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肯中心听黄河颂歌

记录所思所想 分享所见所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四月的纽约,春花烂漫,生机盎然。上个星期天的正午左右,地处中央公园南缘,哥伦布圆环的德银中心(Deutsche Bank Center)雄伟的双子座大厦一带一下子热闹起来:从四面八方涌来川流不息的人潮,其中大都是华裔人士,也有不少其他族裔的人们,他们或携家带口,或成群结对,络绎不绝地进入德银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原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华人文化艺术盛事即将在这里隆重登场。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常年活跃于美东地区的新泽西州乡音合唱团及爱迪生爱乐乐团携手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个华人合唱团,著名歌唱家和器乐演奏家,于纽约林肯中心罗斯音乐厅共同推出一场气势恢宏的《黄河颂歌》盛大音乐会。

记得10年前,观赏过他们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音乐会,合唱团员们年轻的身影如在眼前,可一晃已是10年过去了。(参见:《美东华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音乐会侧记(组图)》)在一年半前,应合唱团的老友之邀,还有幸欣赏过他们一年一度的金秋音乐会(参见:《金秋时节听乡音》)。那时便与朋友相约:等他们登上林肯中心的舞台,唱响黄河大合唱时,一定再次前往,聆听他们精彩的演唱。

罗斯音乐厅是林肯中心综合体所属的爵士乐厅(Jazz at Lincoln Center)中最大的表演艺术场馆,拥有华丽的音效和视觉效果,不仅是爵士音乐会、也是歌剧、戏剧、交响乐和舞蹈等表演活动的理想场所。它以美国著名地产商、慈善家弗雷德里克·菲尼亚斯·罗斯(Frederick Phineas Rose) 的名字命名。有的中文媒体把它译作“玫瑰”音乐厅,听上去也不错,只是与原意不尽相符。

德银中心(Deutsche Bank Center)外观。



德银中心内部高大宽敞的门厅



来到罗斯音乐厅的楼层,立即会感受到这里浓浓的音乐艺术氛围。隐身于各处的扬声器不断播放艾拉·菲茨杰拉德、迪兹·吉莱斯皮、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等爵士乐艺术大师的音乐。



内苏希·厄特根爵士名人堂(The Nesuhi Ertegun Jazz Hall of Fame)由来自17个国家的音乐家、学者和教育家组成的60人委员会选出“爵士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入选名人堂”。





前来参加音乐会的各路嘉宾、主要演职员及表演大合唱的各个合唱团的团长被主持人请到台上与观众见面,赢得场内一片热烈的掌声。相比10年前,这次参加大合唱的除了乡音合唱团,还有来自德拉瓦、费城、芝加哥、纽约、新泽西,甚至远自北京共9家合唱团,真可谓华人社区一场声势浩大,盛况空前文化盛事。



乡音合唱团和爱迪生爱乐乐团团长樊大平向音乐会艺术总监和指挥张椿和颁发终身成就奖。



在如此高大上的世界顶级音乐殿堂,一场盛大的黄河颂歌音乐会,在现场约一千三百名观众的热切期待中拉开帷幕。



整台音乐会主题鲜明,场面宏大,演出节目编排独具匠心,上半场先由爱迪生爱乐乐团的器乐合奏开场,再由多位在欧美接受过系统音乐教育培训,享誉国际乐坛的顶级歌唱家和演奏家分别表演众多世界音乐史上世代流传的著名声乐器乐名曲。他们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精湛的现场表现,为全场观众呈现了一场难得一见,令人陶醉的艺术盛筵。下半场集中上演声势浩大的《黄河大合唱》完整的八个乐章。

音乐会以交响组曲《西区故事》开场。这套组曲源自一部经典百老汇音乐剧,是美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美国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为该剧配乐。1960年,伯恩斯坦根据该剧改编了一套管弦乐,名为《西区故事交响组曲》,至今仍受到世界各地管弦乐团的热烈欢迎。音乐会以交响组曲《西区故事》开场,向故事的发生地即我们此刻所在的这座城市,向音乐大师致敬,可谓别具深意。





