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的侏罗纪时期,地球上满地跑的是恐龙。
早期的统治者是腕龙,体型最为庞大,可惜不爱动脑子,导致脑袋越来越小,好在判断力没跑偏,它们对高智商的独角兽那真是推崇备至。
独角兽生活在水草丰美的大草原上,神似白马,只是腿短,从背影看确实其貌不扬,唯有额头上金黄色的独角惹人注目。
与其他动物不同,独角兽每天都会在湖边站立良久,低头向着水面,这时候,独角的尖端会缓缓冒出丝丝缕缕的透明触须,轻轻触碰着湖面,拉丝般柔软绵长晶亮。水边待得时间越久,触须就越敏感丰盈。
独角兽的眼神略显滞钝,平日里沉默寡言,主要靠独角上的触须与同类交流思想。
草原上最常见的景观是,两只独角兽相距数米,默然垂首,独角的尖端同时伸出几缕透明的触须,轻柔地相互触碰,震颤出奇异的电波,在空中幻化出一幅幅美妙的图景。目睹此番场景,连骄傲的翼龙也震撼得差点坠落高空。这样的交流有时能持续一整天。也有这种情况,触须碰到一起,触电般缩回去,然后各走各的路。
独角兽是侏罗纪时代智商最高的物种,统治者腕龙又非常膜拜它们的大脑,它们理所当然地成了这个星球的立法者,它们确立的丛林法则直到今天仍被动物世界严格遵守。
譬如,肉食动物只有饥肠辘辘时才能捕杀猎物,不得建立地上或地下仓库大量贮存食物;譬如,选择猎物应首选老弱病残幼;譬如,捕杀猎物应直攻咽喉,减少猎物死前的痛苦。
到了侏罗纪时代的晚期,霸王龙从腕龙手中夺取了统治权。
霸王龙生性野蛮,不学无术,对草原上的文化精英极其瞧不上眼,只相信牙齿和力量,独角兽的那套学说在它们看来纯粹是瞎掰。
独角兽们眼睁睁地看着几只霸王龙活活撕扯一匹野马,故意不去咬断它的喉咙,挣扎中的野马绝望地冲着独角兽嘶鸣,热泪滚滚——这种时刻,它们的触须触碰得是那么地激烈,离开时的背影又是那么地沮丧。
这一天终于来了,霸王龙想尝尝文化兽的肉质是否更为鲜嫩,见到独角兽会忍不住站起身,胸前的两只短爪子欢喜得直挠挠。
相比地球上的其他物种,独角兽确实显得细皮嫩肉。众所周知,它们手无缚鸡之力,四条腿也因为缺少运动而显得过于纤细,它们的牙齿只会用来咀嚼青草和树叶。
独角兽的角尖 有个圆圆的小肉垫,思想的触须就是从这个肉垫上衍生出来的。现在很清楚,肉垫的存在让它们无法将独角变成自卫的武器。
很多独角兽开始忍着剧痛,在岩石上用力磨掉这个肉垫,熬过一个个痛苦的白天和黑夜,终于将独角磨得无比尖利,只是再也冒不出交流思想的触须了。
生死存亡之际,思想是最没用的,保命才是王道。
它们试着用独角戳鱼,技艺越发精湛,一戳一个准,撞上门的老鼠兔子也不放过。从食草动物变成杂食动物之后,它们的体型越来越粗壮。因为有意识地训练奔跑能力,腿部肌肉也越来越结实。它们在泥地里打滚,希望泥浆能为娇嫩的皮肤披上一层铠甲,独角的色泽也逐渐变得黯淡起来。
远远看去,已经有了犀牛的体态和风采。
有那么一群独角兽,固执地拒绝磨掉独角上的小肉垫。它们神态平静,脚步从容,仍旧每天去水边静思。只是在遇到这样的同类的时候,有时隔着几米远,独角就会迫不及待地伸出透明的触须,求救般的迎向对方,而对方的触须也会急急地伸展过来,然后就是长时间长时间地交流,甚至在霸王龙蹦到它们面前、眦开满嘴利牙的时候,仍然难舍难分…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夏季傍晚,草原上的湖泊如同夜空中的皓月,湖畔围着一圈白色的独角兽。它们低垂着头,透明的触须轻抚着水面,四周一片静谧,时间仿佛停滞。夕阳下的这幅图景美得令人潸然泪下。
远远地,一大群霸王龙连蹦带跳地冲了过来。独角兽并不抬头,只是不约而同地向前迈了一步,又迈了一步……等到霸王龙靠近湖边的时候,只看到湛蓝的水面上泛着层层涟漪。
最后的独角兽已经预知,这个星球上某个不起眼的物种正在酝酿着自己的智慧,有朝一日会取代它们的位置。
也许,它们不该早早放弃自己的使命,至少,要让丛林法则深入到这个物种的骨髓里。如果独角兽知道,这个物种的贪婪和暴虐已经远远超出它们的想象力,它们或许会来到霸王龙面前,进行一次改变历史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