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史上最著名三角戀
這兩天說了三位偉大的音樂家,舒曼夫婦 (羅伯特 舒曼與克拉克 舒曼) 和勃拉姆斯。這三個人不但在音樂上相互影響,各有所成,給後人留下了傳世的瑰寶,而且在情感方面也留下一段淒美的佳話。
舒曼晚年憂鬱症發作,從家人的看守下走脫,縱身躍入萊因河中。其時克拉拉正懷著舒曼的第七個孩子。舒曼被撈起後第二天進了療養院。至去世為止,勃拉姆斯自然成為克拉拉最親密的支柱與溫柔的守護。他住進舒曼家裡,為克拉拉彈琴解憂,陪伴舒曼的六個小孩。為了避免刺激舒曼,醫生不允許舒曼夫婦相會;於是勃拉姆斯便代克拉拉探視舒曼。在這期間,勃拉姆斯給好友Joachim寫信,傾訴他對克拉拉的迷戀。同時,給克拉拉寫信,吐露他對克拉拉的愛。
舒曼投河之前曾著文大力讚揚推薦勃拉姆斯。那時候,勃拉姆斯還沒有任何重要作品問世,便發現自己置身於盛名中。音樂史上至此從未有過如此一位作曲家如勃拉姆斯一樣可以獨立的以出版作曲維生,從未受金錢委託或職責原故而作曲。巴哈任職教會;海頓,莫扎特 依附貴族;貝多芬悍然的在貧窮中堅持其獨立尊嚴,仍然要接受王公貴族的經濟支持與委託作曲。勃拉姆斯只為自己的渴望作曲。
迷戀著克拉拉,勃拉姆斯借來舒曼所創作的克拉拉主題,研究這個升C小調鋼琴四重奏,二十年後改寫為C小調鋼琴四重奏。他寫了一封頗耐人尋味的信給出版商:〝在封面上你可以放這麼一張照片,一顆被槍指著的頭顱。這樣妳就可以明白這部作品是怎麼一回事。我可以寄一張照片給你。既然你偏好彩色印刷,你可以這樣套色:藍大衣,黃馬褲,長馬靴。〞這是歌德文學名著「少年唯特的煩惱」的主角造型。書裡主角唯特苦戀表姊,最後自殺身亡。
一八五八年春天,勃拉姆斯與克拉拉均被邀請到古亭根渡假。勃拉姆斯極不情願的成行,卻在古亭根遇見了他後來的的未婚妻Agathe。兩人親暱的身影在熱戀中不免忘形。克拉拉發現之後大怒。帶著孩子打包行李立刻打道離去。
一八五九年,勃拉姆斯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他的D小調鋼琴協奏曲首次在公眾之前演奏。曲風迥異於公眾對協奏曲輕快又不太長的期望,於是第二天得到很含糊保守的樂評。幾天後,同一部作品在萊比錫公演,得到的聽眾反應只是沈默,接下來是一片噓聲。然後勃拉姆斯寄了一封短信給Agathe解除婚約。
數年之後,在給友人George Henschel的一封信中他寫到:"當時,我的確是願意結婚的;只是我的音樂在音樂廳裡得到的反應不是噓聲,便是冷冰冰的沈默。在我自己,這是可以安然忍受的;因為我瞭解我的音樂的價值。因此當我從音樂廳的失敗裡返回我孤獨的房裡,我一點也不難過,反而是正好相反。但是,假使我必須要面對一個妻子焦慮的眼神與詢問『又失敗了?』這是我無法忍受的!即使一個女人可以非常愛一個藝術家,在她的心裡,她依然無法擁有對這種成功的完全堅信。假使她企圖安慰我,叫一個妻子來憐憫丈夫的缺乏成功?我無法忍受這樣一個想法。那真是地獄。"
Agathe遭受悔婚之辱後遠離家鄉。後來與人結婚,定居愛爾蘭。悔婚五年之後,勃拉姆斯回到他初遇Agathe的城市Goettingen。然後寫下了作品三十二號。其中最著名的是一首歌曲〝Nicht mehr zu dir zu gehen〞 歌詞寫道,"我想要終止生命,立刻滅亡,但是我又想為妳而活,與妳一起生存,永遠不死。" 同月,他寫下了G大調弦樂六重奏的前三樂章。這部作品中藏匿著一個秘密:他以音符拼出了兩個字〝Agathe farewell〞-Agathe,再見!
