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

hey3g (2007-05-31 06:11:06) 评论 (24)

六四

 

六四这两个字,可能最后会进入中国的汉语词典。就算现在在词典中查不到,这两个字联在一起的意思是不需要解释的。

十八年,弹指而过,六四这两个字却已经刻入每个中国人的脑海中。虽然常常被忘记,但却从来没有消失或者磨灭。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两个字会自动的跳出来。如果某一天,中国的老百姓可以公开的谈论这两个字,那么那时的中国一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没有经历过六四。那时我还没有上大学。仅仅是在家乡那座城市的街上看到过大学生和市民的游行。我个人的感知是间接的,所以才能平静地谈论这个话题。我想那些曾经身临其境的人们,一定有一个心结很难打开。

去年,我帮一个朋友在悉尼的一个成人教育学院排队登记某个课程的时候,偶然看到了那里教学楼里的一幅照片,那是挂在墙上的很大的照片,里面是八九年的天安门广场。帐篷标语旗帜人群,那时候天还是很蓝,人们穿得都很朴素,男学生都是长头发,看得出不常理发,女学生都没有任何化妆,质朴简单的表情。背景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天安门。没想到,天安门广场也曾从容大度地容纳了所有这些满怀希望的人们和他们的帐篷标语,虽然只是暂时的。那可是标志着千年统治者权力的地方啊。那幅照片定格了一个永恒的时刻,阳光灿烂的时刻,虽然那些人和物很快被清除得干干净净,但,不经意,那个场景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历史一页,永远地存在着。

六四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也许没有答案,也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如果非要说六四中有学生/群众和政府两方的话,学生和群众显然没有成功。六四已经是禁词了,没有哪个参与的人愿意在国内公开谈论他们的六四经历。那么政府成功了吗?一直到现在,政府仍然对六四忌讳万分,百般防范。所以,政府也没有成功。我想,统治者看到几百万上千万的人走上街头表达不满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极端痛苦的。无论什么样的统治者,看到子民对他表示拥护爱戴,才是最高的幸福,那是一种能够给与的权力带来的幸福。

不知道九二年邓小平南巡深化改革的决定,是否曾有一丁点六四的影响。不过,政府从此默然地遵循了一个道理,只有经济持续发展,平民百姓安居乐业,发生麻烦的可能性才会最小。老百姓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说什么都是不管用的,还是挣钱吧。于是,中国人立刻变成了纯经济动物。政治莫谈,利益为大。

中国的经济发展了,百姓富裕了,政府更是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府之一。可不可以说,六四虽然无人公开提起,但却是一个触发了这一切的引子?

然而遗憾的是,中国仍然没有发展出一套有效的政府和平民互动的机制来。无论是多党,一党多派,民主集中,无论什么形式制度,各个阶层的不同利益是需要有机地协调和妥协的。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正是因为有效的利益代表和平衡体制,其平民才能最大限度地分享财富和贡献才能。然而,中国的心照不宣的体制,只能产生“皇帝新装” 里口是心非的民众,和滋养一批官僚硕鼠。长此以往,矛盾积累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是会爆发的。

看来,中国还有一道坎要过,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过了坎,我相信六四就能正式被写入中国的汉语词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