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出国考察

打印 (被阅读 次)

      最近城里有个名叫“我的第一次”活动,可惜我愚钝错过了,现就参照他们的规矩也写一篇回忆。

      看过我前几篇博文的人知道,我的前三次出国都写过了,怎么又出来个第一次呢?原来出国的性质不一样,我第一次去法国是培训,第二、三次去日本是开会,而这次写的是纯粹考察,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且容我细细道来。

      1997年11月,领导通知我参加一个官方代表团去挪威和英国考察某行业市场化改革经验,代表团成员都是政府处级以上的官员,只有我一个是技术专家,给我的任务是行前制定考察对象和行程计划,同时申请落实经费,最后回国还要写考察总结:).与1992年日本行一样,这个代表团为了节省名额也不派专职翻译,由我将就着应付(同样,考察中所有正式会议都由接待方负责安排翻译,按理接待单位可以拒绝,但考虑到代表团成员的重要性,几个单位都接受了此条件),经过日以继夜地努力,代表团在12月中旬顺利成行。

      我们一行从北京出发飞抵奥斯陆,挪威某大公司派车来接我们去市中心一家酒店。北欧的冬天十分寒冷,冰雪覆盖。我的第一印象是下午三点多天就黑了,上午9点钟天还没亮。

      参观考察的过程十分顺利,记得除了开会外,东道主还陪我们去参观了1952年举行的冬奥会会址,历经45年后所有赛场仍然保存完整,供百姓锻炼和参观。当时我还想不知我们中国将来能否也举办一次,没想到如今还真实现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北京就将举办冬奥会。

      在奥斯陆的一天晚上,我们代表团吃腻了老外安排的西餐,换了口味,来到一家中餐厅。没想到老板娘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上海女士,难得在他乡遇同乡,她与我交谈甚欢。那时我对挪威没什么了解,她热情地推荐我去买挪威特产深海鱼油带回去吃。我当时正巧体检报告显示血黏度偏高,于是索性去药店买了一箱(12瓶),然后放行李箱一路携带回上海。我按照说明书要求每天晚上吃一粒,等一箱全部吃完,血黏度就完全正常了,而且至今二十几年一直保持正常。此乃挪威之行的一大收获,可惜那时也没有微信,就此失去了向她表示感谢的机会。

      当时对挪威的另一个感受是治安十分好,记得那天我们结束晚餐出来,老板娘送我们到门口,我看到外面堆了一大堆刚送来的啤酒,我好奇地问她怎么不搬进去呢?她说员工下班了,明天再搬无所谓的,挪威是福利国家,百姓富裕,奥斯陆路不拾遗,从来没有发生过偷货的,确实令人感慨。

       结束了在挪威的五天访问,我们坐飞机到了英国的工业重镇曼彻斯特,记得第二天就是平安夜。晚上我们下榻的酒店地下室酒吧里,音乐阵阵传来,我与另外一位团员一起下去凑热闹。酒吧里座无虚席,我们只能在吧台上叫了几瓶啤酒,与那些时尚男女一起庆祝圣诞,外面白雪皑皑,里面热气腾腾,人声鼎沸,至今回忆起来仿佛还有余音缭绕。

      我们此次考察的重头戏是在伦敦,走访政府部门和大企业的活动接二连三地举行,英国国企在撒切尔夫人主导下的私有化改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成功经验后来都成为中国改革的参照对象。

      逗留伦敦的一个星期里,我们顺便参观了伦敦大桥、大本钟、白金汉宫等著名景点,还去温莎城堡一游,但是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年轰动全球的戴安娜王妃去世。

      我们访英时,虽然戴安娜王妃已经去世三个月,但英国人民对她的哀悼之情仍然溢于言表,与老外茶余饭后聊天,几乎都会提到这个悲剧,当我们来到肯辛顿宫(Kensington Palace)门口时,整扇大门前面全部摆满了各式鲜花。

      曾几何时,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礼盛况被全球转播,引来世界上无数少男少女的无限遐想。因此在她香消玉殒后,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此地悼念她。伦敦大街小巷各类商店都在销售相关的纪念品。我也深受百姓真情的感染买了两样纪念品,一张埃尔顿·约翰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上演唱的《风中的蜡烛》(Candle in the Wind)唱片,据说在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上,他演唱了这首特别为她改写歌词的歌,一曲唱罢,全场哭声一片,也使数百万听众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年这首歌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单曲,埃尔顿把这首歌的所有收入都捐给了戴安娜基金会。另外我还买了一个制作精致的印着戴安娜头像的瓷器盘子,上面刻着人民的王妃(People's Princess)。这两个纪念品至今还保存在我上海的书房里,二十四年过去了,每当回忆起当年那份感动,仍然会感叹人生命运之不可测。
 

      在伦敦期间,我们还去举世闻名的牛津和剑桥游览了一天,置身于世界一流的名牌大学,几个官员都开玩笑说,将来一定要把孩子送到这里来接受教育,当时觉得那是可望不可即的幻想而已,谁曾想到,十几年后,中国的留学生果然已经遍布于世界各国的一流大学,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

