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皇帝高洋立之前被俘的贞阳侯萧渊明做梁主,派上党王高涣率军护驾送他回健康。高洋给王僧辩写信说:“继承王位的梁主晋安王(萧方智)太幼弱了,不能担当国家重任。贞阳侯,是梁武帝的侄子,长沙王萧懿的儿子,以年龄声望而论,可以保全金陵,所以安置他做梁主,送他回到你们国家去。卿应该分派舟舰,迎接现在的梁主,同心合力,好生规划将来的蓝图。”贞阳侯萧渊明也给王僧辩写信请求他来迎接。王僧辩回信给萧渊明说:“嗣主晋安王是孝元帝(萧绎)的儿子,受帝位于文祖庙,名正言顺,如果明公您能回到朝廷来共同奖掖赞助王室,效法伊尹,吕尚之重任,众人都会仰慕归服于您;但如果明公您的心意是要回来做盟主,就不敢听命了。”北齐看王僧辩敬酒不吃吃罚酒,于是让上党王高涣进攻南梁,二月,甲戌日(二十三日),攻克了谯郡。数日后,萧渊明再次给王僧辩书信,王僧辩不理睬他。
三月,贞阳侯萧渊明到了东关,梁朝散骑常侍裴之横去抵抗他。丙戌日(初六),北齐攻克了东关,杀掉了裴之横,俘虏了几千梁军。王僧辩大为恐惧,一边出兵驻守姑孰,一边在被迫之下商议接纳萧渊明。王僧辩派遣使者呈奉启奏给贞阳侯萧渊明,以明定君臣礼节,又派遣别使呈奉奏表给北齐,用儿子王显和王显的母亲刘氏,弟弟的儿子王世珍到萧渊明那里去做人质,派遣左民尚书周弘正到历阳去迎接萧渊明,顺便请求让晋安王萧方智做皇太子,萧渊明答应了。庚子日(二十一日),王僧辩派遣龙船和天子的车驾去迎接萧渊明。次日,萧渊明从采石渡江,梁朝车马南渡,北齐的军队回北方。癸卯日(二十四日),萧渊明进入健康,望着朱雀门痛哭,迎接他的人们也相对而哭。丙午日(二十七日),萧渊明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天成,册立之前被王僧辩和陈霸先共同立为梁主的晋安王萧方智为皇太子。封王僧辩做大司马,陈霸先做侍中。如此,江陵有西魏树立的后梁主萧詧,健康有北齐树立的梁主萧渊明,两个后梁政权相互对立。
北齐将军慕容俨率军进入郢州,梁朝王僧辩属下将军侯瑱率军攻击他。两军苦战多日,梁军攻城不下,但围困之下,城内粮食都吃光了,军士和居民都只能煮草木根叶,靴子皮带之类充饥,然而慕容俨与士卒同甘共苦,在他激励之下,士卒们苦苦支撑了半年,大家誓死守卫郢州的意志都没有动摇。到了贞阳侯萧渊明即位后,下令侯瑱解除围困,回守豫章。而北齐却因为郢州地处江外梁朝境内难以防守,因此就割让还给了梁朝。慕容俨回到北齐,见到皇帝高洋,望着他,想起自己率领属下士卒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坚守下来的郢州最终竟然不战而拱手交还给了梁国,悲哀得无法克制自己,高洋把他叫到自己跟前,牵着他的手,脱下他的帽子看着他的头发,心痛叹息了良久。
北齐皇帝高洋因为梁国已称藩属,下诏令,凡是梁国的百姓都遣送回南方。
北齐皇帝高洋回到邺都,因为佛,道二教不同,想要去掉其中一教,就集合了两教的学者在自己面前相互辩论诘难,结果判定佛教胜出,于是下令道士都必须剃去头发做和尚;有不服从的,被杀掉了四个道士,其余的道士慑于高压,被迫奉行改信佛教命令。于是,北齐境内道士就绝迹了。
当初,王僧辩和陈霸先同心合力一起灭掉侯景,两人交情深厚,王僧辩还为儿子聘娶了陈霸先的女儿,只是因为王僧辩的母亲去世,而尚未完婚。王僧辩据守石头城,陈霸先据守京口,王僧辩对陈霸先事事推心置腹,他的儿子王????屡次向父亲劝谏要提防陈霸先,王僧辩不听。等到王僧辩改变心意放弃之前与陈霸先共同迎立的晋安后萧方智转而接纳了贞阳侯萧渊明后,与陈霸先的分歧和嫌隙就凸显出来。陈霸先派遣使者来回数次去苦苦规劝王僧辩改变心意,王僧辩终是不肯回心转意。陈霸先感叹说:“梁武帝(萧衍)的子孙那么多,只有孝元(萧绎)能够为梁复仇雪耻,他的儿子(晋安王萧方智)有何罪过,为何要忽然间废掉他呢!我和王公(僧辩)一起处在被托孤的地位,而王公竟然突然改变心意,向外去依附戎狄,去迎立名不正言不顺的人即位,他到底是想要干什么呢!”于是,开始秘密做攻伐王僧辩的准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