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巷口的毕加索博物馆

The Sight, The Sounds, The People
Head Out On The Road With Me
打印 (被阅读 次)

毕加索博物馆世界上总共有三个,一个在毕加索的故乡西班牙马拉加,一个在巴塞罗纳,还有一个就在巴黎。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坐落于塞纳河右岸历史悠久的玛莱区,与奥赛、玛摩丹和橘园一样也是改建而成。博物馆前身是一个建于十七世纪巴洛克风格的酒店,一直都是受保护的历史遗迹。毕加索在世时就向法国捐赠了自己的很多作品,在他去世一年后,其大部分作品被捐出,巴黎政府当即决定将此酒店改建作为收藏和展示这些作品的博物馆。当毕加索遗孀去世后,他的所有作品都被捐出,博物馆经过再次改建正式命名为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

毕加索早年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绘画已经达到一般人心目中的真好水平。二十世纪之初在毕加索二十岁的时候他离开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了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毕加索长期定居巴黎,几乎称得上是半个法国人,因此博物馆收藏了非常之丰富的毕加索作品,展现了其艺术生涯的不同时期。

巴黎蒙马特高地是流浪艺术家的心灵故乡,在这里彻底消除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分界,人们来到这里,呼吸在波希米亚大都会的气氛中,寻找机会以及在其中活着的意义。文艺、叛逆,追求自由,不断挑战伦理底线,从奇装异服到实验艺术,波希米亚风格就是不断打破常规,没人监督,没人干涉,各走各的路。毕加索到法国后就住在巴漂集散地蒙马特,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艺术家包括莫奈、塞尚等印象派画家和马蒂斯、布拉克等,他的早期作品能够看到无数流派的影子,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吸取应用。随着对不同的艺术理论、技术和思想的尝试,毕加索的风格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马蒂斯野兽派作品使毕加索的创作更为激进,直至其革命性的艺术突破——立体主义流派。毕加索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现代艺术家,在艺术上可以说是无人能及,获得的巨大财富也是无人能比。

在巴黎巷口转角处的毕加索博物馆属于小众,体量不大,收藏丰富但不尽展出。毕加索艺术创作几乎贯穿一生,多产且丰富多样,早年的蓝色、粉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以及后来的超现实主义等等。博物馆藏品除绘画、素描外,还包括手稿、照片、雕塑、陶器、版画等,可以看到毕加索艺术生涯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博物馆展厅风格简约清新,一幅幅现代艺术作品在白色清亮的墙上,在华丽的巴洛克建筑中陈列,有种时光交错的感觉。

毕加索蓝色时期作品——毕加索的好友卡萨吉玛斯之死让他陷入了痛苦之中。1903年冬天,毕加索再到巴黎,寒气逼人,为了抵御夜间的寒冷,毕加索不得不烧画取暖。熊熊火焰吞噬了毕加索的素描和水彩画,也吞噬了他的自信。他曾怀疑自己作品的价值,怀疑自己所走的道路。这段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以蓝调为主比较晦暗,本来蓝色就是忧郁的颜色。当毕加索在蒙马特邂逅了他的第一个模特及情人后,蓝色时期的憔悴和忧郁宣告结束,之后的创作以柔和亮丽的颜色为主,画面渐渐温暖起来,并在印象派的色调中学习塞尚的形体表现,粉红时期就这样开始了。

下面左幅《卡萨吉玛斯之死》描绘的就是萨吉玛斯自杀身亡的情景。卡萨吉玛斯也是一位画家,他曾鼓励毕加索尝试以蓝色调作画。这段时期毕加索不仅创作了数幅卡萨吉玛斯的肖像画,而且还描绘了以贫穷、孤独和痛苦的底层人民为题材的作品,这些都是其蓝色时期的代表作。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的蓝色时期。

蓝色忧郁的毕加索《自画像》

左幅《赤脚女孩》是毕加索十四岁之前的作品,是他的第一幅油画,当时毕加索在西班牙科伦纳美术学院学习。赤脚女孩和右幅《戴帽子的男人》这两幅作品一直在毕加索生活和创作的地方陪伴着他,因为它们有着科伦纳的味道让他无法忘怀。

