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济慈和他的“掌上明珠”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打印 (被阅读 次)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严济慈和他的“掌上明珠”

蒋家平

【作者简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曾经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传部部长,现在在安徽农业大学工作。

偶尔打开新浪网上王炽昌(5802 校友)先生的博客,看到他写于9 月份的一篇纪念严济慈老校长的文章,文中说:“于秘书告诉我,严老喜欢接见中国科大的同志,喜欢你们称呼他为校长,不喜欢你们称他委员长。所以,我每次都是以学生的身份称他严校长。”

其实,严老喜欢科大人称他校长,科大人也喜欢称严老为校长。这些年里,我所接触的许多科大老人,提到严老时,脱口而出的正是“严校长”。可以说,“严校长”这个称呼,已经化为老科大人的一种潜意识。

科大人都知道,严老多次把科大称为“我的掌上明珠”。1991 年 12 月 26 日,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这一天天降鹅毛大雪,90 高龄的严老冒雪参加验收会,会上严老深情地说:“我今年已经过了90 岁,很少出远门,但是我特别喜欢来安徽,回科大。到科大,我就觉得年轻多了,因为中国科大是安徽省和全国人民以及中国科学院的骄傲,也是我的掌上明珠,我每次来都看到她放出新的光彩。”

这是我第一次亲耳听到严老称科大为“掌上明珠”。不过,当时只是觉得一种特别的感动,却并不能体会和理解他的这种情感,甚至想,“掌上明珠”表达的是父母对子女的
疼爱,用来指代科大是否妥当?

1993 年 9 月,科大三十五年校庆,严老再一次亲临科大。巧合的是,办公室安排我来起草严老在校庆大会上的讲话。草稿送上去后,严老作了修改,反馈回来重新排版打印。我仔细一看,文辞修改并不多,只是特别增加了“掌上明珠”这段话。于是,20 日那天的校庆大会上,很多科大人再一次被严老那带着浓重的东阳口音所感动:“建校35 年了,我一直看着她成长,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天一天长大,一点一点成熟起来,越来越有出息,成为我的掌上明珠,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这一次,我分明感受到了严老视科大为“自己的孩子”的那种执著与深情,也分明体会到科大人那经久不息的掌声里所表达出的对“科大之父”的敬仰和爱戴。

就在这天的会上,严老还高兴地说:“从1988 年校庆三十周年到今天,整整五年时间了,五年的时间里,我是第三次来科大。来到科大,我自己觉得年轻了许多,好象不是93岁,而是63 岁。”而在此前的1986 年校庆28 周年时,严老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我年纪大了,很少出门,可是最近八年到科大来了八次,合肥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这就是说,作为耄耋老人,严老在1996 年逝世之前,竟然不辞辛劳,十多次回到“自己孩子”的身边。

严老对科大的这种挚爱深情,或许并不是“他做过科大的校长”、“为科大的学生上过课”这样的理由所能表达的。真正的原因,我想还是他把科大当成了自己后半生最重要的事业之一,把自己的心血和情感不加保留地倾注到科大,把科大的事业当成了实现自己爱国报国之志的象征。

惟其如此,严老才会在年近六旬的时候欣然走上科大的讲台,耗费极大心血为学生讲授《普通物理学》和《电动力学》。他曾经在学校的礼堂为8 个系的700 多名学生上课,盛况空前,传为一时美谈。他亲自撰写的《电磁学》课程讲义至今还完好无损地保存在科大的校史馆里,书写极其工整,少有改动之处,足见他在教学方面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作为
一位科学大师,严老不但为学生亲自授课达6 年之久,而且善于总结经验,乐于传授后人,曾亲自撰文在校刊上连载,向青年教师传授如何备课、讲课、写书、做学问和做人的心得。

1961 年,严老出任科大副校长,负责学校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积极探索,为科大的人才培养形成基础扎实、实验技能熟练、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显著特点,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间,还主持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少年班和研究生院,大力推进科大的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1980 到1985 年,严老出任科大的第二任校长,更是夙兴夜寐,呕心
沥血,为科大在 80 年代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科大在北京时期的创新立校,和在 70、80 年代的创新跨越,都凝结着严老无尽的心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代著名诗人艾青是这样诠释爱的。严老将科大视为“掌上明珠”,让我们懂得了,最深挚的爱总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也不会是轻描淡写所能获得的,必须伴随着全心全意毫无保留的付出——在付出中升华情感,在付出中积淀深沉。


2007 年 11 月 5 日
(注:图片从网上搜集)

本文网上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8df22701000cs2.html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9015 | 林菁 8616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