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广西“吃猫逼婚”事件,背后最残酷的真相是什么?

广西“吃猫逼婚”事件,背后最残酷的真相是什么?

文章来源: 拾遗 于 2025-02-14 07:24:2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01


2025年了,

竟然还有如此“阴间”的新闻。

02

今天一个帖子,

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近3万的评论,十几万的转发,

网友的愤怒快要盖不住了。

事情是这样的。

女主是个85年的广西女孩,

是一个事业型女性。

在外,她工作出色,经历独立,

能照顾好自己,

也能照顾好家人,

是弟弟妹妹们的榜样。

但即使如此,

她在家乡人的嘴里,

依然被打上了

“嫁不出去”“大龄剩女”“没人要”的标签。

为此,家人频频催婚,

希望她能早日嫁出去。

她清醒地意识到,

结婚并不一定能过得比现在更好,

所以,面对父母的百般催促,

她也没有随随便便就把自己嫁掉。

而是按着自己的节奏,

好好地过日子。

她养了一只宠物猫,

乖巧漂亮,特别招人疼。

她很喜欢它,

把猫当成自己的家人那样照顾。

然而,就这样的一只猫,

让她的家人十分不满。

父母觉得,这么大的人,

怎么不去找对象结婚?

把精力放在猫身上算怎么回事?

这么大年纪了,

不结婚不生子,

却把猫当成儿子,

简直是反了天了!

于是,在某一天,

她下班后就发现,

她那只活蹦乱跳的可爱小猫不见了。

它在哪儿呢?

在碗里,在锅里,

在父亲的肚子里。

因为不满她不结婚不生育,

父亲把她那只活生生的宠物给杀了,

将它的肉剁碎了炒菜吃。

这是什么恐怖的剧情?

代入到她的视角,

真的很令人心痛:

自己辛辛苦苦上了一天班回来,

唯一的慰藉,

就是撸一撸那只宠物猫。

结果呢?

它被自己的至亲亲手杀死,

变成了一盘菜,

被家人大口地咀嚼着。

这只猫,不是因为生病了,

或者是其他不可抗的原因被杀害,

仅仅就是因为她的父亲,

逼她结婚生子她却不顺从,

所以就惨遭毒手。

父母的意思是:

你不生孩子是吧?

你把小猫当孩子养是吧?

那我就偏要吃掉它!

03

看到这里,真的很窒息。

在任何人看来,

她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

终于在事业上闯出了一片天,

也有力量飞出原生家庭。

她有不结婚的自由,

有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

更有选择婚姻的自由。

但父母不允许,

他们依然用旧观念,

死死地捆绑住她。

不结婚?那怎么行?

别人会笑话我们家有个大龄剩女!

不生娃?那怎么行?

谁家好女人把猫当孩子养?

长大了,翅膀硬了是不是?

那就先把猫给宰了,

看你听不听话!

他们这招果然有效。

在小猫死后,

女主从此没有了心气,

浑浑噩噩地生活着,

在家人的安排下,她去各种相亲,

去过父母眼中“正常人”的生活。

看到这里,

真的令人出离愤怒:

父母杀害的,

仅仅是一只猫吗?

不,

他杀掉的,

是一个奋力挣脱原生家庭束缚的人,

从此,

她的一生都要被父母捆绑,

再无其他的可能。

可以想象,

日后她再“不听话”,

父母还能再来一次,

再次毁掉她心爱珍视的东西,

强迫她不敢忤逆。

最后,当孩子屈从了,

放弃抵抗了,

他们才会笑着说:

还是听爸妈的话才好,

我们不会害你。

想想就觉得窒息。

04

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

曾说过一句话:

婚姻是父母控制孩子的重要工具。

很多女性的价值,

被绑定在婚姻和生育上。

他们会用尽各种手段,

毁了她们的心爱之物,

强行介入她们的婚姻。

面对外界的质疑,

她们还不能生气,

因为父母会说:

一只畜生还比你家人重要?

