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垦中学十年(2401)举家南下,飘洋过海还是去教书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的农垦中学十年(2401)举家南下,飘洋过海还是去教书

赖校长来信让我以海南农垦中学的名义去河北承德参加全国语文教改会议。在会议上遇到许多熟悉的专家学者,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人教社总编刘国正先生特地找我谈话,殷切希望我到海南继续进行语文教改。并交给我一项重要任务,希望我到海南后,尽快与当地教研部门联系,把海南省中学语文教研会建起来。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你去把海南中语会建起了,就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啊!现在全国中语会就差海南省了!”

1990年8月9日承德会议结束,立即乘火车回武汉,准备搬家。这是我一生的第二次搬家。两次搬家都是因为我的工作调动。而每一次调动工作都深刻地影响我的家庭,特别是对正在成长中的两个女儿,更是影响她们人生的里程碑。



第一次搬家是从武汉市的硚口区水厂路中学搬到位于武昌区千家街的华师一附中,也就是说,我从长江以北搬到了长江以南。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终于从一般中学搬到了湖北省著名的重点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我们第一次搬家只是过了江,这次搬家则是跨海了!

如果说第一次搬家回到母校是回到了家,那这次搬家,则是离家远行啊!既依依不舍,又期待诗和远方!

从承德回到武汉,第一件事就是去联系集装箱。与他们约定8月17日到学校教师公寓楼下来装箱。结果他们延误到18日下午三点钟才来,那位来负责装车的师傅笑着说:“今天装车去海南是好兆头呀!818就是南方人说的发一发呀!”谢谢师傅最美的祝福!

今天得到消息来帮忙搬家的除了亲朋好友外,更多的是我们88届的学生:计伟、王江、赵劲松、孙涵、汪深、张晓明、唐胜、顾祎晛等。真是人多力量大呀!很快就搬完了必须带走的家具和全部藏书,装满了一个5T的集装箱。

接着几天就是亲朋好友轮番为我们一家离汉赴琼举行饯行宴会。道不完的离别之深情,说不尽的往日之趣事,声声祝福句句动听,难以忘怀!


8月31日下午4点,到武昌火车站站台送别的有:大姐、二姐、小弟和詹柄椿、严育开、向求培、吴志富等老师,以及在武昌火车站工作的69届学生孙红焰等。

9月1日晚上10点抵达湛江火车站,赖校长派总务处柯主任到湛江翠园酒店等候我们一家,安排住下之后,约定第二天早上去湛江火车站领集装箱,柯主任找货车来装车。当晚5点到海安,乘汽车轮渡到海口,10点到农垦中学。教导处陈良兴副主任带我班上的学生来帮忙,很快把全部物品搬到四楼我的新家客厅了。我们到凌晨4点半才基本理顺。下午,赖校长来家中看望,让我们先休息两天,再谈工作。我对赖校长说:“家务整理可以慢慢来,学生已经开学了,我们明天就到班上去与学生见面,先上课吧!“



作为班主任,第一节课讲什么呢?

自我介绍之后,首先祝贺大家凭自己的实力,考取了省重点中学——农垦中学!你们今天能坐在这里,确实不简单!我听赖校长说,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你们所在农场中学中考的第一名!这说明你们现在的基础很好,三年后打算去哪里?请记住古人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希望大家将来一定要跨过琼州海峡,往北走,越往北越好!中国最好的大学在北京!


第二,要想上最好的大学,就要下苦功学会打“渔“。在黑板上大写”渔“和”鱼“,就是说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第三,未来社会需要大家会说话,从现在起你们就要练习说话。每天早自习前进行三分钟说话训练。按学号轮流,每天一个人上讲台去说话。说什么都可以,不许照稿子唸。说话必须做到“大胆、大方、大声“,所谓大声,就是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能够听得清清楚楚。要求必须说普通话。

第四,除了班干部外,每天上台“说话“的同学就是当天的”值日生“。值日生要负责写《班级日志》。记录班上当天发生好事、趣事;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评论各科的教与学,特别要注意研究学习方法。

第五,感谢昨天晚上帮我搬家的男同学。昨天晚上看到大多数同学穿着拖鞋跑上跑下,非常担心你们上下楼梯的安全。今天来到教室,还看到不少同学穿着拖鞋。因为海南天热吗?同学们,你们未来将是一代高级知识分子啊!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注重自己的仪表!在正式场合,一定要着装整洁,一定要穿鞋!拖鞋只能在家(学生宿舍)穿。从下午开始,你们只要进入学校的教学活动区域,一律不准穿拖鞋。三天之内,值日生要注意提醒大家,三天之后,发现穿拖鞋进教室,一律没收。

作为语文老师,第一节课讲什么呢?