後來,他暗中迷戀克拉拉的女兒茱麗。一八六九年當克拉拉告訴勃拉姆斯,女兒茱麗已經訂婚的消息,深受打擊的勃拉姆斯臉色蒼白,一言不發的奪門而出,藏起來飲泣。克拉拉終於瞭解,昔日的仰慕者,如今仰慕著自己的女兒。遭受到茱麗結婚的打擊,勃拉姆斯懷著憤怒寫下了〝Alto Rhapsody〞,他稱這部作品為新娘之歌。並不是給茱麗的新娘之歌,而是給他自己的新娘之歌。就像是他寫下德意誌安魂曲,並不是為死者所寫,而是為了安慰失去死者的親人。
勃拉姆斯的母親長她丈夫十七歲,克拉拉舒曼長勃拉姆斯十八歲。兩個人通了一輩子的信大都在晚年叫勃拉姆斯付之一炬。於是我們不知道克拉拉與勃拉姆斯之間的戀愛是如何婉轉曲折,又為何在舒曼去世後選擇了各自獨立的生活。也許是對死者的敬意,也許是二十三歲的勃拉姆斯還沒準備好作為七個小孩的繼父與一個四十一歲女人的丈夫。假使他向克拉拉求婚,經濟責任必使他無法全心作曲。克拉拉亡後六個月勃拉姆斯便隨後棄世。仿佛克拉拉是勃拉姆斯的靈魂,靈魂去了,肉體便逐漸衰竭。
終其一生,勃拉姆斯沒有結婚。他把自己的心藏匿在音樂中。而在人的世界裡頭,勃拉姆斯永遠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人。
舒曼夫婦和勃拉姆斯這三人之間的友情,愛情恩怨在二零零八年被拍成了電影,片名 "琴戀克拉拉 " Beloved Clara。而導演正是勃拉姆斯的後人,德國影壇最重要的女導演之一的 賀瑪 桑德斯布拉姆斯 Helma Sanders-Brahms。敘述音樂史上最著名震撼的纏戀了一生的三角愛情。
東雲子
音樂史上最著名三角戀
東雲子 (2014-04-19 07:41:07) 评论 (20)音樂史上最著名三角戀
這兩天說了三位偉大的音樂家,舒曼夫婦 (羅伯特 舒曼與克拉克 舒曼) 和勃拉姆斯。這三個人不但在音樂上相互影響,各有所成,給後人留下了傳世的瑰寶,而且在情感方面也留下一段淒美的佳話。
舒曼晚年憂鬱症發作,從家人的看守下走脫,縱身躍入萊因河中。其時克拉拉正懷著舒曼的第七個孩子。舒曼被撈起後第二天進了療養院。至去世為止,勃拉姆斯自然成為克拉拉最親密的支柱與溫柔的守護。他住進舒曼家裡,為克拉拉彈琴解憂,陪伴舒曼的六個小孩。為了避免刺激舒曼,醫生不允許舒曼夫婦相會;於是勃拉姆斯便代克拉拉探視舒曼。在這期間,勃拉姆斯給好友Joachim寫信,傾訴他對克拉拉的迷戀。同時,給克拉拉寫信,吐露他對克拉拉的愛。
舒曼投河之前曾著文大力讚揚推薦勃拉姆斯。那時候,勃拉姆斯還沒有任何重要作品問世,便發現自己置身於盛名中。音樂史上至此從未有過如此一位作曲家如勃拉姆斯一樣可以獨立的以出版作曲維生,從未受金錢委託或職責原故而作曲。巴哈任職教會;海頓,莫扎特 依附貴族;貝多芬悍然的在貧窮中堅持其獨立尊嚴,仍然要接受王公貴族的經濟支持與委託作曲。勃拉姆斯只為自己的渴望作曲。
迷戀著克拉拉,勃拉姆斯借來舒曼所創作的克拉拉主題,研究這個升C小調鋼琴四重奏,二十年後改寫為C小調鋼琴四重奏。他寫了一封頗耐人尋味的信給出版商:〝在封面上你可以放這麼一張照片,一顆被槍指著的頭顱。這樣妳就可以明白這部作品是怎麼一回事。我可以寄一張照片給你。既然你偏好彩色印刷,你可以這樣套色:藍大衣,黃馬褲,長馬靴。〞這是歌德文學名著「少年唯特的煩惱」的主角造型。書裡主角唯特苦戀表姊,最後自殺身亡。
