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芜湖戈律师的三戈演义:借戈律师,止戈官方,倒戈记者

芜湖戈律师的三戈演义:借戈律师,止戈官方,倒戈记者

文章来源: 李宇琛的刻舟求水 于 2025-05-21 19:09: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书接上回。芜湖戈运龙律师,因庭审言论面临停业风波,后又在朋友圈发文称:

理解有误,请求大家不要放大,并热情欢迎大咖指导其二审代理。

一时间,舆论哗然,声援者错愕,观察者不解。

戈律师的反转,快得让人跟不上节奏。

然而,就在戈律师一场误会的朋友圈之外,另一番景象,也通过一些渠道,悄然流出。

戈律师与某位长期关注律师权益的媒体人士的聊天记录显示,在“理解有误”的朋友圈之前,戈律师的遭遇,远非平常。

记录中,戈律师表示,与司法局领导谈话后,他:

都要崩溃了,吵得一塌糊涂,让我退出二审,把我都要逼疯了,我都想从楼上跳下去。

他还提到自己:

精疲力尽,中午没有吃饭。

并称:

司法局我知道对我还不错,但他们不敢得罪纪检监察部门啊!

更令人关注的是,戈律师在记录中提及:

我今天才知道,原来9月5号去查看同步录像的除了市检、市法院的,还有省检、省法院,唯独不让我们辩护律师看!

这番言辞,与他后来朋友圈的轻松表态,简直是判若两人。

是哪一个戈律师,更接近真实的戈律师?

是那个在谈话后“精疲力尽、想从楼上跳下去”的戈律师?

还是那个在朋友圈“感谢关心、是我理解有误”的戈律师?

这扇旋转门,转得人头晕目眩。

就在大家对戈律师的“变脸”议论纷纷之际,有媒体人披露了更多事实。

其称,他全程关注此事:

给当地打了几十个核实电话。

他认为自己有义务把自己了解的事实披露出来:

我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理解有误。

这位媒体人还表达了不平:

媒体和公众关注不是抹布,用了就可以扔弃。

率先披露戈律师遭遇的周泽律师表示:

这个事,大家的发声是值得的。此事之后,应该会阻却一些对律师跃跃欲试的投诉。

万万没想到,当部分人开始理解戈律师的止戈时,他竟然早就倒戈了。

一则聊天记录截图显示,2025年5月20日下午1点34分,戈律师发送消息:

我可能理解有误,司法局仅仅是向我了解一下开庭情况,并未要对我处罚,监委也仅仅觉得我用词不当,要注意庭审礼仪而已。这些我都能接受。

最后的一句话,图穷匕见:

能不能把这篇文章撤了啊?

寥寥数语,信息量巨大。

“理解有误”——将此前的一切风波,归结为一场:

小小的误会。

“并未处罚”、“用词不当”、“注意礼仪”——将原本可能“停业”的严厉处境,轻描淡写为:

善意的提醒。

核心诉求,清晰明了:

撤稿。

仅仅一个小时零八分钟后,下午2点42分,戈律师再次发来消息,语气中多了一丝急切:

麻烦您赶紧联系撤了,不然我要投诉了,谢谢[抱拳][抱拳][抱拳]

这句“不然我要投诉了”,配上三个抱拳的表情,可谓是把礼貌的施压运用到了极致。

仿佛在说:

我好话说尽,仁至义尽,再不配合,后果自负,但我们还是好朋友哦。

这番“请求撤稿”的操作,与此前流传的,戈律师在与司法局领导谈话后“都要崩溃了”、“想从楼上跳下去”的悲愤状态,形成了强烈的:

反差。

也与他后来在朋友圈公开表示“理解有误”、“感谢关心”、“欢迎指导”的“大彻大悟”,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

前者是私下的崩溃与绝望,后者是公开的:

阳光总在风雨后。

而这份聊天记录,则像是连接这两幕大戏的过场戏。

或者说,是幕后排练的片段。

我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能让他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高难度的:

情绪调转与认知重塑?

