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一个以女性用户为主的社交平台,删除乐"女权主义"标签

一个以女性用户为主的社交平台,删除乐"女权主义"标签

文章来源: LoveMattersPRO 于 2024-05-11 18:37:5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原标题:情况比预想的严峻,小红书删除”独立女性”和”女权主义”标签

小红书最近悄悄删除了"独立女性"和"女权主义"两个标签词,这一改变不仅仅影响了平台上相关内容的可见性和可搜索性,更反映了社会在性别平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图/LoveMatters https://matters.love

社交媒体平台删除"独立女性"和"女权主义"标签的举动关乎到每一个男女个体,这不仅仅是平台层面的小范围事件,而是有着更广泛社会影响的问题。

它反映了在性别议题上,社会的认知和态度仍存在分歧和矛盾,并在以一种私下非沟通地方式“解决”。

消费者使用功能的更改

删除话题、标签词(tag),意味着你作为用户,不能再通过这两个词汇来标记内容,之前已经存在的成千上万的笔记和帖子都无法搜阅。

主观上看就是话题的颜色由蓝色变成黑色,历史上所有关联的帖子都无法添加、点击和查看。

这一改变直接影响了平台上关于女性话题讨论的能见度,限制了相关话题的传播和讨论空间。

小红书的平台定位与自我审查

小红书本身起家于女性用户,但似乎在持续迭代一个有别于其他所有中文平台的自我审查机制,限制某些特定话题的讨论。

特别是有人注意到小红书近期招聘了与社会价值或政策层面有关的高级公关人员,暗示这种自我审查策略可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价值或上层期望。这引发了人们对平台定位和言论自由的担忧。

此外,小红书正在模仿学习处于中早期的抖音、淘宝等平台,强调"美好生活"的概念,“美好”似乎是所有泛大众平台唯一可以讲的公关市场词汇,但这一概念的定义权掌握在平台手中。

权力与非权力倡导的对立

小红书作为一个努力实现商业化并初见成效的平台,似乎不愿承担讨论社会议题的责任,尤其是那些可能帮助弱势群体或推动社会进步的议题。这种态度限制了平台上关于性别平等等正面社会话题的讨论。

它不像微博或推特那样,核心并不是一个罗马广场式的公共议事厅,即便有用户把它当做百度的搜索替代品,但它的内容并不是包罗万象。

很多高知用户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也为了置换到有用的生活信息尊重其定位,并容忍其不想承担的一部分社会责任。

这反映了社交媒体管理层与草根倡导力量之间的张力和矛盾,以至于很多博主在其他平台吐槽,就算是有益的“积极内容”,可能因为平台自身的逻辑而被判定违规,这也导致很多人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发布的一些内容会总会受到限制或删除,这样的抱怨不是少数。

这似乎也是一种软性的实验,打开盖子之后,跳蚤也不会跳出瓶口的高度。

对性别议题敏感度的个体差异

不同人对性别议题的敏感度不同,这种差异源于个人经历、知识背景和社会观察。

部分人士希望通过社交媒体账号推动更多关注个体幸福和选择的多样性,但这种努力可能受到主流价值观的抵制和压制。

对性别争议话题敏感的人士往往有各自的逻辑和理由,包括个人体验和对社会发展方向的判断。

所以许多男性对于“女权主义”这个词充满恐惧和敌意,管理层中的个人意志在缺乏有效纠正机制和外部专业咨询辅助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决定不是难事。

社会结构性不公平

社会中确实存在对男性的不公平现象,保护女性并不意味着否认男性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女性权益保护法的存在是为了应对社会中存在的结构性不公平。强调通过科学研究和调查,以及日常生活体验,人们发现社会各个方面普遍存在对女性的结构性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更加系统化、根深蒂固,触及女性作为个体的基本权益,因此需要专门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初衷并非针对男性。

