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我感觉好像没有家了”,听懂年轻人的言外之意

“我感觉好像没有家了”,听懂年轻人的言外之意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于 2024-02-15 09:44: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月9日晚,乘客检票进站,坐上返回家乡的火车。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对于独身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来说,每年春节是一次难得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不是每次回家都很愉快,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吐槽的内容五花八门,有人因为被催婚催生得不厌其烦,索性提前了返程时间;还有人觉得自己与周围格格不入,归属感下降。

“我感觉好像没有家了。”据新黄河报道,北漂回村的李伟说,每次回家都有一种陌生感,就好像不是自己家一样,可大城市的出租屋,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和李伟一样,很多年轻人正在重新寻找家的意义。

其实,年轻人从城市回家之后,缺乏“归属感”,甚至被家人“嫌弃”的不在少数。对于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来说,一年可能只在春节期间体会一次,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每年则可能寒暑假都要经历。

前不久,媒体就曾报道,对有些大学生来说,刚回家三四天就已经有些“难挨”了:从刚回家时的“嘘寒问暖”,变成了现在的“嫌东嫌西”。一项网络投票显示,90%的大学生都有过放假回家被爸妈嫌弃的经历。

如何理解“感觉没有家”以及“回家被嫌弃”?其实,这涉及家庭关系中的“距离感”问题,即父母、长辈与晚辈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感,学会彼此尊重每个人的私人空间、生活方式,不能认为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就该是“亲密无间”。

父母对待已经成人的子女还像“长不大的孩子”那样“管头管脚”,要求成年子女顺从自己的安排;成年子女对待父母的付出,依旧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就是没有重视距离感,最终让“亲密无间”变为负担。

这种家庭关系,其实是从小就形成的亲子关系的延续。我国不少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并不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心,加之社会崇尚知识教育,于是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平时不让孩子做家务,不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与生命教育,而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学习与生活。

这种亲子关系,已经出现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在成人后缺乏自主生活、自主管理的能力。不少家长“嫌弃”假期回家的大学生生活不规律、不帮忙做家务,而这恰恰是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有的父母眼里,子女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家长帮子女选择学校、专业,在大学毕业后的职业以及人生选择上,有的父母则完全不考虑子女的想法。这种亲子关系,无视子女是独立的个体,没有给他们自主成长、生活的空间。

而随着子女个体意识的增强,自然就会产生亲子矛盾与冲突。大学生放假回家“被嫌弃”,年轻人回家过年“找不到家的感觉”,都呼唤要改变之前缺乏距离感的家庭关系。

年轻人抱怨春节回家不适应父母的所作所为,就是因为自己需要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而父母却没有距离感。改变这种家庭关系,就需要双方坦诚沟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对于年轻人说出“感觉没有家”,不必大惊小怪。家不是约束,而是要给人舒适自在的感觉。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给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良好的家庭关系,不是“亲密无间”,而是要学会彼此尊重,保持适当的距离感。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北京消费断崖式下滑,人民日报喊话不要否定经济形势
这场血腥战争,终于要打不下去了
中国渔船"变身"俄军舰闯台经济区,美研究:测试反应力
超30万委内瑞拉人,危险了!
川普再派300国民兵进驻,国土安全部长:芝加哥已沦战区




24小时讨论排行

“没有中国 普京什么都不是”乌情报:中向俄提供卫星图…
BBC:美国如何一步步在全球电动车竞赛中落后
珍古道尔辞世 临终语出惊人:送川普习近平到太空…
哈玛斯谈判条件曝!要求释放重刑犯,以色列全面撤军
马斯克睡办公室照曝光,睡在桌下,枕头都没有
白宫警告如谈判无进展,将大规模裁减联邦雇员
川普剑指诺贝尔和平奖 挪威高官压力大想请病假
30天动员5万海军 应对台海危机 时间所剩不多
华人工程师拿到亚马逊高薪后,却决定离开美国…
娃哈哈内斗升级!传宗馥莉等高管被带走调查
声援巴勒斯坦 欧洲数十万民众上街游行
日漫Coser遭上千人批斗 辱骂扯发吼“共产党万岁”
BBC:中国如何挑战英伟达在AI晶片领域的主导地位
震惊!非法移民担任学区总监 竟有近30年犯罪史
如同战区!直升机突袭芝加哥公寓 学校旁丢化学弹…
高市早苗若上台 对中国或是外交噩梦 或触3大红线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我感觉好像没有家了”,听懂年轻人的言外之意

新京报 2024-02-15 09:44:44


▲2月9日晚,乘客检票进站,坐上返回家乡的火车。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对于独身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来说,每年春节是一次难得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不是每次回家都很愉快,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吐槽的内容五花八门,有人因为被催婚催生得不厌其烦,索性提前了返程时间;还有人觉得自己与周围格格不入,归属感下降。

“我感觉好像没有家了。”据新黄河报道,北漂回村的李伟说,每次回家都有一种陌生感,就好像不是自己家一样,可大城市的出租屋,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和李伟一样,很多年轻人正在重新寻找家的意义。

其实,年轻人从城市回家之后,缺乏“归属感”,甚至被家人“嫌弃”的不在少数。对于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来说,一年可能只在春节期间体会一次,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每年则可能寒暑假都要经历。

前不久,媒体就曾报道,对有些大学生来说,刚回家三四天就已经有些“难挨”了:从刚回家时的“嘘寒问暖”,变成了现在的“嫌东嫌西”。一项网络投票显示,90%的大学生都有过放假回家被爸妈嫌弃的经历。

如何理解“感觉没有家”以及“回家被嫌弃”?其实,这涉及家庭关系中的“距离感”问题,即父母、长辈与晚辈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感,学会彼此尊重每个人的私人空间、生活方式,不能认为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就该是“亲密无间”。

父母对待已经成人的子女还像“长不大的孩子”那样“管头管脚”,要求成年子女顺从自己的安排;成年子女对待父母的付出,依旧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就是没有重视距离感,最终让“亲密无间”变为负担。

这种家庭关系,其实是从小就形成的亲子关系的延续。我国不少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并不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心,加之社会崇尚知识教育,于是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平时不让孩子做家务,不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与生命教育,而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学习与生活。

这种亲子关系,已经出现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在成人后缺乏自主生活、自主管理的能力。不少家长“嫌弃”假期回家的大学生生活不规律、不帮忙做家务,而这恰恰是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有的父母眼里,子女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家长帮子女选择学校、专业,在大学毕业后的职业以及人生选择上,有的父母则完全不考虑子女的想法。这种亲子关系,无视子女是独立的个体,没有给他们自主成长、生活的空间。

而随着子女个体意识的增强,自然就会产生亲子矛盾与冲突。大学生放假回家“被嫌弃”,年轻人回家过年“找不到家的感觉”,都呼唤要改变之前缺乏距离感的家庭关系。

年轻人抱怨春节回家不适应父母的所作所为,就是因为自己需要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而父母却没有距离感。改变这种家庭关系,就需要双方坦诚沟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对于年轻人说出“感觉没有家”,不必大惊小怪。家不是约束,而是要给人舒适自在的感觉。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给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良好的家庭关系,不是“亲密无间”,而是要学会彼此尊重,保持适当的距离感。