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页
新闻
读图
财经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时尚
旅游
影视
博客
群吧
论坛
电台
热点
原创
时政
旅游
美食
家居
健康
财经
教育
情感
星座
时尚
娱乐
历史
文化
社区
帮助
advertisement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 (图)
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 (图)
2008-05-21 11:13:37
雨前茶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kzjz/xin_23205052008187341575417.jpg
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
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别处还能找到这样的13亿人么?
外国网友留言:别处还能找到这样的13亿人么?
在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所体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温总理震后亲赴现场的指挥,让他们叹为观止: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
中国军队对灾区的救援被他们形容为中国军人的第二次“长征”。
在看完CNN关于中国救灾的报道后,有外国网友留言:“难以置信地看到,这些人民没有抱怨,只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救济工作。13亿人同样如此,能机械地坚韧近乎冷酷地面对这种情况,所以无怪乎他们将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你能在世界别的地方找到这样的13亿人么?”
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
近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刊登文章《悲剧中蕴藏机会》称,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一个富有同情心又极具竞争力的中国。
当局对这场大规模灾难的高效反应令人印象深刻。派往震中地区的军队由于帮助解救受困的幸存者和分发重要的食品和医疗物资而对事态很快产生了影响。这场行动得到了妥善的组织。
不妨将该行动的专业水准同美国应对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时的情况相比。那场飓风中死亡了不到1000人,但却严重损害了布什总统执政能力方面的声誉。当局的行动已经表明,只要北京下定决心,它就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刊登署名周兆呈的文章说,“中国的总理难为”,“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无论是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还是2004年底印尼大海啸,世界其他国家很少有领导人会在灾难发生时,除赶到现场视察灾情、慰问群众之外,还要亲自担任救灾总指挥。毕竟前者属于政治职责,后者属于专业领域。
文章说,而在中国地震救灾的前四天里,温家宝几乎是把大半个国务院搬到了四川。温家宝亲临一线,四处疲于奔命地指挥、调度、慰问。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之下,总理的到场除了提高应变效率、争取黄金时间、督促地方官员、现场拍板解决问题之外,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指挥救灾、慰问百姓,更是灾场和全国民心稳定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国总理这个职位,自周恩来时代开始,就被赋予了兢兢业业、克尽职守的形象,“周总理”三个字既是一代中国人对周恩来的永恒纪念,也是对继任者的道德标尺和衡量比照。
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
中国军人的第二次“长征”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驻北京记者安德鲁·雅各布斯在《中国对地震的回应异常公开》一文中写道,在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之内,大约有2万名军人集结到了地震灾区,帮助挖掘死难者、搜寻受伤者,而多达3万的军用飞机以及军用卡车正在驰援。看完这条新闻的美联社记者慨叹说:“这种快速的动员,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已经将灾难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奥运期间的任何突发事件都会准备充分。”
国际救灾专家们也从专业角度对中国军队的反应赞不绝口。“对这样的灾难做出反应尤其困难,因为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山区。在像地震这样的情况下,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第一反应相当好。”美国灾害医学委员会的一名专家对美联社记者说。英国地质勘查研究所一名专家在接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驻北京记者彼得·福特的采访时也表示:“中国似乎对这种救灾行动准备充分,他们非常善于迅速制定救灾计划”。中国军队对灾区的救援被他形容为中国军人的第二次“长征”。
博主已关闭评论
今日热点
补说一下上个周末
晓青
儿子的金手指 - 治愈我的湿疹及其它
AnnYuan
有中国女生跟乌克兰人发生关系身败名裂
阿里克斯Y格雷
“美股崩盘是迟早的”?——现在明明是超级大牛市起点!
BrightLine
悼念中国民主先行者刘晓波,八周年祭。
蒋公子
台湾行印象-我的台湾情结(下)
canhe
精明布局——川普援乌新模式战略解读
雅酷原创
传统的经济危机周期已经改变了
老财主说两句
落叶不归 心安在?