看过知乎上一个作者的回答。

父母在她离家出差的时候,

杀了她的猫。

是父亲下的手,

他们把猫放在开滚烫的开水里,

一边听着猫的尖叫,

一边给她打电话。

他们按住了挣扎的猫,

教育她以后认真工作,

尤其是一定要找个人恋爱结婚,

不要再养宠物了,

这是玩物丧志,

爸妈都是为了你好。

她在电话那头听着猫的惨叫,

心如刀绞,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挂掉电话后,

她趁着家里没人,

火速收拾东西搬离了家,

换了工作,换了地址,

去了几千公里之外的城市生活。

每个月给父母转定额的抚养费,

但拒绝跟他们有任何的联系。

如今,她有车有房,

有猫有狗,远离父母,

过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有时候,人是需要有勇气和狠劲,

去抽离让自己窒息的原生家庭的。

如果不这样做,

你永远挣脱不了束缚,

永远会被关在那个笼子里。

05

有些家长,

真的很喜欢毁掉孩子的心爱之物,

对他们实行精神控制。

还记得去年年初,

那个“宠物兔子被家人吃了”的故事吗?

父母在未经她同意的前提下,

擅自将她养了一年多的兔子杀了。

她十分悲痛,

对家长的行为,

感到非常震惊非常伤心

然而父亲却对她开启了“懂事警告”:

二十多岁了一点事都不懂!

你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但他们在杀害别人宠物的时候,

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

一点一点养到这么大的兔子,

你们说吃了就吃了?

然而家长还是对她一句:

养女十八年,

(我们在你心里)都不如一只动物!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说:

这是服从性测试。

就是为了让孩子听话而已。

杀了你最在乎的东西,

你若不吭声,不反抗,

那好,

从此你就被他们狠狠拿捏。

而若是你反抗,

你愤怒,你挣扎,

那你就是不孝,

就是不顾念亲情。

在很多细节上,

长辈一定要在晚辈面前

展示绝对的权威,

于是,他们不断地试探。

最终,

他们收获了一个唯命是从的孩子,

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06

看过一个视频:

一个女孩甲流了,高烧不退。

在烧得迷迷糊糊的时候,

她想起了自己心爱的狗狗,

被父亲剥皮吃掉的过往。

她一遍遍地问:

爸爸,

为什么要吃掉我的小狗?

它才1岁多!

大人们总觉得,

小孩会很快忘记那些伤痛,

但殊不知,

这些记忆就像是书里的折痕,

即使翻过去了,复原了,

痕迹仍在。

很多人小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喜欢的玩具、手办,

家长以影响孩子学习为由,

不经同意就送给亲戚家孩子。

家长不敲门随意进出自己的房间,

翻看自己的手机、日记,

如果提出抗议就会被说教;

有了父母不支持的小爱好,

就会被训斥“你竟然这样做,

太让我失望了”......

父母这些言语和行为的潜台词,

是“你要按照我的规则来,

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小时候,

自作主张送走你的宠物;

高考后,

自作主张替你改专业,

说你一小屁孩儿什么都不懂;

成人了,

逼迫你辞职,回家相亲嫁人。

直到后来,

你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大人,

他们却说,

别人家的孩子那么有出息,

看看你,简直是个窝囊废。

这样的父母,

对孩子最残忍的事,

就是他们永远听不到孩子的哭声。

他们忽视了孩子的悲伤和绝望,

以爱之名,

对孩子进行精神上的控制和绑架。

“你不听我的,就是不爱我们。”

他们操纵情感,

企图用愧疚之心,

让孩子屈服。

“我都是为了你好,

为你付出了这么多,

你怎么还不听我们的?”

在他们制定的规则下,

孩子最终成为了一个个没有生命力,

没有创造力的提线木偶。

07

《哪吒2》里,

龙王敖光对儿子敖丙说的话,

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以前,

父王只想用自己的经验,

为你谋个幸福。

但现在看来,

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

未必全对。

你的路还需要你去闯。”

世界一直在变化,

父辈的经验就一定是对的吗?

