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人民日报》头版专访任正非 释放何种政治信号?

《人民日报》头版专访任正非 释放何种政治信号?

文章来源: RFA 于 2025-06-11 00:45:3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人民日报》6月10日头版刊登对华为创办人任正非的专访。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6月10日头版刊登对华为创办人任正非的专访,标题为《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对话任正非》。在当前中美科技竞争紧张的背景下,官方媒体罕见地将一位民营企业家推至头版头条位置,传递出高层强化自主创新、重新强调民企角色的政治信号。

中共机关报这篇专访采用问答形式展开。任正非延续其一贯冷静、克制的风格,多次提到“困难”与“基础研究”等关键词。他强调:“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据统计,文中“困难”一词出现超过10次,“理论科学家”与“基础研究”分别提及约6至7次。

面对外部技术封锁和芯片限制,任正非直言,华为在芯片上仍有差距,但通过“数学补物理”、集群计算等方法,依然能满足应用需求。他坦承,真正的挑战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教育体系与人才梯队的建设。他指出:“我们的教育还缺少一部分对科学家精神的引导。”

“干劲”式动员难替代制度性支持

河北资深媒体人许浩然(化名)认为,这篇专访在中美科技关系持续紧张、美国加码对华芯片禁令的背景下刊出,释放出一种“激励民营科技企业干事创业”的政治意图。他本周三(11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任正非说’干就完了’,某种程度上像毛泽东当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号召,试图以精神鼓舞克服现实困境,但当年的经验也说明,口号无法替代系统性支持。”

专访特别强调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任正非引用多个案例,讲述科研“孤独”与“长期主义”的价值。从抗战时期的农学家罗登义,到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再到科学家黄大年,他们的长期坚持被赋予国家科技进步的象征意义。任正非透露,华为每年1800亿元的研发投入中,有600亿元用于基础研究,并不计较短期回报,体现企业对未来的战略耐心。

华为“样板企业”角色难以普遍复制

科技政策学者陈志佳(化名)则指出,这篇专访虽然聚焦民营企业,但实则传达出国家对“举国科研”的再度强化。他告诉本台:“任正非的务实风格令人尊重,但华为的成功离不开政府长期投入和政策扶持。将其经验套用于普通民企,未免有失偏颇。”陈志佳认为,任正非如今的角色,类似改革开放初期的荣毅仁,是国家资源倾斜下的“样板力量”。

科技竞争延伸至话语体系

除了政策宣示意义,专访中还暗含“制度自信”的叙事。比如,任正非提到,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肯定中国高铁系统的高效运行,并以此为例说明中国在基础设施、电力与通信系统上的相对优势。这一部分尽管语气克制,却显露出中共官方试图将制度竞争纳入科技叙事的用意。

微信公众号“边城蝴蝶梦”当天发表评论称,《人民日报》借任正非之口释放出“国家没有放弃民营企业”的信号,强化民企仍是科技突围主力军的说法。不过,也有学者指出,高层真正的战略重点并未转移至扶持民企,而仍是以国家力量统筹关键核心技术,任正非的访谈更像是对外释放“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舆论姿态。

重申“办好自己的事”的意义

事实上,任正非曾多次被官方媒体高规格采访,包括《人民日报》2019年曾刊登整版专访。一名匿名学者认为,这次该报头版专访任正非,超越了一篇企业家言论的范畴。它不仅展现中国在当前全球科技博弈中的应对思路,也传递出高层强化技术自主、重申制度优势的政治信号。面对技术封锁与全球脱钩趋势,北京借任正非之声重申“办好自己的事”,不仅是一种姿态宣示,更是一种对内动员。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三万中国人涌入非洲:种菜、做电商,卖期房
她开了一家咖啡馆,却意外成为总理夫人
试管婴儿出生不久确诊肾病综合征:医院被判担责10%
老外也信风水?第一批靠玄学出海的中国人已经赚翻了
29元一晚的“县城招待所”巨头,如今估值570亿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签署公告将H-1B签证费用升至10万美元
美国住院医师年薪涨到7.5万美元,为何还不满意?
美工作签证要收10万美元?出境者抢返美 机票飙涨
美大豆协会主席拖拉机上喊话: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旅行箱失而复得 “无语哥”:还好在中国 我太幸运了
习近平女儿信息泄露案:牛腾宇被判14年,父母喊冤5年遭暴力
中国抗战电影“731”票房破纪录 恐加剧中日紧张
全智贤代言广告被撤 主演《暴风圈》在中国遭抵制
10国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名单揭晓 包括英法加澳
阿里神秘芯片对标英伟达?业内人士回应
中国签证9月30日起可线上申请 这些类别不适用
特朗普称普京“让我失望” 克宫回应:他有些情绪化
川普轰媒体97%负面报导"非言论自由":这根本不合法!
特朗普扔出H-1B“炸弹”:企业急发禁令 拦员工出境
艺术家在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引发巨大环保争议
特朗普出创收新招金卡签证,低档100万美元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人民日报》头版专访任正非 释放何种政治信号?

