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盖茨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说起

探细胞奥秘,记人生经历,会八方朋友,不亦乐乎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网上看到说,比尔·盖茨的女儿爆料,盖茨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然后,一篇中文的文章分析了该病的发病根源,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干预,可以避免发生,或减轻症状。

我想说,干预个屁啊。

幸亏没有干预,人类才有了盖茨这类人。包括马斯克,还有另外几位当今科技界顶尖人物,据说都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如果被干预了,没有了他们,一切可能也会发生,但肯定会慢一些,晚一些。有的,或许要很久以后才发生,有的,可能永远不会发生,或者发生的事情要低级一些。

我还想说,我真希望我也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并不是说我妄想也能有盖茨,马斯克这些人的成就,而是说,我已经不具备像那种人那样,能够不受周围环境,不受其他人的影响,独立地,旁若无人地,深入地,沉浸式的思考问题了。我真希望,我也能够那样地思考问题。

以马斯克来说,《马斯克传》里说,当马斯克遇到什么问题,他能瞬间进入一种状态,任何人无法打扰他,他沉浸入思考中,然后作出某种结论或决定。

那种复杂的,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必须有一个极其聪明的大脑,在不受任何影响下进行思考来解决。

且不说我的大脑没有这么聪明,我已经肯定没有这种不受任何外在影响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了。

我在思考任何问题时,我的大脑时刻在提醒我,我是何人,我在何处,现在是何时,周围有什么人,等等,等等。我根本无法旁若无人,百分之百地沉入我需要思考的问题。

包括睡觉,我很少有一觉醒来,忘记身在何处,时在何时。我会瞬间知道我确切所在的时空,我也必须时刻aware我所在的时空。在这种状态下,我还能全力以赴我面临的问题吗?我根本做不到。

20年前,我曾参加一个老美的婚礼。婚礼开始前,来客们纷纷进入那个大厅找座位坐下,我早早到了,坐下后观望各种人的表现。

我看见一个人,大约40来岁,搀扶着一个老妇人,可能是她的母亲。只见这位中年男子,眼观前下方,缓步走在座位中间的走道上,面无表情,目不斜视,走得极其沉稳。

看见这个人,我感到了一种震撼。在这种场合,多数人是东张西望,怕错过了什么新鲜事,怕错过了跟什么熟人打招呼,怕自己的行为跟周围场合不符合,随时可以纠正,等等。这个人走得是如此的沉稳,如此的低调,如此的自信。

这个人,或许就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至少,他具有不受周围影响,走自己的路的本领。这是一种气场。

我当时真希望我有这个人的气场,那种周围任何事情无法撼动的气场。

马斯克,盖茨等人,具备的就是这种气场。或许是阿斯伯格综合症帮助他们形成了这种气场。或许,正是这种特质,被人们当作了一种病态,还造出了一个病名,阿斯伯格综合症!

当然,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人,必须生长在合适的环境,他们不受人歧视,能够自由地思考,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而作出巨大的成就。即使不作出巨大成就,至少他们能够全身心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不受外界的干扰。

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人,是不适合在某些地方生长生活的。就像我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所说的,在有的地方,如何干预,如何预防都提出来了,其结果就是,患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可能会少一些,但是像盖茨,马斯克这样的人也会少很多。更重要的是,那些被干预了以后仍然没能纠正的患者,在那种地方,是会受歧视的,他们生长和生活的状态,是不会自由,愉快的。

那怕是孔夫子,他老人家说他在70岁时,“从心所欲”。是他能够全身心投入不受影响地行事或思考了吗?不是的。是他在“四十不惑”——清楚知道自己是谁以后,又过了“五十知天命”——完全知道周围环境如何以后,然后到了七十岁,才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矩”在哪里,已经深深刻在他的脑子深处了。

呵呵,我也70岁了,上面说的,“我在思考任何问题时,我的大脑时刻在提醒我,我是何人,我在何处,现在是何时,周围有什么人,等等,等等”,不也正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吗?

在喜欢干预,干扰别人行为的地方,人人都避免了患上阿斯伯格综合征,都最终活成了不逾矩的“正常人”,循规蹈矩的正常人。

我愿所有“患有” 阿斯伯格综合症的人,能够不受干预,不受干扰地成长,生活。

发表评论于
曌2025-05-04 05:54:12完美主义者,即强迫行为,能把事做到极致的同时,
也会主次不分,。
发表评论于
完美主义者,即强迫行为,能不事做到极致的同时,
也会主次不分,。
越王 发表评论于
文章发出后,发现有个缺陷,没有描述阿斯伯格综合征到底是怎么回事。博文登顶后无法修改,先加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属于泛孤独症障碍症候群之一,是一种以社交困难和局限、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个亚型。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在社交场合中可能会显得不太擅长与人互动。患者通常有局限的兴趣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