小红书删除相关话题标签的举动,可能是对女性权益倡导方式和内容的一种限制,引发了人们对社会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担忧。

商业流量与恶意的舆论利用

政策制定者、专业学者与媒体从业人员,都一定程度上表达过对女性权益话题被商业化和舆论利用的担忧。

还有部分网民质疑是否真的已经不存在针对女性的结构性不公平。这反映了在利益驱动下,性别议题可能被误读、简化乃至扭曲的风险。

小红书作为一个商业平台,其决策可能并不完全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量,但是其粗暴武断地删除标签,没有考虑用户体验、社会意义和公共利益,是其巧妙逃避长期可持续社会责任的体现。

目前尚无任何公开的科学研究和数据表明,社会已经不存在针对女性的结构性不公平。

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社会反馈

小红书删除标签的举动看似微不足道,但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对性别议题的认知和态度。

社会中习惯性缺乏从上到下的解释或反馈,商业决策过程的不透明和社会讨论的闭塞传导至消费者层面,这种状况不利于推动性别平等的进步。

当下,我们只能通过一些细节变化来观察社会,因为我们很少听到从上面来的明确解释,通常只有一些有抱负和责任心的人愿意深入探寻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今天小红书删除"独立女性"和"女权主义"标签的举动,是性别平等进程的巨大倒退,在社会仍面临诸多挑战和矛盾的情况下,掩盖弱势诉求和阻碍群体间沟通,将埋下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参加演唱会致不伦恋曝光 美国科技公司总裁辞职
他死于762年,他的朋友圈却传到了2025年
稳定币法案落地,比特币跳水,美国银行业坐不住了
美政府想"断供"马斯克旗下航天企业,但审查发现离不开
30年王室规定将松绑?威廉凯特考虑为儿子打破传统

24小时讨论排行

韩国申遗全面溃败: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艺被联合国撤销
中国男在硅谷卖酱香饼月赚$2万被逮捕 疑因“无照”…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再造3个三峡"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工意味著什么?
美籍华人商务部员工前往中国探亲后被禁出境
幼儿园铅中毒案调查出炉 人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官方数据的泄露,杭州"粪水"水一个月前已经爆发了
美媒爆料:特朗普厌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残局
美国家情报总监:奥巴马政府曾伪造川普通俄材料
共和党出招反制中共 提案逼华府与北京“断亲”
中国机器人3分钟就能自行换电 24小时不间断工作
ICE再爆争议!男子送女儿上学 当场被砸破车窗逮捕
中国国防部:中越将在广西举行首次陆军联训
川普不爱电动车 美政策大转弯 电车将变贵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中国记协何时最勇敢?在安全的时候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一个以女性用户为主的社交平台,删除乐"女权主义"标签

LoveMattersPRO 2024-05-11 18:37:55



原标题:情况比预想的严峻,小红书删除”独立女性”和”女权主义”标签

小红书最近悄悄删除了"独立女性"和"女权主义"两个标签词,这一改变不仅仅影响了平台上相关内容的可见性和可搜索性,更反映了社会在性别平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图/LoveMatters https://matters.love

社交媒体平台删除"独立女性"和"女权主义"标签的举动关乎到每一个男女个体,这不仅仅是平台层面的小范围事件,而是有着更广泛社会影响的问题。

它反映了在性别议题上,社会的认知和态度仍存在分歧和矛盾,并在以一种私下非沟通地方式“解决”。

消费者使用功能的更改

删除话题、标签词(tag),意味着你作为用户,不能再通过这两个词汇来标记内容,之前已经存在的成千上万的笔记和帖子都无法搜阅。

主观上看就是话题的颜色由蓝色变成黑色,历史上所有关联的帖子都无法添加、点击和查看。

这一改变直接影响了平台上关于女性话题讨论的能见度,限制了相关话题的传播和讨论空间。

小红书的平台定位与自我审查

小红书本身起家于女性用户,但似乎在持续迭代一个有别于其他所有中文平台的自我审查机制,限制某些特定话题的讨论。

特别是有人注意到小红书近期招聘了与社会价值或政策层面有关的高级公关人员,暗示这种自我审查策略可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价值或上层期望。这引发了人们对平台定位和言论自由的担忧。

