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家长对教改“21世纪技能”的解读

御树林枫 (2012-04-23 15:35:18) 评论 (14)
前些年在《时代》杂志上读到:全球经济已不仅要求学生学好传统科目,而且还要求他们拥有“21世纪的技能”。 这也是美国当前教育改革所要求的。

“21世纪技能”是什么呢?

  一、了解整个世界。

“如今的孩子都是全球化的公民,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这点,他们长大后都必须沿着这条轨道前进。美国UPS快递公司CEO迈克·埃斯库表示,他们需要的员工是“拥有国际贸易知识、对外国文化有敏锐意识,能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的人才,而在这方面美国学生的竞争力并不强。如今在美国的高中生中,选修外语的学生不到一半,而社会学课也主要集中在美国历史上。 ”

其实中国学生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家长多是移民。通过观察中美文化的差别,中国学生更能够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和文化的多样性,而且在家多多少少“修习了中文”。

  二、跳出思维的局限。

“美国国家教育与经济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塔克表示,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工作,“对创造性和革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你在别人只看到一片混乱的地方看出规律”。而这正是美国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如今的孩子们必须学会在不同科目间进行交错思考,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突破都是多学科交叉取得的。 ”

这倒是很多中国家长要深思的地方。我们不是要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匠人”,而是“设计师”。如今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不仅要求知识,更需要综合思考。我的想法是带孩子多看,扩大视野,多启发,多和孩子平等地讨论,少给标准答案。站得高,自然能“在别人只看到一片混乱的地方看出规律”。

三、懂得聪明地对待新的信息来源。

“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需要对所接触的信息进行迅速处理,区分出哪些信息是可靠的,哪些是不可靠的。美国“21世纪技能”主题的一位研究成员表示:“对于学生来说,知道怎样处理、解读和分析这些信息,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如此发达,但是网络上的资源又是如此良莠不齐。查询信息不难,难的是通过思考和大量阅读的分辨能力。自己在大量资料中相互借鉴思考的同时,也要把这一技能传授给孩子。坚决杜绝不过大脑照单全收。如何结合孩子的学业教授孩子将获得的信息运用于实践,也是课题呀。

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在如今的工作中,情商(EQ)和智商(IQ)对于成功已经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诺曼·奥古斯丁表示:“如今大部分的发明创造都涉及到大规模的团队成员。我们必须强调沟通技能,强调团队精神以及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相处的能力。”

我的想法是鼓励参加集体体育项目,如何哄娃们去,还要想办法。不知童子军如何?哪位能提供建议一二,不胜感激。


建议链接:

家庭暴力对儿童的影响(转载)
 
视频:目睹家庭暴力的少年(女)

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