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马斯克:我们是第一,但第二到第十都是中国的

马斯克:我们是第一,但第二到第十都是中国的

文章来源: 国际观察 于 2025-05-31 06:33: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当地时间5月30日,美媒彭博社发文称,“中国初创企业正竞相主导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热潮”。

文章写道,多年来,美国公司一直引领着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而如今,来自中国的新兴企业不断突破创新边界。在工厂车间人均机器人密度已高于美日等国的情况下,中国正准备让人形机器人承担日益复杂的任务。

报道称,中国机器人企业已启动多项试验:从垃圾分类、养老院药品配送,到与警察协同街道巡逻、博物馆导览,乃至军事用途。

就在前不久,中国还举办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尽管这些比赛还不尽完善,但关键在于进步,这代表着中国科技行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美媒提到,中国初创企业引发了马斯克的关注,他的特斯拉公司也正瞄准人形机器人市场。

在4月份的一次电话会议上,这位亿万富翁表示,他认为他的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在性能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中国可能最终主导这一领域。

他说,“我有点担心,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到第十位的公司,都会是中国公司。”

这并非是他杞人忧天,不少学者也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可能使其在机器人等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本密集型领域占据优势,就像他们已经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领域取得的成就一样。

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战略前瞻中心主任朱利安·穆勒-卡勒(Julian Mueller-Kaler)表示,“中国模式”实际上可能更胜一筹。不过,他又补了一句“数字和科技进步是最高级别的地缘政治问题”,不忘翻炒“中国威胁论”的陈词滥调。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情境机器人研究所的所长亨里克·克里斯滕森(Henrik I. Christensen)则更为直接,“我毫不怀疑,中国正在赢得人形机器人竞争。”

中国每万名工人的工厂机器人使用量已增至470台。彭博社制图

彭博社指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占据领导地位至关重要。花旗集团的最新预测显示,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及相关服务的市场规模,将飙升至7万亿美元,届时全球可能将会有6.48亿台人形机器人。

经济回报之余,在国家层面,机器人还意味着战略影响。无论谁主导人形机器人研发,都可能掌控一支不知疲倦的“工人”、或是“护理人员”的队伍,进而重新定义经济与政治实力。

正如马斯克5月中旬在沙特演讲时说的那样,随着机器人劳动力的增加,全球经济规模可能增长到目前的10倍,这将“释放巨大的经济潜力,让人类走向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报道指出,中国正在大胆押注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前景,其战略是将人形机器人融入制造、医疗、酒店等多个领域。十年运筹帷幄下,如今中国工厂的机器人密度已超越德国和日本,且在四年内实现翻倍。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每万名员工配备470台机器人,远高于美国的295台。

有中企创始人告诉彭博社,得益于国内制造优势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中国约有五六十家企业投入人形机器人的研发。

据机器人行业权威机构立德智库(Leaderrobot)等4月发布的研究,中国今年有望生产超1万台人形机器人,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今年早些时候,中方还宣布,未来20年将向机器人和高科技领域投资1万亿元人民币,远超美欧投入。

“中国有很多参与者,其中不乏顶尖人才。希望中国在机器人领域能够拔得头筹。”上述中企创始人说。

报道还提到,人工智能模型正助力人形机器人变得更智能、更灵活。中国初创企业竞相优化AI应用,使机器人能够识别物体、规划动作、协同作业,并自主学习适应新场景。

与此同时,这种技术进步也在推动中国机器人走进现实应用场景。

来自中企的机器人正广泛应用于苹果手机的组装,以及比亚迪、吉利和一汽大众等汽车工厂中搬运箱体、分拣零件和检测仪器的任务;这些机器人还被用于检测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泄漏,有效避免人工操作对肺部健康的损害。

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秘书长苏珊娜·比勒(Susanne Bieller)认为,随着中国初创企业与制造商合作降低成本,提升机器人的性价比,中国正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军者。

“未来5到10年,我们预计人形机器人将在工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她说。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参加演唱会致不伦恋曝光 美国科技公司总裁辞职
他死于762年,他的朋友圈却传到了2025年
稳定币法案落地,比特币跳水,美国银行业坐不住了
美政府想"断供"马斯克旗下航天企业,但审查发现离不开
30年王室规定将松绑?威廉凯特考虑为儿子打破传统




