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自己的这篇文章,还是仿佛要流泪一般,却又充满动力了~~~
我的父亲是大学教授,对工作很严谨。
平日没什么特别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我,对我很严厉。
小时候父亲打我,经常打,狠狠的打。或者叫我面壁,而且不准哭。
小时候父亲从早上7点准时开始训我,然后骑飞车送我去学校,我每天踩着电铃在众目睽睽下进教室。每天。
小时候父亲对我管得很紧。我很少有机会出去玩。就算出去十分钟,父亲不让我戴表却要求不能回来晚。所以开始我2分钟就回来了,后来5分钟,再后来基本会逛足10分钟。父亲后来一直自豪的说那是培养我的时间观念。
但是父亲是我这辈子永远最崇拜和最尊敬的人。
他从自己上大学起就为了以后的我收集了无数原版听力磁带;而他在整个城市搜遍了所有的英文教材买回家来,却永远舍不得坐2元钱的空调车和吃5元以上的便饭。现在依然是这样,也许空调车可以坐了,但除了接送我去火车站或去机场,从不打车。
他在我还没有桌子高的时候教我几何,然后我特认真地说了句话:我长大以后想要搞点什么。就为这句话,父亲记了一辈子。就为这句话,一家人都以为我会真地成什么气候,都满心欢喜地对我的未来充满期待。
上了最好的初中,直升进了最好的高中,然后鬼使神差般幸运的进入了世界一流的大学。仿佛得来全不费功夫。
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
从小到大,我的目标都是很清楚的,我的追求是如此的自觉,不需要任何的提醒,而任何事情也构不成对我的干扰。要最好的,做最好的,如此简单而已。
可是为什么,上了大学,上了几乎是最好的大学,却开始迷茫。是因为选择太多么?是因为生活太繁杂么?是因为感情让我一头雾水么?是因为其他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靠山后台么?都是借口!
是我自己放松了,是我自己以为没有后顾之忧了,是我自己开始习惯性的依赖起别人以为别人真的会为你铺路搭桥甚至为你做选择。
可是,我错了。
我永远崇拜和尊敬我父亲不仅因为他勤勤恳恳的为人,认认真真的做事,从家庭装修,煤气管道,电工木工样样精通,也不仅因为他等高考一等就是8年然后从上大学才开始接触英语用了一学期从最差变到最好,甚至不仅是因为在去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出国体检中查出癌症晚期两次手术一年化疗后他依旧去了麻省做访问学者(不过因为年龄已经有些大了,只去上了UMass.但是那时候父亲常去MIT, 那是他的一个梦。本来曾经想major in EE的我是希望可以帮他圆这个梦的,可是我没有成功。而且后来也不再学习理工,有时候想来,虽然不感到遗憾,但是有些心痛)。。。
我永远崇拜和尊敬我父亲,是因为我赶不上他。我的速度比他快我的精力比他旺盛我涉猎的范围比他宽广的多,但是我知道我没有他扎实,没有他严谨,没有他禁欲一般的对自己要求严格。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找不出第二个能用牙膏皮凭记忆剪出钥匙的形状成功打开门锁的人吧。可是父亲做到了。那时候我们家还住在一个10平米左右的单人间里,除了一个床,沙发,一个桌子,和一大排的书,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这样一个有性格有天赋的父亲却在我身上花了太多太多的心血,以至于自己的学术目标因为为我操心太多都不能很好的达到。每次想起父亲,每次跟别人讲起他,都会眼眶湿润。每次。
我知道自己做过很多让父亲很失望的事情,特别是自从上了大学,受了人文主义自由理论的影响,我变得越来越自我,越来越追求虚幻的东西,越来越不知道到底自己曾经的“长大以后想要搞点什么”到底是些什么。
可是固执的自己,不能后悔。
但是面对父亲,和自己其实不该却仿佛已经伤痕累累的心,我止不住哭泣。我欠父亲太多。而这个债太深,太痛。
。
。
。
。
。
。
。
。
。
。
在最近一封信的最后,父亲写道:
I like to compete with you in some way. I will set my goal and you do yours. We will see who will achieve better at the end of 2007.
And I know that time will arrive like tomorrow.
So, don't write, don't even think too much, just get down to your work, just concentrate.
Let's try together.
父亲下的战书,我怎能不接?