接下来,由多位享誉国际音乐舞台的顶级歌唱家和演奏家分别表演众多世界音乐史上世代流传的著名声乐器乐名曲,向观众展示他们非凡的艺术才华和造诣。

男中音歌唱家万雪峰演唱威尔第歌剧《唐卡洛》选段《唐卡洛,你听》



五弦中提琴演奏家杨依诺演奏《丽兹酒店》



男高音歌唱家费越和女高音歌唱家张妮娜分别演唱了拿手的中国歌曲。

男高音歌唱家苑剑光演唱了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最为经典的曲目《今夜无人入眠》,尽情展示了他卓越的表演才能和艺术才华。



女高音歌唱家张竞寒,男中音歌唱家刘克清,女中音歌唱家张春青,男中音歌唱家岳彩轮分别演唱了贝利尼,罗西尼,威尔第和莫扎特歌剧中的经典曲目,可谓高手云集、名曲荟萃、精彩连连,一阵阵悦耳动听的旋律,获得了满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喝彩和掌声。







年轻的琵琶演奏家刘珂浔为观众献上了中国古典名曲《十面埋伏》,她以细腻娴熟的技巧,沉稳优雅的台风,将这首千年名曲演绎得淋漓尽致,令观众沉浸其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下半场,是整台音乐会的重头戏《黄河大合唱》。

由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完成的这部作品,是一部极具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中国民族音乐瑰宝。全曲以黄河为象征,展现中华民族的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它不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种象征。在抗战期间,它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斗志,也成为后世传唱不衰的经典。音乐会精心演绎了整部作品的八个乐章,包括独唱、对唱、合唱、朗诵、管弦配乐等多种形式,旋律高亢有力,气势磅礴。同时,作了适当调整和重新编排。

黄河船夫曲。描绘船夫搏击惊涛骇浪的情景,表现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黄河颂。三位男中音歌唱家岳彩轮、刘克清、万雪峰独唱,领唱。其经典歌词是:“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年轻的琵琶演奏家刘珂浔一曲琵琶独奏《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以阳建平雄浑,昂扬的朗诵,非常契合大合唱主题,是极有创意的编排。



《河边对口曲》虽不属于其中的一个乐章,但历史上演出时常被作为插曲或附加曲目。这次音乐会也采用这样的处理,由费越和阳建平演唱。



黄河怨。三位同姓"张"的女歌唱家张春青、张竞寒、张妮娜分别独唱。



音乐会最后,由多家合唱团加盟演出的大合唱《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最后,指挥家张椿和提议全场观众和所有演员一同合唱《保卫黄河》,气势恢弘磅礴,也把整场音乐会推向高潮。









最后,祝贺演出圆满成功!

谢谢阅读!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rkyang' 的评论 : +1

两个帖一起赞!冒泡祝云台兄和朋友们复活节快乐!
yuntai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谢谢水星兄的点阅和精彩分享!是的,这么一大帮人从全球各地汇集在纽约很不容易。知道令尊令堂过去经历的不平凡岁月,不胜景仰!李德伦严良堃都是中国最最顶尖的指挥大师。水星兄以后可多分享些中国文化界艺术界的名人轶事。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云台兄这台音乐会太有气势了,难得在纽约观看到中国人的大型音乐会,尤其是围绕黄河主题的。我父亲小时候在武汉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街头义演,冼星海来指导。他的小同伴严良堃建国后担任中央乐团《黄河大合唱》的指挥很多年,经常来我家玩。
yuntai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谢谢麦子夸奖!朋友给留了个很好的座位,只是男声部都被乐队挡住不在视线里。前面码字时还在想,这篇请麦记者来写会更好。视频没有放,但现场不少人在拍,估计Youtube上已经有了。谢谢,过两天出发,跟着你们脚步去罗马:-)
麦姐 发表评论于
照片拍得好清楚,看来云台兄的座位在前排。图文并茂,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配上视频,那就更完美了。谢谢云台兄好分享,祝欧旅愉快!
yuntai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rkyang' 的评论 :

谢谢马克过来分享!的确如你所说,现场观赏感觉更是如此。
yuntai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谢谢皮卡兄点阅评论!这样高水平大场面的演出的确很难得一见。
markyang 发表评论于
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精彩纷呈的节目!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