       短短十天的英国之行,我实在是感觉到意犹未尽,立志以后再来故地重游,这个愿望直到9年后的2016年,我陪太太到英格兰和北爱尔兰游玩了十天,也算了了自己的夙愿。

       回国之后四年,国内某行业全面启动市场化改革方案,该方案参考了挪威和英国的市场化改革经验和模式,幕后操刀者正是我们代表团内一位来自国务院某部委的处长。后来在一次会议上,已经升为司长的他遇到我自豪地说,你看我们那次考察的成果有多大啊!非常令人遗憾的是,2012年在他从领导岗位到点退休之际,被检察院以受贿罪起诉,最终身陷囹圄,应了一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务实小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我也想参加的,都写得七七八八了,还没有交卷就已经截止了。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koumu_yuyu' 的评论 : 谢谢指正,笔误,是19年后:)
koumu_yuyu 发表评论于
1997年~2016年 9年后? 19年后?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呵呵!谢谢!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老兔子错过报名,太可惜了,等我们收官以后发几个实名的第一次,把你的搬过去存在王府里。下次一定叫上你!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淡然' 的评论 : 培训都是技术人员,考察全是官员,待遇差很多:)
淡然 发表评论于
就想着老皮卡不是写过第一次出国了吗?原来还有考察与培训之分。不管怎么说,你可真是技术精英,有那么多出国机会!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是的,不过这不是我第一次出国,而是第四次出国了,详见我另外两篇博文“回忆第一次出国“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962/202102/25864.html
忆第二次出国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962/202103/980.html
所以你说的没错,第一次出去看世界是最震撼的:)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第一次出国考察一定有些震撼的感觉。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兵团农工' 的评论 : 那时是国退民进,现在情况正好相反:)
兵团农工 发表评论于
中国真正的体制改革是在朱镕基手上发生的,
基本特征是:1949-1980年代,每个人都被政府所控制。
1990年代,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从数量上看基本卖光,
除了金融等骨干企业。
1949年,中共建政之后,推行所谓的公有制,用工资、工分控制了每一个人,人们只有一条活路就是被政府管制。那是真正的“离开了国家,你啥也不是”。比如国家干部、教师、工人,没有了工资就活不下去;最大的官员国家主席刘少奇,只要没有工资就全家人饿肚子,农民没有了工分就没有了口粮,活不下去。任何人离开了政府就没有办法活下去。这一招打断了所有人的脊梁骨,把每一个中国人都变成了奴隶,你只要有一丝反抗,全家人就活不下去,加上株连九族,你的压力该有多大?
这就是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听话的根本原因,当然枪杆子镇压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因为枪杆子压着,人们不敢公开反抗,但是就算失去公职也不至于饿死。还可以到私人企业打工,或者体力劳动。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吴友明'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那是因为我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活儿都派给你干了,能者多劳吧?好在考察挺有意思的。
吴友明 发表评论于
写得很好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QQ' 的评论 : 谢谢!历史只代表过去,如今已退隐江湖:)
XQQ 发表评论于
经历非常丰富,考察收获满满。你是给国家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专家,赞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的评论 : 我只是讲出我的真实情况,没有半点虚假成分,但是每个人情况不一,未必可以照搬,仅供参考:)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谢谢鼓励!你说得对,因为那个年代,西方确实在技术上领先中国很多很多,所以只要认认真真地学好本事,就一定会在国内有所建树。我后面还会回忆第一次来美国接受培训的故事,同样也是获益匪浅的。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发表评论于
鱼油降低血黏度?学习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很喜欢Pika 的文, 能学到东西。 现在知道了, 出国考察的人还是有贡献的。 可惜个别的被成绩冲昏了头脑。 我有一个同学的母亲, 也是很早就出国考察的, 运用了很多国外的教学方式, 回国公开课什么的, 后来成了特级教师。 非常棒。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且待明年再显身手吧:)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oBucks!' 的评论 : 当年搞改革是要推进国企竞争,可如今又开始鼓励国企做大做强,确实难以理解。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不敢当,草民一个,只是接触过许多大咖,但我仍毫无进步,直到退隐江湖:)
格利 发表评论于
前几天我也想参加,一看日期过了。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心中之城' 的评论 : 没有啊,我不是自嘲愚钝吗,根本没注意到活动,等看到已经截止了,所以就自娱自乐吧:)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是啊,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她如果活着早就当奶奶了!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国华P' 的评论 : 是的,公务旅行最大的好处是公费,但是缺点是大部分时间要开会,所以玩的肯定就不尽兴,不如自费旅游玩的那么酣畅淋漓。。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谢谢指点,初来乍到,不懂规矩,所以晓青领导说我如果参加肯定露馅:)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具体开会过程我都略掉了,否则文章太枯燥乏味,没人爱看了:)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大马哈鱼' 的评论 : 是啊,想当年万人空巷,泪洒泰晤士河,确实是人民发自内心的悼念,主要是为她被带绿帽而不平,最后连女皇也不得不低头。
GoBucks! 发表评论于
回过头看,所谓市场化也就是为了保住中共的统治而已。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大咖啊,赞,赞!助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心中之城 发表评论于
还以为老皮卡也来参加王府活动呢!重在参与啊:)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哈哈哈,领导最露馅。:)

老皮卡的文都很真实好看,王妃确实是最美的王妃,一转眼两个王子都娶妻生子了。。。
国华P 发表评论于
有意思的旅行,尤其是能公务旅行。谢谢分享欧陆风情。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英国人反对撒切尔夫人的特别多,她的改革拉大了贫富差距,穷人更穷,富人更富。下次你参加王府活动的时候,记着别给具体时间,啥都打马虎眼,光说事。你经历丰富,一定会编:)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怎么感觉”考察“的都是名胜古迹呀,哈哈!
大马哈鱼 发表评论于
最美的王妃,没有之一!皮卡的经历有特色,谢谢分享!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呵呵,因为不会隐蔽,只会实话实说啊
晓青 发表评论于
你参加一下就露馅了:)下次一起来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