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宁愿拿现金,也不想交社保?

宁愿拿现金,也不想交社保?

文章来源: 刘知趣 于 2025-08-09 19:16: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宁愿拿现金,也不想交社保?

社保话题又一次占据了热搜。根据人社部发布的通知,2025年9月起,将全面落地实施新版社保缴纳规定。

多年以来,企业用「现金补贴代替社保」、试图通过外包来规避不缴社保的责任的现象,如同地下暗流般长期存在。但从下个月开始,社保不再是可以谈判的「福利」,而是无法回避的「义务」。

新规明确要求,社保强制参保范围覆盖所有的用工形式——无论是正式员工、临时工、个体户,还是通过外包、劳务派遣等灵活方式用工,都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参保。

而任何形式的「自愿放弃社保协议」,都将被认定为无效条款;那些试图通过外包来规避不缴社保风险的企业,接下来会成为严查的对象,外包公司和用工单位要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说起来,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新」规。早在1995年《劳动法》颁布时,就已经确立了社保强制缴纳的原则。这一次,只不过是要在执行力度上更加严格。

社保设计的初衷,本是要为劳动者织就一张能兜住生老病死的安全网。然而在现实运行中,社保的意义似乎又变得复杂起来。

有人依赖它抵御风险,有人甚至失业后还会为了社保不断缴自掏腰包,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笔自己拿不到收益的负担。有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12月,全国社保断缴人数突破了4200万,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常住人口。

当然,我们很难一概而论地说社保对每个人的实际效用究竟有多大,在职期间必须缴纳,但对于那些失业了的人而言,缴不缴纳社保、领不领取失业金,也就隶属个人选择。

但我们还是应该先了解清楚五险一金到底是什么、如何用,以及一旦断缴,又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之后,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抉择。

|01 社保制度的建立历程

早在1883年起,德国就陆续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条例,开创了世界首个社会保障制度。底层逻辑是在职人员共同缴费形成资金池,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医疗报销等,随后这一制度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区逐步推广开来。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社保制度正式建立,基本内容包括失业保障、老年保障和各种津贴等;1948年,英国宣布成为福利国家,建立的福利制度涵盖了医疗、教育、住房等多个领域。

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诞生于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

在20世纪80年代, 我国还是计划经济时期,那时候是以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为主,职工退休后的退休金均由企业发放,像学校、医院这些单位都是如此,社会保险全由企业包办。

等到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国有企业越来越少、甚至解体,与此同时,私营企业越来越多,但这里面很多企业的规模都不大、人员流动也很频繁,根本无力承担职工退休后的保障,原先国家统包的分配与就业体制行不通了,政府就开始陆续出台文件来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立。

1998 年金融危机前,大批国企职工下岗,面临生活无法保障的难题。社保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下岗职工发放退休金、报销医疗费用、提供失业金。包括养老险、医疗险、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在内的「五险制度」应运而生,最初主要是覆盖国企员工。

而五险一金中的「一金」则是指公积金,主要是为了助力职工购房。比如头几年,公积金购房贷款利率甚至可以比商贷利率低出2个百分点。而与「五险」这种「保险」性质最大的不同是,「一金」更像是一种自我储蓄,企业与个人所缴纳的费用都会进到个人账户,在特定的情况下,职工可以全部支取出来,不参与统筹再分配。

但不同身份、不同就业类型的人员参保类别也不一样,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职工社保,是指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上班的职工,以及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也可选择的社保缴纳方式。

另一类则是居民社保,是指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农民或者城镇居民,包括老人、孩子,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每年第四季度村委会干部都会催缴的医疗险),只是没有生育险、工伤险、失业险,也没有住房公积金,提供的是最基础的保障。

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新农合是居民社保的前身)的区别就是缴纳费用不同,报销比例不同,职工社保更好。

在千禧年之后的20年里,我国社保的覆盖面以每年超过 10%的速度快速增长,如今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民覆盖。

|02职工社保是如何缴纳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是国家法律强制推行的,并非采用自愿原则。而五险本身遵循的就是风险共济、社会互济的原则。

我们以养老保险为例,当下企业和年轻人缴纳的社保,是在保障已退休父辈的生活,那么未来下一代也会继续接力保障我们。医疗保险也是一样的,全体职工参保,把医保资金统筹到一起,用在患病的人身上,其实也是一种再分配。

