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医美概念股突然暴涨,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届医美行业终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打"高潮针"。
你没看错,就是那种据说能让女性高潮的产品。朋友圈里疯狂转发的小红书截图显示,已经有无数妹子开始咨询这个新项目,预约都排到几个月后了。
(网传高潮科图片,疑似ps...)
从 HPV
到干细胞注射,从水光针到热玛吉,再到如今的高潮针,这届医美行业真是脑洞清奇。到底是女性变得更爱自己了,还是资本又想收割一波智商税?
所谓的"高潮针"其实就是提取自体血液,经过处理后注射到私处敏感部位。听起来是不是很高级?但事实上,这种技术在医美圈已经玩了好几年。
离谱的是,这些机构的宣传文案堪比新能源汽车广告:"无中生有,从0到1"、"一针让你充满电,一触即发"......
还有各种花里胡哨的数据:全球25%的女性从未体验过这种感觉,仿佛在暗示"不打这针你就out了"。
为了验证真假,我特意查了一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结果发现,这个产品确实获批了,但用途仅限于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至于往私处注射的效果和安全性,国家一个字都没提。
搞笑的是,在医学界,PRP主要应用于骨折修复和皮肤创面愈合,至于什么"提升敏感度"、"改善性体验"这些功效,根本就是商家自己编的。
但为什么这么多人趋之若鹜?
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资本收割韭菜现场。抓住女性对性体验的焦虑,把一个本来用途明确的产品包装成"黑科技",
价格炒到上万,赚得盆满钵盈。
更深层次看,这背后是消费主义精心设计的代际收割逻辑:
60后花钱在艾灸馆养生,80后花钱做医美项目维持年轻态,90后花钱上健身房私教课保持自律人设,00后则用盲盒构建社交圈。
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焦虑,而资本总能找到最合适的收割方式。60后是健康焦虑,80后是抗衰投资,00后是情感社交,看似不同的选择背后,都是消费主义的精准打击。
这些产品本质上卖的都不是效果,而是心理暗示和安慰。就像有人花 几千元买个保温杯续命,其实真正能暖手的还是自己的那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