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我和小可微信聊了二十多分钟。
小可是个可爱的女孩,我之前的文章有写到我们一起吃雪蟹。她对美食和旅游都有自己独特的品鉴。但,她常说,“可是老师。。。”,所以我叫她小可。
“小可你不是喜欢旅游嘛,怎么不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你有独特的视角,又本来就爱分享,可以写个系列啊。”
她说:“对啊,我刚考到驾照,前阵子第一次独自自驾去了个小镇。”
我说:“这不就是好题材吗?你又对精神健康感兴趣,回头你起个号,先不管有没有人看,记录自己的生活就行。”
小可说:“可是老师,我之前写过游记只写了个开头就烂尾了……”
我说:“用AI啊!你口述,让AI整理。你也是INFP,有灵性,跟AI是天生搭档。你看那些逻辑思维强的STJ,跟AI有重合却配合不到——AI没有灵魂嘛。怎么样?这次我给你画的饼味道如何?”
小可连连点头:“有被激励到!”
我不知道她会不会因此“震转”到新的能级,但我知道,我自己是在带着愿力持续前行。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这句话,是我对“愿力”的最佳注解。
愿力,不是心血来潮的梦想,而是穿越挫折与迷惘,仍不放弃的执念。
它没有明确终点,却能在迷雾中给出方向。
没有它,我们就只是随波逐流的NPC。
但在人世间,“忍受”也不只是忍受。
我们要生存,要面对金钱的焦虑,要面对爱与亲密关系中的拉扯,
要对抗世俗中的不公与不义——这不是纯粹的哲学,而是日常的打怪。
所以我逐渐意识到:
如果没有“定财心”,愿力就会很快被生活消磨掉。
财心不是贪欲,是清醒的明心见财。
是知道自己的资源有限,知道什么值得投入,
是把钱用在让愿力扎根的地方,而不是让它散落在焦虑和比较中。
你可能暂时赚不到很多钱,但你可以学会:
- 不被钱牵着走,
- 不为“别人都在买”而买,
- 不因“怕错过”而跟风投资。
有人愿为爱舍弃一切,也有人被爱耗尽所有资源。
有人为赚钱卖光了时间,也有人用财务自由换来了行愿的空间。
爱与钱,是人生中最常见的诱惑与挑战。
愿力如果不能在这两件事上落地,就只能停留在浪漫幻想里。
如果没想清楚“我为什么而活”,
可以从“定财心”开始。
在赚钱与花钱之间,更清楚地看见自己;
在说“我愿意”的时候,更坚定地知道:
愿意什么,不愿什么。
愿力一旦启动,就不会白来这一遭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