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产最体面的崩溃方式:去酒店健身

中产最体面的崩溃方式:去酒店健身

文章来源: 凤凰WEEKLY 于 2025-08-09 00:07:5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产最体面的崩溃方式:去酒店健身

众所周知,人一旦爱上健身,就发狠了,忘情了,不知天地为何物了。

众所周知,中产对健身的追求,永远年轻,永远下一站——

重要的不是肌肉,而是展示肌肉的场景。

而在这个夏天,中产圈最热门的健身场景,

不是在山野citywalk,不是飞盘腰旗匹克球,而是在五星级酒店的健身房里回血。



小红书上关于“酒店健身房”的笔记暴涨,仿佛不撸铁就等于白住;

崇尚“舒适圈最重要的就是舒适”的姐妹,开始晒酒店泳池边拉伸+读书的vlog;

朋友圈里,某位事业小有成就的朋友突然带着定位,闪现在凯悦的跑步机上……



从北京国贸到成都太古里,从上海外滩到杭州西溪。

五星酒店的健身房,正在被一拨既要健康体面、还要舒适降噪的中产悄悄攻陷。

健身房不再是订房时可有可无的配套,而变成中产吃饺子前那一瓶关键的醋。

不理解的人觉得这是倒反天罡,而中产则陶醉在“不愧是我”的氛围里。



也有人认真总结:

“感谢酒店健身,全了我在高压生活中崩溃的体面。”

不管怎么说,中产的身体管理,已经悄悄把主战场搬进了星级酒店的那一扇玻璃门里。



酒店健身,其实没那么贵?

网友曾说过:“如果你想做个高端人士,切忌跟别人说你是节食减肥的,因为节食就意味着你没啥社交饭局。

所以,健身是树立高端形象的重要标志!”



〓图片来源:小红书@驻地球人类行为观察员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三分长相七分打扮。

健身不只是肌肉充血,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很多人发现,与其在自己小区的健身房“对付”,不如直接去配备专业健身房的品质酒店。

环境好、设备新、人少还安静,最关键的是:还能顺带拍出高质感的健身照。



于是,万豪系、洲际系、高端民宿配套健身房开始成为打卡热地。

白领Echo自从体验了一次酒店健身房,

就懂了“由奢入俭难”这句真理。

“小区健身房空气闷得人上不来气,连锁健身房动感单车班还得靠抢,但五星酒店的健身房,它把我当上帝。”

环境堪比度假村,跑步机正对无边泳池,瑜伽垫背靠高空观景窗。



想泡汤,可以去泳池边的热水池里待着,想汗蒸,大酒店的健身洗浴区,都有桑拿房。

更别提夏日最抢手的顶流项目——游泳池。

现在刷小红书、抖音,各大酒店泳池简直是断层级的打卡热门,直接把老牌游泳馆甩在后头。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大大大大泡泡卷

毕竟,在酒店泳池游泳,就像别墅里唱k,不过是play中的一环。

在无边泳池拍照,沙滩椅上晒太阳,才是本次健身之旅的重点项目。

(顺便一提,酒店泳池的水质也大大降低了误喝别人洗澡水或尿汤的几率。)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马红火

不怪网友感叹,“现在的五星酒店健身房,才是真正属于打工人的自律版洗浴中心。”

练时一提,一举,一深蹲,

练完一泡,一搓,一腌渍,一站式身心放松,人生就俩字:

舒坦。



也是自那天起,她和相恋三年的小区健身房分了手:

“有时候,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match上酒店健身房清冷金属信息素的我,怎么敢靠近一身汗味的你?”

当然,真要天天住酒店健身,谁都扛不住。高端体验归高端体验,钱包也要喘口气。

于是她开始研究,如何“只用不住”。

结果一搜才发现,原来不是她一个人在琢磨这事,“只用不住”早就成了懂行中产的集体默契。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张张张小姐啊

越来越多的中产意识到,五星酒店健身房不仅出片、舒适,关键是——

好薅。

只要你思路够开,就会发现:

用健身房,非得住店吗?



