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文章来源: 文立于尘 于 2025-07-26 22:07:5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佛山的夏天,核酸检测重出江湖了。

起因是一种叫“基孔肯雅热”的病毒。这个名字拗口,像某种非洲部落的神秘咒语,但它的症状并不神秘,发烧、出疹、关节疼。

传播途径也很清晰,不靠飞沫,不靠接触,全凭一种蚊子:

伊蚊。

截至2025年7月24日,佛山累计报告了超过4000例。官方通报紧跟了一句:

均为轻症。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但恐慌比病毒跑得快,熟悉的配方和操作,一夜之间就铺开了。先是40家医院挂出牌子,可以做基孔肯雅病毒的:

核酸检测。

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其他配套措施已经上线了。

有网友说,自己家里人拿着佛山身份证去深圳旅游,被好几家酒店:

拒绝入住。

而他刚坐上车,还没开走,就看到窗外的人,已经提着喷雾器在对着地面消毒了。

网上还流传着一张珠海高新区的排查表,标题是:

佛山旅居史人员情况统计。

“旅居史”三个字,像一枚时间的印章,把人们瞬间盖回了:

三年前。

那时的记忆,混杂着消毒水味、棉签的触感和手机屏幕上不断变化的颜色。

佛山的朋友对这种阵仗并不陌生。

去年闹登革热的时候,社区人员就曾挨家挨户敲门,检查阳台有没有积水。

连咖啡馆里点缀情调的水培绿植,都会有干部上门,语重心长地劝老板处理掉。

查一次还不算完,过两天还得再来查一次。

现在,基孔肯雅热来了,行动升级了。社区、村委会的通知里,开始出现这样的建议:

水生植物,建议弃养。

为了彻底消灭蚊子,就要先消灭积水。

而最彻底消灭积水的方法,就是消灭那些可能积水的容器。

花盆、瓶罐,以及你家里那盆聊以慰藉的富贵竹。

这逻辑很熟悉。就像如果某个地方有狂犬病,就号召把全城的狗都处理掉一样。

令人疑惑的不止于此。

现在,媒体和专家苦口婆心,教大家要远离白纹伊蚊,穿长袖长裤,喷驱蚊水。

曾经,有报道自豪地介绍广州某地的:

益蚊扩散站。

工作人员从保温箱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盒盒因低温进入蛰伏状态的,白纹伊蚊。

在正午的阳光下:

将它们释放到绿化带中。

他们说,这些是卧底,是守护居民健康的:

秘密武器。

这些过往,像嗡嗡作响的蚊子,在人们耳边盘旋。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套宏大、严密、高效的系统再次被激活。

有人在作者小晖的评论区发出灵魂拷问:核酸检测不就是正常的医疗手段吗?

底下很快有人回复:

隔离、方舱、大白、封条,也都是。

还有网友回复,说他家的小孩,现在去珠三角的医院看病,发烧已多了一项检测登革热,上百块收费:

强制的。

人们反感的从来不是棉签本身。

他们反感的是长期、反复、被强制的肌肉记忆。

是那种一张通知就能让一座城市停摆,一个身份标签就能让你寸步难行的:

无力感。

是那种为了一个“万全之策”,就可以牺牲掉无数人具体生活的行事风格。

北京、上海也陆续发现了输入病例,风声鹤唳。仿佛一夜之间,全中国的蚊子都成了重点监控对象。

在这场喧嚣中,人们早已没有力气去关心4000多例轻症病人是不是很快就痊愈了,去关心那种能持续数月的关节疼痛,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大家更关心,那套熟悉的流程,会不会再次降临到自己头上。

那只在佛山夏日空气中飞舞的伊蚊,并不知道自己搅动了多大的人间风雨。

而我们的土地上,有一种看不见的病毒,它不经由蚊虫,也不经由呼吸,它寄生在记忆里。

所以,人们恐惧的,早已不是蚊子,而是挥舞着电蚊拍的人。

当一种手段本身成了目的,那么无论起因是一场肺炎,还是一次蚊叮,其结果都将并无二致。

喧嚣总会过去,病也总会痊愈。但那种深入骨髓的条件反射,却会永远留下,等待着下一个被惊扰的夏天。

李宇琛

写于2025年7月26日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9)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演唱会CEO出轨最大赢家是他 还清57万元学生贷款
俄媒寻人 25年前与普京合影中国男孩找到了 现任...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特朗普开怼:“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没去过”
“带敌意”外星飞船11月袭击地球?研究团队惊人观点




