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坛小结

打印 (被阅读 次)

这次刚回论坛那会儿,信心正处于高位,好像晃一下就能溢出来。可能因为刚刚读完麦肯纳的书,对于他所说的“开悟”过程略有头绪。麦肯纳很确定地说,开悟就是无我。这比所有大师们云山雾罩的说法都要清晰(但是因为语言的局限,越清晰越可能出错)。自从知道自我是什么,就信心满满地以为离“无我”的距离也不是那么遥远。最关键的是,麦肯纳的方法很对我的胃口,简直就是一条鲜花铺地的捷径。不用去死抠各种晦涩的经文(虽然我很希望自己能略知一二以便显摆之用),也不需要去想尽办法清除脑袋里纷纷纭纭的杂念(较劲的时候我恨不能把脑袋杀掉)。据麦肯纳的自述,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闭门读书并逐一拆解书中的概念和道理,把所有站得住脚的东西都击倒在地,然后就开悟了。按我的理解就是,你的头脑里再也没有任何框框或标准,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没有喜剧也没有悲剧,没有有价值或没有价值的东西连价值本身也没有了(不知这是否算是一种“白骨观”,反正肯定是放下那个叫作“自我”的东西)。到了最后你发现一切的一切都归向存在,再也没有其它的东西剩下了。这时候你似乎在用余光看原先的世界,它变得模糊而变幻,失去了先前确凿的稳固性。而那个永恒的存在却像秋天高远的天空那样真实清晰映照着万事万物。

宅在家里读和写甚至和外界隔离几乎就是我的愿望。小的时候我曾想做一个守灯塔的人,不是为了指引过往船只,而是盼望有人定期送来食物,可以让我在安静的封闭的角落里一本接着一本地读书,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过的所有有趣的事。那时候没想过人生需要意义,现在也许可以试着放下人生的意义。既然我还不需要去为了生活奔走操持,如不好好利用岂不辜负了这番恩赐?麦肯纳说,一万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是“真心求道”的,而在一万个真心求道的人之中,又只有一个开悟的。他还体贴地提醒,开悟须谨慎。因为如果你完全看透了这个游戏,游戏就失去了它的乐趣。他说,做一个“人类成人”就好了。我已经毫不迟疑地将自己归于那“万里挑一”的求道人之中。但开悟于我却远不及潇洒今生那么要紧。

写那首《请来看吧》,就是在那个时候。专心凝视着眼前的一切,放掉已知的“真理”,放掉固有情感模式,一直看到他们退隐消失在永恒之中。。。那些天就这样清净地读着想着写着,日子恬淡逍遥。直到某天在论坛潜水,看见小谢兄评诗,兴致忽起,顺手将诗发上论坛。如此一晃夏去秋凉。宅居家中,泡论坛对我有点像“入世”。别管自以为修到什么段位,拉出来遛的时候都会露怯,所以必须时常出来操练一番。奥修说,你可以在想象中经历你的情感,然后把它化解掉。这样你就可以避开在现实世界中因为这些情感引来的事件。那么网络更是一个理想的模拟操练场,一个有教具有陪练而且没有学费的学校,一个你不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行为受到切实惩罚的地方。

网络并不比现实更虚幻,现实也不必网络更真实。这个网络和现实交错的时代,总会让我惊诧不已浮想联翩。

写《知己》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只是将我们的需要投射出去然后接收回音。至于对方到底是谁有什么关系?是男是女是AI,是善念或是恶念,是真情实意还是敷衍了事,是理解爱慕还是漠不关心。。。我们如何可能探知那个真相呢?当一切都经过自我这个过滤器,当一切都被抽象为符号和概念,难道我们不是在一个真空的玻璃罩里和自己对话吗?我们反反复复想去确定的被爱与被认可,不都是经过自我的加工和解读吗?而自我不是从来都只看得见自己吗?这世间所发生的故事,如果没有我们的情感为它们画上眼睛,那些故事能活过来吗?然后我们就说,我们的故事塑造了我们的人生。

而现实又如何呢?当你了解网络传输三维成像以后,你还能断定现实不是一个Matrix吗?若是喜欢恐怖故事的话,你甚至可以想象自己是一颗“桶中之脑”。你和你心爱的人相拥然后分离,你得到你梦寐以求的东西然后失去,你眼看着一场场欢宴落下帷幕,你目送着青春年少渐渐远离。。。那些过往如今在什么地方?除了你仿佛依稀的记忆,除了你手中的证物身边的证人。某一天断了电黑了屏,你彻底离开了这个游戏,你还能用什么去证实所有关于你的真实?当然你可以说,即使你消失了,真实的洪流依然滚滚向前,你的生命延续在你后代的血脉之中。那就是说,你其实在暗暗盼望自己是不死的,无论你寄情于山川大地或是花草树木或是后代子孙甚或是你流芳千古的杰作。你并不情愿并不接受自己会彻底泯灭。你内心不安却假作坦然。因永恒看起来无望,不得不全身心投向现实,用一连串的谎言去叠加在一个真相之上。

