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篇古装传奇小说《彼岸花开》之 飞来横祸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大将军秦广在中军大帐中被几个黑衣杀手团团包围,他以一己之力,仅凭一对护身短刀跟对方单打独斗,纵然他无畏无惧,武艺高强,可只手难敌群狼,仅十几个回合,他便被一刺客从背后刺中大腿,而他身前的那头领,眼疾手快,快速出手,一剑刺中秦广的胸口,鲜血顿时“哗啦啦”从秦广的伤口处不停地流出。

秦广双手握着那柄剑,忍着剧痛,质问:“何人行凶?何故?”

那头领翻了一下白眼,操着北方口音,傲然道:“秦将军,看在你将死的份儿上,告诉你也无妨,省得待会儿你泉下做个糊涂鬼。有人密报本王,说是你,阻拦楚南王出兵救援,虽被逼无奈,勉为其难,却阳奉阴违,于中途安营扎寨,到底是何居心?!哼哼,纸再多也包不住火,原来大将军早已与蚩戊金暗通款曲,此番你父子欲借戎勒军之势,逼楚南王签城下之盟,让大位于你。实话实说,令郎派去戎勒的秘使已被我擒获,给蚩戊金的密信也已落入本王之手,人赃俱获,证据凿凿,岂容你抵赖?!呸!如你父子这般背信弃义、私通敌国之人,还有何脸面苟活人间?!世人皆可得而诛之,本王今日替天行道,伸张正义,送你去该去的地方。”

秦广痛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下,他怒目圆睁,道:“你,你无凭无据,信口雌黄……”

“证据?呵呵,看来你是有眼不识泰山,浪得大将军虚名。实话告诉你,你身中的这把剑便是明证,这是玄铁三棱剑,名唤‘三极’,乃天、地、人三间极品”,那头领轻蔑一笑,又从身上摘下一块玉佩,拿在秦广目前晃了晃,道:“看清楚了?此乃北鄢王室祖传的护身符,本是一对儿龙凤呈祥,本王的这支是个玉龙”,话毕,他将那玉佩又挂回腰间。

“你毁我父子清白,此仇……不共戴天”,秦广自知大限临头,已了无生路,他忍着巨痛,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猛地扑向那头领,一把抱住了他,而那利剑被这大力一撞,深深地扎进秦广的身体,此一刻,秦广趁着那头领没防备,顺手将他腰间的那块玉佩摘下,紧紧地攥在了手心里。

那头领用力将扑在自己怀里、身子渐渐瘫软的秦广遗体推开,他嫌晦气,骂骂咧咧,还特意又在秦广的尸身上补踹了一脚。为留活口给楚南王传话,头领故意留下袁中书,随后,他们几个不敢久留,迅速撤离,如盐入水,无踪无迹,全程不过一盏茶的工夫。

秦广与几个侍卫死状凄惨,袁中书早已吓得肝胆俱裂,六神无主,他命人紧急召来卫瓒,卫瓒见了,惊问:“何人行刺大将军?”

“不知……几个蒙面刺客,不知怎地突然闯入大帐,不由分说,尽数杀了侍卫,大将军奋力反抗,也被贼人戕害。”

卫瓒环顾四周,一连串地急问:“刺客呢?有没有抓到?都是些什么人?”

袁中书感觉脑子好像被水洗过一般,一片空白,他努力回忆了一下,道:“听口音,好像是北地之人,哦,应该是北鄢那边的……领头的好像是个太子,还说……他还说,大将军父子私通戎勒,欲引狼入室,谋逆篡位,证据确凿,云云”

“北鄢人……太子……难道会是拓跋同泽?”卫瓒自言自语:“怪不得大将军要派少将军去寨外驻守,难不成是因为便于与敌国私通?”