所以网上有这样一种观点:社保是高收入群体的税,是低收入群体的福利。因为养老金、医疗报销比例、失业金、生育金基本上不太受你缴纳社保的工资基数影响。

比如你月薪五万,我月薪五千,咱俩看病报销比例是一样的。但社保本身势必会存在着双向激励,养老保险肯定是多缴多得,只是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起码有了个兜底的保障。

那五险一金是怎么缴费的呢?一般是按个人实际收入为基数,类似个税缴纳的方式,直接由企业代扣。但各个省份的缴纳比例会有一些差异,大致比例如下:

养老保险,企业缴纳16%左右,个人缴纳 8%。

医疗保险,企业缴纳交8%左右,个人缴纳交2%。

失业保险,企业缴纳交1%左右,个人缴纳交0.5%。

生育保险,企业缴纳交0.8%左右,个人不缴纳。

工伤保险,比较特殊,不是固定费率。而是根据行业工伤事故出险概率而定。比如像矿产这类危险行业,费率自然就要高些;普通行业出险概率低,费率也就更低。一般在 0.2%-1.9% 之间,具体比例是由当地社保局根据单位上一年度工伤申报情况来定,但职工个人是无需缴纳的。

公积金:企业和个人均为5%-12%之间任选。

之前有财经博主给出过这样一个数据:企业在一个员工身上的支出大概是员工月薪的1.38倍,而员工实际到手的工资大概是月薪的0.76倍。

总体而言,多数情况下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费率是更高的。

除了企业为员工缴纳职工社保以外,对于个体户这样没有稳定工作,但仍想要参加职工社保的人群,可以选择灵活就业的方式进行缴纳,但一般是在户籍所在地参保(例如北京暂不支持外地户籍缴纳灵活就业形式的社保),部分城市还可以自由选择和搭配「五险」中的任何险种。

|03为什么不敢断缴社保

我们都知道,一线城市户籍制度相对比较严格,对外地人在当地买房买车、子女入学、积分落户等,都有一定的社保缴纳年限要求,尤其是北上这两个超级城市。

就拿北京来说,之前外地户籍想要在北京买房和摇号,需要连续交满60个月的社保(2024年10月起,买房政策调整为五环内3年社保,五环外2年社保)才可以获取买房和摇车牌号的资格,中间断缴一个月,都要从头计算,这个时间成本其实是很高的。

农民工兄弟和开小店、打散工的外来打工者,是很少会想以后要在这座城市扎根的,大家想的都是多挣点钱回老家养老,所以一般交的就是老家的居民社保。但在写字楼格子间里的打工的人不一样,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会想要在这座城市买车买房落脚,那么这个时候,连续缴纳社保就很重要了。

除此之外,社保缴纳年限与退休有着很强的关联。目前,养老保险需要交满20年才能领到退休金,而医疗保险则需要交满25年,才可以在退休后继续享受职工医保报销比例。

大家都知道,私企员工本身就业就很不稳定,35岁以后在职场的竞争力会大打折扣,所以大家都想要趁着年轻尽快把这些年限累计交够。

另外,在不同城市缴纳社保的年限,也会直接决定退休时将按照哪个城市的标准来领退休金。而显而易见的是,一线城市的平均退休金肯定会更高一些。

|04 失业金的领取与社保的处理

这两年全球经济大环境都不太好,所以失业险开始逐渐受到一些关注。只是一部分人不知道可以领这笔钱,一部分人又羞于去领这笔钱。

实际上,只要符合条件,失业金就是国家帮助大家平稳度过失业期的一项福利保障。

那么怎么才能领到失业金?首先,你得按规定缴纳失业险(实际上职工社保五险也并不允许拆分)满一定年限,一般是两年(各个地区政策有差异),且必须是非本人意愿中断的就业,比如企业破产、裁员、没过试用期、以及说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不跟你续约等情况,都属于被动失业。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企业在社保减员操作时,选择你是被动失业的(一定要跟给你办离职手续的HR沟通好,当然,大部分企业并不愿意为打工人出具这份纸质证明),那么你就可以在企业操作减员后登录当地的人社网站,办理失业登记,申请领取失业金。

能领到的失业金能有多少?一般处于低保和最低工资标准这个区间内,也就是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肯定比低保要多),但也不得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是帮你渡过难关,不是让你躺平),具体每个地区都不一样。北京的话,目前每个月能领到的失业金大概是2000多,但具体领多久取决于社保缴纳的年限,不满5年,最长能领22个月,5年以上,最长能领24个月。虽然不多,也不能一直领,但确实是一笔可以帮助短期度过难关的钱。

