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煞车故障、自燃、漏电,中国电动车有争议案例频发

煞车故障、自燃、漏电,中国电动车有争议案例频发

文章来源: RFA 于 2024-05-15 20:25:5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4年2月2日,一名男子在北京的智能充电电动汽车(EV)充电站插上充电插头。

中国电动车近来发生多起有争议事件,如疑似煞车系统故障、自燃和漏电等。虽然使用者和车商各执一词,但已对中国电动车的形象造成伤害。有专家解析,若产品有缺陷,将是普遍性的,不会是单独的个案。

中国科技大厂华为和赛力斯车厂共同开发的电动休旅车“问界M7 Plus”,上月底发生一起在山西高速公路追撞事件,造成三人死亡意外。起火的M7 Plus卡在大车下,车门锁死打不开,家属归咎自动紧急煞车系统故障未启动,加上撞车之后,安全气囊没打开,车门也没有自动解锁,阻碍救援。

问界汽车公司(Aito)则在中国社交平台微博声明,车辆数据显示事故发生时,时速115公里,安全气囊正常展开,电池组读数正常。中国当局则在调查3名乘客没有逃出火烧车的原因。

中国科技大厂华为和赛力斯车厂共同开发的电动休旅车“问界M7 Plus”,上月底发生一起在山西高速公路追撞事件,造成三人死亡意外。

另一款中国电动车比亚迪,则传出在河北、广东等地发生自燃、引爆火灾的事件。去年一个月内比亚迪就有4家门店被烧。有网民揶揄“新能燃汽车”、“工业垃圾被吹成神”、“总比到消费者手里再发生好”、“以后消防得多招人了,解决了就业”、“买特斯拉吧,有事全国媒体帮你发声,国内车你就准备只得你一人苦哈哈申诉”。

比亚迪消费者称开车途中“车跑电”差点丧命

此外,一名自称为“我是阿瑶”的网民,5月13日在社交媒体连发多条关于父亲住院、事发当时车内监控的视频,表示比亚迪漏电差点要了父亲的命。视频可见车主先是说“不对劲”,再跟乘客说“跑电了”,随后靠边停车,乘客下车,车主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呼喊“救命”、“我这车跑电了”。

她指出,51岁的父亲驾驶刚买不到一个月的比亚迪新车,在载客路途中发生漏电,父亲被送往医院后,诊断为脑干出血、吸入性肺炎、电击伤,住进重症监护室(ICU)。她还公布医院诊断证明父亲的确遭到电击伤。

比亚迪5月14日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关于‘触电’传言,我们从行车记录仪视频可以看到,副驾驶乘客未出现异常情况,车主也可以解开安全带移动,加上车辆有电位均衡的安全设计,漏电监测也没有出现异常。因此初步排除车辆漏电导致车主病发,不排除车主突发脑溢血导致手脚麻木,误以为触电的可能。”

台湾整合医学科姜冠宇医师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认为,家属说法比较合理,发生脑溢血,症状应是全身瘫软无力,不是全身麻木。

姜冠宇分析:“开车途中发生脑溢血、手脚麻木、僵直,比较不合理。比较合理的顺序应该是先有触电的状况,导致手脚麻木。因为被电到就不能动,手脚麻木情况下,出车祸出现意外受到撞击,这人完全昏迷之后,就有吸入性肺炎、脑部受冲击导致脑溢血,这才是一个完整常见、符合逻辑的生理的顺序。”

车主家人与比亚迪各执一词,需待相关部门鉴定结果后公布。台湾大学电机学系教授林宗男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像这种争议,除非当下有相关的鉴识报告、漏电触电的证据,否则易流于各说各话。

中国电动车比亚迪。

专家:中国消费者维权意识强大 若产品缺陷不会是个案

台湾的汽车媒体人曾彦豪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任何产品一定会有一些意外产生,现在基本防护应该做的蛮强的,特别在中国大陆,电动车已是非常普及的商品。

曾彦豪研判:“如果真涉及有缺陷,应该不会只有个案,应该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尤其在对岸,消费者维权意识是非常强的,如果商品真的有问题,一定会掀起波涛巨浪,不会是只有一个个案。”

