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曼(Paul Krugman)25日评论,美国总统川普和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非常蠢”,对美国制造业而言可说是没有任何正面评价。画面为23日川普宣布与日本达成贸易框架协议后,日本媒体当天发行号外刊物。(美联社)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曼(Paul Krugman)25日撰文评论,美国总统川普和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非常蠢”,对美国制造业而言可说是“烂番茄”指数中的0%分,代表没有任何正面评价。
克鲁曼25日在部落格撰文,标题为“真的蠢的交易艺术”(The Art of the Really Stupid Deal),显然是在反讽川普《交易的艺术》(The Art of the Deal)一书,副标为“川普主义者到底在想什么?”
美日贸易协议 对美制造业来说是0%分
文章开宗明义指出,川普政府得意洋洋宣布与日本达成重大贸易协议,如今各方评价陆续涌现,若以评价电影的“烂番茄”(Rotten Tomatoes)指数来看,对美国制造业来说,美日协议只能得0%分,意思是美国制造业没有任何正面评价。
克鲁曼解释,在川普带领下,美国已急遽转向保护主义,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将数代人透过艰难谈判获得的极低贸易壁垒,拉回到1930年代“史慕特-霍利关税法案”(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19.8%的平均关税税率,现在仍有许多企业相信高关税措施只是暂时的,当各国与美国达成协议后,税率会逐渐降低。
The art of the really stupid deal
— Martin Anota (@martin_anota) July 25, 2025
What the heck were the Trumpists thinking?
(Paul Krugman) https://t.co/yifiGF97ym pic.twitter.com/HbuPxJJSy1
但克鲁曼提到日本与美国达成协议后仍被课15%关税,相较之下,川普上任之前,美国对日本商品课徵的平均税率为1.6%,据悉欧盟也将与美国达成类似协议,如此看来“我们正迈向新常态”,“多数进口商品被课15%关税,部分税率更高”。

画面为停在日本横滨港的本田及特斯拉汽车。(路透)
谁在支付关税?美制造商处境更惨
川普称外国会支付新增的关税,官员也辩称消费者物价未明显上升,但克鲁曼强调川普政府官员用错指标了,应该关注的是“进口价格”,也就是外国厂商对美国收取的价格。若川普预测正确,对比于上升的关税,进口价格应该会大幅下降,但实情是进口价格也上涨了。
那么关税到底由谁支付?克鲁曼指出似乎主要由美国企业承担压力,儘管目前企业可能预期关税会调降,因而尚未完全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但一旦企业意识到日本、欧盟与美国达成协议后仍被课徵高额关税,企业自主吸收关税成本的意愿就会消失,他预期,美国消费者很快将会遭殃。
儘管最终是美国消费者承担关税成本,但克鲁曼主张,美日协议及川普的其他关税,实际上让许多美国制造商的处境比贸易战之前还要糟,尤其是汽车业及汽车相关产品,因为川普对所有输美汽车课徵25%关税,包含从加拿大、墨西哥进口的汽车,问题是加拿大、墨西哥汽车产品通常含有大量美国“成分”,也就是美制零组件,但日本汽车通常不包含美制零组件,如今日本车只要支付15%关税,比加拿大制、墨西哥制汽车还要低。
换一个方式想,加拿大、墨西哥制汽车含有美制零组件,可以视这2国生产的汽车,在制造过程中为美国创造了就业机会,但仍被课徵25%,日本车没有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税率却降至15%,这并不公平。此外,川普对进口钢铝课徵50%关税,钢铝在汽车生产成本中的佔比相当大,但日本车商却不需要支付这些关税。
克鲁曼直言,美日贸易协议及川普的其他关税措施,可能让美、日汽车制造商及其他产品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更有利于日本,“如果这听起来非常愚蠢,因为它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