事互助条约的越南动武,是有极大的风险的。但邓的赌注就下在,由于中国的体量,以及拥有核武器,苏联是不敢发动全面战争的,只要控制节奏,短促出击,是可以起到效果的。战争的首要目的,是向美国交投名状,其次是希望能减轻松柬埔寨的压力,再次也是出出国内积蓄的对越南的恶气。

1979年中国发动了二十万大军大举入侵越南,战争只进行了不到一个月,虽然攻下了边境重镇,但中国军队的表现差强人意,死亡人数达二万以上,伤者更多,而没有实现主要的战略意图,就是将越南入侵柬埔寨的重兵集团吸引回来,并威慑越南离当时中国的死敌苏联远点。战争期间,越南只动用了民兵和地方部队,就把中国的精锐打得够呛,损失惨重,而战争后的越南和苏联更铁了,还把其最好的军港金兰湾免费提供给苏联,这是俄罗斯几个世纪梦寐以求的暖水港中最暖的一个。越南的主力部队也没离开柬埔寨!

但这场战争,完全改变了中国和美国的关系,证明了中国是敢于和苏联刺刀见红的,是有用的。中国得到了盟国的地位,美国和西方向中国开放了市场和技术,中国的改革开放因此才具有可能性。而这些,是数万中国青年的鲜血换来的。

印度为啥一直在酝酿想打这一仗呢?就是因为莫迪政府觉得,美国对华关税战、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硬性调整,可能是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新秀的战略性契机。莫迪政府想利用西方国家的市场驱动能力,扮演中国曾将扮演的角色,成为另一个制造业的中心。但是,美国和西方对印度最近的表现是不满意的,首尾两端,没有表现出决绝的和中国决裂的决心,更没有行动。简单的说,没有交投名状!

要印度直接和中国交战,印度有顾虑,其实力不够。但和长期的手下败将巴基斯坦作战,印度还是有信心的。由于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杆盟友,就像当年的越南之于苏联,如果把巴基斯坦打疼了,是可以向美国证明印度具有和中国对抗的决心和能力的。

当年中越战争中,苏联没有出手,是个大失策。从此以后,苏联在世界面前失去了信誉。当时,苏联正确的举措,是应该有限地向中国的某个地区,比如新疆,发动进攻。迫使中国全国动员,撤军。这样中国颜面尽失。

因此,现在发动印巴战争,中国的角色就如当初的苏联。对中国来说,如果印度真的在克什米尔出兵巴基斯坦,印巴双方开始地区战争,从战略上说,中国是必须要通过巴基斯坦来狠狠教训印度的。因为,对中国来说,如果巴基斯坦在印巴战争中吃了大亏,不但会削弱中国的国际权威,还会助长印度的地区霸权思维,他会咄咄逼人展开对外军事扩张,这对中国极为不利。反过来,如果中国支持巴基斯坦狠狠教训了印度,那相当于中国给世界上更多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那就是中国支持谁,谁立刻会变强国。所以,不要小看印巴爆发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支持打赢了,政治利益巨大;反过来,巴基斯坦被打输了,对中国战略伤害极大。

另外,因为巴基斯坦的军备主要来自中国,这也是此检验中国武器和战术系统的实战能力的机会。中国的武器虽然吹得很好,但因为没有在实战中检验过,卖得不好,甚至不如韩国的。如果战争打赢了,将对中国军火的市场,起到促销的作用。打败印度,也能断了美国和西方对印度的信任,对中国长远是有重大利益的。

对中国来说,印度若发动对巴基斯坦的战争,对中国来说,不支持有三大坏处,支持则有三大好处,所以中国必然大力支持巴基斯坦打赢印度。不支持的三大坏处包括:

一是中国的大国威信将遭重创,周边国家会认为中国难以保护他们,他们会纷纷倒向美国,中国为了维持强国形象,出手支持巴基斯坦是唯一选择。

二是“一带一路”倡议将遭受重创,损失的将不止大量经济投资,而且美国会想尽一切办法截断中国主持的“一带一路倡议”。

三是美印将得寸进尺,针对中国的利益下死手。这是完全可以预期的,让野兽闻到了血腥味,岂能不来?所以,对中国来说,就冲这三大坏处,中国也必然大力支持巴基斯坦。

那么,如果支持巴基斯坦和印度硬干,中国又会得到什么好处呢?

一是立国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中国支持巴基斯坦打赢了印度,这无疑就是告诉全世界,中国才是这世界上最强的国家。

二是有助于中国对抗美国。试想,当支持美国的国家越来越少的时候,中国不就赢了吗?大国斗争,一旦遇到这种事,那就必须得赢,赢了的利益将是巨大的。

三是可以借机消灭一个对手。如果印巴冲突真的要实打实的打,那就大力支持巴基斯坦狠狠地教训印度,让印度遭遇一次重创,这在战略上对中国是有利的,中国借机如果把这个不是对手的对手给收拾了,很多事就少了很多障碍。

因此,中国应该准备介入即将到来的印巴战争,把印度的投名状变成丢脸状,把印度的国运打下下坡路。这对中国也是一场国运之战,如果不介入,就可能走向苏联的下坡路!

Unix1998 发表评论于
印三占领了 饭店 服务业,看到麦当劳 等印三太多,迅速退出换其他饭店为好。太脏,想吐。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毛主席曾说过:“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通印度为什么要打我们。”】
我能给一个解释。
根据我接触到过印度人,他们是是世界上最没有 Empathy 的民族,也就是说,他们绝少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我上学的时候,在一个印刷机前等我的文件。这时,一个印度教授的老婆过来,也等她的文件,就紧贴着站在我前面,后脑勺跟我下巴就一寸远,一点都不知道后面的人是不是愿意闻她头发上的味。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民族有这样的。
再比如,那个印度新德里黑公交车几个年轻男子轮奸一个搭车女子致死的案例。那几个男子至死都没有歉意。他们觉得,女人夜里不在家呆着,败坏风俗,当然应该教训教训她。可是他们不会从女子的角度看问题,被锈铁棍捅进身体有多疼。
尼赫鲁也是一样。他坐在新德里的官邸里,看了一眼地图,想当然地认为中印边界当然要从喜马拉雅山脊划。但地面的事实跟他脑袋里想象的不一样。山脊的两侧,都居住着同一个民族(藏族)的人。他们经过几千年,已经适应高原缺氧自然条件。印度民族的人,都住在山脊下面一点、海拔低一点的地方。所以,山脊的两侧,都属于西藏文化圈,中印国界也在印度文化圈和西藏文化圈之间,从山脊往下一点。尼赫鲁想当然了以后,就让印度军队把边界标志悄悄往山脊方向移动。这在历史上被称为 “Forward policy”。后来他自取其辱的战败结果,大家也知道了。他为什么会做移动国界标志这样不可理喻的事,就是因为他没有 Empathy。他不是经过认真分析,觉得能打败中国。而是,自己移动了国界标志,中国会不会不高兴,这根本不在他的思考里。
markyang 发表评论于
我觉得文章夸大了事实,其实莫迪更加重视的是国内的反映,而不是美国的什么投名状,更加不是什么中国,要知道莫迪的本色是靠印度教作为民族共识,争取高达65%的印度教选票,教训一下穆斯林邻居,但是不会大打,更加轮不上大家去站队
Firefox01 发表评论于
估计老美会乐坏了。ZG如果介入印巴,则降低了台海或南海的烈度,因为兵力分散了嘛。你搞巴以、胡塞,我为何不可以搞印巴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