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文章来源: 只给少数人看 于 2025-07-27 00:11: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大周末的骂人,实在是忍不住了。

这骂,不包括我一贯尊重的一些经济学家。他们以前已经为经济学常识发过很多声。

骂的是经济学界的整体沉默。

他们在任由经济学的最后一道防线崩溃,最终堕落成一钱不值的学科。而他们自己,也将变成最低贱的群体。

为什么骂他们?

最近,大众舆论正在兴起反“内卷”、反“价格战”,一如几年前的“一鲸落,万物生”。甚至,连《价格法》的修订,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内卷式竞争”。

美团阿里京东0元购、平台“仅退货”、快递“8毛送全国”、光伏“产能过剩”……全都成了被治理的对象。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大众、官员的思维很简单、很直接:既然这些行业的人都抱怨“价格战”让大家辛辛苦苦还赚不到钱,那用有形之手去阻止“价格战”,行业不就有利润了?经济不就复苏了?这道理,是不是看起来非常地成立?

大众、官员有这种直觉式思维,可以理解。

但经济学家群体必须站出来,告诉大众和官员:这种直觉式思维是错误的。

上个世纪,大众也认为,市场经济下,企业无计划生产,无序竞争,重复生产,导致巨大的浪费。如果把生产计划起来,不就可以避免浪费,轻松打败市场了?而且,工人还不受资本的剥削了,既有效率,又符合道德。对这种“以有计划的生产来避免浪费、提高效率”的直觉式思维,不仅普通大众,就连罗素这样的大哲学家,都深深着迷。于是,一些国家陷入计划经济,人们吃了一个世纪的苦。

你看,今天的以反“价格战”来避免行业“无序竞争”,是不是和上个世纪的直觉式思维一模一样的?

上个世纪,只有米塞斯、哈耶克站出来,告诉大众,没有价格,不利用分散的信息,所有生产都是浪费。

今天的经济学家必须明白,价格,是经济学的底线。如果连价格规律都不尊重了,还要经济学干什么?

所谓的“价格战”,完全不是大众、官员理解的那样。

有些“价格战”,其实是“广告战”。

例如,当年滴滴、快的、神州租车等等网约车企业烧几百亿,补贴消费者坐网约车,那“价格战”也是非常惨烈。

但你想想,如果滴滴、快的花几百亿元打广告,劝你去使用网约车,你会不会用?我想大部分人不会用。别说花几百亿打广告了,就算花上千亿打广告,大部分人都会不为所动。

但它们烧钱补贴你坐网约车,你马上就会用。你看起来它们“浪费”了几百亿,其实人家节约了上千亿的广告费。

今天,网约车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事物,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效率。如果没有当年的价格战,网约车能发展这么快吗?

有些“价格战”,则是对前期扶持政策的清算,例如光伏行业的“价格战”。这里就不多说了。

有些“价格战”,是经济萧条期,市场在重组经济结构。当价格低时,企业重组生产结构付出的代价低,有利于快速完成重组,经济走向复苏。如果禁止“价格战”,抬高了价格,市场就无法重组经济结构,拖延了经济复苏,甚至让经济复苏永远无法到来。

总之,大众、官员眼里看似无序的“价格战”,其实都是非常必要的、必不可少的。

市场不是傻子,企业不是傻子。拿外卖大战来说,如果不是有利可图,京东、阿里为什么要拿着真金白银去跟美团比烧钱?它们留着现金不好吗?当然了,它们杀入外卖,不代表它们一定能成功。优胜劣汰是市场的残酷规则,优胜劣汰之后,就是行业的大发展,就像当年的网约车一样。

而今天大众大张旗鼓地反“价格战”,结果也必然像几年前的“一鲸落,万物生”一样,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可惜的是,即便人类经过了上个世纪整个世纪的重挫,也没有吸取教训,今天的经济学界,米塞斯、哈耶克式的学者依然非常非常稀缺。竟然,几乎看不到经济学家站出来维护价格规律。

这真是一个极度不争气的行业。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新一轮的美国妖股来了 散户压路机前捡铜板?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权力更集中?川普有望藉日资圆主权基金梦 掌钱袋
《老友记》钱德勒死因大反转,不是溺亡!




