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东京后,在名古屋看望朋友,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坐新干线去京都,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在日本大部分人都用公共交通,但是你很少看到拿着行李的人在火车上。原来,日本有非常周到的行李托运服务。door-to-door。上门取,送到家。我离开东京的那个早晨K帮我把行李托运了。白天就可以空着手一身轻松的去玩,也不用拖着行李赶汽车。第二天到达京都,我的行李就摆在我的房间里面。真方便。费用是¥1500。不光是送到家里,送到旅店,车站,机场都可以。在车站的locker寄存行李不推荐。能放进行李箱的大locker很少,不容易找到。京都车站倒是有存行李的服务。
京都车站大厅:

到了京都车站第一件事是去旅游服务处拿地图。另外,公车地图也可以在网上下载打印:
http://www.city.kyoto.lg.jp/

下了公车,跟着人流走过这条古街就到了。街上有很多商店,也有饭馆。

宏伟的山门

每个拐角,每个转折,满眼都是这样的景色:


对面的山坡上伫立着音羽塔:

看到不少着和服的人,女孩或女人居多。在这样的秋日美景里面这样的人们也成了景色。每次看到别人穿这漂亮的民族服装心里都是酸酸的。我们的到哪里去了?我知道现在有人在恢复汉服。不过传统这个东西,要有时间的沉淀才有质感,毁了容易,建立不知要再过多久。

清水寺“舞台”的标准照。站在这座临山而建悬空的台子上,近看是艳丽的秋色,远看是城市的轮廓。这殿据说是全木结构,末用一根钉子。顶上似乎是厚厚的茅草。

祈福的字条:

正殿附近有一块碑,纪念中国的千手观音残疾人舞团曾前来表演:

散落在草地里的石佛。这挂上一块红布就代表有了神性的意思,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印尼游记,也是把树木石头包上红布,就开始参拜了。


让清水寺得名的音羽瀑布,是一股山泉,在这里分成三股供人祈福:

清水寺在樱花季节和秋叶季节晚上都有特别参拜,会亮起灯火,值得一看。
那条古街上房子都很矮小,街道狭窄,店铺住家门口连一尺的空地都没有。可是门口看似随意伸出的一颗花一枝叶都透着能让人认出来的“日本”味道。





中午在古街上找饭馆,看到不少老人进了一家面馆,心想老年人喜欢的店肯定正宗。进门问服务生要英文菜单,没有。四下望去,也没了空位。正在犹豫是不是要离开,就见一位打扮利落的太太招呼我,要我跟他们一起坐。我点了她推荐的鲑鱼面,很鲜。她还指点我,桌上调料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吃面可以大声吸溜。有人聊天,这饭就吃的不寂寞了。这位太太年过50, 居然是近几年才开始学的英文,仅仅是为了兴趣。她参加了某个友好交流组织,做义务工作。我们聊天聊得好开心。做在她对面的很帅的那位老先生,明显不懂英文,却耐心的宠溺的看着她。真心喜欢这对夫妻。
¥700的鲑鱼面

在京都车站,也可以吃到这样的自助餐:

本想把东山区一口气写完,写到这里已经累死。伏见稻荷只好再开一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