领失业金期间社保是如何处理的?在你领失业金期间,国家会直接为你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险(这两者已经捆绑,会从社会失业保险基金中支出,无需个人缴纳),但养老保险、工伤险、失业险肯定是没有的,那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社保肯定就是「断缴」状态。

也就是说,外地户籍在北京领失业金的话,的确会影响到社保的连续性。

失业期间社保断缴了怎么办?养老保险是累计年限,断缴的话影响并不大,续上即可,但缴的年限少,养老金自然也会跟着被拉低;但医疗保险一旦断缴会比较麻烦,比如北京的政策是断档不超过3个月可以补缴,但断缴 ≥ 3个月,就会被视为重新参保,会有6个月的等待期,期间生病是不能报销的,需重新缴满6个月后才能使用,但之前缴纳的年限不受影响,可以继续累计。

补缴的话也分情况,企业违法没有按时缴纳,可以要求补缴,但如果是因为个人原因断缴,通常是补不了的。

自由职业者又该如何缴社保?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回自己户籍地交居民医保;二是以公司、网店老板这样的个体户身份,为自己缴纳职工医保;三是以灵活就业的形式,在户籍所在地给自己缴纳三险:养老、失业、医保,部分城市支持自选险种,成本更低,但不同城市的规定都不太一样。

最后想要跟大家说的是,社保就是给看不起病、养不起老的普通人一个最低最低的生存兜底。当前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的难题也越来越明显,还是要把眼光适当地放得长远一点,趁着年轻缴纳社保,也算是为将来积累一项保障。

但即便是失业了,也不必过于恐惧和焦虑,可以先领失业金来缓解一下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人和事,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身体健康都是第一要素。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4次患癌放弃治疗,78岁罗家英公布遗产分配方案
不服爱因斯坦判断 这位教授说中国实验理论早2千年
各方布局早已开始 娃哈哈继承者们各自留有后手
洛杉矶潮玩店遭洗劫,价值约7000美元“拉布布”被盗
阿拉斯加会谈充满隐喻 普京亲见特朗普 谁是投降者?




24小时讨论排行

泽连斯基:不会为了换取和平向俄罗斯割让领土
习近平如何为人类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212人活活饿死"将近半数是儿童",加萨营养不良又夺11命
中国夫妇在澳遭无故殴打,中国留学生被群殴
双普会,为迫使乌克兰割让领土做准备?
中产最体面的崩溃方式:去酒店健身
7千字深度解读,武大肖M瑫的秘密全都藏在判决书里
回击特朗普?忍了3个月之后,印度宣布重大胜利
她妈妈是聋哑人,她爸爸是残疾人,他们说不出来,我们来说
英伟达正式获得H20对华出口许可!所以谁会买?
以色列"接管加沙城":以色列的险棋和巴勒斯坦人的噩梦
川普中计了?欧盟协议"藏1高招"学者:布鲁塞尔在窃笑
看守所舍房气温达35° 柯文哲:这到底是什么世界
北京楼市新政当晚:有业主急询能否缩短成交周期
强制社保,饮鸩止渴
博士生为国家项目葬身南海,学校以"非劳动关系"拒赔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宁愿拿现金,也不想交社保?

刘知趣 2025-08-09 19:16:32
宁愿拿现金,也不想交社保?

社保话题又一次占据了热搜。根据人社部发布的通知,2025年9月起,将全面落地实施新版社保缴纳规定。

多年以来,企业用「现金补贴代替社保」、试图通过外包来规避不缴社保的责任的现象,如同地下暗流般长期存在。但从下个月开始,社保不再是可以谈判的「福利」,而是无法回避的「义务」。

新规明确要求,社保强制参保范围覆盖所有的用工形式——无论是正式员工、临时工、个体户,还是通过外包、劳务派遣等灵活方式用工,都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参保。

而任何形式的「自愿放弃社保协议」,都将被认定为无效条款;那些试图通过外包来规避不缴社保风险的企业,接下来会成为严查的对象,外包公司和用工单位要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说起来,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新」规。早在1995年《劳动法》颁布时,就已经确立了社保强制缴纳的原则。这一次,只不过是要在执行力度上更加严格。

社保设计的初衷,本是要为劳动者织就一张能兜住生老病死的安全网。然而在现实运行中,社保的意义似乎又变得复杂起来。

有人依赖它抵御风险,有人甚至失业后还会为了社保不断缴自掏腰包,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笔自己拿不到收益的负担。有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12月,全国社保断缴人数突破了4200万,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常住人口。

