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都被这个消息刷屏了吧?
10月10日,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准予她与俞晓冬离婚,并判令男方给付离婚损害赔偿50万元。

网上很多人都在为王暖暖高兴,为她欢呼!

倒不是因为“离婚了”的解脱,而是这个曾经从34米悬崖底爬回来的女人。
用2302天的时间,把一场“跨国离婚拉锯战”活成了女性挣脱命运枷锁的范本,把被毁掉的人生,亲手拼凑回来。

离婚过程的艰难
当年,34米的悬崖都没要了王暖暖的命。
但这场长达6年的离婚拉锯战,却犹如走了一趟鬼门关,太难了!
第一难,难在案子难办理!
律师曾告诉过王暖暖:“要是按常规程序走,你可能要等到70岁才能离婚。”
这不是夸张,是事实。

因为案发地点在泰国,由泰国司法机关进行审理和判决,俞晓冬一直在泰国服刑。
懂法律的人可能会了解,泰国并没有加入《海牙送达公约》,也就意味着诉讼文书要绕着中国、泰国的多个部门辗转,耗时很久。
而且离婚案件需要双方当事人出庭,并且还是在原告被告达成一致的情况下。
但俞晓冬在泰国服刑,无法回国参加庭审,中国法官也无法前往泰国监狱开庭,进行了很多次协调,甚至专门搭建了一个视频平台,才完成了这次审理。
今天把这个过程打出来,只需要屏幕上短短的几行。
但对于王暖暖来说,是近6年反复的折磨与揪心——今天卡在哪个部门了?哪个环节断了,是不是又要从头等?
如果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卡壳,她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第二难,难在俞晓冬的态度。
在狱中听说王暖暖要离婚后,他第一反应不是愧疚,反而狮子大开口索要3000万,当作赔偿费,还放狠话“不给钱就报复”。
对于旁观者来讲,俞晓冬是恶男,是人渣,是纯坏。
但对于王暖暖来讲,俞晓冬每一次的诋毁和威胁,都是往旧伤口上撒盐。
跟他的每一次交涉,都是对“被推下悬崖”的噩梦重提,是对“我曾爱过这个人”的自我叩问。

有人问,“至于这么执着吗?”
或许只有王暖暖知道,这场离婚,从来不是“结束一段关系”那么简单。
是她用6年时间,跟命运打了一场“突围战”:
哪怕路再长、坎再高,也要把属于自己的人生主权,一点一点夺回来。

离婚
是争取来的三次新生
判决下来那天,王暖暖在社交平台上给所有关注这件事的人报喜:“这一天,我们终于等到了!”
这句“等到了”,等的是一个结果,也是她的三次新生。
第一次新生,是她终于跟渣男彻底拜拜,迈入新生活。
要知道,如果王暖暖但凡对离婚的流程推进慢一点,她就会一直活在俞晓冬的阴影之下。
只要婚姻还在,她就永远甩不掉“受害者”的枷锁,甚至每赚一分钱,都要被俞晓冬分走一半。
而如今,她终于亲手斩断缠绕自己的荆棘,跟俞晓冬彻底拜拜。
她不用再因“夫妻关系”四个关系被牵连,也不用再被俞晓冬的家人进行无耻的栽赃和道德绑架。
她终于能彻底地告别渣男,迈向无人打扰的新生活!
第二次新生,她拯救了那个曾经“傻傻”的自己。
王暖暖一直是个优秀的女孩,家里经商的她从小就有经济头脑,各方面都很出色。
她人生最大的糊涂,就是把信任和单纯给错了人,把“爱情”当成了人生的全部。

这场6年的拉锯战,她不仅是在彻底清除俞晓冬,更是跟那个“为爱盲目”的小女孩告别。
因为她明白了:女性的幸福,从不是靠爱情成全,而是靠自己清醒。
这份清醒,不是被伤害后的恨,是经历过劫难后的通透。
第三次新生,是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未来。
坠崖之后,王暖暖不仅失去了肚子里的孩子,也失去了自然生育的能力。
2024年,王暖暖通过医疗科技手段再次成为了母亲。

从法律关系上说,如果婚姻关系不解除,她的孩子不仅要落户俞晓冬名下,还对他负有赡养义务,并且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业和就业。
她说过:“我可以受委屈,但我的孩子,不能跟这样的人有半点牵扯。”
这句话,藏着一个母亲最深的守护:
她要给孩子的,不只是温饱,是一个干净的人生起点。
也是给孩子上的第一堂人生课:遇到错的人和事,要勇敢说“不”。

王暖暖曾在自述书籍《重生》中写过一句话:
“杀不死我的,终使我更强大。”
其实哪有什么天生的强大?
不过是把“我怕”换成了“我能行”。
2019年,王暖暖被俞晓冬推向悬崖后。
躺在崖底的她看着头顶的天空,支撑着她意志力的仅有一句话:
“如果就这样死了,我甚至连一句为什么都问不出口。”
如今的她已经得到了答案,但显然已经不重要了。
她从没把自己困在“受害者”标签里,带着委屈和恨过一辈子。

她分享自己的感悟,还创办了基金会,帮100多个受家暴的姐妹维权,教残疾女性做手工赚钱。
把自己的伤口,变成了照亮别人的光。
王暖暖的故事,不仅给很多处在人生谷底的女性一丝希望,也给她的孩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穷途末路不可怕,跟困难不断的做斗争,告别错的过去,才能拥抱真正属于你的自由和未来。
就像她说的那样:
重生不是奇迹,而是选择。
向来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