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足迹

徐志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笔。天马行空,喜欢写作。阅读历史、地理等知识,追寻探险背后的故事。曾上电视参加益智类竞赛节目-金头脑,并夺得月优胜。这就是我,一个爱好广泛的小伙子。
打印 (被阅读 次)

1945年,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柏林自杀身亡,走完了他56年的罪恶一生。他死后被挫骨扬灰(非形容词),政治思想主张遭到全面批判,禁止宣传。

希特勒曾在奥地利的林茨、维也纳,以及德国慕尼黑、柏林等地住了相当长的时间,在以上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近年来,为避免新纳粹分子在上述地点聚集搞朝拜活动,德奥两国政府决定对希特勒的足迹实行遮蔽消除。有些希特勒曾住过的建筑物被拆毁,另外一些则在地图上没有任何文字标注,更不会在旅游册子上留下蛛丝马迹,力争让希特勒对以上地方的影响降到最低。

问题是人类是一个很有好奇心的物种。有很多历史迷、军事迷会对这位二战发动者的早年经历表示好奇。我也不例外。

在这次2017年中欧之行中,我恰巧经过很多希特勒曾经居住过的城市。本文不会讨论希特勒的纳粹主张和思想,而是想尽力还原他的早年经历。

1889年,阿道夫.希特勒出生于布劳瑙(Braunau am Inn)的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他出生时,他的父亲阿洛伊斯Alois已经52岁,母亲克拉拉Klara 则是29岁。希特勒在布劳瑙的故居是一栋三层公寓楼。2016年,奥地利政府买下这栋公寓,并将其改建为警察局。

希特勒三岁时,全家搬到54公里外的德国帕绍(Passau) 居住。

希特勒全家都是天主教徒,他母亲经常带着孩子们参加礼拜活动。图为帕绍著名的天主教堂St Stephen Cathedral. 该教堂拥有全球最大的风琴。

 

 

希特勒的父亲只顾工作和享乐,不重视家庭教育,不愿意花精力陪伴幼小的希特勒。全家由希特勒的母亲操持。图为帕绍的街道与钟楼。

 

 

第一站:林茨Linz - 从童年到青年

 

1894年,五岁的希特勒随全家搬到奥地利林茨,并在那里一直待到十八岁。长大后的希特勒一直把林茨视为自己的故乡。

希特勒和他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好。父亲希望希特勒长大后做公务员,希特勒却对这种循规蹈矩的教条生活不感兴趣,反而对艺术类的范畴展现出一些天赋。为此,两父子经常争吵,希特勒还遭到他父亲的拳打脚踢。

面对父亲的冷酷无情和母亲忙于家务,希特勒惟有在和比他小五岁的胞弟Edmund埃德蒙玩耍时,才会感到些许快乐。可惜到了1900年,六岁的胞弟埃德蒙死于麻疹,这让十一岁的希特勒备受打击。他自此变得喜怒无常,还经常在学校里顶撞老师。

1903年,希特勒的父亲因胸腔出血而突然死亡,享年65岁;这使得希特勒全家失去了收入来源。希特勒的母亲卖掉了家庭原本在林茨近郊Leonding 的房子,与14岁的希特勒和7岁的女儿宝拉(即希特勒的胞妹)一起搬到林茨市区的一处公寓居住。稍后,因希特勒的父亲生前是公务员之故,他们又获得了奥地利政府发放的一笔慰问金,生活才稍微过得去。1905年,16岁的希特勒完成了他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离开了学校。他没有取得中学毕业文凭,对未来也没有什么计划安排。

下图可能是十九世纪早期的林茨模型。可见当时的林茨有条跨多瑙河的浮桥,城市由城墙、护城河、城堡来守护。

 

 

林茨的市中心广场

 

下图的塔尖处为林茨的新主教座堂Linzer Mariendom. 这是林茨最大的天主教堂,建于1862年,1924年才完工。希特勒在林茨时,此教堂仍在兴建中。据说希特勒一家曾住在附近的Humboldtstrasse大街上的一间公寓里。