24小时讨论排行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杀死”那个错付910元车费男孩的不仅仅是司机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24名“蓝委”全过关 陆媒:民进党“大罢免”完全失败
大罢免失败赖清德会请辞吗?"第二波投票后民进党恐大乱"
BBC: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斡旋无果 联合国想买被拒 特朗普政府为何烧掉它
新一轮的美国妖股来了 散户压路机前捡铜板?
不看好两位潜在买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沦为备件
特朗普发奥巴马版乘车逃亡恶搞图,其本人及万斯扮演警察
“回来报备!”新疆社区的权力有多大?
密集游说施压 以色列曾威胁法国放弃承认巴勒斯坦国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斯坦福揭秘婚姻现代真相:为何"优质"单身女性更多?
台湾大罢免全数未过,美学者:政治对立恐削弱国安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文立于尘 2025-07-26 22:07:50



佛山的夏天,核酸检测重出江湖了。

起因是一种叫“基孔肯雅热”的病毒。这个名字拗口,像某种非洲部落的神秘咒语,但它的症状并不神秘,发烧、出疹、关节疼。

传播途径也很清晰,不靠飞沫,不靠接触,全凭一种蚊子:

伊蚊。

截至2025年7月24日,佛山累计报告了超过4000例。官方通报紧跟了一句:

均为轻症。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但恐慌比病毒跑得快,熟悉的配方和操作,一夜之间就铺开了。先是40家医院挂出牌子,可以做基孔肯雅病毒的:

核酸检测。

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其他配套措施已经上线了。

有网友说,自己家里人拿着佛山身份证去深圳旅游,被好几家酒店:

拒绝入住。

而他刚坐上车,还没开走,就看到窗外的人,已经提着喷雾器在对着地面消毒了。

网上还流传着一张珠海高新区的排查表,标题是:

佛山旅居史人员情况统计。

“旅居史”三个字,像一枚时间的印章,把人们瞬间盖回了:

三年前。

那时的记忆,混杂着消毒水味、棉签的触感和手机屏幕上不断变化的颜色。

佛山的朋友对这种阵仗并不陌生。

去年闹登革热的时候,社区人员就曾挨家挨户敲门,检查阳台有没有积水。

连咖啡馆里点缀情调的水培绿植,都会有干部上门,语重心长地劝老板处理掉。

查一次还不算完,过两天还得再来查一次。

现在,基孔肯雅热来了,行动升级了。社区、村委会的通知里,开始出现这样的建议:

水生植物,建议弃养。

为了彻底消灭蚊子,就要先消灭积水。

而最彻底消灭积水的方法,就是消灭那些可能积水的容器。

花盆、瓶罐,以及你家里那盆聊以慰藉的富贵竹。

这逻辑很熟悉。就像如果某个地方有狂犬病,就号召把全城的狗都处理掉一样。

令人疑惑的不止于此。

现在,媒体和专家苦口婆心,教大家要远离白纹伊蚊,穿长袖长裤,喷驱蚊水。

曾经,有报道自豪地介绍广州某地的:

益蚊扩散站。

工作人员从保温箱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盒盒因低温进入蛰伏状态的,白纹伊蚊。

在正午的阳光下:

将它们释放到绿化带中。

他们说,这些是卧底,是守护居民健康的:

秘密武器。

这些过往,像嗡嗡作响的蚊子,在人们耳边盘旋。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套宏大、严密、高效的系统再次被激活。

有人在作者小晖的评论区发出灵魂拷问:核酸检测不就是正常的医疗手段吗?

底下很快有人回复:

隔离、方舱、大白、封条,也都是。

还有网友回复,说他家的小孩,现在去珠三角的医院看病,发烧已多了一项检测登革热,上百块收费:

强制的。

人们反感的从来不是棉签本身。

他们反感的是长期、反复、被强制的肌肉记忆。

是那种一张通知就能让一座城市停摆,一个身份标签就能让你寸步难行的:

无力感。

是那种为了一个“万全之策”,就可以牺牲掉无数人具体生活的行事风格。

北京、上海也陆续发现了输入病例,风声鹤唳。仿佛一夜之间,全中国的蚊子都成了重点监控对象。

在这场喧嚣中,人们早已没有力气去关心4000多例轻症病人是不是很快就痊愈了,去关心那种能持续数月的关节疼痛,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大家更关心,那套熟悉的流程,会不会再次降临到自己头上。

那只在佛山夏日空气中飞舞的伊蚊,并不知道自己搅动了多大的人间风雨。

而我们的土地上,有一种看不见的病毒,它不经由蚊虫,也不经由呼吸,它寄生在记忆里。

所以,人们恐惧的,早已不是蚊子,而是挥舞着电蚊拍的人。

当一种手段本身成了目的,那么无论起因是一场肺炎,还是一次蚊叮,其结果都将并无二致。

喧嚣总会过去,病也总会痊愈。但那种深入骨髓的条件反射,却会永远留下,等待着下一个被惊扰的夏天。

李宇琛

写于2025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