父亲下的战书
叶舞菲扬 (2009-03-31 19:18:29) 评论 (0)
每次看自己的这篇文章,还是仿佛要流泪一般,却又充满动力了~~~
我的父亲是大学教授,对工作很严谨。
平日没什么特别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我,对我很严厉。
小时候父亲打我,经常打,狠狠的打。或者叫我面壁,而且不准哭。
小时候父亲从早上7点准时开始训我,然后骑飞车送我去学校,我每天踩着电铃在众目睽睽下进教室。每天。
小时候父亲对我管得很紧。我很少有机会出去玩。就算出去十分钟,父亲不让我戴表却要求不能回来晚。所以开始我2分钟就回来了,后来5分钟,再后来基本会逛足10分钟。父亲后来一直自豪的说那是培养我的时间观念。
但是父亲是我这辈子永远最崇拜和最尊敬的人。
他从自己上大学起就为了以后的我收集了无数原版听力磁带;而他在整个城市搜遍了所有的英文教材买回家来,却永远舍不得坐2元钱的空调车和吃5元以上的便饭。现在依然是这样,也许空调车可以坐了,但除了接送我去火车站或去机场,从不打车。
他在我还没有桌子高的时候教我几何,然后我特认真地说了句话:我长大以后想要搞点什么。就为这句话,父亲记了一辈子。就为这句话,一家人都以为我会真地成什么气候,都满心欢喜地对我的未来充满期待。
上了最好的初中,直升进了最好的高中,然后鬼使神差般幸运的进入了世界一流的大学。仿佛得来全不费功夫。
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
从小到大,我的目标都是很清楚的,我的追求是如此的自觉,不需要任何的提醒,而任何事情也构不成对我的干扰。要最好的,做最好的,如此简单而已。
可是为什么,上了大学,上了几乎是最好的大学,却开始迷茫。是因为选择太多么?是因为生活太繁杂么?是因为感情让我一头雾水么?是因为其他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靠山后台么?都是借口!
是我自己放松了,是我自己以为没有后顾之忧了,是我自己开始习惯性的依赖起别人以为别人真的会为你铺路搭桥甚至为你做选择。
可是,我错了。
我永远崇拜和尊敬我父亲不仅因为他勤勤恳恳的为人,认认真真的做事,从家庭装修,煤气管道,电工木工样样精通,也不仅因为他等高考一等就是8年然后从上大学才开始接触英语用了一学期从最差变到最好,甚至不仅是因为在去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出国体检中查出癌症晚期两次手术一年化疗后他依旧去了麻省做访问学者(不过因为年龄已经有些大了,只去上了UMass.但是那时候父亲常去MIT, 那是他的一个梦。本来曾经想major in EE的我是希望可以帮他圆这个梦的,可是我没有成功。而且后来也不再学习理工,有时候想来,虽然不感到遗憾,但是有些心痛)。。。
我永远崇拜和尊敬我父亲,是因为我赶不上他。我的速度比他快我的精力比他旺盛我涉猎的范围比他宽广的多,但是我知道我没有他扎实,没有他严谨,没有他禁欲一般的对自己要求严格。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找不出第二个能用牙膏皮凭记忆剪出钥匙的形状成功打开门锁的人吧。可是父亲做到了。那时候我们家还住在一个10平米左右的单人间里,除了一个床,沙发,一个桌子,和一大排的书,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这样一个有性格有天赋的父亲却在我身上花了太多太多的心血,以至于自己的学术目标因为为我操心太多都不能很好的达到。每次想起父亲,每次跟别人讲起他,都会眼眶湿润。每次。
我知道自己做过很多让父亲很失望的事情,特别是自从上了大学,受了人文主义自由理论的影响,我变得越来越自我,越来越追求虚幻的东西,越来越不知道到底自己曾经的“长大以后想要搞点什么”到底是些什么。
可是固执的自己,不能后悔。
但是面对父亲,和自己其实不该却仿佛已经伤痕累累的心,我止不住哭泣。我欠父亲太多。而这个债太深,太痛。
。
。
。
。
。
。
。
。
。
。
在最近一封信的最后,父亲写道:
I like to compete with you in some way. I will set my goal and you do yours. We will see who will achieve better at the end of 2007.
And I know that time will arrive like tomorrow.
