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普希金铜像

君子 (2009-08-08 15:29:56) 评论 (31)

多年前的上海街头,罕有雕塑,更乏铜像雕塑。记忆当中大概有复旦大学的毛主席石雕,和虹口公园的鲁迅塑像。孰不知,在幽雅僻静的汾阳路、岳阳路和桃江路之街心花园,却矗立着一座普希金铜像。这座铜像,饱经战争与动乱的风霜,两次被毁,却又三次鬼使神差般地惊现,且一次比一次高大,实乃上海之传奇。

儿时,每每途径此地去附近少儿科技站看电影,不知何故,总好倘佯其四周,端详些久。某日再经此地,忽见雕像及底座均不翼而飞,心中顿感惆怅万分。有一阵,家父经常从单位带回一些珍贵的电影票,让我去普希金铜像附近的科技会堂看外国科技片。普希金铜像虽然不见了,却在欧美科技影片的大餐中饕餮,过满了酒足饭饱之瘾。什么法德合制的“协和式”飞机,英法德联手研发的心脏起搏器, 等等。还经常在同学中炫耀一番,很是神气。忽有一日,看了一部外国“参考片”--欧更。奥涅金。事先便知是普希金的代表作; 然事后,不是电影内容,而是圣彼得堡的蓝天,绿地,金殿们将本人给镇住了。哗, 天下竟有如此天堂般之美景!据说,上海的艺术家于1987年重塑了普希金铜像,比原件还高出60米。87年的苏联人好像对中国还是不以为然的吧?

本来简简单单的一座街头雕塑,却如此神奇般的失而复现,塑像与诗人作品本身的美是一定的。然在莽莽楼房马路中凸现的这小一片天空,有如阁楼中一扇打开的窗户,让人们朦胧的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这种感觉也一定是兴奋的,持久的,超越时空的

普希金铜像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 普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