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居士

硅谷居士 名博

理财笔记#84:股市里频繁交易的后果有多严重?

硅谷居士 (2025-02-16 07:01:43) 评论 (31)

复利的第一条原则是:除非万不得已,永远不要打断这个过程。
  查理·芒格

经常有朋友问我:我的基金账面有点收益了,要不要卖掉止盈啊?

更多的朋友问我:现在形势不太明朗,或者某人说股市在短期内会有大的调整。我是不是该把基金卖了,等股市大跌后再买回来?

每每碰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说:坚持定投,长期持有,不要折腾!

我认为,我们一旦开始根据市场形势进行买卖,我们很容易进入频繁交易的怪圈。而我是旗帜鲜明地反对频繁交易的。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投资者往往在错误的时间卖卖基金,比如高买低卖,从而导致投资收益率大幅低于指数本来的收益率。

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易本身的成本。今天我就详细分析一下。

一、在A股里频繁交易基金的成本

众所周知的是,当我们在A股里交易股票和基金ETF时,是要付交易费的。交易费主要包括印花税、过户费、规费和佣金等。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 1. 印花税收取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五,只向卖方单边收取。
  • 2. 过户费是向买卖双方收取,收取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1。
  • 3. 规费:包含证管费和经手费,证管费是万分之0.487,经手费是万分之0.2, 合计是万分之0.687。
  • 4. 券商交易佣金,通常介于千分之三和万分之三之间,最低为5元。所以,如果我只买了一千元的ETF,我照样要付5元的佣金,相当于资金的0.5%!

合计起来:

  • 买入的总费用:最高 0.31%,最低 0.04%。
  • 卖出的总费用:最高 0.36%,最低 0.09%。
  • 倒手一次的总费用:最高0.67%,最低 0.13%,平均为0.4%。

打个比方,如果我买入一万元的标普500指数ETF 513500,最高费用为31元,最低之需要4元。如果一个月后我按照原价把它们卖掉,我付出的成本最高为36元,最低为9元。

所以,折腾一次,我损失的资金,最低为13元,最高为67元。

如果我一年内倒手10次,仅仅交易费用就会导致最高6.7%的损失。假设基金本来的收益率是10%,扣除交易费用后,我的期望收益只有3.3%了。

即使按照最低佣金计算,倒手一次的成本也有0.13%。如果一年倒手10次,交易费用也高达1.3%。

如果我投资的是场外基金,虽然我避免了这些股市的交易费用,但是我却需要交纳申购费用和赎回费用。

以博时标普500 ETF 联接A基金050025为例,其最高申购费为1.2%,最高赎回费用为1.5%,合计高达2.7%。如果我一年倒手10次,我付出的费用高达27%!

这个成本,远远高于场内ETF。所以,我推荐投资场内ETF,而不是场外基金。

由此可见,在A股上投资指数基金的成本,是不容忽视的。

假设我今年投入一批资金,买入场内ETF 513500,并一直持有。直到三十年后我退休了、需要用钱时才卖出它们。那么我投资这些资金的交易成本,就是倒手一次的成本,最高为0.67%,最低为0.13%,平均为0.4%。

假定这个基金固有的年化收益率是10.8%,而基金的管理费是0.8%。那么我每年取得的实际收益率是10%。三十年后,我取得的总收益就是
(1 + 10%)^ 30 - 1 = 1645%

就算扣除最高的0.69%的交易费用,我获得的收益率仍然为1644%。交易费用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是,如果我每年倒手10次,每次倒手的平均交易成本是0.4%,那么我取得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为:
  10% - 0.4% x 10 = 6%

30年后,我取得的总收益是:
(1 + 6%)^ 30 - 1 = 474%

由于 474% / 1645% = 29%。我们可以说,频繁交易取得的成绩仅为长期持有的29%!换句话说,交易费用吃掉了我71%的收益!

如果把时间窗口扩大到四十年,差距将会更大,而交易费用将吃掉80%左右的收益!

下表显示了不同投资时间窗口下,频繁交易导致的收益损失比例。

二、在美国股市里频繁交易基金的后果

在美国,交易ETF和传统基金本身没有印花税和券商佣金等费用。不过,在交易ETF时,我们仍然会遭遇交易价差(Bid-Ask Spread)。而交易价差通常被认为是投资者要付出的交易成本。

比如,标普500ETF VOO的交易价差为0.01%,SPY的交易价差也在0.02%左右,而VGT的平均交易价差高达0.04%。

当然,卖卖传统指数基金,比如 VFIAX,就没有交易价差的问题。

除了价差,如果我们在应税账户里交易ETF和传统指数基金时,资本利得税是更大的成本。

如果我们持有基金的时间低于一年,那么资本利得按照普通收入征税。对于一个高收入家庭,其联邦税和州税合计可以超过40%。

如果基金固有的年化收益率是11%,其中分红是2%,而价格增长是9%;并假设我们每次都是在持有不超过一年时就频繁倒手。那么,即使我们不考虑交易价差,而我们税前获得的收益仍然是11%,我们将需要为9%的短期资本利得纳税。

假设我们的边际税率是40%,而分红税按照20%计算,那么我们实际获得的收益率就是:
  2% x (1 - 20%) + 9% x (1 - 40%) = 7%

那么在30年后,我们获得的总收益就是:
  (1 + 7%) ^ 30 - 1 = 661%

而如果我们是长期持有,那么每年获得的收益率就是:
  2% x (1 - 20%) + 9% = 10.8%

长期持有30年后,我们的账面收益率就是:
  (1 + 10.8%) ^ 30 - 1 = 2069%

即使我们在那时全部卖出所有基金,并假定我们要交最高的长期资本利得税,即20%。我们税后的总收益率仍然有:
  2069% x (1 - 20%) = 1655%

而 661% / 1655% = 40%。

我们可以看出,频繁交易策略获得的收益率只有长期持有策略的40%。也就是说,高达60%的收益被税收吃掉了!

如果把时间窗口扩大到四十年,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税收会吃掉70%左右的收益!

请注意,如果上述交易发生在税务优惠账户里,比如IRA账户,那么税收的负面影响就没有了。不过我们仍然要付出交易价差等成本,只不过后果没有如此巨大而已。

三、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频繁交易基金带来的交易成本,都是极其高昂的。它们会严重侵蚀我们的投资收益率,大大拖累我们获得财务自由的脚步。

其实,放在其他国家,类似的结论照样成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分析一下贵国的情况。

正因如此,我建议大家不要频繁交易,而是坚持长期持有的策略,这样才能把交易成本压缩到最低,从而获得更多基金固有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