 

八岁时,希特勒曾在教会诗班唱诗,甚至还立志要成为牧师。不知道当他经过这座仍在兴建的教堂时,他会有什么感想。

 

当时的奥地利(奥匈帝国)是一个跛足的巨人,内部矛盾重重;和当时奥地利的很多德意志人一样,希特勒向往大德意志主义,看不起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这种思想为他三十年后主张德奥合并埋下了伏笔。

当年轻的希特勒站在城墙和城堡边时,是否会想起德意志的历史和辉煌?

 

几十年后,林茨成为了德国的一部分。身为德国元首的希特勒,曾计划在林茨修建宏伟巨大的元首博物馆Fuhrermuseum(或叫欧洲文化中心),来安置纳粹德军从欧洲各地博物馆中抢来的文物。博物馆的选址就在下图中的多瑙河北岸(左岸),从远处的山脚下一直延伸到河边。计划中的元首博物馆将有一座橫跨多瑙河的铁桥来与林茨市区相连。

结果在战事吃紧下,元首博物馆因故取消建设,仅有下图中的铁桥完工。这座林茨大桥以德意志的史诗巨作尼伯龙根之歌来命名,叫做尼伯龙根大桥Nibelungen Bridge.

第二站:维也纳 - 命运的转折

1907年,18岁的希特勒离开林茨,来到艺术之都维也纳学习艺术。他曾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德文:Akademie der bidenden kunste Wien), 但被以不适合绘画为由被拒绝录取。

我在2017年时曾来到维也纳美术学院参观,发现里面冷冷清清,没有什么访客。在谷歌地图上点击这座学院(英文Academy of Fine Arts Vienna),发现对它的负面评价中都有提及希特勒。他们认为学院对希特勒的拒绝使这个世界少了一个画家,多了一场世界大战……

没有被美术学院录取的希特勒只能在维也纳一边打零工,一边寻找机会。几个月后,希特勒再收到噩耗,他母亲罹患了乳癌末期。尽管希特勒一度返回林茨照顾他母亲,但他母亲还是很快去世了。

1908年,希特勒再次去维也纳报考艺术学院,但再次名落孙山。从此,走正规艺术学习的大门对希特勒是彻底关上了。

母亲死后,希特勒的经济状况越发窘迫。1909年,20岁的希特勒花完了所有积蓄,只能居无定所,以卖画为生。他曾一度住进流浪汉收容所,后来才在一所为无家可归的穷人提供的廉价集体宿舍(Meldemannstrabe dormitory)中找到了位置,并在那里一直住到1913年。

据说希特勒的画以建筑和风景为主,不善于画人物,尤其不会画裸体人物;这也是他被艺术学院拒绝的原因。

下图为维也纳的街道、公园。希特勒也许曾在这里为作画寻找素材和灵感。

 

下图为维也纳著名的天主教堂St. Stephan圣斯蒂芬大教堂。穷困潦倒的希特勒也许曾从这里获得过免费食物。

 

1938年三月,在离开维也纳二十多年后,希特勒以德国元首的身份进入维也纳。在图下的英雄广场上,希特勒宣布德奥合并。二十万奥地利群众欢呼雀跃。

 

尽管受到群众的极大欢迎,但由于早年的失败经历,希特勒对维也纳的气息很不喜欢;此后也极少到访维也纳。

 

第三站:慕尼黑 - 发迹之地

19135月,在接收了他父亲的一部分遗产资金后,24岁的希特勒离开维也纳,和朋友一起来到了德国慕尼黑,试图继续追寻他的画家之梦。希特勒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座小公寓内居住,不时去附近的广场和公园作画。