至于自燃的问题,林宗男说,不论那个厂牌的电动车,电池毕竟是储存高密度能量,当它的品质、防护措施有瑕疵,确实会发生自燃,手机或行动充电器,也有自燃的案例。

曾彦豪也说,以纯电车搭载的电池来看,起火是它本身就会有的化学现象,至于为何起火,原因可能很多。曾有报告指出,油车起火比例更高,只是外界不把油车起火当新鲜事报道。

未来汽车智能时尚设计存有安全隐患

至于“问界M7 Plus”起火事件被指车门无法打开,曾彦豪提到,现在很多车子设计没有实体按键开关,不是传统直觉性的操作逻辑。以特拉斯为例,门把设计为隐藏性开关,必须在特定位置才找得到按键。紧急状况下,万一电动开关无法开启,要即时找到物理开关,是非常困难的事,这是设计潮流上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曾彦豪说:“包含很多西方设计的车,现在物理按件愈来愈少,操作逻辑要习惯它。中国大陆设计的车很多用语音控制,紧急状况下到底能否控制,比如有几款车子连天窗都没有实体开关,必须使用语音或进入荧幕去作控制,可能导致紧急状况下会有些问题。但车厂推出新车,如果没有一些革命性的东西,跟上潮流,很难作销售。”

台湾的科技专栏作家林修民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提到,不管油车、电动,车子使用电子装备愈来愈多是趋势,有人称“电子花车”。他观察,中国销售员的话术,有时较为夸张,过度渲染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强调功能多先进、多智慧,一些实际操作该注意安全的警语,和安全驾驶的方式,则没有清楚提醒,造成消费者和卖方之间资讯不对等,最终发现车商在销售时和消费者所讲的,与出事时到法院讲的不一样。

林修民还表示,中国电动车制造不像德国、日本累积长久的经验,在可靠度、安全性方面或仍有差距。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72岁曾志伟和25岁女星合影,姿势不雅惹争议
日男“世界第一长下巴”晒X光相 骨骼精奇吓傻医生
国台办突然宣布:正式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线
不只丝绸茶叶与瓷器 “新三样” 成老外在华购物新宠
北大学者胡泳谈长照护母亲 强调学习与死亡共存

24小时讨论排行

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特朗普:荒谬
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放弃进入南海 转道前往澳洲
纽约时报:中国为何没有批评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川普称“从没见过中国有风力发电场”网民纷晒照片…
马斯克开砲:贝森特是索罗斯走狗 他连数学都不会…
日媒:“日本先生”拒绝叫特朗普“爸爸”,这很对!
德州洪灾|DOGE裁国家气象局人手种下致命祸根?
谁该害怕马斯克的美国党:川普还是民主党?
马斯克建党杠川普 特斯拉盘前大跌7% 各方怎么说
"回不去的体面":失业浪潮下中国年轻人为何"假装上班"
揭秘:中国正运作一场“史诗级供应链大迁徙”
纽约时报:达赖喇嘛在流亡中构建的民主制度能否延续
美媒爆美国司法部与FBI达成结论:爱泼斯坦无"客户名单"
从邓小平到温家宝,详解中国稀土产业起源
美国要把8个移民“丢”到南苏丹 他们根本不是那裡人
俄共翻案: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报告有错误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煞车故障、自燃、漏电,中国电动车有争议案例频发

RFA 2024-05-15 20:25:58


2024年2月2日,一名男子在北京的智能充电电动汽车(EV)充电站插上充电插头。

中国电动车近来发生多起有争议事件,如疑似煞车系统故障、自燃和漏电等。虽然使用者和车商各执一词,但已对中国电动车的形象造成伤害。有专家解析,若产品有缺陷,将是普遍性的,不会是单独的个案。

中国科技大厂华为和赛力斯车厂共同开发的电动休旅车“问界M7 Plus”,上月底发生一起在山西高速公路追撞事件,造成三人死亡意外。起火的M7 Plus卡在大车下,车门锁死打不开,家属归咎自动紧急煞车系统故障未启动,加上撞车之后,安全气囊没打开,车门也没有自动解锁,阻碍救援。

问界汽车公司(Aito)则在中国社交平台微博声明,车辆数据显示事故发生时,时速115公里,安全气囊正常展开,电池组读数正常。中国当局则在调查3名乘客没有逃出火烧车的原因。

中国科技大厂华为和赛力斯车厂共同开发的电动休旅车“问界M7 Plus”,上月底发生一起在山西高速公路追撞事件,造成三人死亡意外。

另一款中国电动车比亚迪,则传出在河北、广东等地发生自燃、引爆火灾的事件。去年一个月内比亚迪就有4家门店被烧。有网民揶揄“新能燃汽车”、“工业垃圾被吹成神”、“总比到消费者手里再发生好”、“以后消防得多招人了,解决了就业”、“买特斯拉吧,有事全国媒体帮你发声,国内车你就准备只得你一人苦哈哈申诉”。