财新那篇详尽报道中,戈律师最初的陈述,与他请求撤稿时的“理解有误”版本,以及后来朋友圈的公开版本,存在着肉眼可见的差距。

他曾提到司法局拟对其停止执业六个月或一年,并要求退出案件代理。

还提到司法局:

未提供纸质材料,且拒绝其拍照留存。

这些细节,指向的是一场严肃的、可能影响其职业生涯的:

危机。

然而,危机,在某些沟通和理解之后,似乎就变成了:

插曲。

一个关于庭审礼仪和情绪化表达的小小插曲。

戈律师用他那句带着表情包的“谢谢”,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律师是如何进行:

自我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与危机公关。

于是,这出三戈演义,便在戈律师的理解与大家的不平之间,暂时落下了帷幕。

第一幕,是戈律师本人之戈,联系律师同行,直指庭审不公,声震舆论,仿佛要与那不平之事,干戈相见。

第二幕,则是借完了律师之戈,化为官方止戈之契机。一番沟通与理解之后,风波渐息,旌旗悄然收卷,一派祥和景象。

至于第三幕,则是戈律师猝不及防地倒戈相向,将枪口对准了曾为他鼓与呼的记者与公众,那句“不然我要投诉了,谢谢”,如同鸣金之令,宣告“勿谓言之不预也”的辞令。

戈律师用他的“三戈”,演绎了一场芜湖版的权力的游戏。

他或许赢得了暂时的止戈,保住了执业的饭碗。

代价,是那柄曾指向不公的戈,在理解与感谢的包装下,调转了方向:

刺向了曾为他鼓与呼的记者、律师和热心网友。

当戈是可以被借用、被平息、甚至可以反戈一击的道具时,我们不禁要问:

在这场演义中,谁是真正的赢家?而那柄曾闪耀过寒光的戈,最终又将指向何方?

答案,或许正如许多演义故事一样,早已写在风中,只是吹散了,听不真切。

然而,即便风声鹤唳,即便倒戈相向的戏码可能一再上演,这并非我们选择沉默的理由。

我们依然要将目光投向身处困境的律师,那些无助的事件受害人、案件蒙冤者,他们的权利是否得到了真正的保障?他们的呼声是否被真正地倾听?

即便可能遭遇不解甚至反戈,但只要还愿意发出微弱的光,那么,对真相的探寻和对弱者的声援,便永远不会止息。

这是这场三戈演义之外更值得我们铭记和践行的意义:

发声是为了对错是非黑白,不图利弊恩怨。

写于2025年5月20日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老友记》钱德勒死因大反转,不是溺亡!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中国“N号房”曝光,大量女性私密照在外网传播
特朗普发奥巴马版乘车逃亡恶搞图,其本人及万斯扮演警察




24小时讨论排行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华人家的花园太丑险遭罚款,大家评评冤不冤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一份与释永信通奸女人笔录 被举报私生活混乱
释永信涉刑事犯罪 严重违反戒律 包养多名情妇还有私生子
中国餐厅日营业额“惨崩9成” 关店潮猛烈来袭
58岁宋祖英罕见露面,短发造型惊艳,皮肤光泽Q弹
大罢免失败赖清德会请辞吗?"第二波投票后民进党恐大乱"
民进党误判情势? 赖清德罢免前还认为能罢10席
直击河北易县暴雨:“一天下完了一年的雨”
BBC: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手术成功!马斯克:脑机接口技术将造福数十亿人
专坑美国观光客!记者卧底揭穿巴黎餐厅离谱行为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大罢免结果出炉 小粉红嗨翻:湾湾快回家
“回来报备!”新疆社区的权力有多大?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芜湖戈律师的三戈演义:借戈律师,止戈官方,倒戈记者

李宇琛的刻舟求水 2025-05-21 19:09:57

书接上回。芜湖戈运龙律师,因庭审言论面临停业风波,后又在朋友圈发文称:

理解有误,请求大家不要放大,并热情欢迎大咖指导其二审代理。

一时间,舆论哗然,声援者错愕,观察者不解。

戈律师的反转,快得让人跟不上节奏。

然而,就在戈律师一场误会的朋友圈之外,另一番景象,也通过一些渠道,悄然流出。

戈律师与某位长期关注律师权益的媒体人士的聊天记录显示,在“理解有误”的朋友圈之前,戈律师的遭遇,远非平常。

记录中,戈律师表示,与司法局领导谈话后,他:

都要崩溃了,吵得一塌糊涂,让我退出二审,把我都要逼疯了,我都想从楼上跳下去。

他还提到自己:

精疲力尽,中午没有吃饭。

并称:

司法局我知道对我还不错,但他们不敢得罪纪检监察部门啊!

更令人关注的是,戈律师在记录中提及:

我今天才知道,原来9月5号去查看同步录像的除了市检、市法院的,还有省检、省法院,唯独不让我们辩护律师看!

这番言辞,与他后来朋友圈的轻松表态,简直是判若两人。

是哪一个戈律师,更接近真实的戈律师?

是那个在谈话后“精疲力尽、想从楼上跳下去”的戈律师?

还是那个在朋友圈“感谢关心、是我理解有误”的戈律师?