第一,请大家立即背诵陶行知的“提问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教育文选》第307页)

首先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同时要求大家预习每一篇课文,上每一堂课,都要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说的精神。

“每事问”是“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就是质疑问难,就是要敢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要做到九个字:“翻一翻”、“看一看”、“读一读”。

翻一翻:开学前拿到新书后,从头到尾翻一遍,学会“浏览”;


看一看:每周日抽时间看一看下周要学习的内容,学会“速读”;

读一读:每天晚自习读一读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学会“精读”。

“浏览”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读书的方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扫描式和跳读式。开学前把新教材翻一翻,了解这一册课本的知识结构及其体系,以便树立整体观念,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学习。

“速读”顾名思义就是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看一看下周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精读”要求仔细阅读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以便掌握老师的教学要点和重点。


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掌握圈点勾画的方法,还规定了圈点勾画的符号。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边读边思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做到“三思”:

课前思考:预习课文后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课堂思考:听讲过程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名家名篇,敢于质疑老师的讲解。

课后思考:课堂上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


最后,我们还要求学生养成经常练笔的良好习惯,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作文教学”的要求:“要指导学生课外经常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

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厚一点的日记本。前面五六页先空着,以便这一本写完后在空着的这几页写练笔文目录。从第七页开始写第一篇“课外练笔文“。练笔文写什么、怎么写、写多少字,由学生自己决定。每周必须写三篇以上。

诚然,学语文的良好习惯还有许多,但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如果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经常练笔”等三种习惯,再有一套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他不仅能适应现代语文教学,而且还能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将来大学的学习。

课内作文,按教学大纲要求,每两周必须完成一篇。每次课内作文必须在两节课内(两节课间十分钟不休息,总共100分钟)完成。单周写作文,双周两节课自改或互改作文,最后由老师来总评这一次课内作文的写作和评改情况。

最后,向大家介绍我教过的学生汪深,他是1988年第二十届国际化学奥赛冠军。后来在清华大学读大一时给我写信说:“我认为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这是‘主动学’与‘被动学’(不管自己承认不承认,有些人虽然确实很努力,但不属于‘主动学’)的分水岭。我在学习中起作用的是强烈的求知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浓厚的兴趣。”


 “我的兴趣非常广泛。高一学文言文,我回家从爸爸妈妈的书柜中把《庄子》、《史记》、《左传》、《梦溪笔谈》等都搬出来了,一是为了查找课文的出处;二是想尽可能多读一些,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要问汪深的兴趣究竟在哪方面,当时实在谁也说不清楚。对数、理、化有兴趣就不必说了,还在初中阶段,他就已连续五次获得过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数学竞赛的二、三等奖,武汉市化学竞赛三等奖。

单说语文吧,他不仅喜欢背诵文言文,还特别喜欢参加语文课外活动:诗人雷子明来学校给写作爱好者讲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他挤在第一排听讲,后来,还在课余写了一首抒情诗。著名青年作家董宏猷每次来班上讲写作时,他都听得非常认真。班上的“小记者”去采访著名的怪味作家祖慰,他和同学们有说有笑地走在最前面。参加湖北省高中作文竞赛,他的作文荣获二等奖。……

怎么才能做到汪深说的“主动学”呢?

那就是“五步学习法”:预习——听讲——复习——做作业——小结“


预习:前面讲的语文预习方法,适用各学科。预习一定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注意听老师怎么讲那些你不懂的问题。

听讲:一个优秀教师讲每一节课,都能做到,“要点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作为学生要会听课,一节课下来,明确要点了吗?掌握重点了吗?搞懂难点了吗?

复习:被动学习的学生一般都是下课后先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主动学习的学生都是先复习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认真地看,仔细地读,包括课本上的作业题,然后再去做作业。我记得高一结束时,化学老师对我说:“你的学习委员汪深一个学期都没有做作业,期末总评没有平时成绩,怎么办?“我找汪深个别谈话,他说:”书上的那些作业题,我一看就知道答案,还做什么呢?”我对化学老师说:“那就按期末考试成绩算吧!下学期请您每节课后另外给他布置难一点的作业,您看行不行?”

做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特别要学会看老师的批改,找到自己的主要问题。请大家记住孔子对他的学生说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小结:一周一单元小结,一月一总结。


最后,以荀子《劝学》中的一段话,总结上午两节节课讲的内容吧:“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八十年代初,我给语文实验班的学生讲这一段话时,曾经问过学生,九十年代的今天也问问大家:处在现代化社会的你们要掌握哪些工具,将来走上社会才能做到“善假于物”呢?

  我告诉他们,有远见的教育家说一定要学会:英语、电脑和开车。

  相信曾听过我讲课的学生一定没有忘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附录一】回国杂记之十四       师生小聚话当年


2018年回国之前,农垦中学1993年高中毕业的几个学生,在微信中询问我回海口的时间,盼望到时一起聚一聚。四月中旬回到故乡武汉,直到八月底才飞回海口。

九月一号下午三点,符文峰、程荣、彭超、林绍童、张德兴等,请我到我家附近的京华城喜喜港式茶餐厅包厢小聚。

一见面,聚会召集人、当年班上的生活委员符文峰就解释说,本来还有十几个同学都要来的,没有想到今天是学生开学第一天,他们都要送孩子去上学,非常遗憾,赶不来。这是我的组织工作失误!