作为适龄役男,希特勒有义务回到奥地利进行参军前的体检。19142月,希特勒回到故乡林茨进行参军体检,结果体检不合格,免于参军。多年以后,希特勒宣称自己是故意装病才导致体检不合格;因为他不想加入奥匈帝国军队,和帝国里其他非德意志人组成的军队并肩作战。

 

1914年八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同属同盟国的德国与奥匈帝国先后参战,对抗英法俄的协约国。希特勒自愿参加德国军队并被接受,他在西线法国战场担任传令兵,作战勇敢,获得了铁十字勋章,还晋升为下士。

1918年,希特勒遭毒气弹攻击而短暂失明;在他养伤期间,德国向协约国投降。

一战结束后,希特勒返回慕尼黑,在德国防卫军的调查局任职,主要调查国内各极端政党的活动情况。当时,因为一战战败,德国被迫割地赔款,再加上经济低迷,人民生活苦闷,各种不满情绪高涨,给了各种极端思潮宣扬的机会。慕尼黑市民喜欢去酒馆里和其他人一边喝酒,一边发牢骚;各政党也趁机到酒馆里搞演讲宣传,扩大影响。

下图为现代慕尼黑的酒馆

 

1919年的一天,希特勒被派去某个酒馆里去监听一个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德国工人党的聚会。听着听着,希特勒对这个党的理论越发感兴趣;但他觉得这个德国工人党的讲员毫无演讲技巧,让人昏昏欲睡。希特勒忍不住上台打断了对方的话语,开始滔滔不绝地发表了对时局的看法。希特

勒的演讲很有激情,引起了德国工人党党魁的注意,并邀请希特勒入党。

希特勒权衡再三后,接受了邀请。凭借着他特有的演讲才华,希特勒说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入党;他在党内的地位迅速蹿升,一年后就出任党魁。

1920年,希特勒把德国工人党的党名改为国社党(又称纳粹党)。希特勒在城东离伊萨尔河不远的Thierschstrabe大街上租下了一幢两层小公寓,作为他自己的居住地和纳粹党的办公用地。

此时,希特勒得以把早已埋藏在心里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宣扬出去,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加入纳粹党。

1923年,因为赔款问题未能解决,法国出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德国民众群情激昂。受此前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成功夺权的鼓舞,希特勒决定带领纳粹党在慕尼黑发动政变,继而进军柏林夺取全国政权。

1923118日,纳粹党在Burgerbraukeller公民啤酒馆(现已拆毁)内劫持了慕尼黑的军政要人,要求他们变节来对抗当时的德国合法政府。在扰闹了半天后,游说工作没能成功。到了第二天早上,希特勒率领上千纳粹党徒上街,准备占领市政厅;他们在半道上的统帅堂附近遇到德国防卫军和巴伐利亚警察拦截,双方爆发枪战,纳粹党徒被打散,希特勒则在逃跑后被捕。此事史称啤酒馆暴动。希特勒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混混成为了新闻人物。

下图为慕尼黑统帅堂Feldherrnhalle。纳粹分子在暴动时曾与警察在此发生冲突。

下图为慕尼黑市政厅和玛丽亚广场。希特勒在暴动中的进军目标。

 

 

后面的历史已是人尽皆知。希特勒在狱中写了一本书,出狱后率领纳粹党竞选公职,通过选举上台,成为德国总理、元首......

 

希特勒在慕尼黑一直住到1934年,直到他当上德国元首后才远赴柏林定居。

至于希特勒曾在慕尼黑租住的两栋公寓,在战后则命途迥异:小的一间作为储藏室;大的一幢则作为慕尼黑警察总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希特勒虽然从小是天主教徒,但因为带领纳粹党屡屡宣传极端思想,因此在1930年被天主教赶出家门(即绝罚令)。

 

尽管希特勒离开慕尼黑了,但作为德国元首,他还是在此盖了一幢建筑物作为他和国内外政要的宴会场所。这幢被称为元首行馆”Fuhrerbau的建筑物,座落于慕尼黑繁忙的国王广场Königsplatz 的东侧,著名的慕尼黑协定就在那里敲定。

