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学者也提供了大陆在人工智能研发急起直追美国的资料。根据《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China AI Development Report 2018)项目,以及一项正在进行的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显示,中国大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论文全球份额已从1997年的4.26%(1086篇)跃升至2017年的27.68%(37343篇)(下图 Harvard Business Review),超过了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其他国家,且这一地位仍在继续加强。中国大陆申请的人工智能专利也一直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截至2019年3月,中国大陆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达1189家,仅次于拥有2000多家活跃人工智能企业的美国。与国外同行相比,大陆这些公司更专注于语音(如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视觉(如图像识别、视频识别)。
例如,考虑到人工智能的开放科学性质和快速跟进的优势,大陆企业往往缺乏投资开发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强大动力(下图 Quora)。与西方发达经济体中公司是人工智能专利的主要持有者不同,大多数大陆的大多数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来自由政府拥有或资助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而大陆大学与产业的联系相对薄弱,技术转让相当有限。而且,大陆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如科学出版物、专利) 仍然缺乏有独创性想法和突破性的技术,即便其数量在迅速增加。此外,大陆企业和投资者更青睐能够快速带来收益的应用人工智能研究,而非能产生长期影响的基础研究。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也让企业在做决策时畏首畏尾,因为不知道什么允许,什么不允许做。大陆医疗器械公司苏州蓝琥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Suzhou Blue Amber Medi Tech)的董事长就表示,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他的公司决定不接触任何可能属于某些灰色区域的数据(例如,将个人健康数据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我们目前的想法是,如果我们不需要触碰数据,我们就不会触碰它…但是,如果我们不接触数据,(数据的)价值的很大一部分就没有实现。因此,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看,我们确实希望政府能尽快明确规定。”今天,全球商业和技术环境面临一系列政治不确定性。其中包括美中贸易战、知识产权冲突加剧、去全球化运动、保护主义抬头等等。这些挑战将对大陆人工智能的进一步赶超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但其对大陆人工智能创新速度和方向的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
艾利森和施密特认定美国在这场美中竞争中拥有一些决定性的优势。首先,美国最聪明 -- 美国公司目前已经招募了100位世界公认的人工智能天才中的一半以上。而且,每年很多中国的AI优秀人才也都会选择来美国学习或工作。美国的自由开放制度意味着这些天才能充分发挥出她/他们的才华、创造力和创新。人才之外的语言也是美国的一大优势,英语作为科学、商业和网络的通用语言确保美国从开始即可持续竞争。今天,地球上75亿人中有一半以上说英语,另有10亿人正在准备学英语。而竞争对手中国人面临着要么学会用英交流语,要么自言自语的选择。美国公司还具备一个显著的先发优势 -- 拥有人工智能的主要平台,包括操作系统(安卓和苹果)、先进半导体设计(ARM)以及Instagram、YouTube和Facebook等杀手级应用程序。其中,Instagram每月有10亿活跃用户,Facebook超过24亿。尽管中国在许多指标上取得了渐进式的进步,但美国数据创新中心(Center for Data Innovation)分析了中国和美国的人工智能能力后发现,美国在四个方面(人才、研究、开发和硬件)领先,中国在两个方面(采用和数据)领先。在100分的总得分中,美国以44.2分领先于中国的32.3分。因此,尽管中国竞争对手的气势咄咄逼人,艾利森和施密特坚信美中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是一场美国能够而且必须赢得的比赛。
参考资料
Allison, G. & Schimdt, E. (2020). Is China Beating the U.S. to AI Supremacy? BELFER CENTER. 链接 https://www.belfercenter.org/publication/china-beating-us-ai-supremacy
Castro, D. & McLaughlin, M. (2021). Who Is Winning the AI Race: China, the EU, or the United States? — 2021 Update. ITIF. 链接 https://itif.org/publications/2021/01/25/who-winning-ai-race-china-eu-or-united-states-2021-update#:~:text=It%20finds%20that%20the%20United%20States%20still%20leads%2C%20with%2044.6,size%20of%20their%20labor%20forces.
Hudson, T. (2021). ‘This sucker’s quick’: Biden takes a test drive in Ford electric truck. Fox5. 链接 https://fox5sandiego.com/news/politics/this-suckers-quick-biden-takes-a-test-drive-in-ford-electric-truck/
Lahut, J. (2021). Biden floors electric Ford F-150 in test drive: 'This sucker is quick'. INSIDER. 链接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biden-ford-electric-truck-f150-test-drive-dearborn-michigan-visit-2021-5
Li, D. & Tong, W. T. & Xiao, Y. (2021). Is China Emerging as the Global Leader in AI?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链接 https://hbr.org/2021/02/is-china-emerging-as-the-global-leader-in-ai
Niedzwiadek, N. (2021). Biden touts America's electric automotive future during Ford tour. POLITICO. 链接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1/05/18/biden-ford-electric-vehicles-489291
Tadjdeh, Y. (2020). China Threatens U.S. Primac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PDATED). National DEFENSE. 链接 https://www.nationaldefensemagazine.org/articles/2020/10/30/china-threatens-us-primacy-in-artificial-intelligence
“PC刚出来的时候,人们曾认为中文字是不能进入计算机时代了,因为不可能造出有四千多个键的键盘。即使造出来也没法用。怎么能在四千多个键里,很快找出某个字的键呢?
很快,中国人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和简拼输入法,中文键盘输入使中文一下子成了世界上输入信息量最快的语言。语音输入技术的发明,更进一步有利于中文,只要比较“科技体系”和“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人把四个字都说完了,用的时间比美国人读technology一个词的音还短。
PC刚出来的时候,人们曾认为中文字是不能进入计算机时代了,因为不可能造出有四千多个键的键盘。即使造出来也没法用。怎么能在四千多个键里,很快找出某个字的键呢?