〓酒店,被逐渐开发出“不住只用”的新属性

连锁品牌酒店如万豪、洲际系本身就开放会籍卡,价格嘛,动辄五位数,主打一个劝退。

但只要你愿意动手搜,某点评、某海鲜市场、甚至各种小红薯笔记里,都能淘到高性价比。

某点评上,百来块的价格,就能薅到一份健身房体验券。

健身月卡990,换算下来,甚至都不够五次私教的钱。



要是去逛逛某海鲜市场,就更能体验捡漏的快乐。

转让会籍的比比皆是,三折四折都有。

重庆万豪游泳健身年卡,原办两年卡一万,现在一年3500,算下来一天不到10块钱。

比买奶茶还便宜……还顺带送你泡澡和大毛巾。



不用担心卷款消失,五星酒店的“物业管理”管你管得妥妥的。

有网友拍着桌子说:“这个好,至少不会跑路。”



这就叫“不是五星住不起,而是只用健身房更有性价比”。

更别说,酒店健身房是真·体验拉满。

抱着健身的目的住进酒店的那一刻,它不再是硬着头皮完成KPI,而是一次对自己生活秩序的重置。

器械区空旷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训练时没人围观、没人排队、没人来搭话推销。



有网友说,“我终于不用在健身的时候想着待会儿如何拒绝教练的续卡邀约了。”

而当连锁健身房的“自带毛巾,等人下器械”VS酒店健身房的“香氛毛巾、茶水水果、空调轻音”出现时,简直是送分题。

就像游戏里开了vip,附赠祝无双服务buff,每次练完都像一次疗愈,

省钱、省力、省情绪成本,顺手还能治个中年焦虑。



echo也是后来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为了练出马甲线才来的。

她只是想找个地方喘口气,不要社交,不用排队,不被打扰。

在五星酒店的健身房,她不再是职场里的“echo老师”,也不是楼下保安口中的“张姐”。

在这里,练得越狠,出汗越多,越能恢复能量的。



有时候她甚至觉得,就算专门为了健身住一次酒店,也不亏。

不需要去龙虎山修道,健身房就是都市隶人的精神道场。

早上有氧,中午自助;

下午撸铁,晚上在桑拿房里沉思人生,再加上干净的更衣室、柔软的毛巾、微凉的空调风、轻缓的背景乐……



“你说便宜,那它客观上是不便宜的,毕竟健身本身就是非必需的消费行为——但是你说性价比,那肯定是无敌的。”

此时,健身不只是享受,更是一种理想自己的象征。

“住酒店健身,就像扮演另一个我,一个更优秀、更清醒、更有掌控感的我。”



当你在拉伸时望着一整面窗外的城市灯火,会突然升起“我是世界之王”的权力感。

好像这几个小时的沉静和笃定,不只是出了一场汗,更是在重启人生。



健身房,酒店续命新路径

说到底,不只是中产变聪明了,酒店也越来越“会算账”了。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一二线城市,传统“住宿+早餐”的基本服务早已不能打动挑剔的客人。



行业自己也意识到了,想把人“留久一点”,靠的绝不仅仅是房间有多大、床有多软。

于是,健身房,开始从过去默默无闻的配套设施,摇身一变,成了酒店们“抢用户时间”的新入口。

尤其是健身人群,他们不只是“花钱的人”,更是“愿意分享的人”:

爱打卡、会安利,还能顺带送上一张落地窗自拍。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皮卡老师

现在酒店卷什么?卷生活方式。

社交、健康、松弛感、疗愈感,一个不能少。

健身房这块地盘,直接被抬成了C位出道。

一线酒店们个个动作频频,华住旗下的禧玥、美居直接敞开健身房大门,



什么“住客专享”早成过去式,谁都能来撸铁,只要买卡。

万豪则推出“城市健身卡”,不住店也能进JW、W酒店挥汗如雨,还能边做深蹲边幻想自己是金融精英,

操作上也很丝滑,小程序预约、刷脸进场,方便得像上班打卡,只不过这回打的是腔调的卡。



当然,开放归开放,牌面还是要有的。

高端酒店的身份不能因为跑步机太普通就塌房,于是大家开始在“专业”和“腔调”两条线上狂冲刺。

凯悦甩出“健身器械界的法拉利”,国际高端设备Technogym、Life Fitness,



“当时一眼相中那台跑步机,回家一查20多万。”



