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有国内来的朋友到我家来,闲聊中就讲到了西方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她觉得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很开明,很豁达,前一段时间她去一家澳洲人家做客,澳洲女主人顺便提到她的妈妈,以前和她们住在一起的,但是去年她去世了,passed away,她立即以澳洲人的方式说:(I'm sorry to hear that. )很遗憾听到这个消息,没想到女主人却以一种豁达的口气说,噢,(No,No,she is ready to go )没关系,她早己经做好离开的准备了。
我们中国人对于死亡这个话题,这种现象一直持回避态度,不愿意面对,不愿意提及,也不愿意思考,我从来没有在国内的电视访谈中听到过有关这种话题的讨论,能想象到,如果有人提及这个问题,一定会被国人认定为消极,晦气,为什么要谈论这个话题?日常生活中,我们谈挣钱,谈投资,谈教育,谈养生,谈任何事情,除了死亡,似乎死亡这种现象根本没有存在。我们的亲人或朋友身患重病,命将不久,我们去探望,一定会说的话是,你会好起来的,好好补补身体,好好休息,病人也会是这样美好地向往着,很快会好起来的,ready to go(己经随时准备好走)的人基本是凤毛麟角,而转身回到家里,我们私下的议论会是,谁谁谁这次看来是不行了,过不去了。我们自己某一天命将不久之时,也会被自己的亲人如此安慰,你会好起来的,我们自己也从来不愿意直面死亡,循环往复,几千年如此。从未脱离开这个框框。
十几年前有国内来的朋友到我家来,闲聊中就讲到了西方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她觉得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很开明,很豁达,前一段时间她去一家澳洲人家做客,澳洲女主人顺便提到她的妈妈,以前和她们住在一起的,但是去年她去世了,passed away,她立即以澳洲人的方式说:(I'm sorry to hear that. )很遗憾听到这个消息,没想到女主人却以一种豁达的口气说,噢,(No,No,she is ready to go )没关系,她早己经做好离开的准备了。
我们中国人对于死亡这个话题,这种现象一直持回避态度,不愿意面对,不愿意提及,也不愿意思考,我从来没有在国内的电视访谈中听到过有关这种话题的讨论,能想象到,如果有人提及这个问题,一定会被国人认定为消极,晦气,为什么要谈论这个话题?日常生活中,我们谈挣钱,谈投资,谈教育,谈养生,谈任何事情,除了死亡,似乎死亡这种现象根本没有存在。我们的亲人或朋友身患重病,命将不久,我们去探望,一定会说的话是,你会好起来的,好好补补身体,好好休息,病人也会是这样美好地向往着,很快会好起来的,ready to go(己经随时准备好走)的人基本是凤毛麟角,而转身回到家里,我们私下的议论会是,谁谁谁这次看来是不行了,过不去了。我们自己某一天命将不久之时,也会被自己的亲人如此安慰,你会好起来的,我们自己也从来不愿意直面死亡,循环往复,几千年如此。从未脱离开这个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