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大笔会

亚特兰大笔会 名博

林黛:烫伤 (小说)

亚特兰大笔会 (2010-04-13 06:16:49) 评论 (26)


莘儿来美国有些年头了,可还是喝不惯冰水吃不惯汉堡,魂牵梦绕的依旧是妈妈做的饭,吃不到,怎么办呢?就自己学着做呗,所以如果在报纸和网站上见到了好的菜谱,她就会剪下来或者打印出来,间或也和厨艺好的朋友们学几招。

春天的一个周末,有朋友要到家里来吃饭。做什么呢?莘儿翻看这自己收集的菜谱,一下看到了糖醋里脊。这个菜材料并不复杂,酱的配料也很简单,还有就是颜色也喜庆,唯一需要的是里脊肉要先被炸过。其它菜么,可以有豆腐、鱼、青菜什么的,不很麻烦。

上午,莘儿到超市买回里脊肉,把肉切成了条,用酱油和糖拌好,盛在饭盒里,盖好盖子,放在冰箱里腌上。

下午,莘儿去图书馆读了两个小时的书。这是一个新的图书馆,离家很近。坐在靠窗的位置,既可以感受到图书馆特有的宁静,又可以在需要休息时,透过窗子看到十字路口的繁忙。

回到家,朋友就要来了,莘儿赶紧系上围裙做饭。她先把后院的油炸锅接上电源倒好油,然后从冰箱里拿出腌好的里脊肉回温,又从冰箱里拿出青菜洗净,把豆腐和鱼切好。玉米小米花生粥是已经用慢锅煮好了

然后莘儿端着里脊肉来到后院,把肉顺进了油锅里,“刺啦啦”一阵爆响,同时莘儿感觉到左手手腕处灼热的疼,低头看去,一大片的油溅在手腕上,她本能地用力一甩,再看时,油被甩成了一条斜线,莘儿又把那还沾在手腕上的油一下擦到围裙上。

莘儿把锅中的肉用筷子拨拉匀,回到房间里,打开一个壁橱的门,从架子上拿出盛药的盒子,从里面找出了一小管药,那是中成药京万红,专门治烫伤的,是妈妈在一个春天里来美国看莘儿时特意带来的。莘儿把药挤出来,黑呼呼的,把它们涂抹在烫伤处,再在上面敷上创可贴。然后她到后院把油锅里的肉翻一翻,看看差不多了,捞出来沥油。

吃过饭,送走朋友,莘儿破天荒地没有洗碗,上楼去睡觉。烫伤的左手不敢放在被子里,只能平平地放在枕边,只感觉到火辣辣的疼,难以入眠。

“叮玲玲”,电话响了,是好友燕儿打来的。电话里燕儿热切地说她在网上发现了一个“秘密”的答案,这个“秘密”也是莘儿关注的,两个好友时常对此进行交流。莘儿说:“我已经睡了,电脑也关了,明天再说吧。”“哎呀,起来起来吧,去看看么,看我说得对不对?”听那口气,如果莘儿不起身去到电脑上看了以后和她讨论,这燕儿一晚上都睡不着了。“好吧,好吧,我去看看。”想象着电话那头燕儿撒娇的样子,莘儿用一只手撑着起来,打开电脑,电脑上传过来的图像让莘儿也笑了,没错,就是这个了。哈哈,萦绕在脑中有好多时日的问题豁然解决了,有趣有趣。关了电脑,挂了电话,莘儿又去睡了。

早晨醒来,阳光透过淡色的窗帘把柔和的光芒洒满了房间,眯着眼睛的莘儿仿佛看到了后院树林中的绿色,她一下子坐起来,下地,拉开窗帘,去看那在绿树丛中飞舞的蝴蝶。莘儿叫她们是蝴蝶,其实那是一片犬木花,白色的,风儿一吹,上下翻飞。每年的春天,莘儿都会在树林中找到她们,对着她们发几次的呆。

然后,她一蹦一跳地下了楼,要把楼下的窗户都打开,让那清风和花香都吹进来。路过厨房时,一眼看到了堆在洗碗槽里的的碗筷,让她一下想起了头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低头看看自己的左手,而左手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抬了起来,手腕上的创可贴历历在目。没错,是这只手,这只手昨天是被烫伤了,所以我才没洗碗,可是为什么现在没有一点疼的感觉呢?哈哈,好棒啊。且慢,莘儿心头的狂喜也只是一瞬间,当她特别留心去体会时,还是能感到一丝的不适,但是,已无大碍。不过,以防在白天做事时万一再碰到受过伤的地方,莘儿还是在创可贴的外面又带上了一个护腕。

晚上有个聚会,为了遮住护腕,莘儿特地选了一件袖子长及手掌的衣服。聚会上,朋友们友好的风趣的睿智的间或带点色儿的话语让笑声不断,莘儿托着腮帮子听着笑着。忽然,她意识到自己是在用那只烫伤的左手托着腮帮子,而且一点也不疼。

聚会结束后,回到家,莘儿打开了护腕,揭开了创可贴。乌拉!手腕处已经看不到烫伤的痕迹,那唯一一处淡红色的条痕是当时烫得比较轻且没有涂上京万红的地方。莘儿在心里说了一声“妈妈呀,女儿我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