北京瑰丽配了私教、身体数据分析系统,跑个步可能比去一次美年大健康还有用,

上海Bulgari则搞了个全玻璃的高空跑步区,别说锻炼,光走进去心跳就先加速一拍。

还有酒店直接和健身品牌搞联名,连课程都安排上了。

阿丽拉乌镇和超级猩猩搞快闪课,安达仕和Lululemon、Keep开了“酒店瑜伽日”,



香格里拉一边带你晨跑,一边给你安排早餐,健康与油条并存,仪式感拉满……

这种跨界联动,不光薅来了不少本地健身爱好者,还顺带提升了住客“住一次不过瘾”的复购率。

现在酒店,不满足只让你“动起来”,还想顺手把你“养起来”。

威斯汀搞了全套运动装备租赁服务,筋膜枪、阻力带、负重手环,花样整得比健身房还齐。



四季、文华东方、悦榕庄这些顶奢品牌开始主打“身心健康”,

从健身房蔓延到SPA、冥想、冥想完泡澡、泡澡后吃轻食,一整套Wellness体验直接搬进酒店。



Therabody甚至自己下场搞了美容业务,健完身还能做脸,主打一句“身心都得通”。



这波酒店界的工业革命,不仅提升了用户黏性,更直接改写了酒店的收入结构。

比如锦江旗下的缤跃酒店,靠“健身+功能房”直接让非房收入占比飙到30%以上。

结果大家发现,健身房不只是“甜点”了,而是“主菜”了,以一种恨不得干掉传统健身房的架势拼刺刀。

未来可能直接买酒店健身卡,一边撸铁一边撸房券,堪称生活方式一体化套餐。



这时,中档酒店也纷纷下场。

亚朵S搞了“健身+办公+下午茶”套餐,适用于每一个格子间女工,白天撸稿,晚上撸铁,

全季虽然被说健身房小,但至少也塞了三台跑步机。

有网友调侃,“你就说有没有吧。”



桔子酒店也和绝影 x enjoy合作,房间里放上了便携式健身设施,“健身自由”直接原地实现。



从“来住店顺便健个身”到“来健身顺便来住个店”,酒店正在进行一场安静而激烈的品牌重塑。

而这波,就是用户和酒店的一次双向奔赴:

你想挥汗如雨,它满足你对高端器械的向往,

你想打卡拍照,它给你滤镜加柔光,

你想薅羊毛,它把自己养得肥肥壮壮。

大家各取所需,还都觉得彼此高贵又值当。

这不就是新中产理想生活的模样吗?



人们把酒店玩明白了

过去住酒店,是为了“出差有地儿睡”,

现在住酒店,是为了“活着有地儿逃”。

中产们开始集体上演《我在酒店过周末》,不为奔波,不为旅行,只为暂时告别日常生活。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TheMuse暮炘

酒店成了城市里的“第三空间”:吃饭、泡澡、带娃、会友、办公、拍照、做SPA,

住不住反倒成了次要的,关键是挖掘出那套体面又省钱的生活方式。

被ddl和熊孩子双重暴击的中产,视酒店为避世乌托邦。



就像《戏梦巴黎》的安全屋,外面吵吵闹闹,屋里嘻嘻笑笑。

工作日的流程主打一个“养命式薅羊毛”:

中午来到泳池边躺椅上,沐浴着阳光闭目养神20分钟,神清气爽地醒来后跳进泳池游30分钟,激活肌肉也唤醒脑子,为下午的任务ready go。



等到周末,北京中产最优雅的选择不是河北,而是家附近的高端酒店。

毕竟哪怕不住店,也能享受酒店无差别向你提供的均消2000元的尊贵服务。

门童引路,倒水拿湿巾,健身后的电解质饮料和白煮蛋:

“不管多大的人,在这套操作下都被哄成胚胎了”。

“咱就是说,离了你谁还把我当小孩?”