1938年,希特勒以捷克斯洛伐克迫害境内苏台德区”220万德裔居民为借口,要求捷克割让苏台德区。捷克拒绝割地,在国内积极备战的同时,要求盟友英国和法国履行同盟承诺,一起向德国施压。

然而英国和法国却不愿为捷克而和德国开战。几经辗转后,1938929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在慕尼黑元首行馆内达成协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英法同意德国收回以德裔居民为主的苏台德区。感到背信弃义的捷克斯洛伐克无力单独与德国抗衡,在第二天被迫向德国割地。半年后德军占领捷克全境,捷克斯洛伐克瓦解。

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上曾声称,苏台德区是他对西方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张伯伦对此深信不疑,回到伦敦刚下飞机时,张伯伦手拿慕尼黑协定,声称他带回来一代人的和平。结果不到一年就被打脸了。

在元首行馆内达成的慕尼黑协定被后人认为是绥靖政策的高潮。而这个曾经决定几个国家命运,几百万人前途的国际会议场地,现在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标识。

我在2017年曾坐在旅游大巴上途经那里(如下图),曾经的元首行馆现已成为大学(University of Music and Performing Arts Munich)校舍。

 

下图为我在该建筑外拍到的纪念标识。它用德文、捷克文和斯洛伐克文三种语言写着“1938929日,在这幢建筑物里,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该协定瓦解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后记:慕尼黑导游对纳粹暴行的反思

我们的慕尼黑导游是本地的一名退休老师。他说话幽默风趣,经常用自制玩偶、图片旗帜等形式来介绍慕尼黑的中世纪和近代历史。但当我们来到慕尼黑玛利亚广场的一处地方时,他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导游指着一处外墙上的记念标识给我们看,我们看到上面刻着两行字,一行是德文、一行是英文。导游让我们团的一位老先生(美国人)用英文念出来:为纪念所有在1938119日晚上的反犹太人暴行中遭受攻击的受害者。导游解释说:1938119日,希特勒和其他纳粹党高层正在这里准备参加啤酒馆暴动十五周年的纪念活动。此时,他收到一条电报,说在巴黎的一位德国外交官被犹太人枪杀了(起因是要报复稍早前德国以非人道方式,把已经定居德国二十年的一万多波兰裔犹太人驱逐出境)。希特勒听闻此事,大喜道:我等待这个(袭击犹太人的)借口很久了。当晚,德国全境的犹太人商店、教堂被砸毁,大批犹太人被抓进集中营。约有数百名犹太人在当晚的骚乱中死亡。由于有很多犹太人商店的窗户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的发光,因此当晚的暴行被称为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 被认为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有组织屠杀的开始。

导游后来还说了一大段话,具体是什么我记得不太清楚了。大概是当时他们的祖辈、父辈很多都是此事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但战后大都不愿提及这件事。战后德国各界对纳粹暴行进行反思,总结出德国人的国民性以及教育的问题。最后他说,德国人要拧记历史,反思过去。

x潇潇 发表评论于
很美的文化之旅,喜欢!
HBW 发表评论于
据说当年希特勒读遍了Linzer图书馆的所有藏书。强调是所有!希特勒博闻强记。
湾区金头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hase2019' 的评论 : 希特勒撑权后的足迹,现存的主要在柏林和萨尔茨堡附近的鹰巢The Eagle’s Nest. 可惜上次欧洲之行没有去
X723 发表评论于
希特勒按最新的研究來說他是沒有死在柏林的地下室中!蘇聯克格勃手中的希特勒頭蓋,最後證明是一個女性的遺骨,他本人老死在阿根廷的豪宅中!
jw2009 发表评论于
谢谢!
hase2019 发表评论于
写的很好,请继续
chufang 发表评论于
王羽佳曾在Feldherrnhalle表演过勃郎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