So, don't write, don't even think too much, just get down to your work, just concentrate.
Let's try together.
父亲下的战书,我怎能不接?
我的父亲是大学教授,对工作很严谨。
平日没什么特别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我,对我很严厉。
小时候父亲打我,经常打,狠狠的打。或者叫我面壁,而且不准哭。
小时候父亲从早上7点准时开始训我,然后骑飞车送我去学校,我每天踩着电铃在众目睽睽下进教室。每天。
小时候父亲对我管得很紧。我很少有机会出去玩。就算出去十分钟,父亲不让我戴表却要求不能回来晚。所以开始我2分钟就回来了,后来5分钟,再后来基本会逛足10分钟。父亲后来一直自豪的说那是培养我的时间观念。
但是父亲是我这辈子永远最崇拜和最尊敬的人。
他从自己上大学起就为了以后的我收集了无数原版听力磁带;而他在整个城市搜遍了所有的英文教材买回家来,却永远舍不得坐2元钱的空调车和吃5元以上的便饭。现在依然是这样,也许空调车可以坐了,但除了接送我去火车站或去机场,从不打车。
他在我还没有桌子高的时候教我几何,然后我特认真地说了句话:我长大以后想要搞点什么。就为这句话,父亲记了一辈子。就为这句话,一家人都以为我会真地成什么气候,都满心欢喜地对我的未来充满期待。
上了最好的初中,直升进了最好的高中,然后鬼使神差般幸运的进入了世界一流的大学。仿佛得来全不费功夫。
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
从小到大,我的目标都是很清楚的,我的追求是如此的自觉,不需要任何的提醒,而任何事情也构不成对我的干扰。要最好的,做最好的,如此简单而已。
可是为什么,上了大学,上了几乎是最好的大学,却开始迷茫。是因为选择太多么?是因为生活太繁杂么?是因为感情让我一头雾水么?是因为其他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靠山后台么?都是借口!
是我自己放松了,是我自己以为没有后顾之忧了,是我自己开始习惯性的依赖起别人以为别人真的会为你铺路搭桥甚至为你做选择。
可是,我错了。
我永远崇拜和尊敬我父亲不仅因为他勤勤恳恳的为人,认认真真的做事,从家庭装修,煤气管道,电工木工样样精通,也不仅因为他等高考一等就是8年然后从上大学才开始接触英语用了一学期从最差变到最好,甚至不仅是因为在去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出国体检中查出癌症晚期两次手术一年化疗后他依旧去了麻省做访问学者(不过因为年龄已经有些大了,只去上了UMass.但是那时候父亲常去MIT, 那是他的一个梦。本来曾经想major in EE的我是希望可以帮他圆这个梦的,可是我没有成功。而且后来也不再学习理工,有时候想来,虽然不感到遗憾,但是有些心痛)。。。
我永远崇拜和尊敬我父亲,是因为我赶不上他。我的速度比他快我的精力比他旺盛我涉猎的范围比他宽广的多,但是我知道我没有他扎实,没有他严谨,没有他禁欲一般的对自己要求严格。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找不出第二个能用牙膏皮凭记忆剪出钥匙的形状成功打开门锁的人吧。可是父亲做到了。那时候我们家还住在一个10平米左右的单人间里,除了一个床,沙发,一个桌子,和一大排的书,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这样一个有性格有天赋的父亲却在我身上花了太多太多的心血,以至于自己的学术目标因为为我操心太多都不能很好的达到。每次想起父亲,每次跟别人讲起他,都会眼眶湿润。每次。
我知道自己做过很多让父亲很失望的事情,特别是自从上了大学,受了人文主义自由理论的影响,我变得越来越自我,越来越追求虚幻的东西,越来越不知道到底自己曾经的“长大以后想要搞点什么”到底是些什么。
可是固执的自己,不能后悔。
但是面对父亲,和自己其实不该却仿佛已经伤痕累累的心,我止不住哭泣。我欠父亲太多。而这个债太深,太痛。
。
。
。
。
。
。
。
。
。
。
在最近一封信的最后,父亲写道:
I like to compete with you in some way. I will set my goal and you do yours. We will see who will achieve better at the end of 2007.
And I know that time will arrive like tomorrow.
So, don't write, don't even think too much, just get down to your work, just concentrate.
Let's try together.
父亲下的战书,我怎能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