“下午check in后,先去健身房撸铁一小时,再到SPA房做个背部放松;

晚上穿浴袍窝在床上点杯调酒师特调,看一场不被打扰的电影,隔天早上还可以吃自助早餐吃到打烊。”



只要你胆大嘴甜脸皮厚,“延迟到两点”基本是标配,甚至三点退房也不是梦——

懂玩的人,还会把酒店当成洗衣房。

有些酒店的自助洗衣间配齐了洗衣液和烘干机,洗一次衣服,省一笔干洗钱,还能顺便躺在洗衣房的按摩椅上卷个文档,生活工作两不误。

还有人干脆拎几箱脏衣服入住,把攒了一冬天的衣服,床上四件套都洗了,主打一个“干净出逃,值回房费”。



他们不过是用一晚的价格,租了一份24小时的松弛感。

“30岁前喜欢和朋友去KTV和酒吧释放,现在就爱一个人在酒店放空。”

等到离店的时候,带上前台送的小礼物,和房间里薅到的洗漱用品、茶包,这就叫连吃带拿,贼不走空。

这不是贪小便宜,而是一种生活智慧。

因为在中产字典里,“抠门”从来不是贬义词,而是高段位的理财哲学。

不住总统套房,但能在下午茶区坐出年薪百万的精致感,

是没点贵菜,但靠会员券吃出性价比;

不跟风花冤枉钱,但能靠积分住网红酒店顺便拍时尚大片。

这些看似碎碎念的薅羊毛操作,其实背后是: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每分钱该怎么花。

毕竟,妈妈早就说过了:

“该省省,该花花,白天泡汤做spa,晚上自助炫龙虾。”

查看评论(15)

24小时热点排行

波兰总理与泽连斯基通话后判断:俄乌冲突或将冻结
官媒:抗战胜利后,中国为何放弃1200亿战争赔款?
美41岁女子险被活摘器官!“器官捐献”致多起医疗丑闻
特朗普被曝怒斥内塔尼亚胡 还拿出证据 以方紧急回应
解放军建军晚会少7上将! 刘少奇之子现身主桌引联想

24小时讨论排行

南京照相馆北美首映 谢锋:以史为鉴 和平宝贵
美参院军委会主席将率团访台 福建舰进入“攻坚时刻”
全面占领加沙只是开始 以色列的目标或是废“两国方案”
尊湃芯片窃密案细节:有人白天在华为 晚上去尊湃
俄美总统将在阿拉斯加州会晤 是普京10年来首次赴美
被特朗普要求辞职 英特尔CEO曾放弃读核工程博士
中国夫妇在澳遭无故殴打,中国留学生被群殴
美印关系急剧恶化,美媒曝光幕后博弈过程始末
中产最体面的崩溃方式:去酒店健身
柬埔寨首相:已正式提名特朗普获诺贝尔和平奖
美股早盘挺住关税利空全面走扬 资金动向却暗藏端倪
万斯:美国没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 与英国或有分歧
马斯克:日本今年将减少百万人 人工智能是唯一希望
7千字深度解读,武大肖M瑫的秘密全都藏在判决书里
中俄元首通话 普京向习近平说明美俄接触沟通情况
15万卖掉天津房子的年轻人,赔掉了10年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产最体面的崩溃方式:去酒店健身

凤凰WEEKLY 2025-08-09 00:07:55

中产最体面的崩溃方式:去酒店健身

众所周知,人一旦爱上健身,就发狠了,忘情了,不知天地为何物了。

众所周知,中产对健身的追求,永远年轻,永远下一站——

重要的不是肌肉,而是展示肌肉的场景。

而在这个夏天,中产圈最热门的健身场景,

不是在山野citywalk,不是飞盘腰旗匹克球,而是在五星级酒店的健身房里回血。



小红书上关于“酒店健身房”的笔记暴涨,仿佛不撸铁就等于白住;

崇尚“舒适圈最重要的就是舒适”的姐妹,开始晒酒店泳池边拉伸+读书的vlog;

朋友圈里,某位事业小有成就的朋友突然带着定位,闪现在凯悦的跑步机上……



从北京国贸到成都太古里,从上海外滩到杭州西溪。

五星酒店的健身房,正在被一拨既要健康体面、还要舒适降噪的中产悄悄攻陷。

健身房不再是订房时可有可无的配套,而变成中产吃饺子前那一瓶关键的醋。

不理解的人觉得这是倒反天罡,而中产则陶醉在“不愧是我”的氛围里。



也有人认真总结:

“感谢酒店健身,全了我在高压生活中崩溃的体面。”

不管怎么说,中产的身体管理,已经悄悄把主战场搬进了星级酒店的那一扇玻璃门里。



酒店健身,其实没那么贵?