毕加索说过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长大之后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因此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想把自己变回小孩。

毕加索九岁开始画画,作品总计近四万件,是史上最多产的艺术家,产量之大让人瞠目结舌,被许多艺术家膜拜!毕加索一生经历了古典的学习,后期印象派的模仿,立体派的创新,风格从写实到抽象。毕加索写实风格作品《奥尔加在扶手椅上》有很浓的古典味道,奥尔加是毕加索正式结婚的第一位女人。

当毕加索在蒙马特认识马蒂斯的时候,正是野兽派在法国蓬勃发展的时期,毕加索受其影响开始转变绘画风格。我们最初认识毕加索,大多是他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立体主义源于法国,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运动之一。不同于古典主义传统艺术手段体现的写实风格,立体主义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不仅限于展示美或是满足于场景重现,而更多利用抽象、解构的几何线条形状来表达艺术家对事物的理解,结合视觉性和哲学探索,从多角度描述事物的客观真相,展示对世界的认知和自我的思想情感,将艺术从歌颂升华到对自然的哲学思考。

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以空间、色彩、线条形状甚至雕刻来表现丰富的立体造型,将多个视点放在同一画面中,眼睛能看到多少,物体就有多少现象,脑子里就会产生多少理解。立体主义关注事物的形式超过了物体本身,因此强化变形,比塞尚、马蒂斯的变形更加夸张。巴黎的波希米亚生活,孕育了毕加索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立体主义风格作品《亚维农少女》(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现代艺术走向,对此评述已经太多。

毕加索的作品容易令人胡思乱想。立体主义的这些破碎小方块拼接排列,前后上下以及侧面同时展现扑向观者的眼睛,其几何造型式艺术语言让传统艺术第一次产生了迷惑:现代艺术究竟是不是艺术,抑或是哲学?

毕加索的情人Dora Maar,把两个方向甚至多个方向的脸画到一起。毕加索以朵拉·马尔为模特创作了许多画作,形式和颜色都超越了人物本身,这些灵感来源于塞尚的绘画理论。

毕加索的作品辨识度高,很多画一看便知,会说这个So Picasso。懂或者不懂,毕加索总是能让人停下来看上几眼,即便能看明白画什么可能也无法理解,但也的确有美感。

毕加索超现实主义作品继承了立体主义的艺术表现,与达利有所不同。在博物馆看到毕加索著名的超现实立体主义油画《格尔尼卡》布置在大面墙上,同时有很多关于《格尔尼卡》的创作草图和影像。战争题材作品《格尔尼卡》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由现实元素和象征符号堆砌,记录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历史。1937年,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空袭夷为平地,毕加索为巴黎世博会西班牙场馆画了《格尔尼卡》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原作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索菲亚艺术中心。

毕加索博物馆里介绍《格尔尼卡》创作过程的影像

毕加索另一幅战争题材作品《朝鲜大屠杀》

博物馆丰富的收藏可以让人了解毕加索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大量的草图手稿可以看到他的创作过程,同时还有许多毕加索的照片。

吃、喝、玩、Do(画画),毕加索一样都不会少。

毕加索后期作品集立体和超现实主义于一身,人物造型已经粗大宽厚到如巨大雕塑一般,体积感强大到令人不安。

毕加索是法国共产党众所周知,乌托邦的共产主义理想当时深深影响了毕加索的创作。二战期间毕加索仍留在巴黎,希特勒的暴力美学并不排斥传统审美意识但绝对排斥现代艺术,毕加索和马蒂斯的很多作品被纳粹烧毁。

毕加索鼓捣的东西很多,雕塑、版画、现代设计都有。毕加索非常珍视自己的雕塑作品,其中大部分个人实验的雕塑不予人分享,在1966年巴黎举办的毕加索大型回顾展上,人们才得以一睹大师的私藏雕塑作品。

毕加索说:“在绘画中,寻找是无聊的,发现才是根本。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毕加索不仅是一个画家,更是一种潮流、一个偶像、甚至是一种思维方式,无论当时或是现在都是如此。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