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春节档后劲最大的片,居然是它

春节档后劲最大的片,居然是它

文章来源: 新周刊 于 2024-02-16 22:58:1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作者 | 陆一鸣

编辑 | 腾宇

题图|《第二十条》

春节档电影激战一周,不少观众发现,《第二十条》的后劲有点大。

大年初一上映的六部新片,根据票房表现大致可分为三档。其中,《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跻身头部,票房双双破20亿元,排片加起来接近60%;《熊出没》和《第二十条》则在腰部,票房也突破10亿元,联手包揽剩下的四成排片;底部则是《我们一起摇太阳》和《红毯先生》,票房至今未过亿,已经先后宣布退出春节档,择期重映。

随着《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撤档,春节档电影只剩下四部。(图/《第二十条》)

截至2月16日晚,《第二十条》票房超过11.5亿,单日票房反超第三名《熊出没》,且连续三天逆跌(相比前一天票房不降反增),总票房也有超过《熊出没》的趋势。

从《狙击手》《满江红》再到《第二十条》,张艺谋已经连续第三年征战贺岁档。《第二十条》豆瓣开分8.0,目前降至7.7分,仍然是张艺谋自2014年《归来》之后评价最高的一部作品——换句话说,这是张艺谋近10年最好的作品。

但《第二十条》看起来并不像常规意义上张艺谋的作品。在不少人看来,它的画面像电视剧,对白像小品,全然不见以往张艺谋对于色彩和摄影的高追求。

这样一部“含谋量”最低的电影,怎么成了近年最佳?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今年最好笑的小品,在电影院里看的

今年的春晚,火的是尼格买提魔术助演翻车和“春山学”,语言类节目则比较黯淡。而春晚缺失的笑点,被《第二十条》补足了。

《第二十条》是典型的多线叙事,故事围绕着雷佳音饰演的检察官韩明展开。韩明人到中年,事业线增生速度比不上前列腺,家庭矛盾则比腰间盘还突出。

(图/《第二十条》)

这位“和稀泥”专业户,要同时应对三件棘手的事情:儿子因见义勇为制止校园霸凌,打伤了教导主任的儿子,被认定故意伤害,面临行政拘留的风险;正在调查的案件里,村霸的儿子凌辱贫苦村民夫妇后被反杀,村霸一家软硬兼施要求严惩凶手,主办同事认为村民存在防卫行为,却苦于找不到关键证据,在限期办结的压力下,这个烫手山芋被丢到韩明手上;此前办结的案件里,一位公交车司机因打伤在车上猥亵女乘客的色狼入狱,出狱后还在不断上访……

范伟饰演的村霸带人在检察院门口闹事。(图/《第二十条》)

影片的营销点之一是“全员熟脸”的阵容,很多配角来自去年大热影视作品如《狂飙》《漫长的季节》《宇宙探索编辑部》,出演过张艺谋上一部作品《坚如磐石》的于和伟、李乃文、许亚军也有客串。

不少观众将这种“演员乱炖”戏称为“在漫长的季节里狂飙”:检察官有高叶和王骁,被刺死的小流氓是《狂飙》里的“李宏伟”,范伟饰演的村霸带着“麻子”和“疯驴子”为儿子出头,而他在《漫长的季节》里的两个儿子“王阳”和“王北”也没闲着,一个是检察院的年轻检察官小王,一个成了霸凌同学的男高中生,就连派出所负责接待的民警,也是“保卫科科长邢三”。

(图/《第二十条》)

片名《第二十条》,取自《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条款。在2023年1月公示的备案立项信息里,原本侦办村霸一案的检察官是男性角色“吕正方”,到了7月份开机拍摄时则变成了女性角色“吕玲玲”。

(图/《第二十条》)

这个改动比较重要,一方面,能够增加韩明与妻子李茂娟(马丽饰)以及同事兼初恋吕玲玲(高叶饰)因为误会产生的笑点(尽管多数时候比较老套);另一方面,吕是一个火箭助推器式的角色,坚持理想、不够圆融,影片前半截主要靠她顶住各方压力查找真相,当然最后完成使命还是靠男主的大段演讲,但如果没有她,电影主要女性人物就只剩下马丽和赵丽颖:一个是男主妻子,一个是案件受害人,女性视角无疑太过单薄。

除了堪比小品的密集笑点,《第二十条》的另一个优势是全员演技在线,无论是雷佳音、马丽的生活化表演,还是赵丽颖饰演的残障母亲,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图/《第二十条》)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张译,他演了一个默许儿子霸凌同学的中学教导主任,在双方家长交涉时把那种装腔作势、道貌岸然的劲儿拿捏得非常到位。张译以往出演的大多数警察、特工等正面形象,但演得最出彩的还是“奸角”,去年的《满江红》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第二十条》,有种批评的声音是说吵架内容过多,以至于喧宾夺主,挤占了原本的严肃表达。但这很可能是导演有意为之。