网友曾说过:“如果你想做个高端人士,切忌跟别人说你是节食减肥的,因为节食就意味着你没啥社交饭局。

所以,健身是树立高端形象的重要标志!”



〓图片来源:小红书@驻地球人类行为观察员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三分长相七分打扮。

健身不只是肌肉充血,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很多人发现,与其在自己小区的健身房“对付”,不如直接去配备专业健身房的品质酒店。

环境好、设备新、人少还安静,最关键的是:还能顺带拍出高质感的健身照。



于是,万豪系、洲际系、高端民宿配套健身房开始成为打卡热地。

白领Echo自从体验了一次酒店健身房,

就懂了“由奢入俭难”这句真理。

“小区健身房空气闷得人上不来气,连锁健身房动感单车班还得靠抢,但五星酒店的健身房,它把我当上帝。”

环境堪比度假村,跑步机正对无边泳池,瑜伽垫背靠高空观景窗。



想泡汤,可以去泳池边的热水池里待着,想汗蒸,大酒店的健身洗浴区,都有桑拿房。

更别提夏日最抢手的顶流项目——游泳池。

现在刷小红书、抖音,各大酒店泳池简直是断层级的打卡热门,直接把老牌游泳馆甩在后头。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大大大大泡泡卷

毕竟,在酒店泳池游泳,就像别墅里唱k,不过是play中的一环。

在无边泳池拍照,沙滩椅上晒太阳,才是本次健身之旅的重点项目。

(顺便一提,酒店泳池的水质也大大降低了误喝别人洗澡水或尿汤的几率。)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马红火

不怪网友感叹,“现在的五星酒店健身房,才是真正属于打工人的自律版洗浴中心。”

练时一提,一举,一深蹲,

练完一泡,一搓,一腌渍,一站式身心放松,人生就俩字:

舒坦。



也是自那天起,她和相恋三年的小区健身房分了手:

“有时候,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match上酒店健身房清冷金属信息素的我,怎么敢靠近一身汗味的你?”

当然,真要天天住酒店健身,谁都扛不住。高端体验归高端体验,钱包也要喘口气。

于是她开始研究,如何“只用不住”。

结果一搜才发现,原来不是她一个人在琢磨这事,“只用不住”早就成了懂行中产的集体默契。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张张张小姐啊

越来越多的中产意识到,五星酒店健身房不仅出片、舒适,关键是——

好薅。

只要你思路够开,就会发现:

用健身房,非得住店吗?



〓酒店,被逐渐开发出“不住只用”的新属性

连锁品牌酒店如万豪、洲际系本身就开放会籍卡,价格嘛,动辄五位数,主打一个劝退。

但只要你愿意动手搜,某点评、某海鲜市场、甚至各种小红薯笔记里,都能淘到高性价比。

某点评上,百来块的价格,就能薅到一份健身房体验券。

健身月卡990,换算下来,甚至都不够五次私教的钱。



要是去逛逛某海鲜市场,就更能体验捡漏的快乐。

转让会籍的比比皆是,三折四折都有。

重庆万豪游泳健身年卡,原办两年卡一万,现在一年3500,算下来一天不到10块钱。

比买奶茶还便宜……还顺带送你泡澡和大毛巾。



不用担心卷款消失,五星酒店的“物业管理”管你管得妥妥的。

有网友拍着桌子说:“这个好,至少不会跑路。”



这就叫“不是五星住不起,而是只用健身房更有性价比”。

更别说,酒店健身房是真·体验拉满。

抱着健身的目的住进酒店的那一刻,它不再是硬着头皮完成KPI,而是一次对自己生活秩序的重置。

器械区空旷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训练时没人围观、没人排队、没人来搭话推销。



有网友说,“我终于不用在健身的时候想着待会儿如何拒绝教练的续卡邀约了。”