24小时讨论排行

一份与释永信通奸女人笔录 被举报私生活混乱
华人家的花园太丑险遭罚款,大家评评冤不冤
释永信涉刑事犯罪 严重违反戒律 包养多名情妇还有私生子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中国餐厅日营业额“惨崩9成” 关店潮猛烈来袭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58岁宋祖英罕见露面,短发造型惊艳,皮肤光泽Q弹
大罢免失败赖清德会请辞吗?"第二波投票后民进党恐大乱"
手术成功!马斯克:脑机接口技术将造福数十亿人
民进党误判情势? 赖清德罢免前还认为能罢10席
BBC: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直击河北易县暴雨:“一天下完了一年的雨”
专坑美国观光客!记者卧底揭穿巴黎餐厅离谱行为
“回来报备!”新疆社区的权力有多大?
美波音737起飞失火冒烟 173人仓皇逃生:看到轮子喷飞
大罢免结果出炉 小粉红嗨翻:湾湾快回家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只给少数人看 2025-07-27 00:11:51



大周末的骂人,实在是忍不住了。

这骂,不包括我一贯尊重的一些经济学家。他们以前已经为经济学常识发过很多声。

骂的是经济学界的整体沉默。

他们在任由经济学的最后一道防线崩溃,最终堕落成一钱不值的学科。而他们自己,也将变成最低贱的群体。

为什么骂他们?

最近,大众舆论正在兴起反“内卷”、反“价格战”,一如几年前的“一鲸落,万物生”。甚至,连《价格法》的修订,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内卷式竞争”。

美团阿里京东0元购、平台“仅退货”、快递“8毛送全国”、光伏“产能过剩”……全都成了被治理的对象。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大众、官员的思维很简单、很直接:既然这些行业的人都抱怨“价格战”让大家辛辛苦苦还赚不到钱,那用有形之手去阻止“价格战”,行业不就有利润了?经济不就复苏了?这道理,是不是看起来非常地成立?

大众、官员有这种直觉式思维,可以理解。

但经济学家群体必须站出来,告诉大众和官员:这种直觉式思维是错误的。

上个世纪,大众也认为,市场经济下,企业无计划生产,无序竞争,重复生产,导致巨大的浪费。如果把生产计划起来,不就可以避免浪费,轻松打败市场了?而且,工人还不受资本的剥削了,既有效率,又符合道德。对这种“以有计划的生产来避免浪费、提高效率”的直觉式思维,不仅普通大众,就连罗素这样的大哲学家,都深深着迷。于是,一些国家陷入计划经济,人们吃了一个世纪的苦。

你看,今天的以反“价格战”来避免行业“无序竞争”,是不是和上个世纪的直觉式思维一模一样的?

上个世纪,只有米塞斯、哈耶克站出来,告诉大众,没有价格,不利用分散的信息,所有生产都是浪费。

今天的经济学家必须明白,价格,是经济学的底线。如果连价格规律都不尊重了,还要经济学干什么?

所谓的“价格战”,完全不是大众、官员理解的那样。

有些“价格战”,其实是“广告战”。

例如,当年滴滴、快的、神州租车等等网约车企业烧几百亿,补贴消费者坐网约车,那“价格战”也是非常惨烈。

但你想想,如果滴滴、快的花几百亿元打广告,劝你去使用网约车,你会不会用?我想大部分人不会用。别说花几百亿打广告了,就算花上千亿打广告,大部分人都会不为所动。

但它们烧钱补贴你坐网约车,你马上就会用。你看起来它们“浪费”了几百亿,其实人家节约了上千亿的广告费。

今天,网约车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事物,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效率。如果没有当年的价格战,网约车能发展这么快吗?

有些“价格战”,则是对前期扶持政策的清算,例如光伏行业的“价格战”。这里就不多说了。

有些“价格战”,是经济萧条期,市场在重组经济结构。当价格低时,企业重组生产结构付出的代价低,有利于快速完成重组,经济走向复苏。如果禁止“价格战”,抬高了价格,市场就无法重组经济结构,拖延了经济复苏,甚至让经济复苏永远无法到来。

总之,大众、官员眼里看似无序的“价格战”,其实都是非常必要的、必不可少的。

市场不是傻子,企业不是傻子。拿外卖大战来说,如果不是有利可图,京东、阿里为什么要拿着真金白银去跟美团比烧钱?它们留着现金不好吗?当然了,它们杀入外卖,不代表它们一定能成功。优胜劣汰是市场的残酷规则,优胜劣汰之后,就是行业的大发展,就像当年的网约车一样。

而今天大众大张旗鼓地反“价格战”,结果也必然像几年前的“一鲸落,万物生”一样,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可惜的是,即便人类经过了上个世纪整个世纪的重挫,也没有吸取教训,今天的经济学界,米塞斯、哈耶克式的学者依然非常非常稀缺。竟然,几乎看不到经济学家站出来维护价格规律。

这真是一个极度不争气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