《第二十条》,不是《秋菊打官司》

同是张艺谋拍摄的诉讼题材电影,很多观众自然联想起1992年的《秋菊打官司》。但两者之间其实没有太多可比性。

在上映前与董宇辉的访谈里,张艺谋说自己年轻时“喜欢把演员当工具,让演员静态地表达你的意象理念,觉得自己这个画面多有意义,但人物是零”,现在他则认为,“让演员充分地发挥,是导演最重要的功课”。

(图/《第二十条》)

如果说张艺谋以往的作品像传统作坊的高粱酒,醇厚浓郁、风味独特,那么,《第二十条》就像一块酒心巧克力,标准的流水线产品,用小品式的甜,包裹现实社会的辛辣。

雷佳音在路演时透露,自己拿到剧本时感觉这完全是“一部正剧”。结果开拍没几天,雷佳音就被“逼到尽头”,因为导演每天都要求他在戏里加喜剧包袱。

在一则广为流传的拍摄花絮里,一场“酒桌吵架戏”开拍前,马丽抱拳向演对手戏的张译打预防针,“待会儿要是哪句话冲突上了,不是我本意啊”。不难看出,片中吵架拌嘴的戏几乎都是演员自行发挥。这样集体创作还有更多,根据《娱理》对剧组的采访,“用扑克牌比喻家庭关系”的概念最早是雷佳音提出来的,“按摩椅捉奸”的戏份则是马丽的创意。

(图/《第二十条》)

近年来,张艺谋的作品逐渐从“晚会型”过渡到“小品型”,前者依赖宏大叙事和人海战术,后者则以人物对白为主,依靠片段与笑点驱动叙事。之前的《坚如磐石》《满江红》都能够看出这种过渡痕迹。

坦率地说,《第二十条》本质上是比较工整的,接近辽宁卫视水准的“晚会小品”式作品。它的幽默段落妥帖,笑点不算低俗,也只有在小品舞台的“样板间”世界里,才会出现如此怕老婆的丈夫、把两瓶陈年茅台全留给女儿的重女轻男的老父亲,以及“老师+律师”的家庭敢拿捏“警察+检察官”的家庭……

(图/《第二十条》)

本片有一个令人疑惑的宣传点是“尺度大”,但全程看下来只有一段强奸戏称得上镜头大胆(但是否有必要拍得如此细致还有待商榷)。除此之外,《第二十条》对于社会现象的呈现是正面积极的——片中的检察官很负责任,不仅替当事人奋力奔走,还主动帮当事人找工作、看孩子;领导里也没有坏人,前面限期破案是负责任,后面平反时带头鼓掌是有魄力;看守所也特别好,李茂娟进去之前还担心受欺负,结果一周吃胖了7斤;唯一能够称得上冒犯的剧情也就是“烈士亲属里也有坏人”,最有官僚气息的反面人物则是一名中学老师,某种程度上有捡软柿子捏的嫌疑。

(图/《第二十条》)

在片中,推动“正当防卫”的判决,吕玲玲缺乏的是机会,韩明缺乏的是勇气,而勇气有时候就来源于很简单朴素的道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律是让坏人的犯罪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机会、勇气、动机合而为一的时刻不多,它们的合一只能依赖于人的不成熟。”被张艺谋拍了两次的小说《陆犯焉识》里的一句话,放在《第二十条》里也意外地贴切。

(图/《第二十条》)

关于影片本身和它延展的内容还有更多的追问,比如张艺谋的变与不变,比如类似这样的“小品电影”价值几何,比如往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可以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张艺谋的回答,相信已经在他的电影里了。

对于一部春节档电影来说,《第二十条》的真诚与妥协,以及张艺谋在两者之间找到的表达方式,其实都是这部影片足以进入当代电影史的原因。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老友记》钱德勒死因大反转,不是溺亡!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中国“N号房”曝光,大量女性私密照在外网传播
斯坦福揭秘婚姻现代真相:为何"优质"单身女性更多?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人家的花园太丑险遭罚款,大家评评冤不冤
一份与释永信通奸女人笔录 被举报私生活混乱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释永信涉刑事犯罪 严重违反戒律 包养多名情妇还有私生子
中国餐厅日营业额“惨崩9成” 关店潮猛烈来袭
58岁宋祖英罕见露面,短发造型惊艳,皮肤光泽Q弹
大罢免失败 给民进党上了一堂民主课
卢比奥:万斯是2028年美国总统“绝佳候选人”
大罢免失败赖清德会请辞吗?"第二波投票后民进党恐大乱"
民进党误判情势? 赖清德罢免前还认为能罢10席
直击河北易县暴雨:“一天下完了一年的雨”
BBC: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手术成功!马斯克:脑机接口技术将造福数十亿人
川普与日贸易协议“非常蠢” 诺奖得主克鲁曼:0分
参议员提法案:任何人只要在美国居住7年就发绿卡!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春节档后劲最大的片,居然是它