孩子就一定要活在父母的认知里,

才是真正的正确吗?

如果你自己的人生经验,

都不足以指导孩子,

那么何必不让他

去打开属于自己的一扇门?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

生长方向和姿态,

让它自己去决定吧。

也许它会朝着阳光的方向茁壮成长,

也许它会在风雨中摇曳,

但每一次摇曳,

都是它在探索世界的方式。

适当地放手,

尊重孩子去长成任何一个模样,

哪怕这个模样不是我们喜欢的,

这是每个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孩子

变成父母心中的完美模具,

而是让他们成为一个个独立自主,

能掌控自己人生的人。

胡适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

我不是你的前传,

你也不是我的续篇,

你是独立的个体,

是与我不同的灵魂;

我绝不会“以爱之名”,

去掌控你的人生。

作为父母,

我们可以分享经验,

但绝不可强加观点;

我们可以提供支持,

但绝不可强行控制。

为人父母一场,

就是一个生命,

遇见另一个生命的过程。

你可以去影响,

你可以去引导,

但你不能强行干涉。

请你一定要相信孩子,

他会在另一个你想象不到的地方,

长成自己独特而喜欢的模样。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日男“世界第一长下巴”晒X光相 骨骼精奇吓傻医生
国台办突然宣布:正式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线
不只丝绸茶叶与瓷器 “新三样” 成老外在华购物新宠
北大学者胡泳谈长照护母亲 强调学习与死亡共存
富国银行:川普关税战加速去全球化 划出“三极世界”




24小时讨论排行

马斯克开砲:贝森特是索罗斯走狗 他连数学都不会…
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特朗普:荒谬
川普称“从没见过中国有风力发电场”网民纷晒照片…
德州洪灾|DOGE裁国家气象局人手种下致命祸根?
纽约时报:中国为何没有批评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德州洪灾夺82命!姊妹手牵手罹难 道路7分钟变汪洋
美媒爆美国司法部与FBI达成结论:爱泼斯坦无"客户名单"
马斯克建党杠川普 特斯拉盘前大跌7% 各方怎么说
揭秘:中国正运作一场“史诗级供应链大迁徙”
美国要把8个移民“丢”到南苏丹 他们根本不是那裡人
谁该害怕马斯克的美国党:川普还是民主党?
对川普“大美丽”法案的8大误解
"回不去的体面":失业浪潮下中国年轻人为何"假装上班"
纽约时报:达赖喇嘛在流亡中构建的民主制度能否延续
数千美国人签请愿书 要求驱逐特朗普夫人和小儿子
美媒:美军方和国会正在加快B-21隐形轰炸机生产速度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广西“吃猫逼婚”事件,背后最残酷的真相是什么?

拾遗 2025-02-14 07:24:24
01


2025年了,

竟然还有如此“阴间”的新闻。

02

今天一个帖子,

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近3万的评论,十几万的转发,

网友的愤怒快要盖不住了。

事情是这样的。

女主是个85年的广西女孩,

是一个事业型女性。

在外,她工作出色,经历独立,

能照顾好自己,

也能照顾好家人,

是弟弟妹妹们的榜样。

但即使如此,

她在家乡人的嘴里,

依然被打上了

“嫁不出去”“大龄剩女”“没人要”的标签。

为此,家人频频催婚,

希望她能早日嫁出去。

她清醒地意识到,

结婚并不一定能过得比现在更好,

所以,面对父母的百般催促,

她也没有随随便便就把自己嫁掉。

而是按着自己的节奏,

好好地过日子。

她养了一只宠物猫,

乖巧漂亮,特别招人疼。

她很喜欢它,

把猫当成自己的家人那样照顾。

然而,就这样的一只猫,

让她的家人十分不满。

父母觉得,这么大的人,

怎么不去找对象结婚?