这扇旋转门,转得人头晕目眩。

就在大家对戈律师的“变脸”议论纷纷之际,有媒体人披露了更多事实。

其称,他全程关注此事:

给当地打了几十个核实电话。

他认为自己有义务把自己了解的事实披露出来:

我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理解有误。

这位媒体人还表达了不平:

媒体和公众关注不是抹布,用了就可以扔弃。

率先披露戈律师遭遇的周泽律师表示:

这个事,大家的发声是值得的。此事之后,应该会阻却一些对律师跃跃欲试的投诉。

万万没想到,当部分人开始理解戈律师的止戈时,他竟然早就倒戈了。

一则聊天记录截图显示,2025年5月20日下午1点34分,戈律师发送消息:

我可能理解有误,司法局仅仅是向我了解一下开庭情况,并未要对我处罚,监委也仅仅觉得我用词不当,要注意庭审礼仪而已。这些我都能接受。

最后的一句话,图穷匕见:

能不能把这篇文章撤了啊?

寥寥数语,信息量巨大。

“理解有误”——将此前的一切风波,归结为一场:

小小的误会。

“并未处罚”、“用词不当”、“注意礼仪”——将原本可能“停业”的严厉处境,轻描淡写为:

善意的提醒。

核心诉求,清晰明了:

撤稿。

仅仅一个小时零八分钟后,下午2点42分,戈律师再次发来消息,语气中多了一丝急切:

麻烦您赶紧联系撤了,不然我要投诉了,谢谢[抱拳][抱拳][抱拳]

这句“不然我要投诉了”,配上三个抱拳的表情,可谓是把礼貌的施压运用到了极致。

仿佛在说:

我好话说尽,仁至义尽,再不配合,后果自负,但我们还是好朋友哦。

这番“请求撤稿”的操作,与此前流传的,戈律师在与司法局领导谈话后“都要崩溃了”、“想从楼上跳下去”的悲愤状态,形成了强烈的:

反差。

也与他后来在朋友圈公开表示“理解有误”、“感谢关心”、“欢迎指导”的“大彻大悟”,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

前者是私下的崩溃与绝望,后者是公开的:

阳光总在风雨后。

而这份聊天记录,则像是连接这两幕大戏的过场戏。

或者说,是幕后排练的片段。

我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能让他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高难度的:

情绪调转与认知重塑?

财新那篇详尽报道中,戈律师最初的陈述,与他请求撤稿时的“理解有误”版本,以及后来朋友圈的公开版本,存在着肉眼可见的差距。

他曾提到司法局拟对其停止执业六个月或一年,并要求退出案件代理。

还提到司法局:

未提供纸质材料,且拒绝其拍照留存。

这些细节,指向的是一场严肃的、可能影响其职业生涯的:

危机。

然而,危机,在某些沟通和理解之后,似乎就变成了:

插曲。

一个关于庭审礼仪和情绪化表达的小小插曲。

戈律师用他那句带着表情包的“谢谢”,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律师是如何进行:

自我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与危机公关。

于是,这出三戈演义,便在戈律师的理解与大家的不平之间,暂时落下了帷幕。

第一幕,是戈律师本人之戈,联系律师同行,直指庭审不公,声震舆论,仿佛要与那不平之事,干戈相见。

第二幕,则是借完了律师之戈,化为官方止戈之契机。一番沟通与理解之后,风波渐息,旌旗悄然收卷,一派祥和景象。

至于第三幕,则是戈律师猝不及防地倒戈相向,将枪口对准了曾为他鼓与呼的记者与公众,那句“不然我要投诉了,谢谢”,如同鸣金之令,宣告“勿谓言之不预也”的辞令。

戈律师用他的“三戈”,演绎了一场芜湖版的权力的游戏。

他或许赢得了暂时的止戈,保住了执业的饭碗。

代价,是那柄曾指向不公的戈,在理解与感谢的包装下,调转了方向:

刺向了曾为他鼓与呼的记者、律师和热心网友。

当戈是可以被借用、被平息、甚至可以反戈一击的道具时,我们不禁要问:

在这场演义中,谁是真正的赢家?而那柄曾闪耀过寒光的戈,最终又将指向何方?

答案,或许正如许多演义故事一样,早已写在风中,只是吹散了,听不真切。

然而,即便风声鹤唳,即便倒戈相向的戏码可能一再上演,这并非我们选择沉默的理由。

我们依然要将目光投向身处困境的律师,那些无助的事件受害人、案件蒙冤者,他们的权利是否得到了真正的保障?他们的呼声是否被真正地倾听?

即便可能遭遇不解甚至反戈,但只要还愿意发出微弱的光,那么,对真相的探寻和对弱者的声援,便永远不会止息。

这是这场三戈演义之外更值得我们铭记和践行的意义:

发声是为了对错是非黑白,不图利弊恩怨。

写于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