RFA 2025-06-11 00:45:35


《人民日报》6月10日头版刊登对华为创办人任正非的专访。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6月10日头版刊登对华为创办人任正非的专访,标题为《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对话任正非》。在当前中美科技竞争紧张的背景下,官方媒体罕见地将一位民营企业家推至头版头条位置,传递出高层强化自主创新、重新强调民企角色的政治信号。

中共机关报这篇专访采用问答形式展开。任正非延续其一贯冷静、克制的风格,多次提到“困难”与“基础研究”等关键词。他强调:“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据统计,文中“困难”一词出现超过10次,“理论科学家”与“基础研究”分别提及约6至7次。

面对外部技术封锁和芯片限制,任正非直言,华为在芯片上仍有差距,但通过“数学补物理”、集群计算等方法,依然能满足应用需求。他坦承,真正的挑战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教育体系与人才梯队的建设。他指出:“我们的教育还缺少一部分对科学家精神的引导。”

“干劲”式动员难替代制度性支持

河北资深媒体人许浩然(化名)认为,这篇专访在中美科技关系持续紧张、美国加码对华芯片禁令的背景下刊出,释放出一种“激励民营科技企业干事创业”的政治意图。他本周三(11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任正非说’干就完了’,某种程度上像毛泽东当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号召,试图以精神鼓舞克服现实困境,但当年的经验也说明,口号无法替代系统性支持。”

专访特别强调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任正非引用多个案例,讲述科研“孤独”与“长期主义”的价值。从抗战时期的农学家罗登义,到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再到科学家黄大年,他们的长期坚持被赋予国家科技进步的象征意义。任正非透露,华为每年1800亿元的研发投入中,有600亿元用于基础研究,并不计较短期回报,体现企业对未来的战略耐心。

华为“样板企业”角色难以普遍复制

科技政策学者陈志佳(化名)则指出,这篇专访虽然聚焦民营企业,但实则传达出国家对“举国科研”的再度强化。他告诉本台:“任正非的务实风格令人尊重,但华为的成功离不开政府长期投入和政策扶持。将其经验套用于普通民企,未免有失偏颇。”陈志佳认为,任正非如今的角色,类似改革开放初期的荣毅仁,是国家资源倾斜下的“样板力量”。

科技竞争延伸至话语体系

除了政策宣示意义,专访中还暗含“制度自信”的叙事。比如,任正非提到,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肯定中国高铁系统的高效运行,并以此为例说明中国在基础设施、电力与通信系统上的相对优势。这一部分尽管语气克制,却显露出中共官方试图将制度竞争纳入科技叙事的用意。

微信公众号“边城蝴蝶梦”当天发表评论称,《人民日报》借任正非之口释放出“国家没有放弃民营企业”的信号,强化民企仍是科技突围主力军的说法。不过,也有学者指出,高层真正的战略重点并未转移至扶持民企,而仍是以国家力量统筹关键核心技术,任正非的访谈更像是对外释放“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舆论姿态。

重申“办好自己的事”的意义

事实上,任正非曾多次被官方媒体高规格采访,包括《人民日报》2019年曾刊登整版专访。一名匿名学者认为,这次该报头版专访任正非,超越了一篇企业家言论的范畴。它不仅展现中国在当前全球科技博弈中的应对思路,也传递出高层强化技术自主、重申制度优势的政治信号。面对技术封锁与全球脱钩趋势,北京借任正非之声重申“办好自己的事”,不仅是一种姿态宣示,更是一种对内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