把精力放在猫身上算怎么回事?

这么大年纪了,

不结婚不生子,

却把猫当成儿子,

简直是反了天了!

于是,在某一天,

她下班后就发现,

她那只活蹦乱跳的可爱小猫不见了。

它在哪儿呢?

在碗里,在锅里,

在父亲的肚子里。

因为不满她不结婚不生育,

父亲把她那只活生生的宠物给杀了,

将它的肉剁碎了炒菜吃。

这是什么恐怖的剧情?

代入到她的视角,

真的很令人心痛:

自己辛辛苦苦上了一天班回来,

唯一的慰藉,

就是撸一撸那只宠物猫。

结果呢?

它被自己的至亲亲手杀死,

变成了一盘菜,

被家人大口地咀嚼着。

这只猫,不是因为生病了,

或者是其他不可抗的原因被杀害,

仅仅就是因为她的父亲,

逼她结婚生子她却不顺从,

所以就惨遭毒手。

父母的意思是:

你不生孩子是吧?

你把小猫当孩子养是吧?

那我就偏要吃掉它!

03

看到这里,真的很窒息。

在任何人看来,

她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

终于在事业上闯出了一片天,

也有力量飞出原生家庭。

她有不结婚的自由,

有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

更有选择婚姻的自由。

但父母不允许,

他们依然用旧观念,

死死地捆绑住她。

不结婚?那怎么行?

别人会笑话我们家有个大龄剩女!

不生娃?那怎么行?

谁家好女人把猫当孩子养?

长大了,翅膀硬了是不是?

那就先把猫给宰了,

看你听不听话!

他们这招果然有效。

在小猫死后,

女主从此没有了心气,

浑浑噩噩地生活着,

在家人的安排下,她去各种相亲,

去过父母眼中“正常人”的生活。

看到这里,

真的令人出离愤怒:

父母杀害的,

仅仅是一只猫吗?

不,

他杀掉的,

是一个奋力挣脱原生家庭束缚的人,

从此,

她的一生都要被父母捆绑,

再无其他的可能。

可以想象,

日后她再“不听话”,

父母还能再来一次,

再次毁掉她心爱珍视的东西,

强迫她不敢忤逆。

最后,当孩子屈从了,

放弃抵抗了,

他们才会笑着说:

还是听爸妈的话才好,

我们不会害你。

想想就觉得窒息。

04

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

曾说过一句话:

婚姻是父母控制孩子的重要工具。

很多女性的价值,

被绑定在婚姻和生育上。

他们会用尽各种手段,

毁了她们的心爱之物,

强行介入她们的婚姻。

面对外界的质疑,

她们还不能生气,

因为父母会说:

一只畜生还比你家人重要?

看过知乎上一个作者的回答。

父母在她离家出差的时候,

杀了她的猫。

是父亲下的手,

他们把猫放在开滚烫的开水里,

一边听着猫的尖叫,

一边给她打电话。

他们按住了挣扎的猫,

教育她以后认真工作,

尤其是一定要找个人恋爱结婚,

不要再养宠物了,

这是玩物丧志,

爸妈都是为了你好。

她在电话那头听着猫的惨叫,

心如刀绞,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挂掉电话后,

她趁着家里没人,

火速收拾东西搬离了家,

换了工作,换了地址,

去了几千公里之外的城市生活。

每个月给父母转定额的抚养费,

但拒绝跟他们有任何的联系。

如今,她有车有房,

有猫有狗,远离父母,

过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有时候,人是需要有勇气和狠劲,

去抽离让自己窒息的原生家庭的。

如果不这样做,

你永远挣脱不了束缚,

永远会被关在那个笼子里。

05

有些家长,

真的很喜欢毁掉孩子的心爱之物,

对他们实行精神控制。

还记得去年年初,

那个“宠物兔子被家人吃了”的故事吗?