当然,我们很难一概而论地说社保对每个人的实际效用究竟有多大,在职期间必须缴纳,但对于那些失业了的人而言,缴不缴纳社保、领不领取失业金,也就隶属个人选择。

但我们还是应该先了解清楚五险一金到底是什么、如何用,以及一旦断缴,又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之后,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抉择。

|01 社保制度的建立历程

早在1883年起,德国就陆续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条例,开创了世界首个社会保障制度。底层逻辑是在职人员共同缴费形成资金池,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医疗报销等,随后这一制度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区逐步推广开来。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社保制度正式建立,基本内容包括失业保障、老年保障和各种津贴等;1948年,英国宣布成为福利国家,建立的福利制度涵盖了医疗、教育、住房等多个领域。

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诞生于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

在20世纪80年代, 我国还是计划经济时期,那时候是以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为主,职工退休后的退休金均由企业发放,像学校、医院这些单位都是如此,社会保险全由企业包办。

等到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国有企业越来越少、甚至解体,与此同时,私营企业越来越多,但这里面很多企业的规模都不大、人员流动也很频繁,根本无力承担职工退休后的保障,原先国家统包的分配与就业体制行不通了,政府就开始陆续出台文件来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立。

1998 年金融危机前,大批国企职工下岗,面临生活无法保障的难题。社保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下岗职工发放退休金、报销医疗费用、提供失业金。包括养老险、医疗险、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在内的「五险制度」应运而生,最初主要是覆盖国企员工。

而五险一金中的「一金」则是指公积金,主要是为了助力职工购房。比如头几年,公积金购房贷款利率甚至可以比商贷利率低出2个百分点。而与「五险」这种「保险」性质最大的不同是,「一金」更像是一种自我储蓄,企业与个人所缴纳的费用都会进到个人账户,在特定的情况下,职工可以全部支取出来,不参与统筹再分配。

但不同身份、不同就业类型的人员参保类别也不一样,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职工社保,是指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上班的职工,以及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也可选择的社保缴纳方式。

另一类则是居民社保,是指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农民或者城镇居民,包括老人、孩子,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每年第四季度村委会干部都会催缴的医疗险),只是没有生育险、工伤险、失业险,也没有住房公积金,提供的是最基础的保障。

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新农合是居民社保的前身)的区别就是缴纳费用不同,报销比例不同,职工社保更好。

在千禧年之后的20年里,我国社保的覆盖面以每年超过 10%的速度快速增长,如今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民覆盖。

|02职工社保是如何缴纳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是国家法律强制推行的,并非采用自愿原则。而五险本身遵循的就是风险共济、社会互济的原则。

我们以养老保险为例,当下企业和年轻人缴纳的社保,是在保障已退休父辈的生活,那么未来下一代也会继续接力保障我们。医疗保险也是一样的,全体职工参保,把医保资金统筹到一起,用在患病的人身上,其实也是一种再分配。

所以网上有这样一种观点:社保是高收入群体的税,是低收入群体的福利。因为养老金、医疗报销比例、失业金、生育金基本上不太受你缴纳社保的工资基数影响。

比如你月薪五万,我月薪五千,咱俩看病报销比例是一样的。但社保本身势必会存在着双向激励,养老保险肯定是多缴多得,只是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起码有了个兜底的保障。

那五险一金是怎么缴费的呢?一般是按个人实际收入为基数,类似个税缴纳的方式,直接由企业代扣。但各个省份的缴纳比例会有一些差异,大致比例如下:

养老保险,企业缴纳16%左右,个人缴纳 8%。

医疗保险,企业缴纳交8%左右,个人缴纳交2%。

失业保险,企业缴纳交1%左右,个人缴纳交0.5%。

生育保险,企业缴纳交0.8%左右,个人不缴纳。

工伤保险,比较特殊,不是固定费率。而是根据行业工伤事故出险概率而定。比如像矿产这类危险行业,费率自然就要高些;普通行业出险概率低,费率也就更低。一般在 0.2%-1.9% 之间,具体比例是由当地社保局根据单位上一年度工伤申报情况来定,但职工个人是无需缴纳的。

