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就是意义

御树林枫 (2011-09-10 18:52:03) 评论 (17)

   前几天,有人问我家娃暑假去那里玩了。小家伙回答:“圣地亚哥和墨西哥。”我赶忙笑着跟了一句:“没有,没有。我们只去了圣地亚哥。那里有很多墨西哥文化,所以娃儿以为去了墨西哥。”的确,在圣地亚哥领略很多墨西哥风情:一会儿观看墨西哥舞蹈,一会儿品尝墨西哥食物;孩子这个年纪听了墨西哥长,墨西哥短,可不是以为自己逛了趟墨西哥吗?圣地亚哥Old Town (多图)

   但是说完我就挺后悔:完全可以回家再和孩子讲清楚,为什么非当着别人驳孩子的面子?何况这个人并不是非常熟悉,人家只是在开学之际的常规问候。我自己觉得感情虐待的帽子倒是扣不上, 但是觉得终究不合适: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思维和感情丰富的个体。

在我骄傲地成为一个妈妈之初,一个年长些的朋友对我说:“不要把孩子当作你的个人财产。”时光转逝,我愈来愈体会到孩子不是我的附属物,并不是“父母给他什么就是什么,孩子本身并不具有索取的理由”。孩子有他应得的东西,例如,被尊重的权利。

   我感觉用父母在成人之间交流交往中的相互宽容尊重的态度就可以身体力行地感染教育孩子。然而,父母却没有在教导孩子的问题上体现宽容和尊重:孩子在被误判时,性格懦弱的孩子会只能是委屈承受;勇敢的孩子就会反驳挑战父母的“权威”,到了被扣上“不听话”的大帽子。

孩子生日聚会想去什么电玩场所,我一百个不乐意:平时就反对去。去Jumping House Gym还落个锻炼一下身体;去动物园、水族馆也增长个知识 。那个不比那哗啦哗啦投币,稀里糊涂傻玩的地界强?---没意义。朋友的话点开了我:孩子过生日是为了高兴,孩子高兴就是意义。

尊重孩子还应尊重他们的选择,给孩子自主决定的机会。选择什么课外活动,去哪个夏令营,在哪里聚会,以至将来选择什么专业。要从孩子的兴趣意愿出发。我自己有什么想法,可以从平时的言语中的言谈中有意无意地灌输引导;在孩子选择时也可以直接提出来让孩子参考。如果孩子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我想我能做的只是尊重和尽力支持。如今转换专业,重新择职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即使孩子的选择最终证明不明智,至多孩子多了一段经历,这经历也是他人生的丰富。多走一段路,多看一段风景。

    除了教育爱护孩子,我还要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一样去尊重。




更多“对家暴说不群组”链接
/>
家庭精神暴力6种类型
家庭暴力对女性认知心理的伤害
母亲誓死捍卫婚姻 女儿13岁流落街头
浅谈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转贴)
走出家暴的10个误区 对家暴说不 ZT
十岁那年 我支持母亲离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