比亚迪消费者称开车途中“车跑电”差点丧命

此外,一名自称为“我是阿瑶”的网民,5月13日在社交媒体连发多条关于父亲住院、事发当时车内监控的视频,表示比亚迪漏电差点要了父亲的命。视频可见车主先是说“不对劲”,再跟乘客说“跑电了”,随后靠边停车,乘客下车,车主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呼喊“救命”、“我这车跑电了”。

她指出,51岁的父亲驾驶刚买不到一个月的比亚迪新车,在载客路途中发生漏电,父亲被送往医院后,诊断为脑干出血、吸入性肺炎、电击伤,住进重症监护室(ICU)。她还公布医院诊断证明父亲的确遭到电击伤。

比亚迪5月14日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关于‘触电’传言,我们从行车记录仪视频可以看到,副驾驶乘客未出现异常情况,车主也可以解开安全带移动,加上车辆有电位均衡的安全设计,漏电监测也没有出现异常。因此初步排除车辆漏电导致车主病发,不排除车主突发脑溢血导致手脚麻木,误以为触电的可能。”

台湾整合医学科姜冠宇医师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认为,家属说法比较合理,发生脑溢血,症状应是全身瘫软无力,不是全身麻木。

姜冠宇分析:“开车途中发生脑溢血、手脚麻木、僵直,比较不合理。比较合理的顺序应该是先有触电的状况,导致手脚麻木。因为被电到就不能动,手脚麻木情况下,出车祸出现意外受到撞击,这人完全昏迷之后,就有吸入性肺炎、脑部受冲击导致脑溢血,这才是一个完整常见、符合逻辑的生理的顺序。”

车主家人与比亚迪各执一词,需待相关部门鉴定结果后公布。台湾大学电机学系教授林宗男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像这种争议,除非当下有相关的鉴识报告、漏电触电的证据,否则易流于各说各话。

中国电动车比亚迪。

专家:中国消费者维权意识强大 若产品缺陷不会是个案

台湾的汽车媒体人曾彦豪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任何产品一定会有一些意外产生,现在基本防护应该做的蛮强的,特别在中国大陆,电动车已是非常普及的商品。

曾彦豪研判:“如果真涉及有缺陷,应该不会只有个案,应该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尤其在对岸,消费者维权意识是非常强的,如果商品真的有问题,一定会掀起波涛巨浪,不会是只有一个个案。”

至于自燃的问题,林宗男说,不论那个厂牌的电动车,电池毕竟是储存高密度能量,当它的品质、防护措施有瑕疵,确实会发生自燃,手机或行动充电器,也有自燃的案例。

曾彦豪也说,以纯电车搭载的电池来看,起火是它本身就会有的化学现象,至于为何起火,原因可能很多。曾有报告指出,油车起火比例更高,只是外界不把油车起火当新鲜事报道。

未来汽车智能时尚设计存有安全隐患

至于“问界M7 Plus”起火事件被指车门无法打开,曾彦豪提到,现在很多车子设计没有实体按键开关,不是传统直觉性的操作逻辑。以特拉斯为例,门把设计为隐藏性开关,必须在特定位置才找得到按键。紧急状况下,万一电动开关无法开启,要即时找到物理开关,是非常困难的事,这是设计潮流上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曾彦豪说:“包含很多西方设计的车,现在物理按件愈来愈少,操作逻辑要习惯它。中国大陆设计的车很多用语音控制,紧急状况下到底能否控制,比如有几款车子连天窗都没有实体开关,必须使用语音或进入荧幕去作控制,可能导致紧急状况下会有些问题。但车厂推出新车,如果没有一些革命性的东西,跟上潮流,很难作销售。”

台湾的科技专栏作家林修民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提到,不管油车、电动,车子使用电子装备愈来愈多是趋势,有人称“电子花车”。他观察,中国销售员的话术,有时较为夸张,过度渲染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强调功能多先进、多智慧,一些实际操作该注意安全的警语,和安全驾驶的方式,则没有清楚提醒,造成消费者和卖方之间资讯不对等,最终发现车商在销售时和消费者所讲的,与出事时到法院讲的不一样。

林修民还表示,中国电动车制造不像德国、日本累积长久的经验,在可靠度、安全性方面或仍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