新周刊 2024-02-16 22:58:19


作者 | 陆一鸣

编辑 | 腾宇

题图|《第二十条》

春节档电影激战一周,不少观众发现,《第二十条》的后劲有点大。

大年初一上映的六部新片,根据票房表现大致可分为三档。其中,《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跻身头部,票房双双破20亿元,排片加起来接近60%;《熊出没》和《第二十条》则在腰部,票房也突破10亿元,联手包揽剩下的四成排片;底部则是《我们一起摇太阳》和《红毯先生》,票房至今未过亿,已经先后宣布退出春节档,择期重映。

随着《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撤档,春节档电影只剩下四部。(图/《第二十条》)

截至2月16日晚,《第二十条》票房超过11.5亿,单日票房反超第三名《熊出没》,且连续三天逆跌(相比前一天票房不降反增),总票房也有超过《熊出没》的趋势。

从《狙击手》《满江红》再到《第二十条》,张艺谋已经连续第三年征战贺岁档。《第二十条》豆瓣开分8.0,目前降至7.7分,仍然是张艺谋自2014年《归来》之后评价最高的一部作品——换句话说,这是张艺谋近10年最好的作品。

但《第二十条》看起来并不像常规意义上张艺谋的作品。在不少人看来,它的画面像电视剧,对白像小品,全然不见以往张艺谋对于色彩和摄影的高追求。

这样一部“含谋量”最低的电影,怎么成了近年最佳?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今年最好笑的小品,在电影院里看的

今年的春晚,火的是尼格买提魔术助演翻车和“春山学”,语言类节目则比较黯淡。而春晚缺失的笑点,被《第二十条》补足了。

《第二十条》是典型的多线叙事,故事围绕着雷佳音饰演的检察官韩明展开。韩明人到中年,事业线增生速度比不上前列腺,家庭矛盾则比腰间盘还突出。

(图/《第二十条》)

这位“和稀泥”专业户,要同时应对三件棘手的事情:儿子因见义勇为制止校园霸凌,打伤了教导主任的儿子,被认定故意伤害,面临行政拘留的风险;正在调查的案件里,村霸的儿子凌辱贫苦村民夫妇后被反杀,村霸一家软硬兼施要求严惩凶手,主办同事认为村民存在防卫行为,却苦于找不到关键证据,在限期办结的压力下,这个烫手山芋被丢到韩明手上;此前办结的案件里,一位公交车司机因打伤在车上猥亵女乘客的色狼入狱,出狱后还在不断上访……

范伟饰演的村霸带人在检察院门口闹事。(图/《第二十条》)

影片的营销点之一是“全员熟脸”的阵容,很多配角来自去年大热影视作品如《狂飙》《漫长的季节》《宇宙探索编辑部》,出演过张艺谋上一部作品《坚如磐石》的于和伟、李乃文、许亚军也有客串。

不少观众将这种“演员乱炖”戏称为“在漫长的季节里狂飙”:检察官有高叶和王骁,被刺死的小流氓是《狂飙》里的“李宏伟”,范伟饰演的村霸带着“麻子”和“疯驴子”为儿子出头,而他在《漫长的季节》里的两个儿子“王阳”和“王北”也没闲着,一个是检察院的年轻检察官小王,一个成了霸凌同学的男高中生,就连派出所负责接待的民警,也是“保卫科科长邢三”。

(图/《第二十条》)

片名《第二十条》,取自《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条款。在2023年1月公示的备案立项信息里,原本侦办村霸一案的检察官是男性角色“吕正方”,到了7月份开机拍摄时则变成了女性角色“吕玲玲”。

(图/《第二十条》)

这个改动比较重要,一方面,能够增加韩明与妻子李茂娟(马丽饰)以及同事兼初恋吕玲玲(高叶饰)因为误会产生的笑点(尽管多数时候比较老套);另一方面,吕是一个火箭助推器式的角色,坚持理想、不够圆融,影片前半截主要靠她顶住各方压力查找真相,当然最后完成使命还是靠男主的大段演讲,但如果没有她,电影主要女性人物就只剩下马丽和赵丽颖:一个是男主妻子,一个是案件受害人,女性视角无疑太过单薄。