而当连锁健身房的“自带毛巾,等人下器械”VS酒店健身房的“香氛毛巾、茶水水果、空调轻音”出现时,简直是送分题。

就像游戏里开了vip,附赠祝无双服务buff,每次练完都像一次疗愈,

省钱、省力、省情绪成本,顺手还能治个中年焦虑。



echo也是后来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为了练出马甲线才来的。

她只是想找个地方喘口气,不要社交,不用排队,不被打扰。

在五星酒店的健身房,她不再是职场里的“echo老师”,也不是楼下保安口中的“张姐”。

在这里,练得越狠,出汗越多,越能恢复能量的。



有时候她甚至觉得,就算专门为了健身住一次酒店,也不亏。

不需要去龙虎山修道,健身房就是都市隶人的精神道场。

早上有氧,中午自助;

下午撸铁,晚上在桑拿房里沉思人生,再加上干净的更衣室、柔软的毛巾、微凉的空调风、轻缓的背景乐……



“你说便宜,那它客观上是不便宜的,毕竟健身本身就是非必需的消费行为——但是你说性价比,那肯定是无敌的。”

此时,健身不只是享受,更是一种理想自己的象征。

“住酒店健身,就像扮演另一个我,一个更优秀、更清醒、更有掌控感的我。”



当你在拉伸时望着一整面窗外的城市灯火,会突然升起“我是世界之王”的权力感。

好像这几个小时的沉静和笃定,不只是出了一场汗,更是在重启人生。



健身房,酒店续命新路径

说到底,不只是中产变聪明了,酒店也越来越“会算账”了。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一二线城市,传统“住宿+早餐”的基本服务早已不能打动挑剔的客人。



行业自己也意识到了,想把人“留久一点”,靠的绝不仅仅是房间有多大、床有多软。

于是,健身房,开始从过去默默无闻的配套设施,摇身一变,成了酒店们“抢用户时间”的新入口。

尤其是健身人群,他们不只是“花钱的人”,更是“愿意分享的人”:

爱打卡、会安利,还能顺带送上一张落地窗自拍。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皮卡老师

现在酒店卷什么?卷生活方式。

社交、健康、松弛感、疗愈感,一个不能少。

健身房这块地盘,直接被抬成了C位出道。

一线酒店们个个动作频频,华住旗下的禧玥、美居直接敞开健身房大门,



什么“住客专享”早成过去式,谁都能来撸铁,只要买卡。

万豪则推出“城市健身卡”,不住店也能进JW、W酒店挥汗如雨,还能边做深蹲边幻想自己是金融精英,

操作上也很丝滑,小程序预约、刷脸进场,方便得像上班打卡,只不过这回打的是腔调的卡。



当然,开放归开放,牌面还是要有的。

高端酒店的身份不能因为跑步机太普通就塌房,于是大家开始在“专业”和“腔调”两条线上狂冲刺。

凯悦甩出“健身器械界的法拉利”,国际高端设备Technogym、Life Fitness,



“当时一眼相中那台跑步机,回家一查20多万。”



北京瑰丽配了私教、身体数据分析系统,跑个步可能比去一次美年大健康还有用,

上海Bulgari则搞了个全玻璃的高空跑步区,别说锻炼,光走进去心跳就先加速一拍。

还有酒店直接和健身品牌搞联名,连课程都安排上了。

阿丽拉乌镇和超级猩猩搞快闪课,安达仕和Lululemon、Keep开了“酒店瑜伽日”,



香格里拉一边带你晨跑,一边给你安排早餐,健康与油条并存,仪式感拉满……

这种跨界联动,不光薅来了不少本地健身爱好者,还顺带提升了住客“住一次不过瘾”的复购率。

现在酒店,不满足只让你“动起来”,还想顺手把你“养起来”。

威斯汀搞了全套运动装备租赁服务,筋膜枪、阻力带、负重手环,花样整得比健身房还齐。



四季、文华东方、悦榕庄这些顶奢品牌开始主打“身心健康”,

从健身房蔓延到SPA、冥想、冥想完泡澡、泡澡后吃轻食,一整套Wellness体验直接搬进酒店。



Therabody甚至自己下场搞了美容业务,健完身还能做脸,主打一句“身心都得通”。



这波酒店界的工业革命,不仅提升了用户黏性,更直接改写了酒店的收入结构。

比如锦江旗下的缤跃酒店,靠“健身+功能房”直接让非房收入占比飙到30%以上。

结果大家发现,健身房不只是“甜点”了,而是“主菜”了,以一种恨不得干掉传统健身房的架势拼刺刀。

未来可能直接买酒店健身卡,一边撸铁一边撸房券,堪称生活方式一体化套餐。



这时,中档酒店也纷纷下场。

亚朵S搞了“健身+办公+下午茶”套餐,适用于每一个格子间女工,白天撸稿,晚上撸铁,

全季虽然被说健身房小,但至少也塞了三台跑步机。

有网友调侃,“你就说有没有吧。”