公积金:企业和个人均为5%-12%之间任选。

之前有财经博主给出过这样一个数据:企业在一个员工身上的支出大概是员工月薪的1.38倍,而员工实际到手的工资大概是月薪的0.76倍。

总体而言,多数情况下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费率是更高的。

除了企业为员工缴纳职工社保以外,对于个体户这样没有稳定工作,但仍想要参加职工社保的人群,可以选择灵活就业的方式进行缴纳,但一般是在户籍所在地参保(例如北京暂不支持外地户籍缴纳灵活就业形式的社保),部分城市还可以自由选择和搭配「五险」中的任何险种。

|03为什么不敢断缴社保

我们都知道,一线城市户籍制度相对比较严格,对外地人在当地买房买车、子女入学、积分落户等,都有一定的社保缴纳年限要求,尤其是北上这两个超级城市。

就拿北京来说,之前外地户籍想要在北京买房和摇号,需要连续交满60个月的社保(2024年10月起,买房政策调整为五环内3年社保,五环外2年社保)才可以获取买房和摇车牌号的资格,中间断缴一个月,都要从头计算,这个时间成本其实是很高的。

农民工兄弟和开小店、打散工的外来打工者,是很少会想以后要在这座城市扎根的,大家想的都是多挣点钱回老家养老,所以一般交的就是老家的居民社保。但在写字楼格子间里的打工的人不一样,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会想要在这座城市买车买房落脚,那么这个时候,连续缴纳社保就很重要了。

除此之外,社保缴纳年限与退休有着很强的关联。目前,养老保险需要交满20年才能领到退休金,而医疗保险则需要交满25年,才可以在退休后继续享受职工医保报销比例。

大家都知道,私企员工本身就业就很不稳定,35岁以后在职场的竞争力会大打折扣,所以大家都想要趁着年轻尽快把这些年限累计交够。

另外,在不同城市缴纳社保的年限,也会直接决定退休时将按照哪个城市的标准来领退休金。而显而易见的是,一线城市的平均退休金肯定会更高一些。

|04 失业金的领取与社保的处理

这两年全球经济大环境都不太好,所以失业险开始逐渐受到一些关注。只是一部分人不知道可以领这笔钱,一部分人又羞于去领这笔钱。

实际上,只要符合条件,失业金就是国家帮助大家平稳度过失业期的一项福利保障。

那么怎么才能领到失业金?首先,你得按规定缴纳失业险(实际上职工社保五险也并不允许拆分)满一定年限,一般是两年(各个地区政策有差异),且必须是非本人意愿中断的就业,比如企业破产、裁员、没过试用期、以及说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不跟你续约等情况,都属于被动失业。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企业在社保减员操作时,选择你是被动失业的(一定要跟给你办离职手续的HR沟通好,当然,大部分企业并不愿意为打工人出具这份纸质证明),那么你就可以在企业操作减员后登录当地的人社网站,办理失业登记,申请领取失业金。

能领到的失业金能有多少?一般处于低保和最低工资标准这个区间内,也就是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肯定比低保要多),但也不得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是帮你渡过难关,不是让你躺平),具体每个地区都不一样。北京的话,目前每个月能领到的失业金大概是2000多,但具体领多久取决于社保缴纳的年限,不满5年,最长能领22个月,5年以上,最长能领24个月。虽然不多,也不能一直领,但确实是一笔可以帮助短期度过难关的钱。

领失业金期间社保是如何处理的?在你领失业金期间,国家会直接为你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险(这两者已经捆绑,会从社会失业保险基金中支出,无需个人缴纳),但养老保险、工伤险、失业险肯定是没有的,那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社保肯定就是「断缴」状态。

也就是说,外地户籍在北京领失业金的话,的确会影响到社保的连续性。

失业期间社保断缴了怎么办?养老保险是累计年限,断缴的话影响并不大,续上即可,但缴的年限少,养老金自然也会跟着被拉低;但医疗保险一旦断缴会比较麻烦,比如北京的政策是断档不超过3个月可以补缴,但断缴 ≥ 3个月,就会被视为重新参保,会有6个月的等待期,期间生病是不能报销的,需重新缴满6个月后才能使用,但之前缴纳的年限不受影响,可以继续累计。

补缴的话也分情况,企业违法没有按时缴纳,可以要求补缴,但如果是因为个人原因断缴,通常是补不了的。

自由职业者又该如何缴社保?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回自己户籍地交居民医保;二是以公司、网店老板这样的个体户身份,为自己缴纳职工医保;三是以灵活就业的形式,在户籍所在地给自己缴纳三险:养老、失业、医保,部分城市支持自选险种,成本更低,但不同城市的规定都不太一样。

最后想要跟大家说的是,社保就是给看不起病、养不起老的普通人一个最低最低的生存兜底。当前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的难题也越来越明显,还是要把眼光适当地放得长远一点,趁着年轻缴纳社保,也算是为将来积累一项保障。

但即便是失业了,也不必过于恐惧和焦虑,可以先领失业金来缓解一下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人和事,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身体健康都是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