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文----古来客

沁文----古来客

七绝仄起:《今夕鹊桥》 --- 星河望尽渡秋宵 --- 2015.08.20

沁文----古来客 (2015-08-21 09:53:47) 评论 (16)

 

《今夕鹊桥》
星河望尽渡秋宵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沁文(古来客)
2015.08.20

雨细长亭浅瑟,仄仄平平仄仄平(下平二萧韵) 雨细长亭浅瑟
池凉小径绿芭。平平仄仄仄平平(下平二萧韵) 池凉小径绿芭
拂过千年事,平平仄仄平平仄               月下千年事,
依偎几鹊?仄仄平平仄仄平(下平二萧韵) 人间几鹊
===============

:  谐音于 “”。
:  似好于 “旧”,指低回之音。
:  取其名词之意(指 “琴瑟” 之 “瑟“,与 “箫” 同为乐器) 而与句二之 “芭” 对应。
:  依旧时平水韵为仄声(古今音调相异之 “叛逆者” 一枚),于此仍持正格平仄。
鹊桥:将天上银河之处鹊桥 “移” 到地上^_^,故亦虚桥、亦实桥 。。。
句一:言旧日长亭辞别。
句二:言今夜小径独步。

今又七夕 。。。 蒙《诗词吾爱》 诗友 炎凉居 光临 沁文 博客并赐佳词《二色宫桃 – 话七夕》(如下所附,在此深谢),读之感慨 。。。风清夜静(平平仄仄),月素星明(仄仄平平,下平八庚韵);人仙再渡(平平仄仄),语念尤萦(仄仄平平,下平八庚韵)。。。 想起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沁文 遂草如上七绝仄起《今夕鹊桥》 --- 星河望尽渡秋宵(平平仄仄仄平平) 而应 炎凉居 妙词以记此七夕秋夜。右侧本,后稍改句三、句四而得左侧新版且置其前

沁文 自己稍喜 左侧 新版

(1)“人间几鹊桥” 五字曾用于 沁文 去岁深秋(2014.11.14)之五言平起观图习作《几曾鹊桥》 --- 互识难能又互逢 ( 仄仄平平仄仄平: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730/201411/12537.html;亦存两个版本 ):三秋花自谢(平平平仄仄),两片叶相邀(仄仄仄平平)。梦畔千丝线(仄仄平平仄),人间几鹊桥(平平仄仄平)? 。。。 沁文 惟不欲今番于五字重复,遂起修改之念 。。。

(2)初版句四之 “悴影” 虚笔不足、稍显直白。

(3)初版句三、句四使用 “月下和 “人间” 而缺动词,令通篇句式单一;新版则以 “拂过” 和 “依偎” 两动词结构避之。

留侯 建议以 “旧雨” 和 “新凉” 分别代替 “雨细” 和 “池凉” 而突出句一立意旧日、句二放眼当下。沁文 甚喜之、赞之( 仍然遵守正格平仄 ^_^,而且 “旧” 和 “新” 构成反义对仗 ),特记录如下留念,深谢。

旧雨长亭浅瑟箫,仄仄平平仄仄平(下平二萧韵)
新凉小径绿芭蕉。平平仄仄仄平平(下平二萧韵)

清泉兄 建议以 “听雨” 和 “临窗” 分别代替 “雨细” 和 “池凉”,如此既避免四句皆以名词性结构起首 (此前沁文谨记 清泉兄 更早前关于此类 “句式雷同现象”之叮嘱,遗憾此次终究不慎而忽略 --- 以为句一、句二选 “名词 + 形容词”结构起首或可有别于后句三、句四选粹 “名词 + 名词” 结构起首^_^) --- 以动宾结构而填别致;又改善对仗之工整性。愈加赞佩 清泉兄 如此慧眼(sharp eyes  。。。在此深谢清泉兄耐心观读沁文拙浅习作): 其实,沁文曾经花费许多时间于 “芭” 之选取(因为怀疑 “芭蕉” 是否为合成词 --- 只有当其为合成词之时, “芭” 方可 “解放” 出来而与句一之 “瑟” 构成逐字对仗),为此甚至 Google 多次以查询 “芭” 字是否可与其它字组合 。。。如今可知清泉兄之选择 (“箫”)尽解此惑。当真妙手,大赞清泉兄妙改:(1)避免纵向句式雷同;(2)工整逐字对仗;(3)维持正格平仄。在此珍藏而永记 。惟一遗憾之处在于 “听” 与 “亭” 同音(虽然异调)于句一近邻。

听雨长亭浅箫,
临窗小径绿芭蕉。

【下平二萧韵】挑貂刁凋雕迢条跳苕调枭浇聊辽寥撩僚寮尧幺宵消霄绡销超朝潮嚣樵谯骄娇焦椒饶烧遥姚摇谣瑶韶昭招飚标杓镳瓢苗描猫要腰邀乔侨妖夭漂飘翘祧佻徼侥哨娆陶橇劭潇骁獠料硝灶鹞钊蛲峤轿荞嘹逍燎憔剽。

如下乃诗友 炎凉居 所赠妙词
===========================
《二色宫桃 – 话七夕》
http://www.52shici.com/works.php?mem_id=63565&works_id=696665

炎凉居
2015.08.20

一夜金风闻鹊闹,又七夕,春心秋早。
惟独一思怨不消,孤楼伫,涩怀难表。
凝眸四顾银河渺,月如勾,鹊桥音杳。
诉尽眷魂一席愁,痴心语,梦回情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