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鸿沟--人

艾丽思笔记 (2006-11-02 16:45:43) 评论 (20)


多年前听过一个无可考据的故事,关于狗,关于人。

在远古时期,有一天,突然洪荒裂变,大地在剧烈的颤抖中崩陷。一条深不可测,延绵不绝的鸿沟出现,把人类和世上的其他生灵分割在两旁。

巨沟两边,人类和动物们,惊恐地相互凝视,对峙,不明白上天为什么有这样的安排,把原本和睦相处的世界一分为二。

惶恐和不解使他们都忘记了本能的膜拜和祈祷,渐渐地,恐惧占据了一切。

鸿沟早已不再拓宽,却不断地加深,深到无可名状。人类和动物们慢慢地后退,远离那条令人生畏的分隔线。

随着视线缓缓地模糊起来,未曾有过的敌意在双方的心头滋长,陌生,强大。

然而,瞬息突变,一条狗咆哮着冲出了动物们的阵营,以闪电般的速度和难以置信的腾跃,跨过了那条鸿沟,加入到人群中去,和人类站在一起。

这条狗没有再回头,它的子孙后代一直和人类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我想了很多年,这个故事的真正涵义,到今天也没有满意的答案。

在欧洲生活,我知道许多人对中国人爱吃狗肉深恶痛绝,他们甚至觉得那无异于吃人。我也不愿意用一种转移目标的方式为国人辩解,比如说什么最爱吃狗肉的不是我们,而是韩国人等等。

我只能告诉他们,中国的文化对世间万物有广阔的界定和理解,单纯地说杀生行为,那是难分高下与亲疏的。怜惜自己的宠物,同时对其他的动物大快朵颐,并不是慈悲的境界。

可是,我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文化的异同,不能次次都成为最后的解释。

先想到的是鸿沟,还有跨越,两个关键词。

这是世界的两个支撑点,意味着隔阂与弥补,障碍和征服,生命赖以存在的本源。

我总觉得,冥冥之中有如此的安排,并非想借此使人类有一个亲密的朋友。人类自身的放逐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早已决定人类将永远处于孤独。

我也相信,在那个神秘的时刻,很多动物的身躯都比狗要庞大,动作也更凶猛灵活,应该有不少都有能力跃过鸿沟的,但是它们没有。

它们的选择和人类是一样的,不断地后退,后退,任凭恐惧和猜疑填满那条鸿沟。

难道,这就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的关系?

一条狗纵身一跃,腾飞的弧线横亘,掩盖了一切。世界于它,已经失去了边界。

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获得于人类同等的地位,即使它可以自由地往来两极,也只能永远生活在一个中间地带。

鸿沟,是始自蛮荒时代的一个绝对信号,曾经不可分割的浑然一体,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

现在呢,断裂的痕迹,随处可见。每逢雨后,依然可以嗅到焦热的泥土,在震颤中散发出潮湿的余香。

我们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是这个古老的故事留下的唯一结果。

一次后退的抉择,有时意味着埋下无数次后退的种子,悄悄地生根发芽。

从此,腾跃是一个梦想,人类永恒的渴望,在崩溃的时候,在脆弱的时候。

力求征服的人类,居然常常无法克服隔膜的存在。这不是讽刺,而是事实。

鸿沟是空洞的,它只是广大的中间地带的一道印痕。它的此岸是混沌,彼岸是神秘。

我又想起,“回归自然”是时髦的口号,味道温暖而亲切,宛如呼唤回家。

可是,我们还能够回归世界和自己吗?

也许,那一次的后退,我们的祖先走得太远了,以致于后来的试图回望都异常艰难。

然而,推卸责任是心灵的贫弱,我们不能倒退着让过去为现在负责。

游移不决又信心十足,不得其门而入又徘徊不肯离去,除了疯子以外的人,大多如此。

无论如何,我很敬重那条跳过去的狗,虽然无从揣测它的心理动机,但有一点是有目共睹的---只有它跳过了鸿沟。

那么,我自己,有没有勇气掉下去,如果没有跃过去的话?

或者,我只能彷徨在边缘,写下上述莫明其妙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