袁中书胆怯,劝阻道:“兹事体大,攸关君位王权,卫将军还是不要轻断,毕竟,刺客红口白牙,万一是他栽赃陷害大将军呢?你我二人又无真凭实据,陛下面前不好交代,也对不起大将军啊。”

卫瓒道:“虽为贼寇之言,但事关江山社稷、国之安危,我等设身处地为陛下着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敌当前,处处陷阱,小心使得万年船。以末将推论,那蚩戊金原本率大军直奔北鄢而去,为何他舍近求远,中途转而南下?以其贪得无厌之本性,可想而知,蚩戊金必然觊觎我鄀阳这肥沃之地已久,但奈何我鄀阳路途遥远,又有军民众志成城,他怎敢贸然来犯?可是,若祸起萧墙,有大将军与他里应外合,岂不正中其下怀?因果相连,由果导因,大将军的确有嫌疑,望监军大人明察。”

袁中书本就吓得惊惶失措,被卫瓒这一说,他愈发后怕,问:“事到如今,卫将军可有主张?”

卫瓒建议:“此地无险可凭,进退失据,不如大军回撤至禹康,暂避敌军锋芒,再做主张。”

袁中书赞同:“也好,北鄢迟迟不发援兵,我军已仁至义尽,眼下首要任务,是保全我军有生力量。”

卫瓒拱手施礼:“大敌当前,事不宜迟,末将这就去安排撤军之事,告辞。”

袁中书心有不忍,问:“卫将军,少将军那边,如何处置?”

卫瓒道:“少将军领三千精锐,可作后军,阻挡敌军追击,保我前军安然撤离,另外,也可趁机考验他,是否真的通敌。”

“毕竟是贼人所言,尚无真凭实据,不好武断”,袁中书挤了几下眼睛,发现没有泪,便拿袖口抹了下眼睛,叹气道:“大将军不幸罹难,尸骨未寒,老朽不忍看着他的独子涉险,万一遭遇不幸……唉!”

卫瓒宽慰道:“袁大人宅心仁厚,体贴下情,大将军若泉下有知,自会感激不尽。只是,我等武将,食国家俸禄,自当为圣上分忧,为国家担当,应将生死置之度外。少将军承继大将军衣钵,乃盖世英才,如今正是他施展才华、报效国家好时机。袁大人,他日大军凯旋,末将定会亲自禀明陛下,为少将军邀功请赏,让他光宗耀祖,声名远播,为天下人楷模。若他叛国投敌,末将也决不姑息,定会将他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卫瓒慷慨激昂一番话,说得袁中书心中五味杂陈,他背着身子,用手指了指地上的秦广,道:“卫将军,人死为大,还是,先给大将军留个体面吧。”

卫瓒派手下将秦广草草入殓,然后迅速集合队伍,大军偃旗息鼓,天不亮就拔寨撤离了广墟,而此时的秦无忧,对此一无所知,他领三千军士依旧在原地驻守。

黎程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FionaRawson' 的评论 : 秦广让我想起了杨家将,袁中书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那种人,你说他坏吧,好象也没有。
FionaRawson 发表评论于
秦广死得太惨了!袁中书这种人职场上挺多见的,好在现在鲜有生死攸关的时刻了。
黎程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无忧带3千人在外围支应大军。刺客来时,门卫尽数被杀死,还因为,有内鬼里应外合,因此这些刺客才能如入无人之地。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玉佩要误导无衣了吧?无忧在哪里?大帐中这么大的动静,周围没人出现啊?
黎程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FrankTruce1' 的评论 : 拜读了,很好的历史介绍,再加一点实例、事例、图片什么的,就更有说服力了。
FrankTruce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黎程程' 的评论 : 哈哈,全部自己写我也搞不定。我采用了维基百科提供基本历史脉络和具体事件,我添加旁注的方式来补充和解读。所以工作量相对小一些,原创性有限。看情况再来决定是否发创坛吧。
黎程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FrankTruce1' 的评论 : 尸位素餐的人自古至今从不缺乏,袁中书只是个工具人,负责搬运消息,呵呵。

太好了,这就去你家追剧。双线操作?仰望一下,我这一篇都被搞得焦头烂额了。
FrankTruce1 发表评论于
这个这个,袁中书怎么和大名府的梁中书一样的无用又身居高位?真是个烂国家。不过卫瓒袁中书主帅横死,就这么嚼舌头,真是小人小人啊!倒是秦无忧就这么被撂在半路了:)
我开了个新的历史题材的系列,欢迎程程去坐坐!写完这个历史系列才有动力继续回去更新连载,不过也可能同时更新吧,学高妹双线操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