除了堪比小品的密集笑点,《第二十条》的另一个优势是全员演技在线,无论是雷佳音、马丽的生活化表演,还是赵丽颖饰演的残障母亲,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图/《第二十条》)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张译,他演了一个默许儿子霸凌同学的中学教导主任,在双方家长交涉时把那种装腔作势、道貌岸然的劲儿拿捏得非常到位。张译以往出演的大多数警察、特工等正面形象,但演得最出彩的还是“奸角”,去年的《满江红》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第二十条》,有种批评的声音是说吵架内容过多,以至于喧宾夺主,挤占了原本的严肃表达。但这很可能是导演有意为之。

《第二十条》,不是《秋菊打官司》

同是张艺谋拍摄的诉讼题材电影,很多观众自然联想起1992年的《秋菊打官司》。但两者之间其实没有太多可比性。

在上映前与董宇辉的访谈里,张艺谋说自己年轻时“喜欢把演员当工具,让演员静态地表达你的意象理念,觉得自己这个画面多有意义,但人物是零”,现在他则认为,“让演员充分地发挥,是导演最重要的功课”。

(图/《第二十条》)

如果说张艺谋以往的作品像传统作坊的高粱酒,醇厚浓郁、风味独特,那么,《第二十条》就像一块酒心巧克力,标准的流水线产品,用小品式的甜,包裹现实社会的辛辣。

雷佳音在路演时透露,自己拿到剧本时感觉这完全是“一部正剧”。结果开拍没几天,雷佳音就被“逼到尽头”,因为导演每天都要求他在戏里加喜剧包袱。

在一则广为流传的拍摄花絮里,一场“酒桌吵架戏”开拍前,马丽抱拳向演对手戏的张译打预防针,“待会儿要是哪句话冲突上了,不是我本意啊”。不难看出,片中吵架拌嘴的戏几乎都是演员自行发挥。这样集体创作还有更多,根据《娱理》对剧组的采访,“用扑克牌比喻家庭关系”的概念最早是雷佳音提出来的,“按摩椅捉奸”的戏份则是马丽的创意。

(图/《第二十条》)

近年来,张艺谋的作品逐渐从“晚会型”过渡到“小品型”,前者依赖宏大叙事和人海战术,后者则以人物对白为主,依靠片段与笑点驱动叙事。之前的《坚如磐石》《满江红》都能够看出这种过渡痕迹。

坦率地说,《第二十条》本质上是比较工整的,接近辽宁卫视水准的“晚会小品”式作品。它的幽默段落妥帖,笑点不算低俗,也只有在小品舞台的“样板间”世界里,才会出现如此怕老婆的丈夫、把两瓶陈年茅台全留给女儿的重女轻男的老父亲,以及“老师+律师”的家庭敢拿捏“警察+检察官”的家庭……

(图/《第二十条》)

本片有一个令人疑惑的宣传点是“尺度大”,但全程看下来只有一段强奸戏称得上镜头大胆(但是否有必要拍得如此细致还有待商榷)。除此之外,《第二十条》对于社会现象的呈现是正面积极的——片中的检察官很负责任,不仅替当事人奋力奔走,还主动帮当事人找工作、看孩子;领导里也没有坏人,前面限期破案是负责任,后面平反时带头鼓掌是有魄力;看守所也特别好,李茂娟进去之前还担心受欺负,结果一周吃胖了7斤;唯一能够称得上冒犯的剧情也就是“烈士亲属里也有坏人”,最有官僚气息的反面人物则是一名中学老师,某种程度上有捡软柿子捏的嫌疑。

(图/《第二十条》)

在片中,推动“正当防卫”的判决,吕玲玲缺乏的是机会,韩明缺乏的是勇气,而勇气有时候就来源于很简单朴素的道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律是让坏人的犯罪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机会、勇气、动机合而为一的时刻不多,它们的合一只能依赖于人的不成熟。”被张艺谋拍了两次的小说《陆犯焉识》里的一句话,放在《第二十条》里也意外地贴切。

(图/《第二十条》)

关于影片本身和它延展的内容还有更多的追问,比如张艺谋的变与不变,比如类似这样的“小品电影”价值几何,比如往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可以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张艺谋的回答,相信已经在他的电影里了。

对于一部春节档电影来说,《第二十条》的真诚与妥协,以及张艺谋在两者之间找到的表达方式,其实都是这部影片足以进入当代电影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