。。。

网络使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成为可以想象。论坛让本来无缘相聚的人聚在一起。泡论坛就是为了热闹,在打闹碰撞中成长。只是时间长了,似乎起初积攒的信心渐渐地淡了。只剩下自我在喋喋不休高谈阔论左右互搏,好像真理即刻将在这样的争论之中显现。认真想了想,信心这东西似乎需要在静室之中耐心地温养,浮躁浮夸的心思与它无缘。到了写完《一条大河》,想到渺小的个人在强大的命运面前那种无力之感,深知依靠自己终究脱不开不安和恐惧的追赶。如此便要暂别论坛,在安静之中寻回真正的力量。

 

水宁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tonebench' 的评论 :
石兄差矣。石兄在正是我去论坛的一个原因。:)
那天看过石兄的回帖“对立存在,观点存在,情绪存在,表达存在,这就是事实。在此之外另找一个和谐,不是在制造对立与和谐的对立吗?”当时已经意识到石兄跟贴里所说的问题。
我从来不能在论坛呆太长的时间,主要是因为自己定力不够。首先是会浮躁。就像我在本文中所写的,开始上论坛的时候信心很好,慢慢就把那些积攒下来的信心耗尽了。因为思维太过于活跃,不断地思考别人的文章的深意以及自己如何回帖更加贴切等等。(这是我所说的“左右互搏”的意思,非指石兄。:))这时候所依靠的已经不是内心的力量而是头脑的力量,就是那个“自我”,渐渐就感觉很枯竭。
另一方面是论坛里的争吵会让我有点难过。我知道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是我的那个“自我”的特点。看起来它很善良,其实还是希望能够靠自己在其中“掌控”什么,没有“交托”出去。如果我在论坛,我一定会设法去做点什么。当我不在论坛,我想我也许可以做得更多。譬如观察,譬如祷告。。。这样我的信心才可能增加。
“那么悟道的人悟什么?俺觉得他们悟的是意识的有限性与非实性,这个地方破了,人就解放了自由了”。我很同意石兄的说法。我想我的自我意识就是太强大了,太急于去到某个地方了。我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忽略了太多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也许只要好好活在当下就足够了。
无论在我这篇文章还是留言里,石兄看见我用了多少个“自我”。这个真的是被石兄讲明白的。正打算好好去读一读石兄的几篇“辣文”。谢谢石兄。:)
stonebench 发表评论于
哈哈,水宁兄居然闭关了。俺私下里琢磨,是不是跟俺对“对立的感觉”的解释有点儿啥关系。今天看到水宁兄的小说,追到博客上来,看到这一篇,觉得可能确实有点儿关系。俺看到“左右互搏”就觉得心虚:)。
好吧,该俺跟水宁兄解释一下了。
俺对一元二元问题本身确实有点儿心不在焉。因为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加上俺最近又更加浮躁,专注气血之争,所以没有好好说。但虽然态度不严肃,但大概方向俺认为没有错。
一元,不在事相上,也不在意识中。意识上达到一元只能是很短暂的现象,虽然意识到一下足以让人欣喜半天。这个一元不是真的,只是意识对一元的反映,还是意识中的事。而真的一元,不随意识与事相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意识多杂乱,那个一元并不乱。无论意识多清明,那个一元也并不清明。这个东西,不是求来的,想来的,静来的,修来的,也不因相反的状态或者行为而消失。相反的,一切动静都在这个东西里发生。这个东西是真正的主体,永远也不会成为对象被感知。那么悟道的人悟什么?俺觉得他们悟的是意识的有限性与非实性,这个地方破了,人就“解放了自由了”。而意识的有限性怎么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转一段《坛经》给水宁兄,俺想画线的点是“分别亦非意”。好,不废话了。请看: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
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
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

闭关愉快!
水宁 发表评论于
不泡论坛,专心写博客。:)
论坛里都是老朋友,一玩就疯。可能一个人的性格需要平衡。在安静的另一面,我是很活泼贪玩那种人,所以经常需要自己有意识地调整一下。
谢谢!
注册很麻烦 发表评论于
宅在家里读和写甚至和外界隔离几乎就是我的愿望
============同感!但过去的我是待不住家的,更别提在家还读和写,没想到生活会完全改变一个人。你对很多事物很有感悟,希望还能读到你的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