他们现在正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忙”是常态,可以理解。来的人少也好呀!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尽情表达呀!

这批学生也是我到农垦中学教的第一届学生。他们来的几个人大学毕业都二十多年了。符文峰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程荣是海南大学的,彭超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林绍童是兰州大学的,张德兴是西南政法大学的。逐一问各位后得知,他们都已成家立业,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他们以茶代酒,首先敬我一杯,感谢师恩。非常庆幸自己在农垦中学遇到我们这群武汉来的老师。

他们深情回忆,说李老师来海南第一天给我们上课,就成了我们同学之间互传的一段佳话。开学第一次班会听了李老师的讲话更是激动不已。至今还记得李老师说三年后你们一定要“走出海南岛”,到大陆去读大学!七八年后,你们要走出国门,去美国、去发达国家留学!现在看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数三年后到大陆读大学,后来出国留学的也有三四个。

李老师还要求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新学习观念,学会科学思维,掌握学习方法。特别强调要认真完成课内作文,更要坚持写课外练笔文,每周至少写三篇。

符文峰说:“记得我们农场的符志甘同学在垦中读了高中又回县城复读。他曾听过您的课和游老师的数学课,感叹你们两位老师讲课的水平比县城老师高许多许多。所以我们非常庆幸能够成为您的学生啊!”

海南省农垦中学是当年海南省重点中学,也是农垦系统的重点中学。省教育厅规定高中只能招收农垦系统所属各农场中学的初中毕业生。我们这个班的学生就是来自全岛各个农场,95%是住校生,有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一个学期才能回一次家。


他们个个淳朴善良,勤奋刻苦,像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三亚市财税局总会计师的刘锡安同学,有一次在三亚请我吃饭时,深情地对我说:“李老师,当年我们班好多同学从来没有在凌晨一点之前睡过觉的呀!”

“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去你们宿舍检查呀!你们都很听话,按时熄灯睡觉了啊!”

“老师您前脚走,我们后脚就开始夜读了,或点蜡烛、或用手电筒照亮那寄托我们前途的课本,聚精会神一边看书,一边对照老师上课讲的笔记,回忆思考,咀嚼消化。我们渴望成才,我们深知来自落后的农场中学,如果不努力,就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将来就没有前途!”

他还说到,我们都非常听你们这些从武汉来的老师的话,只要是你们要求我们做的事,即使明明知道高考是不会考的,我们也自觉执行。记得老师从上第一节语文课开始,就要求我们练习说话能力。每节课用三到五分钟,学生按座次轮流走上讲台练习说话能力。要求必须讲普通话;讲话声音必须让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都能够听到;讲什么都可以,但至少要讲三分钟。

他说:“老师啊,真没有想到一二十年后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原来,2014年上半年三亚市政府给全市市民发物价补贴大红包,每一位三亚市民补助360元,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中央电视台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5月6日来三亚采访,市委书记和市长让财税局负责接待。刘锡安代表市政府接待中央台记者,回答提问镇定自若,吐词清楚,要点明确,重点突出,播出后效果非常好。市委书记表扬他,他说要感谢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如果没有他当年对我们进行说话训练,我不可能讲得好啊!

符文峰刚才说“庆幸”一席话,不仅激起了我想到刘锡安同学,而且马上想到在座的张德兴律师。前几年,我的一位在海口的同学,因房产纠纷打官司,我请他去帮帮我的那位同学。官司打赢之后,我的同学对他赞不绝口,她说,你的学生真是非常不错,做事认真负责,上法庭之前做足了功课,在法庭上能言善辩。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律师!我问坐在我边上的张德兴,你还记得我的同学那件官司吧,她非常感谢你!我以后遇到官司,你可要帮我啊!他笑着说:“一定!一定!”

大家在一起更多的是回忆当年在农垦中学的往事!

大家七嘴八舌。聊到当年给他们讲的,我的学生汪深1988年在芬兰举行的化学奥赛夺得金牌第一名的故事;还聊到张必琨先生给他们上文言文的学习心得;还有两位语言大师知之为知之的做学问的态度等等,现在回想起来记忆犹新!真是受益终身啊!

符文峰说,人们总是说人与人之间邂逅是一种缘分,现在回忆起来,我们高一(6)班和李老师的相遇就是缘分呢!想起我们和李老师在农垦中学共同度过的三年时光,都会记忆犹新的!符文锋转告刘锡安说的: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只是模糊地记得张必锟老师曾给我们上过课,许多具体情况现在也记不清了。前几天看到李老师写的《一生教语文的张必锟先生》,在家里找出我珍藏的《练笔本》,感谢李老师当年要求我们每周写练笔文养成的好习惯,让我在当时犹如摄像机一样录下了张老师上课的一些细节。重温这些内容,让我觉得张老师教我们那一段时间虽然非常短暂,但是却给了我们受益终身的宝贵财富。难忘师恩,感谢张必锟老师!(赖校长曾请张必锟老师到农垦中学当顾问一年,那一年,我外出开会就请张老师代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