此外,小红书正在模仿学习处于中早期的抖音、淘宝等平台,强调"美好生活"的概念,“美好”似乎是所有泛大众平台唯一可以讲的公关市场词汇,但这一概念的定义权掌握在平台手中。

权力与非权力倡导的对立

小红书作为一个努力实现商业化并初见成效的平台,似乎不愿承担讨论社会议题的责任,尤其是那些可能帮助弱势群体或推动社会进步的议题。这种态度限制了平台上关于性别平等等正面社会话题的讨论。

它不像微博或推特那样,核心并不是一个罗马广场式的公共议事厅,即便有用户把它当做百度的搜索替代品,但它的内容并不是包罗万象。

很多高知用户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也为了置换到有用的生活信息尊重其定位,并容忍其不想承担的一部分社会责任。

这反映了社交媒体管理层与草根倡导力量之间的张力和矛盾,以至于很多博主在其他平台吐槽,就算是有益的“积极内容”,可能因为平台自身的逻辑而被判定违规,这也导致很多人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发布的一些内容会总会受到限制或删除,这样的抱怨不是少数。

这似乎也是一种软性的实验,打开盖子之后,跳蚤也不会跳出瓶口的高度。

对性别议题敏感度的个体差异

不同人对性别议题的敏感度不同,这种差异源于个人经历、知识背景和社会观察。

部分人士希望通过社交媒体账号推动更多关注个体幸福和选择的多样性,但这种努力可能受到主流价值观的抵制和压制。

对性别争议话题敏感的人士往往有各自的逻辑和理由,包括个人体验和对社会发展方向的判断。

所以许多男性对于“女权主义”这个词充满恐惧和敌意,管理层中的个人意志在缺乏有效纠正机制和外部专业咨询辅助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决定不是难事。

社会结构性不公平

社会中确实存在对男性的不公平现象,保护女性并不意味着否认男性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女性权益保护法的存在是为了应对社会中存在的结构性不公平。强调通过科学研究和调查,以及日常生活体验,人们发现社会各个方面普遍存在对女性的结构性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更加系统化、根深蒂固,触及女性作为个体的基本权益,因此需要专门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初衷并非针对男性。

小红书删除相关话题标签的举动,可能是对女性权益倡导方式和内容的一种限制,引发了人们对社会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担忧。

商业流量与恶意的舆论利用

政策制定者、专业学者与媒体从业人员,都一定程度上表达过对女性权益话题被商业化和舆论利用的担忧。

还有部分网民质疑是否真的已经不存在针对女性的结构性不公平。这反映了在利益驱动下,性别议题可能被误读、简化乃至扭曲的风险。

小红书作为一个商业平台,其决策可能并不完全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量,但是其粗暴武断地删除标签,没有考虑用户体验、社会意义和公共利益,是其巧妙逃避长期可持续社会责任的体现。

目前尚无任何公开的科学研究和数据表明,社会已经不存在针对女性的结构性不公平。

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社会反馈

小红书删除标签的举动看似微不足道,但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对性别议题的认知和态度。

社会中习惯性缺乏从上到下的解释或反馈,商业决策过程的不透明和社会讨论的闭塞传导至消费者层面,这种状况不利于推动性别平等的进步。

当下,我们只能通过一些细节变化来观察社会,因为我们很少听到从上面来的明确解释,通常只有一些有抱负和责任心的人愿意深入探寻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今天小红书删除"独立女性"和"女权主义"标签的举动,是性别平等进程的巨大倒退,在社会仍面临诸多挑战和矛盾的情况下,掩盖弱势诉求和阻碍群体间沟通,将埋下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