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2) ● 洪奕婷 华京京 韩宝镇 《联合早报》 虽然大部分分析师认为房地产价格将下降,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尽管政府的新一轮降温措施显得更加严厉,但由于市场充斥着流动资金,加上房地产发展商基于成本问题不太可能降低房价,新措施对市场的影响预料不会持久。 房地产新一轮降温措施 政府重拳出击为房地产市场降温,房地产分析师认为,有别于过去较零碎的降温措施,这次是一次过大整顿,私宅市场将首当其冲,受到最大影响。 德伟产业(DWG)培训、研究与咨询部高级经理李思德指出,政府过去的降温措施都是“一次针对一样”,如调高私宅卖方印花税(Seller’s Stamp Duty,简称SSD)、推出额外买方印花税(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简称ABSD),以及规定房屋贷款与价值比率(Loan-To-Value,简称LTV)顶限等,但这次却是全部一网打尽。 他说:“这显示政府是非常认真要让房地产市场降温。房屋交易量相信会立刻受到影响,因为对于那些买第三个房产的买家,LTV可低至20%,几乎等于是要一次过付清。” 然而,博纳(PropNex)集团总裁伊斯迈担心这轮雷霆万钧的“海啸降温措施”,将让私宅市场尤其受到重创,导致私宅价格短时间内暴跌20%。 他说,这轮降温措施“非常极端”,必定会让本地和外国投资者却步。“之前当ABSD只是10%,已经令一半的外国投资者不见了。现在增加至15%,我想高达80%的外国投资者都不会进场。” 需求突然萎缩,但已买下官地的发展商不可能不发展,因此供应依然存在,伊斯迈警惕说:“如果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这不只影响投资者,也将冲击新加坡所有拥屋者。” 小型公寓或卷土重来 对之前高价买房者,伊斯迈不排除,可能引发拖欠房贷、无法继续供屋等问题。 另一方面,欣乐国际执行董事麦俊荣认为,随着人们的购买能力因降温措施减弱,已经沉寂一段时候的小型公寓可能会卷土重来。“买得起价格超过200万元高价私宅的买家将减少。因此,发展商有可能转而推出更多小型单位。” 针对执行共管公寓所推出的新措施,卓登新达国际(Chesterton Suntec International)研究部主管陈瑞谨认为,将会相当有效。 例如,目前购买双钥匙(dual key)设计单位的买主一般是投资者,而不是要入住公寓的买主。限制只有多代同堂家庭才能够购买双钥匙单位,将会减少这类单位的销量。 对于政府这次也特别对永久居民实施多方面限制,房地产分析师均认为,除了是要抑制各方面的需求,也包含了“以新加坡人利益为先”的象征意义。 伊斯迈说:“之前有些永久居民虽然人不在新加坡,却将他们的组屋出租谋利,引起国人的不满,所以这次政府在措施上区分国人和永久居民,也是向新加坡人传达出‘政府有照顾你们’的信息。” 不过,也有房地产分析师认为,尽管政府的新一轮降温措施显得更加严厉,但由于市场充斥着流动资金,加上房地产发展商基于成本问题不太可能降低房价,新措施对市场的影响预料不会持久。 陈瑞谨指出,市场目前有很多流动资金,当投资者发现手上的资金无处可去时,可能暂时投放入股市,造成股价上涨。可是,当他们从股市赚到钱后,还是会再次把钱投入房地产市场。 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研究与咨询部副董事张敏璋也说,政府自2009年以来的降温措施一次比一次重手,但其效果却有待斟酌。“面对经济中的强大资金流动和势头,这些新措施会有什么影响,还有待观察。到最后,一切还是要由市场来决定。” 他指出,发展商对官地的标价越来越高,而新加坡目前又没有陷入经济衰退,因此财务状况良好的发展商不会只因为政府推出新措施,而不惜削价售屋,预料今年房价还是会比去年高。 星展银行受询时指出,多数房屋买主是买房子来自住,因此比较不会受到当中一些新措施的影响。 华侨银行则说,新一轮降温措施将让房屋买主更加谨慎,但目前要评估新措施对房屋贷款的影响有多大还言之过早。 对于政府这次也特别对永久居民实施多方面限制,房地产分析师均认为,除了是要抑制各方面的需求,也包含了“以新加坡人利益为先”的象征意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