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農學寫字

碼農學寫字 名博

虎妈,横空出世,消失的童年

碼農學寫字 (2025-08-08 08:51:54) 评论 (16)
在上一篇博文《要不要学孟母? 》里,博友沉香的留言【在随便养中让孩子有了自信和快乐,对社会有了正确的认知】触动了我。一边感谢沉香的鼓励和肯定,一边觉得羞愧,遵循「随便养」的弹性,我自己很快乐,但是,我从来没有问过孩子快不快乐。

有句话,有开心的妈妈才有快乐的小孩。被我奉为圭臬。所以我只能假设,他们大概、也许,快乐吧?

追求快乐,The pursuit of happiness,被郑重地写在独立宣言里,是美国立国的初衷之一。我把它所代表的完整意义,单一化了,甚至有点曲解,只想拿来与我受过的教育做个对比: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这种文化中长大,浅意识里是不是已经认定人生一定要吃苦?早点吃完,未来可能是甜的;反之,小时候不吃苦,成年就会加倍的苦?

到了美国,可以堂而皇之的追求快乐,还没玩够,虎妈突起。她的种种「丰功伟业」,都让我冷汗直流。

为什么虎妈偏偏是个亚洲人?

亚洲人身上背的刻板印象还不够吗?

她这是火上添油,让亚洲妈妈百口莫辩,亚洲孩子更是受害不轻,不论天生是圆的还是方的,都被扔到一个名为「优秀」的模子里搓磨着。

几个家有学龄儿的同事,讨论著暑期营有多难找,我心有戚戚焉。父母孩子都不容易,父母必须上班,孩子也失去了暑假以及一部份的童年。

另一个同事在纽约上州长大,他回忆他们那个年代,放学后总是在外面野,只有吃饭的时候才回家。暑假就更别提了,那是没有手机,没有电子游戏的时代。他带着一些干粮、水和一张地图,跨上他的自行车,消失在山野间,天黑了才回家。就这样,他摸清了乡里的山路、地形,自学会看地图、辩方向,看鸟、看花、看树,找虫子。

那是罗大佑的童年。

生活富裕了,好处多多,享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消费。

我们拿了什么做交换?

我不知道,因为,已经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