三希堂客
獨播庫的影視巳經多日沒有更新
OldJohn_02
听小芳讲故事— 细雨中的晚餐
北美新疆妞
我在香港当保安
胡作非为
共军五位战神彭、林、刘、徐、粟的奇特爱好
赵大夫话吧
奇险灵峻冠五洲 –张家界游记
捷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周热点
国内的美好生活 - 高铁和滴滴打车
匆匆走过
我吃故我在:厦门vs迈阿密海鲜大PK
北美_原乡人
楼道里的默契经济学: 市井中的“道法自然”
康赛欧
中年丈夫失业的唏嘘
BeijingGirl1
德州神秘营悲剧,应让我们明白什么
老键
勿忘国耻,参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一游龙江(4)
世界在我心中
在美国坐火车的体会
net422003
千岛群岛 -- 来自俄罗斯的邀请
唐山故乡
你的孩子们为什么要远离你?
mychina
2025回国 年轻人躺平(图)
菲儿天地
举国震惊:一场家宴,竟是一次生死劫!
麦姐
以色列——被逐出欧洲家园犹太人的无奈归宿(二)
橡溪
我在美国看牙医
戴宁生2022
等待已久的Costco福利终于来了
GoBucks!
advertisement
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 (图)
切换到网页版
给我悄悄话
博文列表
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 (图)
(2008-05-21 11:13:37)
评论
(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kzjz/xin_23205052008187341575417.jpg
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
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别处还能找到这样的13亿人么?
外国网友留言:别处还能找到这样的13亿人么?
在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所体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温总理震后亲赴现场的指挥,让他们叹为观止: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
中国军队对灾区的救援被他们形容为中国军人的第二次“长征”。
在看完CNN关于中国救灾的报道后,有外国网友留言:“难以置信地看到,这些人民没有抱怨,只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救济工作。13亿人同样如此,能机械地坚韧近乎冷酷地面对这种情况,所以无怪乎他们将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你能在世界别的地方找到这样的13亿人么?”
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
近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刊登文章《悲剧中蕴藏机会》称,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一个富有同情心又极具竞争力的中国。
当局对这场大规模灾难的高效反应令人印象深刻。派往震中地区的军队由于帮助解救受困的幸存者和分发重要的食品和医疗物资而对事态很快产生了影响。这场行动得到了妥善的组织。
不妨将该行动的专业水准同美国应对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时的情况相比。那场飓风中死亡了不到1000人,但却严重损害了布什总统执政能力方面的声誉。当局的行动已经表明,只要北京下定决心,它就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刊登署名周兆呈的文章说,“中国的总理难为”,“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无论是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还是2004年底印尼大海啸,世界其他国家很少有领导人会在灾难发生时,除赶到现场视察灾情、慰问群众之外,还要亲自担任救灾总指挥。毕竟前者属于政治职责,后者属于专业领域。
文章说,而在中国地震救灾的前四天里,温家宝几乎是把大半个国务院搬到了四川。温家宝亲临一线,四处疲于奔命地指挥、调度、慰问。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之下,总理的到场除了提高应变效率、争取黄金时间、督促地方官员、现场拍板解决问题之外,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指挥救灾、慰问百姓,更是灾场和全国民心稳定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国总理这个职位,自周恩来时代开始,就被赋予了兢兢业业、克尽职守的形象,“周总理”三个字既是一代中国人对周恩来的永恒纪念,也是对继任者的道德标尺和衡量比照。
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
中国军人的第二次“长征”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驻北京记者安德鲁·雅各布斯在《中国对地震的回应异常公开》一文中写道,在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之内,大约有2万名军人集结到了地震灾区,帮助挖掘死难者、搜寻受伤者,而多达3万的军用飞机以及军用卡车正在驰援。看完这条新闻的美联社记者慨叹说:“这种快速的动员,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已经将灾难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奥运期间的任何突发事件都会准备充分。”
国际救灾专家们也从专业角度对中国军队的反应赞不绝口。“对这样的灾难做出反应尤其困难,因为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山区。在像地震这样的情况下,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第一反应相当好。”美国灾害医学委员会的一名专家对美联社记者说。英国地质勘查研究所一名专家在接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驻北京记者彼得·福特的采访时也表示:“中国似乎对这种救灾行动准备充分,他们非常善于迅速制定救灾计划”。中国军队对灾区的救援被他形容为中国军人的第二次“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