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体制
转载《中国经济腾飞基础是毛泽东打下的!》
作者:佚名。
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是毛泽东打下的。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经济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当建到第二层楼时,绝不应该否认第一层楼的价值和作用……
“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是毛泽东打下的。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经济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当建到第二层楼时,绝不应该否认第一层楼的价值和作用;当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后,毁坏第一层也许就会导致整个大厦的崩塌!”
毛泽东治国:廉洁!神奇!辉煌!伟大!
毛泽东是一个神话!有外国元首说,“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但在中国,很少人研究毛泽东的治国成就。有人甚至故意诋毁污蔑,为了还历史真相,我深入研究,发现毛泽东时代的经济非但不“崩溃”,其实比世界列强发展还要快!那是一个经济腾飞,人心齐,泰山移,高速发展的时代,创造了世界辉煌的奇迹!
二、创新的国家体制,是毛泽东的伟大发明
经济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是和毛泽东博大精深的世界顶级经济学思想和天才的治国策略分不开的,取决于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取决于先进的政治体制。世上没有独立于政治之外的经济行为,我们无法想象美国会将爱国者导弹出售给中国,哪怕你出双倍价钱,因为它不允许先进技术出售给“潜在的敌人”,这就是政治!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
毛泽东的政治体制是创新的,不同于现在的政治体制改革。毛泽东建立的是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既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也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而是一种多党合作制。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这是完全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由人民参与管理的和由人民参与监督的国家制度。各级地方革命委员会,就是这种体制的试验。革委会里有“老、中、青“三结合,“工、农、兵”三结合即领导干部、军队干部、群众代表(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的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实行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工人参加的三结合领导制度。
如当时的人民公社优点很多。第一个优点:可以利用集体力量战天斗地,改造山河。那么多梯田、水利建设、如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如果分田到户,这些能办得到吗?绝对不能!第二个优点: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提倡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整个社会各团体、机关、学校、工厂都处于一种和谐气氛之中。象修水库,成万上亿的人不要钱自愿参加劳动,靠的是进步文化和思想武装。大寨精神,铁人精神是毛泽东的专利,实际是毛泽东思想的体现,他的立足基础,是天下为公,为人民服务。在没有任何基础,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条件下,靠人力仅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彻底治理了中国的大江、大河,沿海修筑海提,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洪涝灾害。
国家为城市人口提供了一整套福利措施,包括廉价粮油供应、免费住房、医疗和卫生、终身职业、职工退休金及全部就业。对于这些,庸俗经济学家们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看看华西村和南街村吧,再看看小岗村。新中国走过了60年的历程,谁是谁非,我相信100%的人都明白。比比大寨人至今还受到的敬佩和尊重,看看小岗村一直遭受的质疑,历史会证明一切的。孰是孰非,不是光靠精英们说了算的。谁说了算呢?——人民!因为历史是由人民写的!
(二)创新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全部精力放在国家建设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跨越,就成为毛泽东执着追求的新目标。毛主席与周总理发明了“五年计划”的模式。
“五年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四个五年计划的艰苦奋斗,创造了中国的经济腾飞和民族强盛,毛泽东时代成千上万的建设项目和成果为我国经济辉煌腾飞奠定了基础!
1、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确定的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社会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在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
2、第二个五年计划:
(一)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巩固基础;(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三)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四)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五) 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3、第三个五年计划:
“三五”计划各经济指标都完成了计划。工农业总产值超额16.2-14.1%完成了计划,新增产品能力:煤炭开采6806万吨,发电机组存量860.4万千瓦,石油开采2777万吨,炼钢652.7万吨,铁矿开采3590.1万吨,新建铁路里程3894公里,新建公路31223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1191万吨。
4、第四个五年计划:
“四五”计划结果是: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01.7%。主要产品完成:粮食103.5%,棉花96.5%,钢79.7%,原煤109.5%,原油110.1%,发电量103.1%,棉纱96.8%,铁路货运量98.7%,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1.6%,财政收入完成98%。
经过四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在工业等方面,完成了合理布局,一机部到八机部中央骨干企业和地方国营、大集体、小集体企业交相辉映,军工和民企大批掘起;在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中西部地区完成了规模宏大的三线战略工业基地,好一派大好形势。各地的重工业,大型国有企业,支柱产业,大多都是毛泽东时代创造的,大庆油田,就是千千万万中一个光辉范例!直至现在,我国也仍坚持“五年计划”的模式,即“十二五”计划。
前后三十年的两种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了毛泽东的治国策略是高明的,是世界超一流的。有人说,毛泽东时代国门关闭,经济落后。我们看到的却是:经济飞速发展,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所谓关闭,实为霸权主义对中国的封锁!大门是被列强从外面关闭的,说毛泽东把国门关闭纯粹是污蔑!建国之初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封锁了;后来,因为不想做苏联附庸或小弟,被苏联给封锁了。中国就是在这样铁桶般的大包围中,自力更生搞建设,竟然只用了二十多年就把世界通行的500多个工业行业成体系地建设完备,有了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人造卫星……。这能说不是奇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