桔子酒店也和绝影 x enjoy合作,房间里放上了便携式健身设施,“健身自由”直接原地实现。



从“来住店顺便健个身”到“来健身顺便来住个店”,酒店正在进行一场安静而激烈的品牌重塑。

而这波,就是用户和酒店的一次双向奔赴:

你想挥汗如雨,它满足你对高端器械的向往,

你想打卡拍照,它给你滤镜加柔光,

你想薅羊毛,它把自己养得肥肥壮壮。

大家各取所需,还都觉得彼此高贵又值当。

这不就是新中产理想生活的模样吗?



人们把酒店玩明白了

过去住酒店,是为了“出差有地儿睡”,

现在住酒店,是为了“活着有地儿逃”。

中产们开始集体上演《我在酒店过周末》,不为奔波,不为旅行,只为暂时告别日常生活。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TheMuse暮炘

酒店成了城市里的“第三空间”:吃饭、泡澡、带娃、会友、办公、拍照、做SPA,

住不住反倒成了次要的,关键是挖掘出那套体面又省钱的生活方式。

被ddl和熊孩子双重暴击的中产,视酒店为避世乌托邦。



就像《戏梦巴黎》的安全屋,外面吵吵闹闹,屋里嘻嘻笑笑。

工作日的流程主打一个“养命式薅羊毛”:

中午来到泳池边躺椅上,沐浴着阳光闭目养神20分钟,神清气爽地醒来后跳进泳池游30分钟,激活肌肉也唤醒脑子,为下午的任务ready go。



等到周末,北京中产最优雅的选择不是河北,而是家附近的高端酒店。

毕竟哪怕不住店,也能享受酒店无差别向你提供的均消2000元的尊贵服务。

门童引路,倒水拿湿巾,健身后的电解质饮料和白煮蛋:

“不管多大的人,在这套操作下都被哄成胚胎了”。

“咱就是说,离了你谁还把我当小孩?”



“下午check in后,先去健身房撸铁一小时,再到SPA房做个背部放松;

晚上穿浴袍窝在床上点杯调酒师特调,看一场不被打扰的电影,隔天早上还可以吃自助早餐吃到打烊。”



只要你胆大嘴甜脸皮厚,“延迟到两点”基本是标配,甚至三点退房也不是梦——

懂玩的人,还会把酒店当成洗衣房。

有些酒店的自助洗衣间配齐了洗衣液和烘干机,洗一次衣服,省一笔干洗钱,还能顺便躺在洗衣房的按摩椅上卷个文档,生活工作两不误。

还有人干脆拎几箱脏衣服入住,把攒了一冬天的衣服,床上四件套都洗了,主打一个“干净出逃,值回房费”。



他们不过是用一晚的价格,租了一份24小时的松弛感。

“30岁前喜欢和朋友去KTV和酒吧释放,现在就爱一个人在酒店放空。”

等到离店的时候,带上前台送的小礼物,和房间里薅到的洗漱用品、茶包,这就叫连吃带拿,贼不走空。

这不是贪小便宜,而是一种生活智慧。

因为在中产字典里,“抠门”从来不是贬义词,而是高段位的理财哲学。

不住总统套房,但能在下午茶区坐出年薪百万的精致感,

是没点贵菜,但靠会员券吃出性价比;

不跟风花冤枉钱,但能靠积分住网红酒店顺便拍时尚大片。

这些看似碎碎念的薅羊毛操作,其实背后是: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每分钱该怎么花。

毕竟,妈妈早就说过了:

“该省省,该花花,白天泡汤做spa,晚上自助炫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