一八五八年春天,勃拉姆斯與克拉拉均被邀請到古亭根渡假。勃拉姆斯極不情願的成行,卻在古亭根遇見了他後來的的未婚妻Agathe。兩人親暱的身影在熱戀中不免忘形。克拉拉發現之後大怒。帶著孩子打包行李立刻打道離去。
一八五九年,勃拉姆斯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他的D小調鋼琴協奏曲首次在公眾之前演奏。曲風迥異於公眾對協奏曲輕快又不太長的期望,於是第二天得到很含糊保守的樂評。幾天後,同一部作品在萊比錫公演,得到的聽眾反應只是沈默,接下來是一片噓聲。然後勃拉姆斯寄了一封短信給Agathe解除婚約。
數年之後,在給友人George Henschel的一封信中他寫到:"當時,我的確是願意結婚的;只是我的音樂在音樂廳裡得到的反應不是噓聲,便是冷冰冰的沈默。在我自己,這是可以安然忍受的;因為我瞭解我的音樂的價值。因此當我從音樂廳的失敗裡返回我孤獨的房裡,我一點也不難過,反而是正好相反。但是,假使我必須要面對一個妻子焦慮的眼神與詢問『又失敗了?』這是我無法忍受的!即使一個女人可以非常愛一個藝術家,在她的心裡,她依然無法擁有對這種成功的完全堅信。假使她企圖安慰我,叫一個妻子來憐憫丈夫的缺乏成功?我無法忍受這樣一個想法。那真是地獄。"
Agathe遭受悔婚之辱後遠離家鄉。後來與人結婚,定居愛爾蘭。悔婚五年之後,勃拉姆斯回到他初遇Agathe的城市Goettingen。然後寫下了作品三十二號。其中最著名的是一首歌曲〝Nicht mehr zu dir zu gehen〞 歌詞寫道,"我想要終止生命,立刻滅亡,但是我又想為妳而活,與妳一起生存,永遠不死。" 同月,他寫下了G大調弦樂六重奏的前三樂章。這部作品中藏匿著一個秘密:他以音符拼出了兩個字〝Agathe farewell〞-Agathe,再見!
後來,他暗中迷戀克拉拉的女兒茱麗。一八六九年當克拉拉告訴勃拉姆斯,女兒茱麗已經訂婚的消息,深受打擊的勃拉姆斯臉色蒼白,一言不發的奪門而出,藏起來飲泣。克拉拉終於瞭解,昔日的仰慕者,如今仰慕著自己的女兒。遭受到茱麗結婚的打擊,勃拉姆斯懷著憤怒寫下了〝Alto Rhapsody〞,他稱這部作品為新娘之歌。並不是給茱麗的新娘之歌,而是給他自己的新娘之歌。就像是他寫下德意誌安魂曲,並不是為死者所寫,而是為了安慰失去死者的親人。
勃拉姆斯的母親長她丈夫十七歲,克拉拉舒曼長勃拉姆斯十八歲。兩個人通了一輩子的信大都在晚年叫勃拉姆斯付之一炬。於是我們不知道克拉拉與勃拉姆斯之間的戀愛是如何婉轉曲折,又為何在舒曼去世後選擇了各自獨立的生活。也許是對死者的敬意,也許是二十三歲的勃拉姆斯還沒準備好作為七個小孩的繼父與一個四十一歲女人的丈夫。假使他向克拉拉求婚,經濟責任必使他無法全心作曲。克拉拉亡後六個月勃拉姆斯便隨後棄世。仿佛克拉拉是勃拉姆斯的靈魂,靈魂去了,肉體便逐漸衰竭。
終其一生,勃拉姆斯沒有結婚。他把自己的心藏匿在音樂中。而在人的世界裡頭,勃拉姆斯永遠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人。
舒曼夫婦和勃拉姆斯這三人之間的友情,愛情恩怨在二零零八年被拍成了電影,片名 "琴戀克拉拉 " Beloved Clara。而導演正是勃拉姆斯的後人,德國影壇最重要的女導演之一的 賀瑪 桑德斯布拉姆斯 Helma Sanders-Brahms。敘述音樂史上最著名震撼的纏戀了一生的三角愛情。
東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