很快,中国人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和简拼输入法,中文键盘输入使中文一下子成了世界上输入信息量最快的语言。语音输入技术的发明,更进一步有利于中文,只要比较“科技体系”和“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人把四个字都说完了,用的时间比美国人读technology一个词的音还短。
中国大陆学者也提供了大陆在人工智能研发急起直追美国的资料。根据《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China AI Development Report 2018)项目,以及一项正在进行的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显示,中国大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论文全球份额已从1997年的4.26%(1086篇)跃升至2017年的27.68%(37343篇)(下图 Harvard Business Review),超过了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其他国家,且这一地位仍在继续加强。中国大陆申请的人工智能专利也一直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截至2019年3月,中国大陆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达1189家,仅次于拥有2000多家活跃人工智能企业的美国。与国外同行相比,大陆这些公司更专注于语音(如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视觉(如图像识别、视频识别)。
例如,考虑到人工智能的开放科学性质和快速跟进的优势,大陆企业往往缺乏投资开发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强大动力(下图 Quora)。与西方发达经济体中公司是人工智能专利的主要持有者不同,大多数大陆的大多数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来自由政府拥有或资助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而大陆大学与产业的联系相对薄弱,技术转让相当有限。而且,大陆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如科学出版物、专利) 仍然缺乏有独创性想法和突破性的技术,即便其数量在迅速增加。此外,大陆企业和投资者更青睐能够快速带来收益的应用人工智能研究,而非能产生长期影响的基础研究。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也让企业在做决策时畏首畏尾,因为不知道什么允许,什么不允许做。大陆医疗器械公司苏州蓝琥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Suzhou Blue Amber Medi Tech)的董事长就表示,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他的公司决定不接触任何可能属于某些灰色区域的数据(例如,将个人健康数据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我们目前的想法是,如果我们不需要触碰数据,我们就不会触碰它…但是,如果我们不接触数据,(数据的)价值的很大一部分就没有实现。因此,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看,我们确实希望政府能尽快明确规定。”今天,全球商业和技术环境面临一系列政治不确定性。其中包括美中贸易战、知识产权冲突加剧、去全球化运动、保护主义抬头等等。这些挑战将对大陆人工智能的进一步赶超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但其对大陆人工智能创新速度和方向的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
艾利森和施密特认定美国在这场美中竞争中拥有一些决定性的优势。首先,美国最聪明 -- 美国公司目前已经招募了100位世界公认的人工智能天才中的一半以上。而且,每年很多中国的AI优秀人才也都会选择来美国学习或工作。美国的自由开放制度意味着这些天才能充分发挥出她/他们的才华、创造力和创新。人才之外的语言也是美国的一大优势,英语作为科学、商业和网络的通用语言确保美国从开始即可持续竞争。今天,地球上75亿人中有一半以上说英语,另有10亿人正在准备学英语。而竞争对手中国人面临着要么学会用英交流语,要么自言自语的选择。美国公司还具备一个显著的先发优势 -- 拥有人工智能的主要平台,包括操作系统(安卓和苹果)、先进半导体设计(ARM)以及Instagram、YouTube和Facebook等杀手级应用程序。其中,Instagram每月有10亿活跃用户,Facebook超过24亿。尽管中国在许多指标上取得了渐进式的进步,但美国数据创新中心(Center for Data Innovation)分析了中国和美国的人工智能能力后发现,美国在四个方面(人才、研究、开发和硬件)领先,中国在两个方面(采用和数据)领先。在100分的总得分中,美国以44.2分领先于中国的32.3分。因此,尽管中国竞争对手的气势咄咄逼人,艾利森和施密特坚信美中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是一场美国能够而且必须赢得的比赛。
参考资料
Allison, G. & Schimdt, E. (2020). Is China Beating the U.S. to AI Supremacy? BELFER CENTER. 链接 https://www.belfercenter.org/publication/china-beating-us-ai-supremacy
Castro, D. & McLaughlin, M. (2021). Who Is Winning the AI Race: China, the EU, or the United States? — 2021 Update. ITIF. 链接 https://itif.org/publications/2021/01/25/who-winning-ai-race-china-eu-or-united-states-2021-update#:~:text=It%20finds%20that%20the%20United%20States%20still%20leads%2C%20with%2044.6,size%20of%20their%20labor%20forces.
Hudson, T. (2021). ‘This sucker’s quick’: Biden takes a test drive in Ford electric truck. Fox5. 链接 https://fox5sandiego.com/news/politics/this-suckers-quick-biden-takes-a-test-drive-in-ford-electric-truck/
Lahut, J. (2021). Biden floors electric Ford F-150 in test drive: 'This sucker is quick'. INSIDER. 链接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biden-ford-electric-truck-f150-test-drive-dearborn-michigan-visit-2021-5
Li, D. & Tong, W. T. & Xiao, Y. (2021). Is China Emerging as the Global Leader in AI?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链接 https://hbr.org/2021/02/is-china-emerging-as-the-global-leader-in-ai
Niedzwiadek, N. (2021). Biden touts America's electric automotive future during Ford tour. POLITICO. 链接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1/05/18/biden-ford-electric-vehicles-489291
Tadjdeh, Y. (2020). China Threatens U.S. Primac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PDATED). National DEFENSE. 链接 https://www.nationaldefensemagazine.org/articles/2020/10/30/china-threatens-us-primacy-in-artificial-intelli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