父母在未经她同意的前提下,

擅自将她养了一年多的兔子杀了。

她十分悲痛,

对家长的行为,

感到非常震惊非常伤心

然而父亲却对她开启了“懂事警告”:

二十多岁了一点事都不懂!

你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但他们在杀害别人宠物的时候,

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

一点一点养到这么大的兔子,

你们说吃了就吃了?

然而家长还是对她一句:

养女十八年,

(我们在你心里)都不如一只动物!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说:

这是服从性测试。

就是为了让孩子听话而已。

杀了你最在乎的东西,

你若不吭声,不反抗,

那好,

从此你就被他们狠狠拿捏。

而若是你反抗,

你愤怒,你挣扎,

那你就是不孝,

就是不顾念亲情。

在很多细节上,

长辈一定要在晚辈面前

展示绝对的权威,

于是,他们不断地试探。

最终,

他们收获了一个唯命是从的孩子,

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06

看过一个视频:

一个女孩甲流了,高烧不退。

在烧得迷迷糊糊的时候,

她想起了自己心爱的狗狗,

被父亲剥皮吃掉的过往。

她一遍遍地问:

爸爸,

为什么要吃掉我的小狗?

它才1岁多!

大人们总觉得,

小孩会很快忘记那些伤痛,

但殊不知,

这些记忆就像是书里的折痕,

即使翻过去了,复原了,

痕迹仍在。

很多人小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喜欢的玩具、手办,

家长以影响孩子学习为由,

不经同意就送给亲戚家孩子。

家长不敲门随意进出自己的房间,

翻看自己的手机、日记,

如果提出抗议就会被说教;

有了父母不支持的小爱好,

就会被训斥“你竟然这样做,

太让我失望了”......

父母这些言语和行为的潜台词,

是“你要按照我的规则来,

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小时候,

自作主张送走你的宠物;

高考后,

自作主张替你改专业,

说你一小屁孩儿什么都不懂;

成人了,

逼迫你辞职,回家相亲嫁人。

直到后来,

你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大人,

他们却说,

别人家的孩子那么有出息,

看看你,简直是个窝囊废。

这样的父母,

对孩子最残忍的事,

就是他们永远听不到孩子的哭声。

他们忽视了孩子的悲伤和绝望,

以爱之名,

对孩子进行精神上的控制和绑架。

“你不听我的,就是不爱我们。”

他们操纵情感,

企图用愧疚之心,

让孩子屈服。

“我都是为了你好,

为你付出了这么多,

你怎么还不听我们的?”

在他们制定的规则下,

孩子最终成为了一个个没有生命力,

没有创造力的提线木偶。

07

《哪吒2》里,

龙王敖光对儿子敖丙说的话,

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以前,

父王只想用自己的经验,

为你谋个幸福。

但现在看来,

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

未必全对。

你的路还需要你去闯。”

世界一直在变化,

父辈的经验就一定是对的吗?

孩子就一定要活在父母的认知里,

才是真正的正确吗?

如果你自己的人生经验,

都不足以指导孩子,

那么何必不让他

去打开属于自己的一扇门?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

生长方向和姿态,

让它自己去决定吧。

也许它会朝着阳光的方向茁壮成长,

也许它会在风雨中摇曳,

但每一次摇曳,

都是它在探索世界的方式。

适当地放手,

尊重孩子去长成任何一个模样,

哪怕这个模样不是我们喜欢的,

这是每个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孩子

变成父母心中的完美模具,

而是让他们成为一个个独立自主,

能掌控自己人生的人。

胡适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

我不是你的前传,

你也不是我的续篇,

你是独立的个体,

是与我不同的灵魂;

我绝不会“以爱之名”,

去掌控你的人生。

作为父母,

我们可以分享经验,

但绝不可强加观点;

我们可以提供支持,

但绝不可强行控制。

为人父母一场,

就是一个生命,

遇见另一个生命的过程。

你可以去影响,

你可以去引导,

但你不能强行干涉。

请你一定要相信孩子,

他会在另一个你想象不到的地方,

长成自己独特而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