24小时讨论排行

韩国申遗全面溃败: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艺被联合国撤销
中国男在硅谷卖酱香饼月赚$2万被逮捕 疑因“无照”…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美籍华人商务部员工前往中国探亲后被禁出境
"再造3个三峡"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工意味著什么?
幼儿园铅中毒案调查出炉 人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美国家情报总监:奥巴马政府曾伪造川普通俄材料
官方数据的泄露,杭州"粪水"水一个月前已经爆发了
美媒爆料:特朗普厌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残局
共和党出招反制中共 提案逼华府与北京“断亲”
中国机器人3分钟就能自行换电 24小时不间断工作
中国国防部:中越将在广西举行首次陆军联训
ICE再爆争议!男子送女儿上学 当场被砸破车窗逮捕
川普不爱电动车 美政策大转弯 电车将变贵
告“叛国罪”!美情报总监锁定奥巴马时代三大情报首长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马斯克:我们是第一,但第二到第十都是中国的

国际观察 2025-05-31 06:33:13



当地时间5月30日,美媒彭博社发文称,“中国初创企业正竞相主导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热潮”。

文章写道,多年来,美国公司一直引领着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而如今,来自中国的新兴企业不断突破创新边界。在工厂车间人均机器人密度已高于美日等国的情况下,中国正准备让人形机器人承担日益复杂的任务。

报道称,中国机器人企业已启动多项试验:从垃圾分类、养老院药品配送,到与警察协同街道巡逻、博物馆导览,乃至军事用途。

就在前不久,中国还举办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尽管这些比赛还不尽完善,但关键在于进步,这代表着中国科技行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美媒提到,中国初创企业引发了马斯克的关注,他的特斯拉公司也正瞄准人形机器人市场。

在4月份的一次电话会议上,这位亿万富翁表示,他认为他的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在性能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中国可能最终主导这一领域。

他说,“我有点担心,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到第十位的公司,都会是中国公司。”

这并非是他杞人忧天,不少学者也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可能使其在机器人等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本密集型领域占据优势,就像他们已经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领域取得的成就一样。

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战略前瞻中心主任朱利安·穆勒-卡勒(Julian Mueller-Kaler)表示,“中国模式”实际上可能更胜一筹。不过,他又补了一句“数字和科技进步是最高级别的地缘政治问题”,不忘翻炒“中国威胁论”的陈词滥调。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情境机器人研究所的所长亨里克·克里斯滕森(Henrik I. Christensen)则更为直接,“我毫不怀疑,中国正在赢得人形机器人竞争。”

中国每万名工人的工厂机器人使用量已增至470台。彭博社制图

彭博社指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占据领导地位至关重要。花旗集团的最新预测显示,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及相关服务的市场规模,将飙升至7万亿美元,届时全球可能将会有6.48亿台人形机器人。

经济回报之余,在国家层面,机器人还意味着战略影响。无论谁主导人形机器人研发,都可能掌控一支不知疲倦的“工人”、或是“护理人员”的队伍,进而重新定义经济与政治实力。

正如马斯克5月中旬在沙特演讲时说的那样,随着机器人劳动力的增加,全球经济规模可能增长到目前的10倍,这将“释放巨大的经济潜力,让人类走向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报道指出,中国正在大胆押注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前景,其战略是将人形机器人融入制造、医疗、酒店等多个领域。十年运筹帷幄下,如今中国工厂的机器人密度已超越德国和日本,且在四年内实现翻倍。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每万名员工配备470台机器人,远高于美国的295台。

有中企创始人告诉彭博社,得益于国内制造优势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中国约有五六十家企业投入人形机器人的研发。

据机器人行业权威机构立德智库(Leaderrobot)等4月发布的研究,中国今年有望生产超1万台人形机器人,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今年早些时候,中方还宣布,未来20年将向机器人和高科技领域投资1万亿元人民币,远超美欧投入。

“中国有很多参与者,其中不乏顶尖人才。希望中国在机器人领域能够拔得头筹。”上述中企创始人说。

报道还提到,人工智能模型正助力人形机器人变得更智能、更灵活。中国初创企业竞相优化AI应用,使机器人能够识别物体、规划动作、协同作业,并自主学习适应新场景。

与此同时,这种技术进步也在推动中国机器人走进现实应用场景。

来自中企的机器人正广泛应用于苹果手机的组装,以及比亚迪、吉利和一汽大众等汽车工厂中搬运箱体、分拣零件和检测仪器的任务;这些机器人还被用于检测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泄漏,有效避免人工操作对肺部健康的损害。

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秘书长苏珊娜·比勒(Susanne Bieller)认为,随着中国初创企业与制造商合作降低成本,提升机器人的性价比,中国正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军者。

“未来5到10年,我们预计人形机器人将在工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