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亚入欧,鲤跃龙门

近代历史上对所谓中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并且是中国学习的榜样的两个国家,就是俄国和日本。之所以如此,就是在脱亚入欧这条赛道上,这两个国家或者文明体,后来居上。在脱亚入欧方面更成功。介于最欧的英美和最亚的中国之间。欺负不了英美法德,还欺负不了中国?于是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反过来,中国学欧美,实在是差得太远,学不来。所以学习学习,学欧美学得比较好的正合适。

按说东亚大陆,具体一些,黄河长江流域文明,可以考证的有殷商以来的三千多年历史。那时候俄国日本还都是荒蛮之地。就是英美也不入流。怎么就一下子落后那么多了呢?如今也算大国崛起,贸易战主角,这也是千年未有之盛世。这是哪根香烧对了呢?

本质上讲,脱亚入欧就是脱离低阶文明,进入高阶文明。亚洲文明是低阶文明,欧洲文明是高阶文明。没错,文明就是有高低之分的。文明是可以量化比较的。文明是不可以多元的。文化是可以多元的,更准确地说就是在同等数量质量的文明的前提下,文化是可以多元的。道理很简单,一个月每人半斤肉,和一天每人半斤肉是文明的差别。啥多元文化说破大天,没肉吃就是没肉吃。自然规律,科学原理,生产技术,就是外星文化也是只有一个同样的道理。了解掌握这唯一道理的水平就是文明的水平。文明是不可多元,有明确高低的。都是半斤肉,是烤是炒,才是文化问题。

那么为什么欧洲文明是高阶文明,亚洲文明是低阶文明呢?因为天注定。先天自然条件决定了欧洲是海洋贸易文明。亚洲是大陆官僚文明。欧亚大陆是最大跨度的温带大陆。所以欧亚大陆的文明远超非洲,美洲,澳洲的土著文明。而欧亚大陆的欧洲部分,极其便于海运交通。亚洲部分则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即便亚洲的面积是欧洲的四倍,人口是六倍,尤其据说还有大量的高智商人才和吃苦耐劳者。然并卵。

实际上,现在的欧亚分割有很大的人为因素。按交通自然条件划分的话,俄国不属于欧洲,土耳其则应该属于欧洲。为什么这么说呢?欧洲的主要贸易动脉是地中海。温度适宜,相对来说风平浪静。很适合人类学习练习航海技术。地中海往东链接黑海。和红海也不远。往西走葡萄牙外海有短暂的开阔水域,然后就北上到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等条件差一点的“地中海”。所以欧洲基本上是被内海航道给包围。加上几大半岛和河流,以及整体上欧洲的平整。自然条件从农耕到商贸都十分便利。加上北非中东地区,这个才是地理意义上的欧洲。也就是从波罗的海最东端,到黑海最东端,到阿拉伯湾以西。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地区是海洋文明地区。而其最核心部分是德奥以西的西欧地区。这条线以东是亚洲地区,大陆地区。大部分内陆缺乏出海口,也没有优良的河流海运条件。沿海地区也不是面对着内海,而是风高浪急的大洋。一上来就是老板级的打怪难度,很难发展出航海技术,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商贸技术。所以只能是向欧洲学习。

日本文明大约在公元三百年才开始。俄罗斯文明大约在公元六百年才开始。比黄河文明晚了一千五百年到两千年。但是黄河文明又比地中海文明晚了三千到五千年。所以一学欧洲就可以赶超亚洲。实际上有理由相信,俄国日本文明的出现,是草原文明大爆发的副产品。日本文明是汉文明灭亡以后,散落到日本的火种。而罗斯文明则是西罗马灭亡以后,东罗马被迫东向扩展的结果。

而俄罗斯文明进入快车道,则是东罗马灭亡以后。东正教会东移的结果。西罗马教会,天主教会,教导出了西欧诸强。而东罗马教会则驯化了俄罗斯等。其实儒教也有类似的功效,比如把鲜卑人沙陀人教化成宋人。不过显然儒教携带的知识量或者文明水平,远不如天主教。而日本进入快车道则是比俄国晚了三百年,毕竟离欧洲更远。

在蒙古帝国时期及更早,俄罗斯还是白奴的主要供应地,类似于黑非洲的档次。之所以俄国和波兰波罗的海三国死不对付,就是历史上两方有类似于今天南非黑人和白人的关系。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前,大明郑和时期,俄国应该依然不如大明。但是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沙俄号称第三罗马,沙俄就急剧发展起来。到两百年后的雅克萨战役,不远万里而来的俄国民兵,就已经和鼎盛时期的清初清军,打得有来有回。也就是说在莫斯科公国改名为俄罗斯沙皇国的明中期,俄国就已经赶超了明国。初步完成了从金帐汗国藩属到欧洲邦国的脱亚入欧变迁。虽然后来康熙时代的彼得大帝的贡献也居功至伟,但是彼得大帝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应运而生。就如改革者邓和川普一样也是时代潮流的产物。彼得能够在大北方战争中先败后胜当时的强国瑞典,靠的就是前辈积累的家底。当时的俄国虽然在质量上还差点,但是已经是接近的档次。而数量上要比瑞典深厚。俄军可以败几次,瑞典不能败一次。此后俄国就算正式融入欧洲,至少贵族之间互相认可通婚成为常态。但是毕竟俄国的主要土地还是大陆经济而非海洋经济,地理限制了就是缺乏出海口。这也是为什么俄国上层努力脱亚入欧几百年,也相当有成效,但是最终还是脱不彻底,总想加入欧洲又总隔着一层的根本原因。人心和土地拧巴着呢。

反观日本,一般认为是明治维新一举突破。但是其实一样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要知道早在明末清初,也就是第一次雅克萨战役时代,日本就发生了天主教背景的岛原之乱。而后更是兰学(荷兰学问,即欧洲学问)逐渐扩散。所以当日本面对黑船事件,走向明治维新的时候,对欧洲早有二百年的认识。而同时期大清面对鸦片战争,却是一脸懵逼。后来的差距自然并不意外。实际上再早一些,明中期的日明朝鲜战争,双方的档次已经接近。明军的胜利在于体量大,质量上草原骑兵和西洋土炮占优。日军的优势则是西洋土枪和士气。要知道更早的时候,日本还是远不如东亚大陆的。但是即便在唐宋时期,日本也没有学儒教的糟粕。保持了类似于先秦和欧洲的封建制,保持了类似于欧洲骑士的武士阶层,没有实行科举官僚制度。这些也都为后来脱亚入欧提供了有利基础条件。

俄国在十六世纪初,日本在十六世纪末,都先后赶超了东亚大陆。都是十五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欧洲文明扩散的结果。脱亚入欧好的,就是学习进步快的。而其中俄国又比日本更后来据上,靠的就是近水楼台。但是俄国的大陆性自然环境,还是导致反噬的列宁主义。最终在冷战的隔离中,和欧美脱节遭到重挫。而日本则在冷战中得到了更多的西化发展。而相比俄日的五百年脱亚入欧历史,东亚大陆则只有一百多年。遭遇的阻挡和反复更多更难。也许和同样有深厚历史包袱的西亚文明,土耳其,伊朗等中东圈,或者南亚文明如印度等,才是真正的难兄难弟。那就是后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