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亚的新月沃地是智人走出非洲的第一站口。这个天赐的地方生长有许多可以培育和驯化的动植物,成为首个诞生人类文明的重要摇篮。大概在一万一千年前,大麦被培育出来。接着就是小麦,扁豆和碗豆等作物。也在同一时期,包括山羊,绵羊,牛和猪等动物也被驯化。这些作物和牲畜到现在依然是我们重要的食物来源。欧洲没有自己原发驯培的动植物。所有这些庄稼和牲畜连同农牧技术都是在八千年前的两三千年的时间里从西亚通过小亚细亚一波一波地传播到欧洲。在南亚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八九千年前的史前遗址里有麦子和牛羊的遗迹。一般认为,这些农牧作物和牲畜也是从西亚传入,只有大麦可能是在本土独立培育出来的。
在东亚有着相对独立的农业发生和发展过程。八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培育出了小米(黍,粟或稷),在五千年前又培育出大豆(菽)。而在更早一些时间的九千来年前,生活在南方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已经懂得栽培水稻(大米)。中国人独立驯化了猪。八千年前,鸡在东南亚被驯化,然后传到中国和印度。小米和大米的营养成分不如小麦。古语中的五谷指的是稻、黍、稷、麦、菽。我们知道小麦在四千年前就通过中亚传入中国。现在,小米已经被小麦替代,不再是中国人的主粮。中国人在历史上和传统上长期缺少肉类和乳类食物的摄入。蛋白质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大豆。但是,大豆的食用和消化比较困难。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在炼丹时发明了豆腐的制作。大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方便了许多。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豆腐和相关的豆制品成为中国人乃至东亚人的主要食物成分,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豆腐之于我们的生活就像奶酪对于西方人一样重要。
非洲大陆并没有产生出多少原生的农作物。只有高粱于五千年前出现在现在的苏丹共和国地区。尼罗河流域的农业完全来自西亚的新月沃地。澳洲有数量众多的袋鼠类动物。但是,它们从未被驯化过。澳洲土著人没有产生出农牧业。在美洲,中美洲人于八千年前培育出南瓜,六千年前培育出玉米。土豆出现在四五千年前的南美洲。现在它已经是全球性的主粮。美洲人还驯化了羊驼和火鸡。狗的驯化发生在欧亚大陆的多个地方,可能早于所有这些农牧作物和牲畜,甚至出现在人类狩猎采集的时期,帮助人类捕猎。狗是唯一的不以食用为目的而驯化的中大型肉食动物。狗天性是有认知力的社会群集性动物。有说法道,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随着古人类的生活方式从狩猎采集转变到农耕畜牧,人类的社会形式也发生变化。农业出现时的萌芽状态是园艺和游牧。这时人类的生产能力还很低。庄稼和果物栽种在有围栏的小块土地上。具有亲缘关系的少数群人伴着农园定居下来,形成了部落。像游群一样,部落是一个简单松散,相对平等的社会结构。部落里会有头人领头。头人依靠家族声望以及个人的能力和信誉被推举出来,主要处理部落内出现的纠纷和协调部落的行动。此时的头人仍然不具有权威。一个部落就像近代中国农村的村子。村里大多住着同一宗氏的人们,一般由乡绅或者长者处理村子里的日常事务。游牧部落也类似。即使在现代,北美洲的一些印第安人还保留部落社会的生活方式。
古人类的农业范围不断增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产生了过剩的食物和财富。这时的人类就出现了第一个简单的等级社会。通过多个部落的兼并形成了酋邦。一个酋邦社会里有一个酋长,具有至高绝对的权威。他集中酋邦里所有的权力,掌控一切的事务,其中包括社会内的物质交易,食物和财富的分配,以及对外战争。酋长自己当然拥有最多的财富。剩余财富的出现就是私有财产的开始。财富和权力从来就是天然结合在一起。酋邦里可能有一个贵族阶层,都是酋长的亲属,作为酋长的顾问。酋长往往利用神谕的方式来证明他权力的合法性,巩固权力。酋长终生把持权力,并且实行世袭制。一个酋邦社会仍然是由亲缘关系维系,酋长权力由家族血脉传承。中国历史上的苗族土司制度就是酋邦社会制。酋邦曾经普遍存在于各大洲和太平洋诸岛上。一个酋邦由多个部落组成。而多个小酋邦可以形成一个超级酋邦。一些南美洲西部的大酋邦人口多达十万,可以是一个庞大的社会集团。
—写于2023年8月25日(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